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知识点总结

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知识点总结
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知识点总结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重难点】

1、本单元重点词汇、句型

2、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

3、祈使句的类型

1.turn on(off打开、接通\关掉(电器

2.cut up 切碎

3.pour…into把…倒入

4. milk shake奶昔

5.add…to把…加到…上

6.a piece of 一片,一张,一条,一块,一首

7.how many/how much 多少

8.two spoons of 两茶匙

9. fill…with… 用…把…装满10.cover…with…用…覆盖/盖着…

11.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制作香蕉奶昔12.turkey slices火鸡切片

13.here’s a recipe for….这儿是制作…的食谱14.at this time在这时

15.slices of duck =duck slices 鸭肉片16.a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

17.need some help需要一些帮助18.put…on把…放在…的上面

19.one by one一个接一个

20. some lettuce 一些生菜不可数(bread, butter)

1.peel

【用法】peel 意为“剥,削(水果的皮)”,为及物动词,其后既可接名词、代词作宾语,也可接双宾语,即peel sb. sth. 或peel sth. for sb.,意为“给某人削(剥)果皮”。

2.slice

【用法】slice意为“薄片,切片”,常用短语a slice of…表示“一片……”。

【例句】What he needed was just a slice of chicken. 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片鸡肉。

3.top

【用法】top是名词,意为“顶;上部”,on the top意为“在上面”;on 表示在一个面上,top后常接of。

【例句】1. The mountain tops are covered with snow. 山顶遍布积雪。

2. She put some sugar on the top of her cake. 她在蛋糕上加上糖。

4.pour

【用法】pour是动词,意为倒, 往…倒, 倾泻。常用短语及句型有:pour down“大雨倾盆而下”、pour…into…“把……倒进……”、pour sth for sb=pour sb sth“为某人倒……”

【例句】1. She poured some orange juice into my glass. 她往我的杯子里倒了些橘子汁。

2. Would you like to pour me a cup of coffee, please. 请给我倒一杯咖啡好吗?

3. The rain is pouring down. 天正在下倾盆大雨.

5.amount

【用法】n. 总数;总额;量。amount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常用短语是a large amount of. 【例句】The amount of money is 2,000 dollars. 钱的总额是两千美元。

6.need

【用法】v. 需要。做实义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也可以和带to的不定式连用,可用于各种结构。

【例句】1. I need some help. 我需要一些帮助。

2. They didn’t need to go. 他们不必去。

3. The bike needs to be repaired. 这辆自行车需要修理。

【拓展】need做情态动词。need做情态动词表示“需要”,主要用于否定及疑问句中,没有时态与人称的变化,后加动词原形。

【例句】—Need I come? 要我来吗?

—Yes, you must. 是,你得来。

—No, you needn’t. 不,你不必来。

【即学即练】

1. — What sort of house do you want to have? Something big?

— Well, it be big —that’s not important.

A. mustn’t

B. needn’t

C. can’t

D. won’t

2. “Must we do it now?” “No, you _____.”

A. won’t

B. needn’t

C. can’t

D. don’t

3. You _____ to the meeting this afternoon if you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A. needn’t to come

B. don’t need come

C. don’t need coming

D. needn’t come

4.You _____ return the book now. You can keep it till next week if you like.

A. can’t

B. mustn’t

C. needn’t

D. may not

7.mix

【用法】v. 混合;混在一起。常用短语mix up 搅匀;搅和;混淆;弄乱,其结构为动词加副词构成,后接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名词可以放在中间或者后面,代词只能放中间。

【例句】1. You should mix up all the ingredients. 你要把所有的材料混合起来。

2. It’s too easy to mix him up with his brother. They look the same.

8.finally

【用法】adv. 最后地;最终可放于句首、句中或句末。其形容词为final。

【例句】1. I worked out the maths problem finally. 最终我算出了那道数学题。

2. We are getting ready for the final exam. 我们正在为期末考试做准备。

8.turn on

【用法】turn on意为“打开,旋开(电灯、煤气、自来水、无线电等)”,其反义词组是turn off “关(水源、煤气、电灯等)。

注意:“开(关)门、窗、盒子”等用动词open和close。

【例句】1. It’s too dark.. Please turn on the light. 太黑了,请开灯吧。

2. Please turn off the TV when you leave the room. 离开房间的时候请关掉电视机。【考查点】短语辨析:turn on, turn off, turn up, turn down

turn on意为“(把水源、煤气、电源等)打开”,其反义词组为turn off;

turn down 意为“(把收音机的音量、灯等)关小、调低”,其反义词组为turn up。

这些短语中on, off, up, down都是副词,后接代词作宾语时,代词要放在副词的前面。9.cut up

【用法】cut up 意为“切碎”,是由“动词+副词”构成的动词短语,代词作宾语时只能放在中间,名词作宾语时既可放在其中间也可放在副词up的后面。

10.one more thing“还有一件事”

【用法】基数词+more+名词,意为“再,又,还……”=another+基数词+名词

【例句】Two more apples=another two apples

11.fill

【用法】强调动作:fill…with…把…用…装满;fill…into…把…装入…

【例句】1. The farmer fills the bag with corn.

2. He filled the books into the boxes.

强调状态:be filled with…装满了……=be full of

12.cover

【用法】n.覆盖物,盖子;封皮the cover of the book v.覆盖,盖上cover…with…用…盖上…,强调动作:Cover the dish with newspapers.

be covered with…被……覆盖,强调状态:The outside is all covered with snow.

13.serve

【用法】v.服务,接待,提供serve …(to sb.)(给……)提供……=serve sb. (with) sth. 【例句】The hotel serve the guests (with) breakfast.

1、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用法】how many意为“多少”,后接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用来提问可数名词的数量。【例句】1.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About 50.

2. How many monkeys are there in the zoo?

2、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用法】how much亦意为“多少”,询问不可数名词的数量,后接不可数名词;how much 还可以用来提问价格。

【例句】1. 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cup?

2. —How much is the coat? —80 yuan.

【语法点学习】

(一)祈使句

含义:用来表达请求、命令、警告、禁止等得句子,以动词原形开头。

【例句】

1.Have a cup of milk shake.→Don’t have any milk shake.

2.Be careful, please.→Don’t be careless.

3.Let them leave here.→Let them not leave here.

4.Do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e road.(强调句)过马路时你务必小心。

5. You do as I told you.(强调句)你按照我所说的做。

(二)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英语中的物质名词大体上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类。

1. 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指物体的数量可数。其单数形式可在名词前加a或an,表示“一个”,如:a banana。其复数形式要在词尾加s或es(特殊情况除外),如:two bananas。

2. 不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指物体的数量不可数。不可数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也不能在词前直接加冠词a 或an。表示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时可在不可数名词前加相应的数量词构成短语。如:a piece of…, a glass of…, a bottle of…., a bag of…, a teaspoon of…等。

【考题链接】

1.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We need .

A. two yogurt

B. two teaspoons of yogurt

C. two yogurts

D. two teaspoons of yogurts

2. It’s good to have every day.

A. two glass of milk

B. two glass of milks

C. two glasses of milk

D. two glasses of milks

3.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修饰词

1)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可在名词前直接加a或an,表示“一个”,如:an apple。其复数形式要在词尾加s或es(特殊情况除外),如:two oranges (两个桔子)。可数名词的数量除了用冠词a,an和基数词表示外,还可用下面的数量词表示:

many 许多如:many apples 许多苹果

a few 几个如:a few students 几个学生

few 很少如:few people 很少人

2)不可数名词还可用下面的数量词表示数量:

much 许多如:much rain 大量的雨

a little 一点儿如:a little water 一点儿水

little 很少如:little meat 一丁点儿肉

3)既可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词有:

lots of = a lot of许多,大量如:lots of paper 大量的纸 a lot of books 很多书

some 一些(用于肯定句)如:some water一些水some cups 一些杯子

4. 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方法

名词单数变复数口诀:

<一>名词单数变复数,直接加-s的占多数;

词尾若是-s,-x,-ch,sh,直接加上-es。

词尾若是f或fe,加-s之前要变ve;

“辅音字母+y”,要把y变i再加-es。

词尾字母若是o,加-es的有hero,tomato和potato等;加-s的有photo,radio等。还有一些不规则变化:

男人女人变一个;脚牙一变变一双;小孩后面加三个。鹿和绵羊是一家,单数复数无变化。具体单词如下:

man-men woman-women policeman(男警察)-policemen

policewoman(女警察)-policewomen 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fish-fish

sheep-sheep deer -deer people-people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

<二>以-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

树叶半数自己黄,妻子拿刀去割粮,架后窜出一只狼,就像小偷逃命忙。

leaf→leaves half→halves wife→wives knife→knives

shelf→shelves wolf→wolves thief→thieves

两个特例:roof→roofs, scarf→scarfs /scarves

<三>表示“某国人”的名词变复数

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他-s加后面。

Chinese, Japanese, Englishman, Frenchman, American, Australian, German

【即学即练】

1. ─Can I help you?

─Bring us two , please.

A. teaspoons of butter

B. teaspoon of butter

C. teaspoon of butters

D. teaspoons of butters

2. Please give me .

A. three cup of tea

B. three cups of teas

C. three cup tea

D. three cups of tea

3. There are two in the basket.

A. potatos

B. tomatos

C. potatoes

D. zoos

4. I’d like some cheese and (tomato), please.

5. I want to put some (sugar) in the porridge.

文学概论doc

文学理论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话语包含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文学:文学概念源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指关于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觉悟;文学概念是对文学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广义文学泛指一切口头或书面作品,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即情感的、虚构的或想象的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指介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作品,如诸子散文、史传文学、纪实文学。 4.巫术说:所谓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是西方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习俗、原始艺术作品、原始宗教和巫术信仰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观点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5.游戏说:这是一种有较大影响的文学起源理论。此说源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把诗歌看成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继承和发挥康德的“想象力的自由游戏”的观点,提出了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说。 6.直觉:所谓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和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7.陌生化:陌生化是指在艺术构思中,创作主体将人们习见的事物,用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形式,即陌生的形象显现出来,以获取最佳艺术效果的方法。 8.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的艺术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的,既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的把握,又能体现作家的认知和感悟的真实。 9.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是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依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通过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的加工,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的方法。10.“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是指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通过文学形象所体现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判断和评价。它是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特点和原则,也是文学创作活动的基本规律。 11.形式: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12.叙事类文学:叙事类文学是以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景物为题材内容,以模仿、虚构为构思方式,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反映和表现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的文学作品。 二、简答 1、文学活动与其他精神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文学活动是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具有一般精神生产的共性。但是,文学生产又是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表现在: (1)文学活动是一种以文学语言为原料的话语活动 (2)文学活动与其他精神活动的区别还在于文学活动是一种话语活动 (3)文学活动是满足人审美需要的精神活动。 2、文学的双重性质是如何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 文学具有双重性质,即意识形态性质和审美性质。文学通过话语蕴藉表现其双重性质。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doc

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 一、单选题 (1).“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的唯物主 B.唯物的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真理和谬误的主要界限在于() A.是否反映了客观存在 B.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是否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D.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政党和国家政权三者间的关系是() A.阶级都是通过政党来夺取政权的 B.政党都是通过掌握阶级政权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 C.国家政权都是在政党领导下阶级统治的工具 D.政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 (4).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状态

B.源泉和动力 C.方向和途径 D.内因和外因 (5).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凡是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质和量相互制约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6).下列不属于宏观调控经济目标的是() A.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B.收入的平均分配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是() A.保障职能 B.参数调节职能 C.价格决定职能 D.间接的资源配置职能 (8).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以()]

A.微观管理为主 B.直接管理为主 C.计划手段为主 D.宏观管理为主 (9). ()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 A.价值规律 B.竞争规律 C.调节规律 D.供求规律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国家对市场物价调控体系 D.建立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体制,以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1).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行政确认的形式是() A.证明 B.认可 C.检查 D.登记 (12).听证制度是指()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D: 国家的利益 答案: B 试题2:不属于家长制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 终身制B: 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C: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D: 有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答案: D 试题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 CD 试题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B: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

源泉 C: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D: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答案: D 试题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答案: B 试题6: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A: 降低劳动力价值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求得绝对剩余价值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 B 试题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ABC 试题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D: 社会意识形态

2019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0.8分,共24分)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判断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2.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 A.基本立场 B.基本目标 C.基本准则 D.宗旨 3.《贞观政要》中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犯他人错误,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仅存在两种分配方式,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要素分配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也可在全社会使用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直接以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物价的影响 5.下列哪种情况说明了外部性的概念?() A.坏天气引起小麦减产 B.小麦减产引起农民收入减少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要点

我国立法基本原则:1从本国实际出发与借鉴外国有益经验相结合2法制统一3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4对法的解释必须由有权的国家机关进行 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准确、合法、及时。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政协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哥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全国人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2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3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4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4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领土构成、民族构成、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构成 邦联:是几个独立的国家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合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没有统一的宪法,各成员国保留自己的主权;联邦议会或成员国首脑回忆是协商机关,其决议需经成员国认可方有约束力;可以自由推出;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是两个或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1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2特区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经济制度内容: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2实行按闹分配原则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公共财产、私有财产都受法律保护

2021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考卷word版8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本知识》模仿考卷(八) 一、单项选取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种符合题意对的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代表构成是() A.公司工会代表 B.上级工会代表 C.职工代表 D.公司代表 2.人民检察院以为公安机关不备案理由不能成立时,() A.应当告知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接到告知后应当备案 B.人民检察院自行备案,并告知公安机关 C.可以不告知公安机关,而由人民检察院自行备案 D.现行法无明确规定 3.公共政策执行起始环节是() A.政策宣传 B.政策分解 C.政策实验 D.全面实行 4.电脑输入设备就是电脑从外界获取信息设备。咱们通过输入设备向电脑发命令、输入资料。在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电脑输入设备一项是() A.键盘和鼠标 B.扫描仪 C.数码相机 D.打印机

5.首架由中航工业西飞天津公司总装、测试空客()飞机机翼,将于3月15日在天津空港经济区空客总装公司与机关对接。这是第()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土生产、总装、测试空客飞机大部件。 A.A420 一 B.A320 一 C.A320 二 D.A420 — 6.行政惩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行为所作解决。 A.违背刑事法律规范 B.违背所有法律规范 C.违背民事法律规范 D.违背行政法律规范 7.拟定都市低保对象核心是() A.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货币收入 B.有无稳定生活来源 C.与否非农业户口 D.家庭成员收入是多少 8.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公司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状况审计活动,在国内监督属于() A.社会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督 D.财务监督 9.犯罪行为最基本特性是() A.刑事违法性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和分式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文学理论基础

文学理论基础 1.创作的准备:它包括作家的生活积累、人生感受和体验、艺术价值观、艺术修养和才能的磨砺等。 2.直接经验:作为创作的准备,作家要具备广泛的人世阅历,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是“行万里路”,故社会生活是文学作品的唯一源泉。 3.间接经验:作家受各种条件(时间、空间、精力、环境等)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身体验和经历。因而,他还需要有间接的生活经验来补充直接经验的不足,为创作想像提供空间。这是“读万卷书”。所谓间接经验,是指作家从过去的著作中、从他人的生活经历中间接获得的生活经验。这是文学的“流”。 4.创作的过程:这是作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将自己体验、感受过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生活素材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是把心灵的酝酿转变为物质实在的时间历程,是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和再认识,是对作家自身的情感态度、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进行反思自省的过程,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开掘和表现的过程。 5.人类掌握世界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1)“哲学方式”是凭借理性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真理。如康德哲学。 (2)“艺术方式”是以生动、具体可感的方式(形象)来把握世界,即鲍姆加登《理论美学》谈及的“诗意的思维方式”。 (3)“宗教方式”是凭借信仰和虚构的世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如佛教。 (4)“实践—精神方式”是凭借道德理性、通过具体的行为来把握世界的方式。 6.从人类思维的角度看,一般认为,人们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有两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 (1)抽象思维通常也叫逻辑思维,其理论基础是相信人类天生具有“理性”,人类凭借理性可以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真理”,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等,表达方式是语言,特点是客观、中立、没有倾向性,目的是为了“认识真理”。这就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2)形象思维即所谓“用形象来思考”,作家在创作构思中运用的不是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而是运用生动、具体的活生生的生活图画。它始终不脱离具体生动的形象,艺术思维始终伴随着想像和联想,具有自由性,还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7.灵感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他提出的“迷狂”状态;到后来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时期,一些文学家和理论家用它来说明作家在创作中受到某一事物的激发,突然得到具有创造性的构思,创作即刻出现新的突破的思维现象和状态。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把“灵感”理解为作家的艺术思维在某个阶段或时刻变得特别活跃而敏锐,想象力蓬勃腾飞,在一刹那间捕捉到了平时艰苦构思不能获得的形象和妙句,编织出了出人意料的精彩情节和画面。它是在作家长期积累和经过构思等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突发性、短暂性、亢奋型和创造性。 8.文学风格:作家艺术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是作家创作的独特标志。它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统一中显现出来,并贯穿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具有不可重复性。在文学理论和批评中,“风格”这一概念也被用来指文学流派的风格、文学的民族风格、文学的时代风格等。这些不同“风格”的基础和核心,是作家及其作品的风格。中国古代也有“文气”、“体性”等类似的词。

事业单位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管理与改革及相关热点、时政热点、法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事业单位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事业单位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 )。 A、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仲裁 C、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D、向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裁决 2、某市政府决定停止三轮车营运,并对因此遭受损失的车主给予一定补偿。市政府的决定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的( )。 A、法定原则 B、诚信与信赖保护原则 C、均衡比例适度原则 D、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甲,不满14周岁。因受他人指使扰乱学校秩序而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对甲将(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于处罚 D、不予处罚 4、下列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行政公正原则的是( )。 A、回避制度 B、简易程序制度 C、时效制度 D、罚缴分离制度

5、赔偿的最重要方式是( )。 A、赔礼道歉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支付赔偿金 6、某事业单位会计甲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单位公款10万元经商,半年后归还。则甲某的行为( )。 A、应定挪用公款罪 B、应定贪污罪 C、应分别定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实行数罪并罚 D、不以犯罪论处,给予行政处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B。解析:《行政许可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3、【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予处罚的情节有: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二章勾股定理、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 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 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 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和 平方根 勾股定理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近似数、 有效数字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验证 定义、性质 开平方运算 开立方运算 定义、性质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学科方向“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一、书目 (一)文学理论部分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一川《文学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Rice,PhilipandWaugh,Patricia.Eds.ModernLiteraryTheory:AReader.4thedition.London,AHodderArnoldPublicat ion2001. [24]Richter,DavidH.Ed.TheCriticalTradition:ClassicTextsandContemporaryTrends.2ndEd.BedfordBooks:Boston,19 98. [25]Rivkin,JulieandRyan,Michael.Ed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Malden, Massachusetts:Blackwell,1998. [26]Castle,Gregory.BlackwellGuidetoLiteraryTheor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7. [27]JulieRivkinandMichaelRyaned 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itedb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4.(二)文艺美学部分

四川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笔试复习大纲 本大纲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 二、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五)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债发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的订立,格式合同,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的担保 (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及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 (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 (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 (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

贵州某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卷(一)及答案

2012年贵州某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卷(一)(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确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政权力 B. 贯彻行政领导人的意图 C. 完成政府任务实施计划的需要 D. 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 1人至2人B. 2人以上 C. 3人以上单数D. 5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 15日B. 20日 C. 30日D. 60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 300万元B. 3000万元 C. 500万元D. 5000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A. 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 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及其表达式、增减性、图像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形如y=kx+b(k,b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3)用奇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称之为直线y= kx 。 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教程论文 题目浅谈言与意的关系 姓名普成潇 学号124030266 院、系文学院 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 指导教师曹静漪 职称(学历)本科

浅谈言与意的关系 摘要:言意之辩始终贯穿中国美学和文学理论中。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关于言意的文学理论,但是注重通过作品认识文学,而作品最主要展现的形式还是言。因此言与意之间关系总是值得论证的。 关键词:文学作品的言;言作为意的媒介;言与意的关系 文学作为作家本人的审美体验的在现,或是对世界得反映,或是再现历史画卷等。存在的形式有各种各种,可以通过口头的形式、网络、印刷等为载体存在。但都离不开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的客观事实。[1]那么文学的语言和生活中语言有什么区别。文学也是艺术,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因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因此它语言的性质也随之变化,马舍夫斯基在《艺术语与实用语》一书中做了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词语通常是传递消息的手段,即具有交际功能说话的目的是想对方表明我们的思想。”再有就是:“文学作品则不然,它们全然由固定的表达方式来构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特别注重词语得选择和配置。比起日常实用语言,它更加重视表现本身。”[2]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的艺术,文学语言虽然在很大程度与日常语言使用相同的词汇和语法,但仍然还是有许多文论家对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做出了区分。[3]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言语要清晰,又不能流于一般”。[4]因此他主张多使用“奇异词”。托那么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一种特殊的艺术性言语:“文学是具有自我价值并被记录下来的语言。”[5]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当被作家记录下来时,显然它在生活中传递信息或是表达意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它是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且还肩负着传达作家不受时空限制的心灵感受。在文学作品中语言即使是一句平庸流俗的话,放到整个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出了作家的自我价值的感受。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结构学的内容了。比如诗,同样的话语,不一样的排列,给读者不一样的期待。即这样的排列让语言有了节奏,既然拥有了这样的节奏,那么读者的经验在提醒读者,就使得读者有了诗的期待,这样的语言也就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当然也有朱光潜先生提出的:“诗里有一个形式化的节奏,我们不能否认;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读者与作诗者都不应该完全信任形式化的节奏,应该设法使它和自然的语言节奏愈近愈好”。[6]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结构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文学作品。用结构主义的眼光来研究文学作品,就会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内在的一种限制,一种用语言构建起来结构。这样难免视角会受到辖制。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的言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它的本质中少不了语言这个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中国通过作品来看文学,力求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经验研究出文学的本质。正如中国台湾学者王梦欧所说:“中国人不但爱好文籍而已,而且爱好具有文学性的记录。这就说:中国人无论记录任何重要的生活行为,感情思想,都很讲究那点文学性,所以自古流传下来的许多哲理教训,生活记录,皆无异于文学作品,因此较早时期的文学批评,亦是面对着这广义的文学作品而作。”[7]言意之辩始终贯穿中国美学,文艺理论中,这足以说明“言”在文学本体的重要性。从作品本身研究文学,注重了语言,声音,技法,文体等形式方面的问题。皮亚杰《结构主义》里说:“一个结构所固有的各种各样转换不会超出结构的边界之

最新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统一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试题及答案

2014年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模拟试题《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1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014年8月16日晚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江苏省奥林匹克体 育中心体育馆举行。今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将在此举行,其吉祥物是吉祥物(LELE)以南京特产雨花石形象为创意源泉,核心立意在于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倡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A.苏州燕燕 B.南京砳砳 C.无锡盼盼 D.常州京京 2.2013年11月,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的关系。() A.全面深化改革政府和市场 B.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C.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和企业 D.全面深化改革投资和消费3. 2014年2月13日晚,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在泉州 举行。2013年9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一同被授予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A.南京 B.泉州 C.福州 D.西安 4.2014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 吴美荣李向益 B.师昌绪、王振义 C. 郑哲敏王小谟 D. 张存浩、程开甲 5.下列案件中属于共同地域管辖的有()。 A.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B.因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C.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并且不动产所在地跨连两个人民法院辖区 D.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6.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300万元 B.3000万元 C.500万元 D.5000万元 7.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a2-b2=(a+b)(a- 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 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 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 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 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a2-2ab+b2=(a-b)2这就是说,两个 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 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 叫完全平方式。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 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 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 分解因式.原式=(am+an)+(bm+bn)=a(m+n)+b(m+n),做到这一步不 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 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 =(am+an)+(bm+bn)=a(m+n)+b(m+n)=(m+n)?(a+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 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 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 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 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 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