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白介素-1β对终板软骨细胞的作用

合集下载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肺纤维化研究的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肺纤维化研究的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肺纤维化研究的进展陈刚;余民浙【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是由2条分子量为11Kd有112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通过二硫键结合而成的分子量为25Kd的多肽。

它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调节、调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及损伤后的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哺乳动物中。

TGF—β家族有3个亚型TGF—β1、TGF-β2、TGF—β3,它们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作用。

活化的TGF—β过度表达对肺、【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07(016)00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2;肺纤维化;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哺乳动物【作者】陈刚;余民浙【作者单位】06610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066000,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是由 2条分子量为 11Kd有 112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通过二硫键结合而成的分子量为 25Kd的多肽。

它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调节、调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及损伤后的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在哺乳动物中,TGF-β 家族有3个亚型TGF-β1、TGF-β2、TGF-β3,它们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作用。

活化的 TGF-β 过度表达对肺、肝、肾等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非常显著,特别是致纤维化方面。

在体内试验中,TGF-β1对纤维化的作用明确、TGF-β2作用不明确、TGF-β3无作用;然而体外试验发现 TGF-β 的 3个亚型都有促进纤维化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2. 转化生长因子概述 (4)3. TGF-β的作用机制 (5)3.1 信号转导途径 (6)3.2 细胞内效应 (7)3.2.1 细胞增殖与凋亡 (8)3.2.2 细胞迁移与侵袭 (10)3.2.3 组织重塑与纤维化 (11)4. TGF-β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12)4.1 生理过程 (13)4.1.1 组织发育与再生 (14)4.1.3 组织修复 (16)4.2 病理过程 (17)4.2.1 癌症发生发展 (18)4.2.2 炎症性疾病 (20)4.2.3 纤维化疾病 (21)5. TGF-β的研究进展 (22)5.1 TGF-β的检测与定量方法 (23)5.1.1 生物化学方法 (25)5.1.2 免疫学方法 (26)5.2 TGF-β的调控机制 (27)5.2.1 内源调节 (28)5.2.2 外源调节 (29)5.3 TGF-β的治疗策略 (30)5.3.1 药物干预 (31)6. 总结与展望 (33)6.1 TGF-β研究的总结 (34)6.2 TGF-β研究的未来方向 (35)1. 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转化生长因子的相关知识,转化生长因子是一类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文档将围绕转化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分类、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此外,还将探讨转化生长因子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转化生长因子知识体系。

1.1 背景介绍转化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它们在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从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以来,家族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对的研究不断深入,揭示了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白介素-1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白介素-1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环境,从而促进了OA的进展〔23,24〕。 3.4 IL1对其他OA致病因素的影响 尽管IL1在OA的发病机制中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应该认识到IL1与其他细胞因子或致病因素 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在OA病理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细胞因子 或致病因素的单独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了IL1对于MMPs、NO、 PGE2的作用及由此对OA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再赘述。作为多效应的细 胞因子,IL1还可从许多方面影响OA。 3.4.1 IL1可激活多条有关软骨细胞去分化和软骨破坏的信号转导 途径 完成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的关键信号转导分子和关键结构域主要 有三大类: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GTP结合蛋白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的 调控结合元件。在IL1刺激后,软骨细胞表达的主要是有丝分裂原激 活的蛋白激酶家族(MAPK)中的p38、JNK和ERK亚家族,由此引起 的信号级联反应又反过来刺激释放IL1等炎症介质,损伤关节软骨。 其机制包括MAPK参与IL1诱导MMPs作用、刺激产生IL6、激活 iNOS产生NO以及诱导COX2受体而上调PGE2合成等〔23〕。 Radons等〔25〕证实p38MAPK和(或)P13K/JNK在软骨细胞IL1诱 导的IL6分泌中起决定作用,而IL1诱导蛋白聚糖表达下调是由 p38MAPK 和(或)ERK1/2介导的。 3.4.2 IL1可上调陷穴蛋白的表达,诱导软骨细胞的衰老 陷穴蛋 白(caveolin)是分子量21-24 kD的跨膜蛋白,能参与钙的运输及细胞 信号转导,最近发现还与细胞过早衰老相关。Dai等通过RTPCR法和 免疫组化法检测人和鼠OA软骨中的caveolin1的表达,结果显示 IL1β上调了caveolin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诱导软骨衰老表型的 标记表达〔26〕。在IL1β诱导刺激下,caveolin1的过表达可诱导 p38MAPK的活化,还可上调p53、p2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基因 (Rb)水平(p53/p21/Rb的磷酸化类似p38MAPK的活化),从而介导 软骨细胞的衰老,由此证实caveolin1确实与软骨退变有关,表明其 能诱导OA软骨细胞过早衰老,是因为IL1β至少部分地、间接地诱导 了陷穴蛋白1的表达,并提示陷穴蛋白1在促进OA软骨细胞衰减的 发病机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4 结语 OA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作用下软骨合成和降解耦联失衡的结果。 细胞因子学说目前并不能解释OA软骨破坏的全部原因,但越来越多的

褪黑激素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探析

褪黑激素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探析

褪黑激素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探析作者:林艳铭涂海水金灵璐叶锦霞黄艳峰马德尊付长龙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24年第02期【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全关节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软骨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异常炎症信号转导和过度氧化应激反应。

褪黑激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解毒剂和广谱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和抗衰老作用,通过调节多种分子信号,能够针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发挥保护作用。

总结褪黑激素介导其作用对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影响,旨在为褪黑激素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支持。

【关键词】骨关节炎;褪黑激素;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发病机制骨關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慢性退行性全关节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有慢性关节疼痛、关节肿大、短暂性晨僵及活动受限。

OA给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

在OA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基因、年龄、肥胖、糖尿病、性激素水平等致病因素破坏软骨细胞外基质(ECM)[2],导致软骨细胞无法保持代谢平衡和稳定性,组织破坏与修复不平衡,软骨成分及其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异质性、不可逆性损害。

褪黑激素(melatonin,MLT)是一种主要在松果体中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吲哚胺,其通过调节膜受体和核结合位点协同工作,发挥许多受体非依赖性作用[3]。

相比于目前指南中用于治疗OA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MLT作为治疗OA的一种新型低风险药物,广泛、安全、有效,几乎没有不良反应[4]。

本文对近年来MLT治疗OA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对未来全面研究MLT抗关节炎疗效有所帮助。

1 MLT的合成及药效研究松果体细胞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色氨酸,在线粒体基质中,由色氨酸羟化酶作用形成5-羟基色氨酸,其次由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转化为N-乙酰血清素,最后通过乙酰血清素O-甲基转移酶的作用合成MLT[5]。

骨-软骨交互作用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软骨交互作用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软骨交互作用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郑洁(综述);王瑞辉;寇久社(审校)【摘要】骨关节炎( OA)进程中,为适应局部生化环境及生物信号的改变,由软骨及软骨下骨构成的关节功能单位经历了不可控制的分解及合成代谢的重构过程。

软骨及软骨下骨信号分子的交互作用使两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新生血管及微裂隙的形成为骨-软骨间分子通讯提供结构基础。

WNT、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可能是构成OA中骨-软骨交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During osteoarthritis ( OA ) , functional units of joints comprising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undergo uncontrolled catabolic and anabolic remodeling processes to adapt to local b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ignals.There is interplay between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in OA pathology.Forma-tion of vascularization and microcracks in joints contribute to molecular crosstalk between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during the process of OA.Wingless-type,bone morphogenic protei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signals may be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interaction of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in OA pathology.【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3页(P2507-2509)【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WNT信号;骨形态发生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作者】郑洁(综述);王瑞辉;寇久社(审校)【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针灸科,陕西咸阳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进行性关节软骨退变、骨赘形成及继发关节间隙变窄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1]。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骨性关节炎(OA)不仅是骨与软骨发生退行性变的过程,同时软骨下骨也发生着改变,其在维持软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作用下,软骨下骨的重塑过程使骨与软骨承受更高的应力。

软骨下骨损伤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扩大了骨与软骨之间异常的交流通道,软骨下骨代谢产生的生物调节因子通过扩大的生物学交流通道直接促进软骨的退变。

因此,研究软骨下骨内细胞及结构的变化、新生血管形成、骨与软骨之间的生物学交流以及软骨下骨的重塑过程,将会对OA的研究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从解剖结构、生物力学、骨重塑和治疗等方面对软骨下骨在OA中的改变及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骨重塑【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05-03引言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增加,骨性关节炎(OA)正逐渐成为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是导致中老年人群功能残疾和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1]。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软骨下骨的变化在OA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OA进程的重要标志。

在OA发展过程中不论软骨下骨改变是否早于软骨损伤,软骨下骨都是治疗OA的潜在目标[2]。

现对近年来软骨下骨在OA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软骨下骨解剖结构骨和软骨之间由骨软骨板相隔,骨软骨板是骨与软骨之间的交流区。

骨软骨板由薄层皮质骨(软骨下皮质终板)和钙化软骨层组成,起抵抗剪切力、传导分散应力、紧密连接骨软骨等作用。

钙化的软骨层经潮线与关节软骨相隔,潮线表面密集分布着胶原纤维,对抗剪应力和限制软骨钙化。

软骨下皮质终板是位于钙化软骨层和松质骨之间的一层富有血管薄层皮质骨。

小动脉、小静脉和窦状小管可穿行于软骨下终板血管通道中,软骨下皮质终板终末血管可与深层软骨直接接触,连接髓腔和软骨层,提供给软骨大约50%的营养。

Pan等[3]在研究中发现软骨和软骨下骨间存在着物质运输的通道。

白介素1β结构

白介素1β结构

白介素1β结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

它由多种细胞产生,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IL-1β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又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

IL-1β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它是一种由成熟的IL-1β前体通过蛋白酶切割而成的活性细胞因子。

IL-1β前体由一个信号肽、一个生物活性的成熟IL-1β分子和一个终止肽组成。

成熟IL-1β分子具有典型的二级结构,包括一个α螺旋和一个β折叠片段。

这种结构使得IL-1β能够与其受体结合,并触发下游信号转导通路。

IL-1β通过与其受体IL-1R结合,引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事件。

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包括NF-κB和MAPK等,进而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

IL-1β的作用范围广泛,不仅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参与了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IL-1β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同时,IL-1β还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的生存和死亡起着调节作用。

在炎症反应中,IL-1β还可以诱导其他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

IL-1β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IL-1β过度表达与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有关。

同时,IL-1β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抑制IL-1β的活性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IL-1β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结构独特,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

IL-1β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IL-1β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揭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机制,以及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白介素的概念

白介素的概念

白介素的概念白介素(interleukin-1)是一类由白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人体内有两种白介素-1,分别为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1β(IL-1β)。

白介素-1起源于细胞核,可溶于细胞质中,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

它是一种多肽,能够参与炎症反应、发热、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白介素-1还具有促进胸腺细胞生长、调节淋巴细胞活性、参与骨髓造血和肝脏功能调控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白介素-1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调节炎症反应。

当机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感染或组织损伤时,白介素-1会被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渗出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

这一过程有助于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达感染或损伤部位,对抗病原体或修复损伤组织。

然而,过度的白介素-1释放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引发一系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等。

除了调节炎症反应外,白介素-1还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细胞因子的调控下,白介素-1可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分化成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白介素-1还能够影响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扩散和活化,进一步提高免疫应答。

白介素-1还在造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骨髓造血过程中,白介素-1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形成各类成熟的免疫细胞。

此外,白介素-1还能够调控肝脏功能。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时,肝脏会释放白介素-1,通过调节肝细胞的功能,参与炎症过程的调节和修复。

总体而言,白介素-1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增强炎症反应的强度,引导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提高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然而,过度的白介素-1释放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和加重,从而引发炎症性疾病。

因此,对白介素-1的研究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炎症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方法。

近年来,科学家对白介素-1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 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4 期
7 7
转化 生长 因子 p, 及 白介素 一 1 p对终板软 骨细胞 的作用
李 (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铜仁 5 5 4 3 0 0 )
摘要 : 目的 : 探讨椎 间盘退 变中转化生长因子 p 。 ( T G F — B 1 ) 与白介素一 l p ( I L 一 1 B ) 在终板软 骨细胞 中的相关表 达情 况。方法 : 通过 免疫组化 s P染色法检验 T G F 一 3 1 与I L 一 1 p在颈椎病患者及对 照组椎体软骨终板 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 颈椎病患者的 T G F — B 及 I L 一 1 B的阳性 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 尸 < 0 . 0 5 ) 。结论 : T G F — B 与I L 一 1 B参与 了椎 间盘退 变及病情发展 , 在 整个椎 间盘退变 及发 病过 程 中起 到 了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 关键 词 : T G B — p I L 一 1 B 终板 软 骨 细胞 椎 间盘
中 图分 类号 : R 3 9 2 . 1 2 文献 标 8 3 5 1 ( 2 0 1 3) 0 4 — 0 0 7 7 — 0 1
软骨终板 位于椎体 与椎 间盘之间 ,是一层薄而透 明的软 性细胞数进行计算 。 骨组织 。主要 由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组成 , 并作为髓核与外 1 . 3统计学分析 : 采用 S P S S 2 2 .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 计数资 界交换营养及进行代谢 终产 物的重要途径【 1 1 。正常的椎 体形 态 料采 用 x 检验 , 计量资料用 x  ̄ s ) 表示 , 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及椎 间盘应力 均需要 软骨终 板进行 维持 ,若其造成损伤将会 P < 0 . 0 5为具有统计 学差异 。 导致椎 间盘发生不 同程度 的退变 。软 骨细胞又作为软骨终板 2 结 果 的唯一细胞类型 , 功能状态对软骨终板具有直接影响。本次对 免疫组 化检测 中 ,椎 问盘病变组 T G F — p , 低表达 , I L — l B 细胞 因子 与细胞分 化之 间的关 系进行 了研 究 ,探讨了椎 间盘 高表达 。无病变对 照组恰巧与病变组表达相反 , 两组 比较具有 退变与 T G B — B 和I I 1 1 3 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差异( P < O . 0 5 ) , 详见表 1 。
1 资料 和 方 法
表 1 两组 T G F — B 、 I L 一 1 1 3 在椎体软骨终板的表达( i ± s )
1 . 1 一般资料 : 研究对象为 2 0 0 9年 3 月~ 2 0 1 2年 3月之 间收治 的颈椎病患者 , 均行前路手术对终板进行切除共 2 5例 。其 中, 男性 1 9 例, 女性 6例 , 年龄 3 5 ~ 5 1 岁, 平均( 4 2 . 5 4 - 2 . 1 ) 岁。 对照 组2 5例为 同期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治疗 后所取 得软骨终 板标 本, 无 颈椎退行 病变患者。其中 , 男性 1 5例 , 女性 l 0例 , 年龄 3 1 — 4 8 岁, 平均 ( 4 0 . 8 + 1 . 4 ) 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 统计学差异 3 讨 论 ( O . 0 5 ) , 可纳入 同一研究组进行 比较。 软骨 终板作 为维 持椎 体正 常形态 及应 力缓 冲保 护作用 1 . 2 方法 其与椎 间盘退变在某种程 度上具有相 关性 。近 1 . 2 . 1 组织学检查 : 所有软骨终 板进行编号排序后置入 4 %多聚 的重 要组织 , 椎体 软骨终板损伤 直接参 与 甲醛 , 于4  ̄ C 温度下进行 固定 。待 2 4 h 后放人 1 0 %乙二胺 四乙 年来 对椎间盘退 变的研究表 明 , 2 1 。T G F — B 主要促 进细胞基 质合成 、 调 酸脱钙液 中, 同样于 4  ̄ C 进行脱钙处 理 1 4 d 。梯度 乙醇脱水后 了椎 间盘病变 的过程 『 使用石蜡包埋 , 对石 蜡进行切 片处理 , 厚度为 3 1 a , m, 苏木 素伊 控细胞增 殖 、 调节分化 , 同时具 有免疫抑制 、 损 伤修 复及抗炎 等重要 作用 , 来源广泛 , 在 细胞 分化所有 阶段均会产生 , 但在 红染色 , 对软骨终板组织形 态学进行 了解 。 1 . 2 . 2免疫组化染 色 : S P法免疫组 化染 色 , 兔抗人 T G F — B 多克 血小板及 骨组 织 中含量最 为丰富 。相关 研究表 明 T G F — B 。 可 隆抗 体 , I L 一 1 B多 克隆抗体试剂盒 。烤 片 6 8  ̄ C 过夜 , 与二甲苯 促进最键 盘髓核细胞 表达合成胶原 ,从而延缓椎 间盘退 化。 L 一 1 B是 构 成 细胞 外 基 质 中 I L 一 1 的主要成分 , 为强力致痛性 脱蜡 2 0 mi n ,梯 度乙醇至水 ;进行柠 檬酸高 温高压抗原 修复 I 作 为负 性调节 因子存 在 , 可 以引起 软骨基 质 的降 2 ai r n ; 待降至室温后 , 使用磷酸盐缓 冲液进行 5 ai r n冲洗 , 反复 炎症 因子 , 所以, 病 变组 T G F — p 与I L 一 1 B表达呈现相 3次 ; 3 %H 0 去离子水孵 育 l O m i n后滴加封 闭用赡养血 清工 解从而破坏软 骨。 T G F — p 。 与I L 一 1 B的表达与椎间盘损伤具有重 作液 , 室温下孵 育 1 5 m i n ; 弃 去后底 价一 抗 , 室温 下孵 育 3 h , 反情况 。综上 , 前者具 有维 持正 常代谢 作用 , 后 者可破 坏正 常代谢 P B S液冲洗 5 m i n , 反复 3次 ; 滴 加生物素 化二抗工作液 , 室温 要关 系 , 下孵育 2 0 m i n , P B S液 冲洗 5 m i n , 反复进 行 3次 ; 滴 加辣 根酶 平 衡 。 标 记链酶卯 白工作 液 ,室温下孵育 4 0 m i n , P B S液冲洗 5 m i n , 参 考 文 献 1 ] 王栋琪 , 刘淼 , 宋焕瑾 , 等. 人退 变腰 椎 间盘 中细胞 凋亡 与 反 复进行 3次 ; D A B显色 3 m i n , 使用 自来水 冲洗 , 苏木 素复染 【 色。进行常规脱水 、 透明 、 干燥 、 封片后 , 于显微镜下观察 T G F — B a x及 半 胱 胺 酸 人 退 变腰 椎 间 盘 中细 胞 凋 亡 与 B a x及 半 胱 胺 酸蛋 白酶蛋 白 3基 因的表 达 [ J ] .中 国修 复 重建 外科 杂 志 , p . 与I L 一 1 p的表 达 。 0 0 8 , 2 2 ( 4 ) : 4 2 1 — 4 2 5 . 1 . 2 . 3指标判断 : 本次 阳性产物定 位于细胞质 , 棕黄染 色 , 偶 尔 2 2 ] Wa l s h A J ,L o t z J C . B i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o f t h e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 出现少量胞核着色 。阳性 细胞组织清晰切片 , 随机取镜下 5 个 [ i s c t o d y — n a m i c l o a d i n g [ J 1 . J B i o m e c h , 2 0 0 4 , 3 7 ( 3 ) : 3 2 9 — 3 3 7 . 视野, 并对 T G F — p . 及I L 一 1 p阳性细胞数 、 细胞 总数及平 均阳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