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010-9-1 14:07:31 浏览:1243次
[导读]本文从两方面陈述了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铜萃取过程
萃取设备一般采用多级逆流混合澄清器。
萃取参数,如萃取级数、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在混合室中两相接触时间,在澄清室的分相时间、两相的相比等均由试验选定。
萃取效率决定于萃取体系的性质和设计的混合澄清器的级效率。
在萃取体系一定时,主要看设备的设计水平高低和加工的质量状况。
铜萃取过程中两相的流向和过程可由图1来说明。
图1 铜萃取过程示意图
由图1可知,铜浸出液与有机相在混合澄清器中作逆向运动。
铜浸出液自第1级的混合室底部进入,与第2级澄清室溢流而来的有机相混合,实现萃取;搅拌不仅使两相混合均匀,而且将混合液体排往澄清室,让两相静置分层。
铜浸出液经第1级混合萃取,与有机相混合后被排往第1级澄清室分层,再由第1级澄清室底部进入第2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到第4级的澄清室底部排出,成为萃余水相,返回作堆浸的溶浸液。
贫(新)有机相从第4级混合室进入,与经过几
级萃取的铜浸出液逆流混合后,排往第4级澄清室静置分层,再溢流进入第3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至第1级澄清室成为饱和有机相排出,经洗涤后再进行铜的反萃取。
反萃取的操作如同萃取;所不同的是在萃取中,铜浸出液作连续相,有机相作分散相,而在反萃取时,有机相作连续相,而水相(反萃液)作分散相。
在铜的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中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一)保持界面的稳定性。
萃取过程的恶化,通常是界面的不正常反映在先。
运行中如发现界面不稳,必须找出原因,调整萃取参数,努力维护界面的稳定性。
(二)为了防止产生第三相,铜浸出液中的含固量应小于2×10-5,一般应经检查过滤。
(三)贫有机相应定期纯化处理,及时清除贫有机相中积累的Si,Ca,Mg等杂质。
二、铜电积过程
铜电积工艺已十分成熟,可根据反萃取液(即电积原液)的性质,工厂已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来选定槽电压、电流密度、电积尾液中铜浓度和硫酸酸度等参数,制定规程。
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按预先设定的溶液流速,让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进行电积,溶液中的Cu2+就逐步在始极片(阴极)上沉积。
为了保证阴极铜质量,一般需注意下列事项:
(一)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前,需加一套去除残余有机相的粗粒化装置,避免出现黑铜。
(二)电积尾液中的Cu2+浓度不低于10g∕L,因为Cu2+浓度低于10g∕L时,其电极电位降低,此时H,As,Sb,Bi等可能与Cu2+一起在阴极上析出,将严重影响阴极铜质量。
(三)电积液中的铁离子浓度不高于5g∕L,因为Fe3+在电积条件下能促使已沉积于阴极上的铜溶解,降低电流效率。
(四)电流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200A/m2以下。
因为电流密度增大,生产量虽然提高了,但在阴极上Cu2+沉积速度过快,从而使阴极铜粗糙,甚至出现粉状结构。
(五)电积过程中宜加入少量添加剂,如干酪素、硫脲、动物胶等。
少量添加剂的加入,能使铜沉积更均匀,结晶致密,表面光滑。
它们加入量一般小于50g∕tCu。
下表是国内外几个企业的铜电积生产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