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专题1?4)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

我们把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

2.主要天体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同恒星相比星云质量更大、体积更大,密度小的特点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成球体,并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着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3地月系一?太阳系f银河系T总星系(宇宙)

河外星系丁

4.八大行星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

元素组成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表面温度较低

5.八大行星运动特性: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6.太阳大气层

由里至外:光球一一黑子【肉眼可见】

色球一一耀斑、日珥

日冕一一太阳风

【由薄到厚,温度由低到高,亮度由高到低】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扰乱地球上空的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9.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

③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周期适中,昼夜交替节奏适度

④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专题2月球对地球的意义

下弦月甘二甘三

24点~12点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小潮

【判断方式:上上上西西,上弦月,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黄昏时位于正空),

18时到24时位于西面,亮面向西】

2.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

质量小引力小没有大气温差大,无声,漆黑的白天天空,月面地形

起伏不平(众多陨石坑),环形山密布(可能由陨星撞击或火山喷发形成)

3.月球运动:自西向东;恒星月:27.32日;朔望月,29.53日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

探索

1.空间资源:辽阔,获取外空间信息、做科学实验

2.太阳能资源:丰富、稳定

3.矿产资源:月球上约有60多种矿藏,并富含地球上稀缺的核燃料氦-3

4.环境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超低温等特殊条件【太空育种】

专题4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 时

——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

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每隔一度相差4分钟】

③自转特征: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

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回归年:365天5小时48

分46秒

⑤线速度:南北两极点线速度为零,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⑥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角速度为零,各地都为15° /小时

⑦地转偏向力: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一一北半球向右偏,南半

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河流也受影响,只讨论河流的下游入海口处】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小;曲上呂看』血陆咋那科〒耐转. (1)昼夜长短的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90 ° -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P34/读图分析填表)

(3)黄赤交角=南北纬回归线度数【23 ° 26 '】;南北极圈为【90 ° -23 ° 26 '】黄赤交角减小,回归线的纬度数就减小,极圈的纬度数增大,因此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而温带的范围增大;反之亦然

(4)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7)

专题五板块运动

1.板块运动

①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③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陆陆: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一一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 阿尔卑斯山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安第斯山脉【智利地震】

海陆: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一一深海沟、岛弧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落基山脉

生长边界:裂谷(东非大裂谷)和洋脊、海洋(红海、大西洋)

2.地震与火山

①地震成因: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

②地震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③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1、震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增加约30倍

2、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一样】

3、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瘟疫,海啸

4、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接处,多地震

5、火山成因:地球内部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

6火山类型:活火山,死火山(大部分),休眠火山

*火山的好处: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和硫磺等有用矿物,观光

坏处:破坏农田建筑

专题六岩石与矿物

1岩石

①岩浆岩

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晶体颗粒较粗(花岗岩)

喷出岩:岩石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晶体颗粒细小,有气孔(玄武岩)

②沉积岩: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重新固结二形成的岩石;有层理结构、保存动植物化石(煤,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

③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变成新的岩石;有片理结构(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

【黄山一花岗岩;张家界一石英砂岩;泰山一变质岩】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氧、硅、铝

专题七地貌

1.地貌类型

①流水地貌

:上游:侵蚀“V ”字形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J侵蚀-----凹岸(北半球右岸)]形成曲流(长江),河道弯曲,不利堆积-----凸岸于航运

:下游:堆积强盛-----形成三角洲(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②喀斯特地貌

我国分布:西南各省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云南高原、)的石灰岩地区

③海岸地貌

海积:沙滩,沙洲,沙堤

海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

④风成地貌

风蚀: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

风积:沙漠,沙丘

⑤黄土地貌

黄土塬(平坦面)黄土梁(高地)黄土峁(孤立土丘)

*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在流水的侵蚀下,黄土地区千沟万壑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密集一一坡度大稀疏一一坡度小

平原海拔不超过200米

丘陵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等高线较疏

山地山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中央稀疏,边缘密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n-1)d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洼地(盆地)

两个山顶间地底一一鞍部

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脊

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高处一一山谷【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3.地貌与经济建设

平原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一一种植业

干旱地区平原、盆地一一畜牧业

海拔较高的山地——林业

坡度3°—7°种植业

>7°梯田农业

>25°林业

黄土地貌一一利: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喀斯特地貌一一土层薄,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高寒缺氧,多冻土,生态脆弱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专题8~ 12)

专题八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物质组成:干洁空气(氮气和氧气)、水汽、尘埃

2.大气保温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