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150

7000×6=30×7=5000×5=80×9=400×3=60×2=40×6=900×4=3000×5=7000×6=20×8=20×4=90×7=80×4=300×6=300×8=800×4=500×5=60×8=1000×2=60×2=90×8=70×4=70×5=

二、口算。

12×3=10×2=32×2=10×2=

42×2=12×2=22×2=12×2=

10×4=22×2=22×2=20×3=

31×2=33×3=23×2=13×2=

20×2=43×2=21×2=14×2=

11×2=11×4=12×2=10×3=

三、口算。

9×7-4 60×6-19 10×3+1660

6×6+2 80×5-13 (920-916)×2

8×5+5 20×7+43 2000×2+1510

5×5+4 80×7-59 (687-683)×7

700×5=3000×6=30×4=3000×5=40×8=600×7=7000×6=60×9=5000×3=900×2=90×5=7000×7=500×4=40×5=4000×3=80×6=100×2=700×9=500×3=500×3=200×5=5000×5=2000×6=90×8=二、口算。

22×3=20×2=11×2=31×3=

23×2=40×2=12×2=34×2=

21×2=22×2=21×3=12×4=

13×3=10×2=31×2=10×2=

43×2=21×2=42×2=41×2=

11×4=21×4=22×4=12×4=

三、口算。

4×7+5 50×4-8 3000×3+1730

3×6-8 40×8-78 (607-599)×8

7×3+4 80×6-33 20×3+1490

9×8+8 80×9-146 (239-233)×3

80×2=60×6=4000×3=500×8=

4000×9=700×4=9000×9=50×6=900×4=600×6=200×5=4000×9=300×8=5000×3=6000×4=500×9=900×3=7000×3=700×8=9000×7=3000×3=1000×8=300×6=2000×8=二、口算。

10×3=23×2=30×3=32×3=

20×2=34×2=40×2=44×2=

12×2=12×3=10×3=20×4=

31×3=21×2=33×3=12×2=

42×2=21×2=32×2=43×2=

11×4=12×2=21×3=10×4=

三、口算。

3×8+2 50×6+21 10×3+1580

8×6-2 90×6+148 (833-830)×2

5×4+2 20×4-70 300×3+1260

7×8-1 70×4-103 (152-147)×4

20×2=1000×7=200×6=1000×7=10×7=1000×6=700×8=900×3=

60×9=6000×5=70×6=30×8=

50×5=2000×6=10×3=6000×7=4000×8=100×8=600×8=100×9=800×7=7000×8=7000×9=1000×9=二、口算。

23×3=20×3=31×3=21×3=

20×2=32×2=13×2=34×2=

12×4=21×2=21×3=10×4=

22×2=30×3=21×2=30×3=

43×2=33×2=20×2=14×2=

21×3=20×2=22×2=10×4=

三、口算。

5×5+5 40×6+31 100×3+1130

6×5-7 50×9-138 (593-589)×8

4×5-9 60×4+34 30×3+1500

4×6+8 80×7-136 (418-410)×8

8000×6=700×5=200×5=20×8=30×8=30×9=70×3=1000×6=

500×4=500×2=70×7=600×7=200×2=700×4=2000×5=1000×9=80×3=90×6=10×8=200×7=

7000×8=100×7=20×4=3000×3=二、口算。

33×2=21×2=30×3=33×2=

24×2=11×2=32×2=30×2=

20×2=20×3=21×4=20×3=

23×2=21×2=31×2=13×3=

42×2=20×2=14×2=32×2=

21×3=11×3=21×2=11×3=

三、口算。

9×7+2 30×8+40 2000×2+1690

9×3-3 50×8-105 (255-246)×7

4×9+8 20×8+2 2000×2+1750

5×4-1 90×9-78 (602-597)×7

600×5=7000×2=900×3=100×3=70×7=40×7=2000×5=800×4=

50×2=80×7=70×2=500×6=

10×5=500×6=50×2=1000×3=7000×5=80×4=3000×7=80×8=

10×9=60×2=800×7=700×5=

二、口算。

23×2=33×3=32×2=22×3=

40×2=43×2=31×2=30×2=

21×2=21×3=22×3=21×3=

31×3=11×2=13×3=21×2=

30×2=22×2=21×2=24×2=

12×2=20×3=20×4=20×3=

三、口算。

5×3+7 80×9+16 20×2+1600

8×8+2 80×4+11 (915-908)×8

4×4+4 90×5+27 20×3+1300

4×8+6 80×7-12 (548-539)×2

100×6=20×3=100×2=6000×5=2000×2=9000×2=20×6=10×6=8000×7=60×9=7000×2=60×9=300×9=800×4=3000×7=80×5=90×5=50×4=30×8=30×6=

80×7=600×7=300×2=1000×6=二、口算。

21×2=31×2=32×3=33×3=

10×2=12×2=13×2=20×2=

12×3=12×2=22×2=22×3=

13×2=22×2=22×2=23×3=

31×2=31×2=41×2=42×2=

11×3=21×3=22×3=21×4=

三、口算。

6×8-5 20×6+11 300×2+1030

8×7+9 40×9+24 (585-579)×9

4×5+7 90×7-8 10×2+1450

8×7-2 50×7+54 (298-291)×6

50×4=10×7=5000×8=40×5=

8000×4=5000×7=70×2=30×9=

90×6=60×6=200×5=10×6=

8000×2=600×3=4000×9=700×3=400×2=800×7=10×8=200×4=700×9=10×5=6000×4=50×9=二、口算。

13×2=33×2=12×2=31×2=

41×2=10×2=10×2=10×2=

20×4=11×2=21×2=20×4=

10×3=10×2=31×3=12×3=

12×2=21×2=11×2=44×2=

21×4=11×4=21×2=20×2=

三、口算。

3×9-4 40×9-4 200×2+1330

5×9-5 80×5-15 (975-971)×9

5×3-2 40×9+16 3000×2+1790

9×5-2 70×9-27 (766-758)×6

80×7=70×3=40×6=8000×5=

9000×9=20×5=90×9=600×2=

300×9=2000×9=800×2=9000×7=300×3=9000×4=40×6=4000×7=8000×3=7000×8=2000×9=5000×4=90×2=200×8=20×5=8000×2=

二、口算。

32×2=23×2=21×2=32×3=

40×2=23×2=21×2=34×2=

11×4=20×2=20×4=12×4=

32×2=22×3=30×2=30×2=

33×2=12×2=40×2=34×2=

12×3=21×4=11×2=12×4=

三、口算。

9×8-3 40×6+35 3000×2+1170

6×9+2 90×4-137 (412-406)×8

5×5-8 60×8-45 10×3+1630

3×8-6 90×7-48 (118-116)×4

80×5=60×2=20×2=800×9=

5000×5=3000×6=6000×7=6000×3=80×2=8000×9=6000×3=10×9=

10×3=300×9=60×7=800×3=

20×8=60×6=30×4=9000×2=

40×8=800×8=60×4=4000×2=

二、口算。

21×3=33×3=13×2=32×2=

32×2=23×2=23×2=43×2=

20×2=20×4=21×2=21×4=

32×3=23×3=33×3=22×3=

40×2=14×2=40×2=10×2=

21×2=22×2=10×3=11×3=

三、口算。

6×3+5 30×8+65 1000×2+1850

3×5+7 40×7-144 (338-336)×2

8×6-7 20×6+56 3000×2+1800

7×4-5 80×4+67 (749-746)×5

8000×4=90×7=9000×6=70×5=6000×2=500×8=400×7=60×6=80×6=7000×5=60×3=1000×5=

90×2=600×9=70×8=8000×6=1000×5=70×3=400×5=8000×2=5000×8=3000×6=5000×4=1000×7=二、口算。

13×2=22×2=22×3=31×3=

13×2=31×2=23×2=13×2=

11×4=12×2=11×4=21×3=

33×3=10×2=12×3=21×2=

11×2=44×2=14×2=43×2=

11×2=11×3=22×3=12×4=

三、口算。

3×8+7 70×7+80 20×2+1810

6×7-6 70×5+25 (685-680)×6

9×4+1 90×7+22 2000×2+1020

9×3+7 60×9-15 (211-209)×4

4000×6=1000×4=1000×6=100×9=50×8=800×4=40×9=100×9=

70×3=600×5=700×9=1000×5=30×6=5000×4=7000×4=600×7=700×7=4000×7=4000×7=80×2=30×6=40×3=3000×8=800×2=

二、口算。

12×2=10×2=21×2=11×3=

43×2=24×2=32×2=23×2=

10×3=21×2=21×2=11×4=

10×2=32×2=32×3=10×3=

14×2=20×2=14×2=33×2=

20×4=20×2=21×3=11×4=

三、口算。

9×3+1 40×6-70 300×2+1800

8×4+1 50×9-18 (182-178)×8

8×4+6 80×4+15 2000×2+1180

4×7+8 90×8+136 (893-886)×5

700×6=30×8=6000×6=90×2=

600×2=70×7=8000×8=900×6=

20×2=200×5=1000×3=2000×3=4000×5=6000×2=9000×6=7000×3=500×5=8000×7=700×7=70×8=2000×7=30×3=300×8=9000×4=二、口算。

13×2=22×2=32×3=31×3=

24×2=11×2=14×2=12×2=

20×4=11×2=12×3=21×3=

12×2=12×2=11×2=10×3=

33×2=23×2=40×2=22×2=

11×4=10×2=22×4=10×3=

三、口算。

8×4-1 60×6-33 3000×2+1050

7×7-1 50×8-98 (819-814)×8

5×5-6 20×8-66 30×3+1220

4×5+1 60×6+53 (835-832)×6

1000×8=200×7=6000×5=8000×6=80×8=40×9=60×4=7000×7=

30×7=400×4=70×9=800×2=

60×5=2000×7=6000×8=4000×3=7000×3=20×7=8000×5=5000×9=600×5=90×3=900×4=4000×6=二、口算。

10×2=23×3=13×2=32×3=

43×2=23×2=30×2=34×2=

12×2=10×4=21×2=11×3=

30×2=22×3=23×2=31×2=

40×2=34×2=13×2=40×2=

21×2=11×2=20×4=22×4=

三、口算。

8×8-3 20×6-72 200×3+1720

8×4+6 90×5-139 (447-443)×6

3×4+1 50×5-27 30×3+1740

8×3+5 90×5-55 (765-756)×6

80×2=80×5=10×7=90×8=

60×4=10×2=100×2=600×9=

500×4=900×9=9000×9=700×6=800×8=600×3=4000×8=80×6=8000×5=70×5=9000×8=30×6=1000×8=40×8=20×2=60×7=

二、口算。

22×3=31×3=11×2=32×3=

11×2=42×2=24×2=13×2=

12×2=10×3=21×3=10×4=

13×3=23×3=22×3=13×2=

44×2=41×2=22×2=13×2=

20×2=22×2=10×3=21×2=

三、口算。

8×5-2 40×6-29 20×3+1300

5×8-4 90×7-16 (348-345)×7

5×6-9 70×9+12 20×2+1370

5×5-5 40×6-109 (734-732)×3

10×2=400×4=8000×4=3000×8=9000×3=50×2=80×5=90×3=

2000×6=100×5=400×8=100×4=50×5=1000×4=5000×4=90×3=3000×9=90×7=60×3=100×5=4000×6=700×8=70×8=900×9=二、口算。

23×2=32×2=21×2=23×3=

20×2=20×2=33×2=30×2=

11×3=11×2=20×2=11×4=

22×3=13×3=33×2=30×3=

14×2=42×2=43×2=20×2=

20×3=12×4=11×3=12×4=

三、口算。

3×4+8 50×9+64 3000×2+1150

4×4+2 40×4+30 (205-202)×8

6×7-2 40×6-62 1000×3+1320

3×9-6 90×4-130 (139-134)×7

200×2=4000×4=40×9=7000×6=40×7=60×3=500×5=9000×6=3000×6=80×5=600×8=30×3=

600×7=200×6=5000×5=60×4=10×2=50×2=60×7=5000×7=

400×7=200×9=800×9=8000×5=二、口算。

10×3=32×2=13×2=23×3=

43×2=12×2=42×2=34×2=

12×3=11×4=11×3=20×3=

30×2=11×2=31×2=31×3=

24×2=43×2=31×2=44×2=

22×3=21×4=21×3=10×4=

三、口算。

7×8-1 40×6-6 1000×2+1110

8×9+4 70×9-18 (257-251)×6

3×4-5 30×8-57 20×3+1570

9×7-3 80×8+118 (714-708)×4

1000×7=50×4=700×3=200×4=8000×4=20×6=300×3=9000×2=50×3=800×6=50×8=100×5=8000×8=80×9=6000×3=900×9=70×7=10×8=40×7=1000×7=

700×7=4000×9=7000×4=700×5=二、口算。

33×3=21×3=11×2=32×3=

33×2=13×2=31×2=14×2=

11×4=21×4=22×4=11×3=

13×2=33×2=33×2=32×2=

13×2=43×2=30×2=23×2=

20×4=12×2=20×3=22×2=

三、口算。

7×5-7 30×4+1 300×2+1180

6×7+9 90×6+20 (492-484)×5

7×7+2 40×4-67 200×2+1700

3×9-3 90×9+42 (592-588)×2

50×5=700×5=5000×8=1000×9=700×7=500×7=7000×7=800×2=8000×3=400×6=7000×3=60×8=5000×4=9000×8=90×8=60×8=200×4=20×9=8000×6=100×6=30×7=80×4=700×9=60×5=

二、口算。

22×2=30×3=13×2=13×3=

23×2=32×2=20×2=44×2=

10×4=12×2=21×4=11×3=

13×3=23×2=11×2=20×2=

14×2=11×2=22×2=14×2=

12×3=21×4=10×3=22×2=

三、口算。

4×4-6 40×7-7 30×3+1940

3×7+4 60×8-74 (355-346)×2

3×3-5 40×9-23 20×3+1680

4×6-4 50×8-129 (955-948)×6

6000×7=3000×6=300×2=300×7=50×8=200×2=9000×7=7000×2=90×2=90×6=70×9=600×5=

300×7=80×3=9000×6=70×6=300×6=900×7=80×8=30×5=

60×8=300×5=20×2=600×4=

二、口算。

32×2=30×3=20×3=30×3=

23×2=14×2=33×2=13×2=

22×4=20×2=21×3=20×4=

31×2=22×3=32×3=22×3=

20×2=34×2=41×2=12×2=

20×2=11×4=20×3=20×3=

三、口算。

7×8+9 90×9-58 1000×2+1180

4×5-1 50×8-98 (309-305)×9

8×6-4 80×7-14 30×2+1250

4×9+3 90×7-117 (678-673)×7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_1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1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络,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2.在比拟中,引导学生沟通个位相乘满十〔或几十〕与个位相乘不满十〔或几十〕两类口算,概括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根本方法。 3.通过一定题量的课内练习,形成较纯熟的口算技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谈话 师:老师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和大家一起聊聊。 师:看,小刚,小红,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会有什么结果?〔交换后每人还是1个苹果。〕那么,假如小刚和

小红,每人都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会怎么样呢?〔交换后每人会有2种想法。甚至受到别人启发,你还会有第3种、第4种想法呢!〕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希望看到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和大家多多分享你脑袋里的想法,好吗?哪怕是不小心做错了,也不要紧,因为,有可能你的错题中有着精彩的想法呢,更何况,你的错题,可是对全班小朋友最好的提醒呢! 师:上课 活动2【导入】一、提醒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算。〔板书:乘法口算〕 课件呈现所有10道口算题 15×3= 18×2= 19×5= 130×4= 130×6= 5×17= 46×2= 180×4= 12×8= 24×4=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会口算很多乘法题了,今天要学的是怎么样的呢?看,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算的所有的口算题〔停顿4秒钟〕。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150

7000×6=30×7=5000×5=80×9=400×3=60×2=40×6=900×4=3000×5=7000×6=20×8=20×4=90×7=80×4=300×6=300×8=800×4=500×5=60×8=1000×2=60×2=90×8=70×4=70×5= 二、口算。 12×3=10×2=32×2=10×2= 42×2=12×2=22×2=12×2= 10×4=22×2=22×2=20×3= 31×2=33×3=23×2=13×2= 20×2=43×2=21×2=14×2= 11×2=11×4=12×2=10×3= 三、口算。 9×7-4 60×6-19 10×3+1660 6×6+2 80×5-13 (920-916)×2 8×5+5 20×7+43 2000×2+1510 5×5+4 80×7-59 (687-683)×7

700×5=3000×6=30×4=3000×5=40×8=600×7=7000×6=60×9=5000×3=900×2=90×5=7000×7=500×4=40×5=4000×3=80×6=100×2=700×9=500×3=500×3=200×5=5000×5=2000×6=90×8=二、口算。 22×3=20×2=11×2=31×3= 23×2=40×2=12×2=34×2= 21×2=22×2=21×3=12×4= 13×3=10×2=31×2=10×2= 43×2=21×2=42×2=41×2= 11×4=21×4=22×4=12×4= 三、口算。 4×7+5 50×4-8 3000×3+1730 3×6-8 40×8-78 (607-599)×8 7×3+4 80×6-33 20×3+1490 9×8+8 80×9-146 (239-233)×3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100

2000×2=2000×5=50×4=6000×3=90×2=100×3=90×6=600×8= 500×5=50×5=9000×2=40×2=5000×5=9000×5=2000×6=200×5=8000×8=90×3=600×5=8000×7=7000×2=400×4=90×2=10×7=二、口算。 21×2=30×2=33×2=30×3= 21×2=11×2=42×2=12×2= 12×3=12×4=12×3=20×4= 20×2=20×3=23×3=31×2= 13×2=23×2=22×2=23×2= 20×4=10×2=22×3=11×4= 三、口算。 6×3-8 20×6+9 3000×3+1140 9×4-8 40×9+41 (824-819)×7 4×5-8 40×4-29 1000×3+1890 4×7+6 80×7+79 (133-128)×8

200×4=60×5=50×5=600×7= 2000×3=700×4=30×2=40×2= 300×4=80×6=90×4=1000×4=7000×5=90×9=20×7=800×8= 70×8=40×8=3000×7=10×8= 1000×8=900×5=900×7=7000×7=二、口算。 11×3=32×3=20×2=21×3= 34×2=41×2=43×2=40×2= 22×2=20×2=21×4=11×3= 32×2=12×2=21×2=20×3= 42×2=40×2=14×2=33×2= 22×4=11×4=22×3=12×2= 三、口算。 6×4+3 90×5+34 2000×2+1430 6×9+4 90×4-38 (235-228)×2 4×3+3 40×8-60 20×2+1560 5×8+5 50×8+31 (601-597)×9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乘法

第1课时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可以先用整十、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在末尾添上“0”。 乐乐书店新到300本《保健小常识》。每包20本,每本6元。 (1)第一周卖出去4包,一共卖出去多少本? (2)80本《保健小常识》一共卖了多少元钱? (3)如果300本《保健小常识》都卖出去,可以卖多少元钱? 每本《科普读物》12元。 (1)买3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元钱? (2)买7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元钱?

基础训练 1、口算。 8×7= 9×3= 6×5= 80×7= 90×3= 60×5= 11×6= 34×2= 22×4= 30×3= 20×3= 40×2= 2、填空题。 (1)12+12+12+12,写成乘法算式是() ×()=() (2)4个8的和是(),7的2倍是()。 (3)42×2=(),在计算时,可以先算()×2=(),再算()×2=(),最后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3、选择。 (1)一个数比6的7倍多3,这个数是()。A.45 B.15 C.39 (2)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 B.2 C.3 4、判断题。 (1)40×5=20 () (2)8×90=720 () 5、比较大小。 13×5 15×3 18×2 13×3 23×4 3×24 60×2 16×2 6、应用题。 (1)一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强强跑了4圈,明明跑了3圈。强强和明明各跑了多少米? (2)一只梅花鹿的体重是30千克,老虎的体重是梅花鹿的5倍。 ①这只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②这只老虎比这只梅花鹿重多少千克? (3)一辆车最多乘坐32名乘客。3辆客车最多可以乘坐多少名乘客? (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23页,3天可以看多少页? (5)一箱牛奶12盒,每盒4元。 ①买一箱牛奶需要多少元? ②买2箱牛奶一共多少元? (6)同学们在校门前的小路两边栽了一些树,每边栽了60棵,一共栽了多少棵?(7)水果店运来8箱梨,每箱12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大全(16份,有答案)

练习一混合运算(1) 1.口算。 12+7+21= 4+17+18= 100-55+12= 69-38+11= 2×5+4= 5×9-15= 21+6×5= 2×5-6= 15÷3+15= 3×8-4= 25÷5+13= 27-9÷3= 2.在○里填上“>”“<”或“=”。 18+6÷2○25 14÷2+20○30 36÷6+79○100 21-6÷3○19 4×6+32○55 6×4+18○53 37+8×9○ 70 55-20÷4○50 3.比一比,看谁先到家。 4.脱式计算。 100-6×818+25÷581÷9+77 66-20÷454÷6+568×9-34 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先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比较结果的大小,有的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答案,你发现了吗? 在运算法则的帮助下,你想知道谁先到家吗?赶快来试试吧! 儿歌巧记 脱式计算并不难,看准顺序逐步算。先乘除,后加减, 等号写在得数前

参考答案 1.40 39 57 42 14 30 51 4 20 20 18 24 2.<<<=><>= 3.从下往上,从左往右:303217462182 51581515 4.522386616538

练习二混合运算(2) 1.口算。 9×(72-68)=35÷(17-10)= (100-65)÷5= 20÷(18-13)= 96-(27+18)= 10+(26-9)= (52-28)÷6= (27+54)÷9= 65+(100-65)= (50+14)÷8= 2.小蚂蚁搬米粒。 3.在适当的位置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33-28×8=40 72÷8+1=8 4+3×6=42 18+27÷9=5 2+6×7=56 8-5×3=9 4.把下面每组里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28-19=9 72÷9=8 } 41-38=3 8×3=24 } 42+21=63 80-63=17 } 90-42=48 48÷8=6} 在带括号的两步 计算中,你知道小括号 的作用是什么吗? 在小蚂蚁搬米粒 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有 趣的发现呢? 认真观察等号左 右两边的关系,并在解 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括 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在解决问题时,如 果需要列两个算式计 算,我们可以把这两个 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这样列出的算式更简 便。此题可以先比较每 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 么不同,再观察这两个 算式之间有什么关联, 最后列出综合算式。注 意运算顺序及小括号 的运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前检测: 1、直接写得数 20×8=30×60=93×10=20×24= 200×60= 20×41≈31×19≈ 76×59≈32×48≈20×381≈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21=34×28=39×97=89×70= 3、脱式计算 58×34÷4 336÷8×19 954+35×12 (562-539)×26 二、知识点梳理 1、口算乘法 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把十位上的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注意:两位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不一定是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把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计算过程相同,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下一步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例题讲解 例1:(1)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一箱牛奶有12瓶,买10箱够不够? (2)一包水泥重32吨,一辆载重为1吨的卡车能一次运完20包水泥吗? 例2:风光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4元,今天卖出56套,一共卖了多少钱? 例3:(1)小明骑自行车5分钟骑了495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2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通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口算训练,即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是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以两位数,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的笔算乘法的算例和计算法则作了铺垫。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成功教学的一半。 教材主要介绍整百数乘一个数,就是用百位上的数去乘这个数,乘得数就是几百,所以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两个“0”。教材的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的有序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说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的算理,学会整百数乘一个数的口算方法。 2、能指出乘法算式的两个因素。 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算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迁移法。 2、发现法。 3、练习法。 4、目标教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铺垫 从口算6道题入手,复习100乘以一个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通过口算,归类小结,沟通旧知,激活思维。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当学生处在急于求知的状态时,及时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面的教学活动就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 (三)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1、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 2、认识乘法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两个因素。 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学生完全可以从整十数的口算中得于迁移。所以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先让学生编出几道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题,试着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思维,因为材料来自于学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的解决了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四)练习设计 1、看卡片说得数: 在于人人参与,人人掌握算理、算法,面向全体,避免“两极分化”。 2、直接写得数: 这一层次的训练,要求人人动笔,算的又快又对,提高口算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题量的练习,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3、题组练习: 通过一个因素不变,另一个因素扩大或缩小的题组练习,既巩固了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引活了知识。 4、综合练习 这个层次的练习集旧知识、新知识、扩展性知识为一体,检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

三年级(上册)乘法口算600题

8×40= 30×2= 2×40= 5×30= 40×2=50×9= 8×60= 8×10= 20×3= 2×60=3×20= 8×90= 3×60= 9×40= 8×20=7×80= 1×50= 1×60= 1×90= 10×9=7×40= 6×40= 80×3= 9×70= 2×90=60×7= 70×6= 10×1= 6×70= 40×1=30×4= 4×60= 10×6= 7×90= 8×70=40×6= 8×30= 4×10= 60×2= 7×60=40×7= 3×60= 80×7= 10×9= 3×40=20×4= 90×9= 2×50= 8×50= 90×2=7×20= 5×20= 10×1= 1×20= 8×40=5×40= 4×30= 80×8= 1×30= 20×1=90×3= 20×7= 9×80= 6×40= 4×90=30×8= 50×1= 50×5= 9×20= 80×1=

2×90= 2×60= 80×9= 8×70= 60×5=7×50= 90×4= 40×9= 40×3= 6×10=80×2= 60×4= 1×40= 50×4= 50×2=60×3= 80×9= 3×90= 40×1= 3×80=5×50= 7×70= 90×7= 30×6= 90×3=20×6= 5×10= 80×3= 30×5= 8×80=9×90= 9×70= 40×4= 80×5= 10×7=50×5= 4×70= 10×3= 5×20= 60×3=20×2= 10×5= 2×80= 3×10= 40×5=8×10= 70×6= 7×80= 90×5= 4×50=9×60= 6×80= 5×60= 4×40= 70×8=10×2= 70×4= 60×9= 50×6= 2×30=30×7= 6×60= 60×6= 4×20= 60×8=3×30= 3×50= 70×3= 70×7= 80×6=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上册口算乘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上册口算乘法 一、课题:《口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竞赛:(限时1分钟):(课件出示) 40 ×4= 60×5= 300×7= 200×8= 6 ×200= 3×800= 13×30= 11×50= 2、完成填空。 10个10是() 30个10是()300个10是() 54个10是()逐个呈现,一起报出答案。(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活动进行合理预设,即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出示情景图) 师:清晨,邮递员叔叔正在挨家挨户的送报纸,拿到报纸的一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地问邮递员:“你每天要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猜一猜,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一共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 (1)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①300×10=(3000)因为十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②60×10=(600 ) 因为十个60是600,则60×10=600(封) (4)课件出示结论:一个整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加一个0.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果邮递员叔叔工作30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学生独立解决,指名说出口算方法。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与学生回答同步出示课件:算法一:先用300×3=900,由于30是3乘10得到的,所以要在900末尾加一个0,得到300×30=9000。

2023秋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乘法 教案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一、情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首先,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瞧,这是哪儿?学生:游乐场 老师:是的,游乐场里有很多好玩的项目,里面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吗? 男生:我提出的问题是: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女生:我提出的问题是: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二、新课学习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老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老师:要求3人一共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呢? 男生:20×3 老师:20✖3等于几?怎样计算呢?拿起手里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老师:都算好了吗?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想法吧。 男生:20×3可以表示3个20相加,所以我用加法计算:20+20+20=60,

所以20×3=60. 老师:你从算式的意义思考,想到了用加法算乘法,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女生:我是这样算的,先不看20末尾的0,想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所以20✖3=60. 老师:为什么可以不看20末尾的0呢? 女生:因为20可以看成2个十,我们就先只看十位上的数。 老师:是的,这里的2其实表示的是2个十,以十来计数,就可以先不看末尾的 0.那为什么要在得数6的末尾添一个0呢? 女生:因为2个十乘3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所以要在6的末尾添1个0。老师:你的方法真好!说得也清楚!原来20✖3可以看成2个十乘3,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所以在计算时就可以先不看20末尾的0,直接用2✖3=6,再在6的末尾添一个0,答案就是60.大家都听明白来吗?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200✖3等于几?怎样算? 女生:200乘3这样算,先不看2末尾的两个0,用2乘3=6,再在6的末尾添两个0. 老师:为什么要在6的末尾添两个0? 女生:因为2个百乘3是6个百,(6个百就是600)所以要在6的末尾添两个0. 老师:看来你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还弄懂了这样算的原因,真是会学习的孩子!相信同学们都会算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一练。试试看,这些算式你会算吗? 展示PPT 女生:40乘2这样算,先算4乘2等于8,在8都末尾添一个0,所以40乘2等于80. 男生:300乘3这样算,先算3乘3等于9,在9都末尾添两个0,所以300乘3等于9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知识讲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问题(1)导入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教材57页例2)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每人要12元,求3人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2.探究12×3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用加法计算。 得出:因为12×3表示3个12相加,所以12×3=12+12+12=36。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10×3 2×3 30+6=36 得出:口算12×3时,先把12分成10和2,再用10和2分别与3相乘,并把两个积相加,即10×3= 30,2×3=6,30+6=36,所以12×3 =36。 3.解决问题 12×3 =36(元) 答:3人要36元。 问题(2)导入想一想:12×4=____(教材57页) 方法讲解 1.探究12×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用加法口算。 因为12×4表示4个12相加,所以12×4=12+12+12+12=48。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因为10×4= 40,2×4=8,40+8=48,所以12×4=48。 2.解决问题 12×4=48 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

积,再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误区警示 【误区一】口算:30×3=9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根据表内乘法计算出3×3=9后,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了。 错解改正30×3=90 温馨提示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时,不要忘记因数末尾的“0”。 【误区二】口算:32×3=6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只把3与个位上的2相乘了,忘记用3乘十位上的数了。 错解改正32×3= 96 温馨提示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住数分成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乘一位数,最后再相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

1 口算乘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教材第56~5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看看这张游乐园的照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生:我知道了游乐园各种项目的价格。 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这些有关的乘法口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欢的游乐园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1) 生:坐碰碰车每人20元,要求计算3人需要多少钱。 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 生:每人20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20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20×3。 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生2: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 生3:因为2×3=6,所以20×3就等于60。 师:引导学生推想:200×3、2000×3得多少? (200×3=600,200就是2个百,2个百乘3是6个百,就是 600;2000×3=6000,2000表示2个千,2个千乘3等于6个千,就是6000) 2.教学例2。 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2) 生:坐过山车每人12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 师:你怎样理解题意的?该怎么解答?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20

9000×2=1000×6=2000×4=80×8=30×6=40×5=5000×3=600×3= 700×2=600×3=9000×3=4000×2=30×6=8000×5=7000×9=9000×4=80×6=800×4=3000×8=10×8=5000×5=400×3=8000×2=80×5=二、口算。 33×3=23×3=11×2=10×2= 12×2=10×2=43×2=24×2= 22×2=22×4=10×2=12×3= 13×2=10×3=10×2=20×3= 24×2=42×2=23×2=32×2= 12×3=20×2=22×3=11×3= 三、口算。 5×6+2 90×6-6 3000×2+2000 7×3+5 70×8-102 (364-355)×6 8×3-6 40×8+28 20×3+1810 9×6-1 50×4+88 (965-956)×4

600×3=900×3=20×3=70×5=2000×4=30×9=70×7=4000×6=50×3=50×6=700×2=10×3=1000×4=40×9=900×6=400×6=30×6=9000×9=300×8=10×7=400×2=40×2=100×3=80×9=二、口算。 22×3=33×2=13×2=10×2= 21×2=20×2=12×2=24×2= 11×2=21×2=22×4=10×4= 21×3=21×3=22×3=10×3= 12×2=42×2=31×2=21×2= 21×3=12×3=11×4=11×3= 三、口算。 8×7-1 80×7-55 200×3+1400 5×8+3 80×7-144 (461-457)×8 6×7-6 70×9-34 3000×2+1440 7×3+5 90×6+140 (291-288)×5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口算乘法-一等奖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课题:《口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看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怎么样课件出示():口算 40×4 50×6 200×8 12×4 13×3 11×5 10个10是() 30个10是() 300个10是() 54个10是() 逐个呈现,一起报出答案。选择三个说出口算过程:40×4 50×6 12×4 师:有一位每天从风里来雨里去的人,他每天为我们传递最新的国内外消息和来信,猜猜他是谁生:邮递员叔叔。 师:是的,图上是邮递员叔叔和一位门卫叔叔的对话。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叔叔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生:那他5天共送多少份报纸 师:好问题!谁能帮他解答生:300×5=1500 师:现在老师再提供一个信息给你。邮递员叔叔工作了一星期,一共送多少份报纸怎么列式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300×7=2100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继续提问: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呢 2、学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300×10 300×30 (板书出来)师: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300×10 会口算吗(估计有部分学生已经报出答案了)多少3000。师:这么快就知道了有什么窍门吗师:哦!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你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学生在小组相互交流不同的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预设生1:3×1=3 后面再添3个0。师:为什么添3个0 生:300后面有2个0,10后面有一个0,一共有3个0,所以就添3个0。 师: 300里面有3个(百),10里面有1个(十),一百乘十就是一千了。3乘一千就是3000.所以有3个0。师:谁还会说小组内再说一说。师: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2:300×1=300,后面再添上1个0。师:再添上一个0就是300个十,就是(3000)。不错!还有吗 生3:300×9=2700,再加一个300就是3000了。 师:我建议听清楚的同学把掌声送给他!他把前面的知识很好的利用起来,是一个独特的方法。一个简单的口算式题,想不到同学们竟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那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那用你喜欢的方法讨论解决其他的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课件WORD版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课件WORD版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课件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P56、57 例1  例2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答题纸、小棒。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你都玩过什么游戏? 2.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项目价目表….. 3.课件出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汇报) 生1:做旋转木马要每人5元,4人要多少钱? 生2:做激流勇进每人10元,5人要多少钱? 生3:做过山车每人要12元,6人要多少钱? 4.哪些算式你能计算出结果?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1)指名答题,会计算的算出结果 (2)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的.特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⑴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1问题)从图和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 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列式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讲练(人教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解析)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有关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末尾) 有0的乘法 连续进位 不连续进位 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倍的含义 解决实际问题倍 的 认 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

知识点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积相加。 知识点二:笔算乘法 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对应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的个位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位,每一位相乘后要加上进位的数。 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4.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没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相同,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可直接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必须加上进上来的数。 5. 在进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运算时,要注意两点: (1)我们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2)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6.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按照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来算,估算出积的近似值,中间用“≈”连接。 7. 解决“归一”应用题的关键是先根据条件求出单一的量,再用这个单一的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138

2000×6=1000×7=900×8=8000×3=40×6=10×2=8000×2=5000×2= 70×9=7000×4=800×5=200×7= 40×6=2000×6=90×5=30×9= 4000×8=5000×5=1000×7=500×7=10×2=2000×5=80×5=700×6= 二、口算。 30×2=30×3=22×2=33×3= 11×2=12×2=30×2=13×2= 21×2=20×3=22×3=22×4= 33×3=11×2=32×2=33×3= 30×2=22×2=44×2=13×2= 12×4=22×3=10×2=10×3= 三、口算。 5×3+7 30×8+70 2000×2+1250 9×7+7 70×4-134 (260-254)×5 7×4+7 80×5+10 100×3+1030 5×7+3 50×7+144 (207-204)×8

70×6=3000×6=900×6=80×2=200×7=60×4=50×8=50×5=6000×5=7000×4=80×9=4000×9=4000×6=10×7=40×7=30×5= 200×3=10×4=400×7=60×3=6000×8=200×5=40×4=8000×7=二、口算。 12×3=12×3=30×2=33×3= 42×2=42×2=22×2=42×2= 12×2=22×2=20×4=20×2= 23×3=20×3=30×2=12×3= 23×2=21×2=33×2=22×2= 22×3=12×4=21×4=21×3= 三、口算。 4×6+1 60×4+26 3000×2+1670 5×8+4 60×6+69 (261-253)×4 8×8+1 30×9+62 30×2+1710 7×3+2 80×5+27 (541-53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