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在心脏的关节窝(即inferior vena cava)内的静息压力,是心脏运转时血液灌溉的动力

来源之一。

一、定义

CVP是通过双液体中的水平液体交换而产生的裂口静脉压,它表示心

脏的右侧无力推进力的水平。CVP也是心脏向下血管系统中流动的血

液量的单位,它依赖于心脏能量潮汐、右心室功能、血管反射和肺活

量等多因素之间的协调。

二、临床意义

1. CVP可用来给出肺动脉压:使用CVP和肺动脉口压差,可以估计肺

动脉压。这可以帮助评估肺血管阻力、心功能、失血量和循环血液量等,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 CVP可以帮助识别心脏疾病:肺动脉压过高、心脏衰竭、心肌缺血,都可导致CVP升高。CVP的升高应优先诊断肺心病,并作进一步的描

述性分析,如心室流出阻力增加,等等。

3. CVP帮助确定患者背景:CVP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患者是否有心

功能不全,失血量,发热等症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基本的背景信息。

4. CVP有助于监测心脏功能:CVP与心脏功能之间有相关性。改变CVP水平可以显示心脏功能的改变,可以评估心脏的负荷和指导临床治疗。

总之,CVP是心脏的一种血液流量单位,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别心脏疾病,且可以作为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控制病情,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一、定义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段时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CVP值的高低与血管内容量、静脉壁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是评价重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征之一。 二、目的 ①评价右心功能。 ②评价全身循环血量的多少。 ③观察心功能不全或休克过程,决定治疗方案。 ④输液或静脉全营养。 ⑤插入漂浮导管及心脏起搏器。 三、操作方法 ①测压用物:标有cmH2O的CVP尺、CVP尺固定架、三通、测压管、生理盐水、输液器。 ②测CVP简易装置。 ③生理盐水插入输液器,排气备用。 ④确定零点位置,零点位置在患者仰卧位时第4肋间腋中线处(相当于右心房水平)。

⑤固定好CVP木尺,木尺成直角,尺尖与患者第4肋间腋中线平齐(即右心房水平)。 ⑥用三通连接CVP导管、输液器和测压管。 ⑦测压时,先将三通转向生理盐水和测压管(阻断CVP导管),待测压管内液体流至高于预计的CVP之上时,阻断生理盐水并放松CVP导管,使测压管内液体下降,到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测压管液面在CVP尺上的刻度数即为CVP值(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压)。 ⑧停止测压时,在测压软管末端盖上盖(可用三通上的小盖)。 四、影响CVP的因素 ①病理因素:可使CVP升高的因素有右心及全心衰竭、心房颤动、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张力性气胸及血胸、肺动脉高压及肺水肿、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肺梗死、纵隔压迫、腹内高压、输血或输液过量等;使CVP下降的病因有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脱水、周围血管张力下降等。 ②神经体液因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静脉张力升高,体内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肾素、醛固酮分泌升高可使CVP上升。 ③药物因素:应用血管收缩药使CVP升高,而血管扩张药或强心药的应用可使CVP下降,用高渗液测压可使CVP下降,因此一般应用等渗盐水测压。 ④其他因素:零点位置不正确、体位的改变、插管的深浅都会

简述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简述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在心脏右房内的压力。它是临床上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心脏前负荷和血液容量的状态。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和超声心动图两种。 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多方面,首先是评估心脏前负荷的状态。心脏前负荷是指心脏在收缩前所接受的血液容量,对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有重要影响。中心静脉压可以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水平,如果中心静脉压过高,说明心脏前负荷过大,心脏需要较大的收缩力来克服阻力,这可能意味着心脏负担过重,容易导致心脏功能不全。相反,如果中心静脉压过低,说明心脏前负荷不足,这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 中心静脉压还可以评估血容量的状态。血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循环于体内的血液量,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至关重要。如果中心静脉压过高,说明血容量可能过多,血液循环负担加重;如果中心静脉压过低,说明血容量可能不足,血液循环受限。因此,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及时了解血容量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中心静脉压还可以指导液体治疗。在临床上,液体治疗是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补充液体来维持或调整患者的血容量。中心静脉

压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液体治疗的效果。如果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液体治疗已经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中心静脉压持续升高,可能需要减少液体输入或者考虑其他治疗措施;如果中心静脉压持续降低,可能需要增加液体输入或者调整治疗方案。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还可以评估心脏的输液能力。对于一些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了解心脏的输液能力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如果中心静脉压较高,说明心脏输液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增加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如果中心静脉压较低,说明心脏输液能力较弱,需要谨慎调整输液方案,避免过度负荷心脏。 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评估心脏前负荷和血容量状态、指导液体治疗以及评估心脏输液能力等方面。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脏和血液容量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因此,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心静脉压只是评估心脏前负荷和血容量状态的指标之一,临床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做出全面的判断和决策。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段时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1.目的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CVP值的高低与血管内容量、静 脉壁张力和右心室功能有关,是评价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征之一。①评价右心功能;②评价全身循环血量的多少;③观察心功能不全或休克过程,决定治疗方案;④输液或静脉全营养; ⑤插入漂浮导管及心脏起搏器。 2.操作方法①测压用物:以cmH2O为单位的CVP尺、CVP尺固定架、 三通管、测压管、生理盐水、输液器;②测CVP简易装置;③生理盐水插入输液器,排气备用;④确定0点位置,0点位置在患者仰卧时第4肋间腋中线(相当于右心房水平);⑤固定好CVP木尺,木尺应成直角,尺间与患者第4肋间腋中线平齐(即右心房水平); ⑥用三通管连接CVP导管、输液器和测压器;⑦测压时,先将三 通管转向生理盐水和测压管(阻断CVP导管),待测压管内液体流至高于预计的CVP之上时,阻断生理盐水并放松CVP导管,使测压管内液体下降,到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测压管液面在CVP 尺上的刻度数即CVP值(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压);⑧停止测压时,在测压软管末端盖上盖子(三通管上的小盖)。 3.CVP和血压关系的临床意义维持适当的循环状态,主要在于心 脏泵功能、血容量及血管张力三方面有效的相互协调作用。观察CVP的动态变态,结合患者血压、心率、颈内静脉怒张、尿量、

肝脏肿大、是否脱水等情况综合分析。对于了解血容量、右心功能以及判断、观察、治疗心包填塞和休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心肺功能健全的儿童及青少年,CVP的改变和左心房舒张末期压力的改变平行(CVP的波动幅度较小)。对于无心脏病史及体征的儿童及青少年,连续动态监测CVP有助于判断血容量充足与否及指导补液。对于有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病变、心包积液、心肌病患者,CVP可能显著高于左心房舒张末期压力,此时所测得的CVP值并不代表患者真正的前负荷。对于已有心脏病、急慢性肺病疾患的患者,则应插入肺动脉导尿,监测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以指导补液治疗。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变化的关系及处理 CVP BP 原因处理低低有效血容量不足,休克充分补液 低正常心缩力良好血容量不足适当补液,注意改善心功能高低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强心剂、纠酸、扩血管高正常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增高扩张血管 正常低心功能不足或血容量不足补液试验* 注:* 在5~10分钟内静脉快速输入等渗盐水约200ml,如CVP不升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中心静脉压立即上升3~5 cmH2O而血压不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4.影响CVP的因素 (1)病理因素:可使CVP升高的因素有右心及全心衰竭、心房颤

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值4-12cmH2O。 临床意义:CVP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目的:测定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及周围循环阻力情况。 1.CVP小于4 cmH2O,血压降低时表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输液速度。 2.CVP正常,血压低时表示周围血管收缩,或可能有右心功能不全,应控制输液速度并采取其他相 应措施。 3.CVP大于12 cmH2O,表示回心血量已超过心脏容量负荷的最大限度,或右室射血功能降低,不 能把回心血量完全排出,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4.CVP大于15 cmH2O时表示有明显心功能不全,应暂停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采取强心利尿等 措施。 测量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引起感染。注意勿进入空气,防止形成空气栓塞。 2.患者取平卧位,测压前确定标准点,应注意与右心房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进行测量,导管应保持通畅,否则会影响测压结果。通畅的标志是回血好,测 压管内液面随呼吸有波动。 4.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当吸气压大于25cmH2O时胸内压增高,会影响中心静脉压值,测压时可根据病情暂时脱开呼吸机。 5.患者咳嗽,吸痰,呕吐,躁动不安时均可影响中心静脉压值,会使测量的压力值偏高,应安静 10-15min后再行测量。 6.测压前禁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胶体类药物,如必须使用,应在测压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测压管路,净管内血液再行测压。以保持通畅。 7.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病人,胸内压增高会影响测量值,可根据病情暂时脱开呼吸机。 8.拔管时先用注射器抽吸后拔出,以防止尖端附着的血栓脱落而形成栓塞。 注:中心静脉置管,通常经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以测得中心静脉压,平均静脉压,左房压,肺动脉压,肺小动脉嵌压以及心排血量等,临床上用于休克的鉴别诊断,作为脱水输液的容量控制和心功能判断等指标(正常值4-12cmH2O)。同时还给病人的长期的液体治疗或人工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监测应用常规 一、C VP的含义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就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正常值:5-12cmH2O、<5 cmH2O,示血容量不足、>15-20 cmH2O,提示输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二、监测的目的及临床意义 通过对CVP的测定,可反映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充盈压力、心脏功能,以指导术后补液量,避免输血、补液的盲目性。测定CVP对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 三、CVP的适应症 1、各类重症休克及需抢救的危重病人 2、脱水、失血与血容量不足 3、心力衰竭与低排综合征 4、大量输血与换血疗法 5、静脉输液给药(如静脉高浓度给KCL等)与静脉高营养疗法 6、心血管及其它大而复杂的手术 四、制作简易CVP流程 1、用物 无菌生理盐水、网兜、输液器、三通管、静脉输液延长管、压力刻度尺、直尺、无菌玻璃安瓶、胶布、输液架、无菌剪 2、方法 (1)将输液架放置病人床旁,嘱患者平卧,用直尺零点对准右侧腋中线第4肋间,相当于右心房水平,确定零点校零,再把压力刻度尺贴与输液架上。(胶布条为30CM) (2)将三通管前后两端分别与静脉输液延长管(近心端连接股静脉、颈静脉穿刺的双单腔输液管之主管)与输液器,侧端连接测压管,排尽空气。 (3)用无菌剪,剪30CM输液管道,测压管上端用无菌玻璃安瓶保护,并固定在压力刻度尺上。 (4)固定三通管,三通管固定在零点位置,注意要固定稳妥牢固,防止管道脱落造成出血。 (5)转动三通,开通输液器与测压管,将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输液器注入测压管内,液面高度应比评估的高出2-4 cmH2O(不能将水注出测压管外)。

中心静脉压与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与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心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影响。中心静脉压的组成:1右心室充盈压; 2静脉内血容量;3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压;4静脉毛细血管压力。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了解血容量,心右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还是心源性的;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一、如何测量中心静脉压 测压前应首先选择零点,病人平卧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右侧第四肋腋中线的水平;病人侧卧位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胸骨右缘第3—4肋间水平。然后将测压管充满液体,再夹闭三通,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相通,待液柱徐徐降至稳定位置时,其水柱的厘米数即为中心静脉压。测量后将测压管夹闭,开放三通与输液器,以保持静脉通畅。 二、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在麻醉期间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是一种比较易行而又有价值的方法。正常值4~12cmH2O(0.4~1.2kPa)。中心静脉压并不能直接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它所反映的是心脏对回心血量的泵出能力,并提示静脉回心血量是否充足。 CVP<2.4cmH2O(0.24kPa)表示心脏充盈或血容量不足,即使动脉压正常,仍需输入液体;CVP>15~20cmH2O(1.5~2kPa)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应控制输液量。但CVP不能反映左心功能。测定时应注意调整零点至右心房水平(相当于胸廓厚度的中点)。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测压常用于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各类重症休克、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以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等心脏大血管和其他危重病人。主要穿刺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

中心静脉压与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心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影响。中心静脉压的组成:1右心室充盈压; 2静脉内血容量;3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压;4静脉毛细血管压力。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了解血容量,心右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还是心源性的;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一、如何测量中心静脉压 测压前应首先选择零点,病人平卧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右侧第四肋腋中线的水平;病人侧卧位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胸骨右缘第3—4肋间水平。然后将测压管充满液体,再夹闭三通,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相通,待液柱徐徐降至稳定位置时,其水柱的厘米数即为中心静脉压。测量后将测压管夹闭,开放三通与输液器,以保持静脉通畅。 二、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在麻醉期间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是一种比较易行而又有价值的方法。正常值4~12cmH2O(0.4~1.2kPa)。中心静脉压并不能直接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它所反映的是心脏对回心血量的泵出能力,并提示静脉回心血量是否充足。 CVP<2.4cmH2O(0.24kPa)表示心脏充盈或血容量不足,即使动脉压正常,仍需输入液体;CVP>15~20cmH2O(1.5~2kPa)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应控制输液量。但CVP不能反映左心功能。测定时应注意调整零点至右心房水平(相当于胸廓厚度的中点)。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测压常用于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各类重症休克、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以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等心脏大血管和其他危重病人。主要穿刺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手术病人常用颈内静脉。必须指出,从安全角度考虑问题,术中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反应可能太慢。当经静脉输液有效地使中心静脉压从0升到5或10cmH2O时,说明此时已有足够的回心血量可被泵入肺动脉,但是,如果此时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右心泵出的血液即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可引起肺水肿。事实上只有当右心室功能不足以克服已经很高的肺动脉压力时,中心静脉压才开始上升。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在中心静脉压升高之前,肺水肿可能已经形成,甚至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因此通过肺动脉插管测定肺动脉压,可为终止或减慢输液提供早期警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果未作肺动脉测压,应在中心静脉压升到7~10cmH2O后减慢输液速度,以便有时间对输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 CVP测定常用于:1.急性心力衰竭:2.大量输液或心脏病人输液时;3. 危重病人或体外循环手术时。 CVP正常值成人6—12cmh2o , 儿童3—10cmh2o 注意事项 1、测压管0点必须与右心房中部在同一水平,体位变动时应重新调整两者关系。 2、导管应保持通畅,否则会影响测压结果。 3、导管留置一般不超过5d,过久易发生静脉炎或感染。 临床意义 CVP对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性的还是心源性的;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1、低血压,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 H20)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快速补液或补血浆,直至中心静脉压升至0.59-1.18kpa(6-12cm H20). 2、低血压、中心静脉压高于0.98kpa(10cm H20)应考虑有心功能不全的可能。需采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西地兰或多巴酚丁胺并严格控制入量. 3.中心静脉压高于1.47-1.96 kpa(15-20 cm H20)提示有明显的心衰,且有发生肺水肿可能,需采用快速利尿剂与洋地黄制剂。 4、低中心静脉压也可见于败血症、高热所至的血管扩张。必须指出,评价中心静脉压高低的意义,应当从血容量心功能及血管状态三方面考虑。当血容量不足而心功能不全时,中心静脉压可正常。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禁忌症 一、穿刺或切开处局部有感染。 二、凝血机制障碍。 测压方法 一、测压管零点,平卧位,平腋中线;侧卧位,平右侧第二肋间隙胸骨旁。

CVP(中心静脉压)

CVP(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 1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CVP测定常用于:1.急性心力衰竭:2.大量输液或心脏病人输液时;3。危重病人或体外循环手术时。 CVP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H2O),降低与增高均有重要临床意义。如休克病人CVP〈0。49kPa表示血容量不足,应迅速补充血容量。而CVP〉0。98kPa,则表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或有心力衰竭的可能,应控制输液速度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若CVP>1.47一1。96kPa表示有明显心力衰竭,且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应暂停输液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给予速效洋地黄制剂和利尿药或血管扩张剂。 如有明显腹胀、肠梗阻、腹内巨大肿瘤或腹部大手术时,利用股静脉插管测量的CVP可高达2.45kPa以上,但不能代表真正的CVP。 少数重症感染患者虽CVP〈0.98kPa,也有发生肺水肿者,应予注意。 2注意事项 1.如测压过程中发现静脉压突然出现显著波动性升高时,提示导管尖端进入右心室,立即退出一小段后再测,这是由于右心室收缩时压力明显升高所致。 2.如导管阻塞无血液流出,应用输液瓶中液体冲洗导管或变动其位置;若仍不通畅,则用肝素或枸橼酸钠冲洗。 3.导管留置时,需用抗凝剂冲洗,以防血栓形成;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时间过长易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3操作方法 1、静脉选择单位。经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经右侧腹股沟大隐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一般认为上腔静脉测压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况下。 2、中心静脉搏压测定装置:用一直径0。8—1。0cm的玻璃管和刻有cmH20的标尺一起固定在输液架上,接上三通开关与连接管,一端与输液器相连,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有条件医院可用心电监护仪,通过换能器,放大器和显示仪,显示压力波形与记录数据。 3、插管前将连接管及静脉导管内充满液体,排空气泡,测压管内充液,使液面高与预计的静脉压上. 4、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后插入静脉导管,无论经锁骨下静脉、颈骨静脉或股静脉穿入导管时,导管尖端均应达胸腔处.在扭动三通开关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后,测压内液体迅速下降,当液体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液平面在量尺上的读数即为中心静脉压。不测压时,扭动三通开关使输液瓶与静脉导管相通,以补液并保持静脉导管的通畅.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 H20). 4适应症 1、急性循环衰竭患者,测定中心静脉压借以鉴别是否血容量不足,抑或心功能不全。 2、需要大量补液、输血时,借以监测血容量的动态变化,防止发生循环负荷超重的危险。 3、拟行大手术的危重患者,借以监测血容量维持在最适当水平,更好耐受手术。 4、血压正常而伴少尿或无尿时,借以鉴别少尿为肾前性因素(脱水)抑或为肾性因素(肾功能衰竭) 5CVP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及其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与主要影响因素、临床点义 xxxx 中心静脉压(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心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组成:1右心室充盈压;2静脉内血容量;3静脉收缩压和xx 压;4静脉毛细血管压力。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了解血容量,心右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还是心源性的;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一、如何测量中心静脉压 测压前应首先选择零点,病人xx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右侧第四肋腋中线的水平;病人侧卧位时,测压管的零点位置应定位在病人胸骨右缘第3-4肋间水平。然后将测压管充满液体,再夹闭三通,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相通,待液柱xx降至稳定位置时,其水柱的厘米数即为中心静脉压。测量后将测压管夹闭,开放三通与输液器,以保持静脉通畅。 二、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在xx期间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是一种比较易行而又有价值的方法。正常值4~12cmH2O(0.4~1.2kPa)中心静脉压并不能直接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它所反映的是心脏对回心血量的泵出能力,并提示静脉回心血量是否充足。 CVP<2.4cmH2O(0.24kP麝示心脏充盈或血容量不足,即使动脉压正常,仍需输入液体;CVP>15~20cmH2O(1.5~2kP榻示右心功能不全,应控制输液量。但CVP不能反映左心功能。测定时应注意调整零点至右心房水平(相当于胸廓厚度的中点)。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测压常用于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各类重症休克、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以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等心脏大血管和其他危重病人。主要穿刺途径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手术病人常用颈内静脉。必须指出,从安全角度考虑问题,术中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反应可能太慢。当经静脉输液有效地使中心静脉压从到5或10cmH2O时,说明此时已有足够的回心血量可被泵入肺动脉,但是,如果此时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右心泵出的血液即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可引起肺水肿。事实上只有当右心室功能不足以克服已经很高的肺动脉压力时,中心静脉压才开始上升。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在中心静脉压升高之前,肺水肿可能已经形成,甚至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因此通过肺动脉插管测定肺动脉压,可为终止或减慢输液提供早期警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果未作肺动脉测压,应在中心静脉压升到7~10cmH2O后减慢 输液速度,以便有时间对输入更多液体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从而降低肺水肿的发生率。 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和尿量的联合观察和综合分析,并进行动态观察,注意这些参数对治疗的反应,可以作为维持xx期间循环稳定与否的重要指标,亦有助于判定血容量和心脏的功能状态。 中心静脉压动脉压临床判断措施低低血容量不足快速补液低正常血容量轻度不足适当加快输液高低心功能不全减慢入量,强心药、扩血管药慎用高正常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可用血管扩张药肺循环阻力增加正常低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阻力下降酌情用强心药,分次小量输液负荷实验,如均无良好反应,方可考虑用缩血管药应急中心静脉压过高 1、补液量过多或过快 2、右心衰竭 3、血管收缩 4、心包填塞 5、急性或慢性肺动脉高血压 6、机械通气和高呼气末正压。中心静脉压过低

关于中心静脉压,建议每个护士都学习

关于中心静脉压,建议每个护士都学习 导语 中心静脉插管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巳日益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测定中心静脉压、监护快速补液以及作为高价营养的通路。 一、解读CVP 中心静脉压(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心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三个方面的影响。 中心静脉压的组成 1、右心室充盈压 2、静脉内血容量 3、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压 4、静脉毛细血管压力 测定VCP的意义 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 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还是心源性的。 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二、中心静脉置管术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建立有效输液给药途径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ICU监测中。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适应症 1、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需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者。 2、需长期静脉营养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者。 3、需经静脉输入高渗溶液或强酸强碱类药物者,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脏手术。 4、估计手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大手术。 5、经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器者。

禁忌症 1、局部感染破损 2、有出血倾向者 中心静脉置管主要的穿刺途径 深静脉穿刺 1、颈内静脉 2、锁骨下静脉 3、股静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多由上臂头静脉、贵要静脉等将很细的导管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很细,但强度很好,可以在体内保存1~2年,适用于长期中心静脉输液。 PICC与CVC的比较 三、CVP测定 适应症 危重病人手术,既可快速输液、输血,又能协助了解是低血容量休克,还是心功能不全。 抢救休克时,确定输血、输液量是否适当,防止循环超负荷的危险。 当病人血压正常而伴有少尿或无尿时,帮助区别是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测量及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在心脏静脉回流 的压力,用于反映心脏前负荷的状态。中心静脉压测量是一种常用的临床 床旁监测手段,可提供对患者循环功能的详细评估和监测。本文将详细介 绍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测量通常使用有刮板或波动压监测装置插入至上腔静脉 等静脉血管内,通过测量这些部位静脉回流的压力来反映中心静脉的压力。中心静脉压的正常范围为0-8 mmHg,超过8 mmHg可以提示存在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肥胖、过度充盈等情况;低于0 mmHg则可能存在低血容量、失血、心脏顿抑等状况。 1.评估心脏前负荷:中心静脉压可间接反映心脏的容量状态。通过测 量中心静脉压,可以评估心脏前负荷的改变。例如,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患 者中,中心静脉压升高,提示心脏前负荷过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监测液体治疗效果: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液体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量出血、烧伤、创伤等情况下,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液体 复苏的效果。通过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 的液体复苏或调整治疗方案。 3.指导药物应用: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对于一些有特殊血流动力学要求 的药物应用非常重要。例如,对于需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可以帮助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心脏前负荷过高或过低造 成的不良反应。

4.判断感染状态: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也可以提示感染状态的改变。在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低中心静脉压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液量不足的状态,而 高中心静脉压可能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感染性休克的存在。 5.预测预后:中心静脉压监测还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预后。一些研究 表明,高中心静脉压的患者预后不佳,而在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后,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改善预后。 总之,中心静脉压测量是一项简便可行的临床监测手段,对于评估患 者循环功能、指导治疗方案、预测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方法和结果的解释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监测 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临床意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心静脉压测量的意义及并发症

中心静脉测压 一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1 CVP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通过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 CVP测定常用于:1.急性心力衰竭:2.大量输液或心脏病人输液时;3.危重病人或体外循环手术时。 CVP正常值为0.49—1.18kPa(5一12cmH2O),降低与增高均有重要临床意义。如休克病人CVP<0.49kPa表示血容量缺乏,应迅速补充血容量。而CVP>0.98kPa,那么表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或有心力衰竭的可能,应控制输液速度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假设CVP>1.47一1.96kPa表示有明显心力衰竭,且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应暂停输液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给予速效洋地黄制剂和利尿药或血管扩张剂。 如有明显腹胀、肠梗阻、腹内宏大肿瘤或腹部大手术时,利用股静脉插管测量的CVP可高达2.45kPa以上,但不能代表真正的CVP。 少数重症感染患者虽CVP<0.98kPa,也有发生肺水肿者,

应予注意。 2本卷须知 1).如测压过程中发现静脉压突然出现显著波动性升高时,提示导管尖端进入右心室,立即退出一小段后再测,这是由于右心室收缩时压力明显升高所致。 2).如导管阻塞无血液流出,应用输液瓶中液体冲洗导管或变动其位置;假设仍不通畅,那么用肝素或枸橼酸钠冲洗。 3).导管留置时,需用抗凝剂冲洗,以防血栓形成;留置时

急诊科中心静脉压测定技术规范

急诊科中心静脉压测定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经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段时产生的压力,CVP是反映右心室前负荷的重要指标,正常值6~12cmH20。 一、目的 (1)了解中心静脉压,评价右心功能。 (2)区别循环功能障碍是否由低血容量所致。 (3)作为指导输液量和速度的参考指标。 二、临床意义 (1)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02)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快速补液或补血浆。 (2)中心静脉压高于0.98kPa(10cmH20)应考虑有心功能不全的可能。 (3)中心静脉压高于1.47~1.96kPa(15~20cmH20)提示有明显的心衰,且有发生肺水肿可能。 (4)低中心静脉压也可见于败血症、高热所至的血管扩张。 注:评价中心静脉压高低的意义,应当从血容量、心功能及血管状态三方面考虑。当血容量不足而心功能不全时,中心静脉压可正常,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三、适应证

(1)严重创伤、各种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 (2)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脑和腹部大手术的患者。 (3)需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患者。 (4)血压正常但伴有少尿或无尿,鉴别肾前性或肾性因素的患者。 四、操作前准备 (一)患者评估 (1)患者的病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环境安静、安全、清洁、温暖、光线明亮。 (2)评估并确定中心静脉导管位置正确。 (3)评估中心静脉导管深度,穿刺点有无红肿,有无渗出,输液是否通畅,静脉泵入药物的性质。 (4)评估患者凝血功能,选择是否使用肝素钠稀释液。 (5)最近一次CVP值。 (二)物品准备 (1)环境准备:调节室温,确保病室内干净整洁,请患者家属及无关人员离开,减少人员走动,必要时采取适当遮挡。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护理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护理 1、概念中心静脉压(CVP)是通过装满液体的管道将血管腔与外部压力换能器相连接而测得。它代表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的压力。它可反映体内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房充盈压力或右心功能的变化,对指导补液的量及速度,防止心脏负荷过度及指导利尿药的应用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临床意义CVP的正常值为0.39~1.18kp a(4~12cmH2O),CVP<0.39 kp a常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CVP>1.47~2.0 kp a(15~20 cmH2O)时,则表示右心功能不良,心脏前负荷过重。当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CVP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临床上通常根据CVP与血压、尿量的关系来分析病情。图如下: 血压尿量临床提示 下降下降血容量不足或血管扩张 下降增加下降回心血容量不足,周围血管收缩 增加下降下降血容量相对过多,心肌收缩无力或输液量过多 增加增加下降右心功能不全,肺循环阻力增加,血管收缩或肾功能不全 正常下降下降右心功能不全,血管收缩,心输出量降低 增加增加增加血容量过多,组织间夜回流量大 3、CV P的护理(1)、测压装置与导管接头应连接紧密,妥善固定,以防滑脱。(2)、每次测压前要先抽吸测压管有无回血,如回血不畅或无回血应考虑到导管是否滑出,或导管紧贴静脉壁,或为静脉瓣所堵塞,此时应及时调整导管位置后方可测定。(3)、确保导管通畅。每间隔2~4H,快速点滴10~15ml液体,以确定管道的通畅性,必要时可用肝素溶液冲洗。同时导管连接要紧密牢固,防止因接头松脱而导致出血。(4)、保持测压的准确性:每次测压均应调整零点。零点是对准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与第四肋间的交叉点,在零点标上记号,以此点作为右心房水平。对好零点后,将测压管内水柱调至高于实际CVP水平,然后接通CVP,待水柱逐渐下降至稳定时,即为CVP值。(5)、排除干扰因素:机械通气时,吸气压>25 cmH2O时,胸内压增高,测得CVP 值也偏高,因此测压时应暂时脱开呼吸机。咳嗽、呕吐、躁动、抽搐、膀胱充盈或用力时均影响CVP水平,遇此情况时应在患者安静10~15min后再行测定。另外,若患者体位改变时,应及时调整零点以免误差。 (6)、测压通路应尽量避免点滴升压药或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以免测压时药液输入中断会引起病情波动。 (7)、每次测压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日碘伏消毒1次并更换敷料,最好选用透气良好的无菌薄膜辅料贴。输液器与三通接头等使用24H即更换,接头处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裹。 (8)、测压后要及时调整液体滴速。由于导管口径较大,距离心脏负担。同时要特别注意液体不能滴空,以免大量气体进入右心房造成空气栓塞。 (9)、如穿刺部位有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和较多渗出或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时,应拔出导管。拔出后要压迫4~5min,局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24H左右即可。(ICU)

简述中心静脉压的概念

简述中心静脉压的概念 中心静脉压是一种定量的生理参数,它可以衡量心脏的功能。其定义为:当静脉系统中血管最深处的血液压力。中心静脉压是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心脏肌肉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并可以直接反映心脏搏动力度大小。故而,中心静脉压也被称为心脏功能的量度指标。 中心静脉压包括两个主要参数峰压和谷压。峰压是指心脏搏动期间最高的静脉压,它代表心脏功能发挥的最高峰值,可以反映心脏搏动的能力。谷压,又称有效谷压,是指搏动期间的最低静脉压,它表明心脏搏动的功率。 峰压和谷压的变化是由心脏动脉动脉阻力、血管系统容量体积、肺循环及心脏肌肉细胞功能影响的。其中,心脏搏动力度的促进来自于神经系统刺激和内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血管系统容量体积的变化影响心脏的搏动能力;肺循环影响心脏的血液充盈度及压力;心脏肌肉细胞功能可以影响心脏搏动压力的过程,从而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正常的中心静脉压一般在7~12毫米汞柱(mmHg),过低或过高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常见的如高血压病、脑出血、心肌病等。患者如长期出现偏低或偏高的中心静脉压,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此外,可以通过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过量盐摄入等措施来改善中心静脉压,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保持有规律的运动,

经常性的测量血压变化,遵医嘱,及时检查,按照医嘱正确服药,均可维持正常的心血管系统功能。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压是一种定量的生理参数,它是心脏搏动力度的可量度指标,它反映心脏结构及功能状态,是判断心脏病发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脏疾病患者应注意自身活动量,保持适当的运动,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