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
就业第一,学术靠外:抱着单纯的就业目的参加考试,学术功底十分薄弱,一些学生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目的非常功利,弥漫着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研究风气淡薄,思考能力下降,缺乏真才实学,把研究生学历当做“敲门砖”,只求找一个好工作,精力没有放在学习和科研上。

有少数人松松垮垮,不思进取,个别学生甚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管理
有些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取决于现有教师的能力,会什么就教什么。

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两大弊端,一是题目太教条,有点类似高考;二是老师录取学生时的自主性太少,哪怕只差一分,过不了线就进不来。

因此,建议增加面试环节,按1∶1.5的比例,经导师面试后再录取。

实际上,一些考分高的,未必后来就是有创造性的。

教师
日本的研究生只有46%能拿到学位,而我们几乎是100%。

美国有一个有名的教授,一辈子只培养了半个博士,为什么呢?半个是与别人合作培养的,拿到了学位,其他的都被他骂走了。

研究生培养一定要有淘汰率
清华大学建设的“电子系统自动化”实验室,成为一个先进的电子系统集成与高层次综合设计的教学实验平台。

现已开出8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等提供了先进的条件。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设计方法,而且真刀真枪地进行电子集成化的IC设计工作,深入了解电子系统仿真和集成电路设计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京理工大学制定了“跨世纪人才工程方案”,并列入“211工程”建设子项目,提出了一方面提高“思想、业务、待遇”,一方面加强“选拔、培养、使用”的建设路子,形成了“开放、流动、激励、竞争”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一百多名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Stanford的prelim:10个老师每人12分钟的一个问题,或者12个老师每人10分钟的问题。

博士淘汰率很高。

考察的不是简单的课堂或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运算分析的能力,而是看一个学生具不具备作Engineer的素质,也就是intuition或sense。

教授要看的是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将未知的问题分解简化成熟悉的形式,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给出解答。

你有可能将问题解答得很完整,但是你不合格。

一位师兄在很短时间内完满地解出了问题,
教授对他很满意,然后给出了一道附加题。

这位师兄略作思考,写出
了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了答案。

当时教授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能够记
住这么复杂的公式。

师兄愉快地说这是他充分准备的结果。

最后结果
是prelim结果出来胸有成竹的师兄被这位教授fail掉了,教授的答复
是师兄在采用technician的思维方式而不是Engineer。

也就是说只有
技术工人才会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而Engineer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方法。

对本科生关心不够,教本科生的好教授当然还是有的,也会绞尽脑汁让学生们喜欢他的课。

哈佛大学近几年努力改革,要改变它不关心本科生的形象,让一些最著名的教授也来参与本科教育,为学生们创造独特的学习机会。

90年代中期,美国的硕士课程设置中,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专业学科占20-30%左右。

即使是博士生教育,也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必需的基础课程。

既抓好课程教学,又重视科学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的培养(尤其是学术性博士),并不是采取单一导师制。

在以课程为主的学习前期,由各系负责研究生工作的主任任命一名教授担任研究生顾问,履行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计划或必要时调整学习计划、向研究生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职责。

除了常规的课程学习之外,还专门为博士生设置有更高深的研究性课程。

博士生应“跟随某个教授进行名为‘独立研究’课程的学习,必须获得有关研究性课程的学分。

……在博士生学完所需课程学分后,所有博士生都必须参加资格考试。

通过了资格考试的学生才具有博士候选人资格”,获准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由系里指定或由博士生和导师商定选择3-5位教授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工作,该委员会中必须有一位是外系或外校的教授。

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要求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成果。

在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高标准及严格的程序把关,切实保证了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的声誉。

据说,加州理工学院六年博士毕业者就是天才,MIT有些博士生则耗时九年。

《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其辛苦程度真实一言难尽。

十五个星期内交了十次作业,作了六次课程设计。

有的设计还分几个部分,分开交设计报告。

所以设计报告大概也交了有十次左右。

最恐怖的是有一次,十天内要交六份作业或设计报告,而且当时正值其他几门课正在期中考试。

抱怨是没有用的,老师说:"我很抱歉。

但这门课很重要,请大家不停的工作。

"
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都很重视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他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

要引导研究生把本科生以听课、考试为主要学习环节转变为把思想集中到独立思考、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研究思维模式上来。

衡量博士论文的重要标准是创造
性,要鼓励同学们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形成标新立异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跳出导师的方向;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比较正规地发表他们的研究工作成果进展;对于研究生的工作和成果要不断地提出新指标、新目标。

阅读和修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导师指导作用的又一重要方面。

通过不断地修改论文,培养学生不轻易放弃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矛盾和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刻意创新和追求完美的治学态度。

如何进行研究生的多学科培养。

1.首先允许研究生在必修本专业学位课的基础上,在本校范围内选修课程,等条件成熟时,再允许研究生到本城市其他学校选修课程,最后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之间,自由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第二硕士学位;
3.在硕士研究生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允许跨专业报考;
4.博士生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鼓励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5.为了实施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可以利用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的科目设置进行引导。

注重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造型人才
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发明家,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开拓思维,取得创新的成就。

其次注重培养在工程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的工程技术人才(爱迪生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

设立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吸引好的生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