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及答案

2-1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年最大负荷Pmax——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P30。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Pmax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平均负荷Pav————平均负荷就是指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功节率的平均值。负荷系数KL————负荷系数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t,t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t约为10min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30min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30min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Pc实际上与30min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符合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

Pe=PN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

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Pc=KdPe.

式中,Kd为需要系数; Pc为计算负荷; Pe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均效率;用电设备不一定满负荷运行,因此引入符合系数Kl;用电设备本身及配电线路有功率损耗,所以引进一个线路平均效率;用电设备组的所有设备不一定同时运行,故引入一个同时系数,

2-6确定计算负荷的估算法.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各有什么特点?各适合哪些场合?

答:估算法实为指标法,其特点是进行方案比较时很方便,适用于做任务书或初步设计阶段。需要系数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而长期使用已积累了各种设备的需要系数,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适用于多组三相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二项式法其特点是既考虑了用电设备的平均负荷,又考虑了几台最大用电设备引起的附加负荷,其计算的结果比按需要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大得多,适用于容量差别悬殊的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2-7 在接有单相用电设备的三相线路中, 什么情况下可将单相设备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的计算方法计算确定负荷? 而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单相负荷计算?

答: 单相设备应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在三相上,以使三相负荷保持平衡.

a: 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总容量的15%时,单相设备可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

b: 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超过三相总容量的15%时,应把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算出三相等效计算负荷.

2-8如何分配单相(220伏,380伏)用电设备,使计算负荷最小?如何将单相负荷简便地换算成三相负荷?

答:可以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来分配用电设备;

这样换算:⑴当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总容量的15%,单相设备按三相负荷平衡来计算。⑵当单相设备的总容量超过三相总容量的15%,应该换成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算出三相等效计算负荷。

2-9 电力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各如何计算?其中哪些损耗是与负荷无关的?哪些损耗与负荷有关?按简化公式如何计算?

解:有功功率损耗=铁损+铜损=△Pfe+△Pcu

有功功率损耗为:

Pt=△Pfe+△Pcu=△Pfe+△Pcu.N(Sc/SN)2≈△P0+△Pk(Sc/SN)2 无功功率=△Q0+△Q

△Q0是变压器空载时,由产生主磁通电流造成的,△Q是变压器负荷电流在一次,二次绕组电抗上所产生的无功损耗。

无功功率损耗为:

△QT=△Q0+△Q=△Q0+△QN(Sc/SN)≈SN[I0%/100+Uk%(Sc/SN)2/100]

△Pfe和△Q0是与负荷无关,△Pcu和△Q与负荷有关

简化公式:

△Pt≈△P0+△Pkβ2

△QT≈SN(I0%/100+Uk%β2/100)

2-10 什么叫平均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各如何计算?各有何用途?

答:平均功率因数是指导在某一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因数,也称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是指在年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功式:略

用途供电部门能根据月平均功率因数来调整用户的电费电价.

2-11. 降低电能损耗, 降低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补偿容量(1)采用固定补偿Qcc=Pav(tgφav1-tgφav2),式中,Qcc 为补偿容量;Pav为平均有功负荷,Pav =αPc或Wa/t,Pc为负荷计算得到的有功计算负荷,α为有功负荷系数,Wa为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tgφav1为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tgφav2为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tgφav1-tgφav2称为补偿率,可用△qc表示(2)采用自动补偿Qcc=Pc(tgφ1-tgφ2)

2-12.什么是尖峰电流?尖峰电流的计算有什么用处?

答:尖峰电流是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1-2秒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尖峰电流的计

算可以提供选定用电设备的型号以及保护用电设备等。

2-13、某车间380伏线路供电给下列设备:长期工作的设备有7.5kW 的电动机2台,4kW的电动机3台,3kW的电动机10台;反复短时工作

的设备有42kV A的电焊机1台(额定暂载率为60%, ?额定功率因数=0.62,额定效率=0.85),10t吊车1台(在暂载率为40%的条件下,其额定功率为39.6kW,额定功率因数为0.5). 试确定它们的设备容量。

解:对于长期工作制的设备,其设备容量就是它们的额定功率,所以长期工作设备的设备容量为:

Pe 1=7.5×2kW +4×3kW +3×10kW =57kW 对于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其设备容量为:

电焊机:Pe2=0.61/2×42×0.62=20 kW(下标1/2表示对0.6开根号)

吊车:Pe3=2×0.41/2×39.6kW=50kW (下标同上)所以,它们的总的设备容量为:

P总=Pe1+Pe2+Pe3=57+20+50=127 kW

2-14 某厂金ˉ工车间的生产面积为60m×32m,试用估算法估算该车间的平均负荷。

解:查表可知负荷密度指标ρ=0.1kw/m2 S=60m×32m=1920m2 Pav=ρS=0.1×1920=192 kw

答:用估算法估算该车间的平均负荷为192 kw

2-15 某工厂35/6kv总降压变电所,2-20 分别供电给1~4号车间变电所及6台冷却水泵用的高压电动机。1~4号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分别为:Pc1=840 kw,Qc1=680 kvar; Pc2=920 kw,Qc2=750 kvar;

Pc3=850 kw, Qc3=700 kvar; Pc4=900 kw, Qc4=720 kvar;

高压电动机每台容量为300 kw,试计算该总降压变电所总的计算负

荷(忽略线损)。

解:由题意可知:水泵用的高压电动机假设同时系数K=0.9 Kd=0.8 b=0.65 c=0.25 Cosφ=0.8 tanφ=0.75

Pc0=Kd×Pe1=0.8×300×6=1440 kw

Qc0=Pc0×tanφ=1440×0.75=1080 kvar

Pe=K×(Pc0+Pc1+Pc2+Pc3+Pc4)=0.9×(1440+840+920+850+900)=4455 kw

Qe=K×(Qc0+Qc1+Qc2+Qc3+Qc4)=0.9×(1080+680+750+700+720)=353 7 kvar

Se=( P2e+ Q2e)?=(44552+35372 ) ?=5688.36

Ice= Se/(3?×Un)= 5688.36/(1.73×6)=548.01A

高压侧Pe1= Pe+0.015 Se=4455+0.015×5688.36=4540.33 kw

高压侧Qe1= Qe+0.06 Se=3537+0.06×5688.36=3878.3 kvar Se1=( P2e1+ Q2e1)?= (4540.332+3878.302 ) ?=5971.25

Ice1= Se1/(3?×Un)= 5971.25/(1.73×35)=98.62A

答:该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总的计算负荷Pe1=4540.33 kw,Qe1=3878.3 kvar ,Se1=5971.25,Ice1=98.62A

2-16.某车间设有小批量生产冷加工机床电动机40台,总容量152KW,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10KW 1台、7KW 2台、4.5KW 5台、2.8KW 10台;卫生用通风机6台共6KW。试分别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求车间的计算负荷。

解:需要系数法:查表A-1可得:

冷加工机床:Kd1=0.2 cosφ1=0.5 tanφ1=1.73

Pc1=0.2×152=30.4KW

Qc1=30.4×1.73=52.6KW

通风机组:Kd2=0.8 cosφ2=0.8 tanφ2=0.75

Pc2=0.8×6=4.8KW

Qc2=4.8×0.75=3.6KW

车间的计算负荷:

Pc=0.9×(30.4+4.8)=31.68KW

Qc=0.9×(52.6+4.8)=50.58KW

Sc=( Pe+ Qe)=59.68KVA

Ice= Se/(3阶Un)=59.68/(1.732×0.38)=90.7A

二项式法: 查表A-1可得:

冷加工机床:b1=0.14 c1=0.4 x1=5 cosφ1=0.5 tanφ1=1.73 (bPe∑)1=0.14×152=21.28KW

(cPx)1=0.4×(10+7×2+2×4.5)=13.2KW

通风机组:b2=0.65 c2=0.25 x2=5 cosφ2=0.8 tanφ2=0.75 因为n=6<2x2 ,取x2=3.则

(bPe∑)2=0.65×6=3.9KW

(cPx)2=0.25×3=0.75KW

显然在二组设备中第一组附加负荷(cPx)1最大

故总计算负荷为:

Pc=21.28+3.9+13.2=38.38KW

Qc=(21.28×1.73+3.9×0.75+13.2×1.73=62.56Kvar

Sc=( Pe+ Qe)=73.4KVA

Ic= Se/(3阶Un)=111.55A

2-17 某工厂35kV总降压变电所10kV侧计算负荷为:1#车间720kW+j510kvar; 2#车间580kW+j400kvar; 3#

车间630kW+j490kvar; 4#车间475Kw+j335kvar(α=0.76,β=0.82,忽略线损)。试求:

全厂计算负荷及平均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否满足供用电规程?若不满足,应补偿到多少?

若在10kV侧进行固定补偿,应装BW—10.5—16—1型电容器多少台?补偿后全厂的计算负荷及平均功率因数。

解:(1) P1=720Kw, Q1=510kvar

P2=580Kw, Q2=400kvar

P3=630kW, Q3=490 kvar

P4=475Kw, Q4=335 kvar

全厂计算负荷:P=kSp*Spc=2164.5kW

Q=kSq*SQc=1561.5 kvar

cosF=cos(arctanF)=cos(35.88)=0.81 (2) cosF < 0.9

所以不满足,应补偿到0.9

(3) Qcc=Pav(tanF1-tanF2)=394.27 kvar

n=Qcc/16=24

( 4 ) 补偿后功率因数 cosF=Pav/sav=0.92

2-18 某实验室拟装设5台220V单相加热器,其中1kW的3台,3kW 的2台。试合理分配上列各加热器于220/380V线路上,并求其计算负荷P30, Q30, S30和I30 。

解:利用需要系数法

P30i=Kd* PN

Q30i=P30i*tgφ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 P30=KΣpΣP30i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 Q30=KΣqΣQ30i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 S30=(P302+Q302)1/2

总的计算电流 I30=S30/√3UN

求得一相3台1kW,另两相各1台3Kw。

P30=6.3kW,Q30=0,S30=6.3K V·A,I30=9.57 取Kd=0.7

2-19某220/380V线路上,接有如表2-5所列的用电设备。试确定该线路的计算负荷P30, Q30, S30和I30 。

解:利用需要系数法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 P30=KΣpΣP30i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 Q30=KΣqΣQ30i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 S30=(P302+Q302)1/2

总的计算电流 I30=S30/√3UN

求得P30=19.1kW,Q30=15.3kvar,S30=24.5k V·A,I30=37.2 2-20 某厂变电所装有一台630k V·A变压器,其二次侧(380V)的有功计算负荷为420kW,无功计算负荷为350kvar。试求此变电所一次侧(lOkV)的计算负荷及其功率因数。如果功率因数未达到0.90,问此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应装设多大并联电容器容量才能达到要求?解:按变压器损耗简化公式计算:

P30(1)=428.2kW,Q30(1)=382.8kvar

cosφ=0.9,

由公式QC=ΔqcP30

求得需装设QC=175kvar并联电容器。

2-21 某电器开关厂(一班制生产)共有用电设备5840kW。试估算该厂的计算负荷P30, Q30, S30及其年有功电能消耗量Wp.a和年无功电能消耗量Wq.a 。

解:查附录表2得Kd=0.35,cosφ=0.75,TMAX=3400h,

由公式P30=Kd* PN Q30=P30i*tgφ

可求得P30=2044kW,Q30=1799,S30=2725k V·A,取年工作小时Ta=2000h(一班制),α=0.75,β=0.80

由公式Wp.a=αP30Ta

Wq.a=βQ30Ta

可求得Wp.a=3066*103kWh Wq.a=3066*103 kvarh 。

2-22 某厂的有功计算负荷为2400kW,功率因数为0.65。现拟在工厂变电所lOkV母线上装设BWF10.5-30-1型并联电容器,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0。问需装设多少个并联电容器?装设并联电容后该厂的视在计算负荷为多少?比未装设前视在计算负荷减少了多少?

解:QC=ΔqcP30 =1728 kvar

n= QC/qc=57

则需装设BWF10.5-30-1型电容器57个。补偿后工厂的视在计算负荷S30=2638k V·A比补偿前减少1054k V·A。

2-23 某车间有一条380V线路供电给表2-6所列5台交流电动机。试计算该线路的计算电流和尖峰电流。(提示:计算电流在此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I30≈KΣΣIN,式中KΣ建议取为0.9。)

解:由表可知电动机M2的IST-IN=227-32.4=194.6A为最大

IPK=0.9*(10.2+30+6.1+20)+227=283.4A I30=88.8A,

2-1 2-2 2-3解:由下列公式求

P30=Kd* PN

Q30=P30i*tgφ

总的视在计算负荷 S30=(P302+Q302)1/2

总的计算电流 I30=S30/√3U N 各项参数在表里均列出。

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1 月 10 日

2015年11月12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潮流计算

目录 摘要 (1) 1.任务及题目要求 (2) 2.计算原理 (3) 2.1牛顿—拉夫逊法简介 (3) 2.2牛顿—拉夫逊法的几何意义 (7) 3计算步骤 (7) 4.结果分析 (9)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源程序 (13)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2)

摘要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率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

最新工厂供电计算题答案文件.doc

工厂供电计算题答案 1 第一章 1 2 3 4 第二章 1 2 3 6 8 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 52 台,共 200kw ;行车一台,共 5.1kw( ε=15%; 通)风机 4 台,共 5kw ; 点焊机 3 台,共 10.5kw(ε=65%。)车间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 TN-C )配电。试确定该车间计 算 负 荷 P 30、Q 30、S 30 和 I 30。 解:①对于冷加工机床, P e =200kW ,K d =0.2,cos =0.5,tan =1.73 P 30(1)=K d P e =0.2 ×200kW=40kW Q 30(1)=P 30tan =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 P e =P N N =5.1 15% 25% =3.95Kw,K d =0.15, cos =0.5, tan =1.73 25 P 30(2)= K d P e =0.15 ×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0.59 ×1.73=1.02kvar 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0.8, tan =0.75 P 30(3)= K d P e =0.8 ×5Kw=4kW Q 30(3)= P 30tan =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N =10.5 ×65%100% =8.47 kW ,K d =0.35, cos =0.6, 100 tan =1.33 P 30(4)= K d P e =0.35 ×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Q 30=(Q 30(1)+Q 30(2)+ 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 S 30= 2 P 30 Q 30 2 = 2 77 .3 2 42.8 =84.9 视在电流为: I 30=S 30/ 3 U N =84.9/(1.732 ×0.38)=129 2-3 有一 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 量的电动机有 7.5kW ,4kW3 台, 3kW12 台。试分别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确定其计算负荷 P 30、 Q 30、 S30和 I 30。 解:㈠需要系数法 对于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取 K d =0.2,cos =0.5,tan =1.73 P 30=K d P e =0.2 ×85kW=17kW Q 30=P 30tan =17×1.73kvar=29.4kvar S 30= P 30/ cos =17/0.5kv A · =34 kvA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及要求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60MW 40MW 4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变电所1 变电所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 耗414KW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 量为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 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 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 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围在9.5-10.5 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 行结果的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 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题目:潮流计算与matlab 教学单位电气信息学院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工厂供电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8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主要有 树干式 、 放射式 、 环型 。 2、 单相 短路形式的几率最大, 三相 短路形式的危害最为严重。 3、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参数 电压 和 频率 ,一般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 频率为 50HZ 。 4、安全电流我国规定为 30mA ,但是触电时间应按不超过 1S , 安全特低电压不超过 50V 。 5、短路计算采用 欧姆制 和 标么制 两种方法。 6联结。 7、按规定裸导线A 、B 、C 三相涂漆的颜色分别对应于 黄 、 绿 、 红 。 8、工厂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为 连续工作制 、 短时工作制 、 断续周期工作制 。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我国目前所规定的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是( B )。 A. ±5% B. ±7% C. +5%~+10% D. ±10%。 2、电气设备的接地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 B )。 A. 工频接地 B. 重复接地 C. 小电流接地 D. 冲击接地 3、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 B )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 导体的依据。 A.20min B.30min C.60min D.90min 4、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宜采用( C ),一般用于干线、 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A.二项式法 B.单位面积功率法 C.需要系数法 D.变值需要系数法 5、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 D ) 。 A .先分母线隔离开关,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B .先分线路隔离开关,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C .先分断路器,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线路隔离开关 D .先分断路器,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母线隔离开关 6、下列设备中仅能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是( A )。 A.负荷开关 B.隔离开关 C.熔断器 D.断路器 7、在不接地电网中,当一相接地发生故障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将( C )。 A.为0伏 B.比原来的电压低 C.升高到线电压 D.电压保持不变。 8、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B )1。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9、工厂供电系统对第一类负荷供电的要求是( B )。 A. 要有两个电源供电 B. 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C. 一个独立电源供电 D. 都不对 10、一般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的低压线路中的中性线截面不少于相线的( B )。 A.100% B.50% C.75% D. 25%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 题,每小题10分,共 40分) 1、一般动力系统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再校验其他条件?照明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再校验其他条件?为什么 答:一般动力系统宜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照明线路宜先按允许电压条件选择再校验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因为其对电压水平要求很高 2、什么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是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是负荷系数? 答: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Pmax(或P 30)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年度最大负荷max P :全年中负荷最大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又 叫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年平均负荷Pav 就是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 内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 该时间t 内消耗的电能Wt 除以时间t 的值。 负荷系数又叫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Pv 与其最大负荷Pmax 的比值。 3、电压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为什么不能短路?互感器二次侧有一端为什么必须接地? 答: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都是在并联状态下工作的,当发生短路时,回路电阻和剩余 阻抗均很小,使短路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十倍,此电流将产生很高的共振过电压,所以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第四章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与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电磁暂态分析的基础(稳定性分析和电磁暂态分析需要首先计算初始状态,而初始状态需要进行潮流计算)。其根本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参数,例如节点的注入功率,计算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相角以及各个支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及损耗。 潮流计算的本质是求解节点功率方程,系统的节点功率方程是节点电压方程乘以节点电压构成的。要想计算各个支路的功率潮流,首先根据节点的注入功率计算节点电压,即求解节点功率方程。节点功率方程是一组高维的非线性代数方程,需要借助数字迭代的计算方法来完成。简单辐射型网络和环形网络的潮流估算是以单支路的潮流计算为基础的。 本章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节点功率方程的形成,潮流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高斯迭代法、牛顿拉夫逊法以及PQ 解藕法等。介绍单电源辐射型网络和双端电源环形网络的潮流估算方法。 4-1 潮流计算方程--节点功率方程 1. 支路潮流 所谓潮流计算就是计算电力系统的功率在各个支路的分布、各个支路的功率损耗以及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各个支路的电压损耗。由于电力系统可以用等值电路来模拟,从本质上说,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首先是根据各个节点的注入功率求解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当各个节点的电压相量已知时,就很容易计算出各个支路的功率损耗和功率分布。 假设支路的两个节点分别为k 和l ,支路导纳为kl y ,两个节点的电压已知,分别为k V 和l V ,如图4-1所示。 图4-1 支路功率及其分布 那么从节点k 流向节点l 的复功率为(变量上面的“-”表示复共扼): )]([l k kl k kl k kl V V y V I V S (4-1) 从节点l 流向节点k 的复功率为: )]([k l kl l lk l lk V V y V I V S (4-2) 功率损耗为: 2)()(kl kl l k kl l k lk kl kl V y V V y V V S S S (4-3)

工厂供电_第四版 课后习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 1-1 试确定图1-23所示供电系统中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 解:T1:6.3/121kv ;WL1:110KV ;WL 2:35KV 。 1-2试确定图1-24所示供电系统中各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解:G :10.5kV ;T1:10.5/38.5kV ;T2:35/6.6kV ;T3:10/0.4kV 。 第二章 习题 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 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φ=0.5,tan φ=1.73 P 30(1)=K d P e =0.2×200kW=40kW Q 30(1)=P 30tan φ=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 εεN =5.1% 25% 15=3.95Kw,K d =0.15, cos φ=0.5, tan φ=1.73 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φ=0.59×1.73=1.02kvar 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φ=0.8, tan φ=0.75 P 30(3)= K d P e =0.8×5Kw=4kW Q 30(3)= P 30tan φ=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 N εε=10.5×% 100% 65=8.47 kW ,K d =0.35, cos φ=0.6, tan φ=1.33 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φ=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S 30=2 2 3030Q P + =2 23.778.42+ =84.9 视在电流为:I 30=S 30/3U N =84.9/(1.732×0.38)=129 2-3 有一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 ,4kW3台,3kW12台。试分别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确定其计算负荷P 30、Q 30、S30和I 30。

工厂供电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1 1、电力负荷按重要程度分哪几级?各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有什么要求?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以及特别重要的负荷。双电源供电,必要时增设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是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双电源供电,当负荷较小时可以专线供电。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2、工厂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哪几类?什么叫负荷持续率?它表征哪类设备的工作特性? 工作制分三类:(1)连续工作制,(2)断续周期工作制,(3) 短时工作制 负荷持续率: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负荷持续 率表征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的工作特性。 %100?= T t ε 3、什么叫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P max (或P 30)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年度最大负荷max P :全年中负荷最大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又叫半小时最大负荷P 30 年平均负荷P av 就是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 内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该时间t 内消耗的电能W t 除以时间t 的值。 负荷系数又叫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P v 与其最大负荷P max 的比值。 4、确定计算负荷的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计算负荷的方法 :需要系数法 :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常用。 二项式法:设备台数少,容量差别悬殊时采用。 5、什么叫尖峰电流?尖峰电流的计算有什么用途? 尖峰电流pk I 是指持续时间1-2S 的短时最大负荷电流(电动机起动时出现)。 尖峰电流主要用来选择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整定继电保护装置及检验电动机自起动条件等。 计算题 1、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380V 的三相电动机7.5kw3台,4kw8台,3kw17台,1.5kw10台。试用需要系数法求其计算负荷。 解:此机床组电动机的总容量为 105.11738435.7?+?+?+?=kW kW kW kW P e kW 5.120=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报告

目录 一.配电网概述 (3) 1.1 配电网的分类 (3) 1.2 配电网运行的特点及要求 (3) 1.3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意义 (4) 二.计算原理及计算流程 (4) 2.1 前推回代法计算原理 (4) 2.2 前推回代法计算流程 (7) 2.3主程序清单: (9) 2.4 输入文件清单: (11) 2.5计算结果清单: (12) 三.前推回代法计算流程图 (13) 参考文献 (14)

一.配电网概述 1.1 配电网的分类 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苏州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 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 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从投资角度看,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率差异很大,国外基本上是电网投资大于电厂投资,输电投资小于配电投资。我国刚从重发电轻供电状态中转变过来,而在供电投资中,输电投资大于配电投资。从我国城网改造之后,将逐渐从输电投资转入配电建设为主。 本文是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潮流分析计算的研究,研究是是以根节点为10kV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1.2 配电网运行的特点及要求 配电系统相对于输电系统来说,由于电压等级低、供电范围小,但与用户直接相连,是供电部门对用户服务的窗口,因而决定了配电网运行有如下特点和基本要求:

工厂供电-刘介才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工厂供电对工业生产有何重要作用?对工厂供电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电能应用的基础之上的,电能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等工业外),其重要性是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如果工厂供电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某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工厂,即使是极短时间的停电,也会引起重大设备损坏,或引起大量产品报废,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人身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连续供电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地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2、工厂供电系统包括哪些范围?变电所和配电所的任务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可采用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直配方式? 工厂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线路进厂起到高低压用电设备进线端止的电路系统,包括工厂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的高低压供电线路。

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不改变电压;而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直配方式,可以省去一级中间变压,简化了供电系统接线,节约投资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提高了供电质量。然而这要根据厂区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35kV架空线路深入负荷中心的“安全走廊”要求而定,否则不宜采用。 3、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建立大型电力系统有哪些好处? 电力系统: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电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力网或电网。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及其热能系统和热能用户,就称为动力系统。 建立大型电力系统或联合电网,可以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减少燃料运输费用,减少电能消耗,降低发电成本,保证供电质量(即电压和频率合乎规范要求),并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4、我国规定的“工频”是多少?对其频率偏差有何要求? 工频:一般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频率为50HZ。 规定:频率偏差正负0.2Hz

《工厂供电》试题库(第二章)38947

第二章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一、填空题 1、年最大负荷P max就是。 答案: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平均功率 2、电力负荷的两个含义,一是指,二是指。 答案: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户、用电设备或用户耗用的功率或电流大小 3、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级。 答案:三 4、工厂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三类:、、。 答案: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 5、一类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供电;二类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供电;而三类负荷对供电电源。 答案:两个独立电源,两回线路,无特殊要求 6、目前计算负荷的方法有、、三种方法。 答案:需要系数,二项式,利用系数 7、我国供电企业对工业用户的收费采用的是“”,一部分叫,是按所装用的容量来计费,另一部分叫,是按每月实际耗用电能KWh 来计算电费。 答案:两部电费制,基本电费,主变压器,电度电费 8、在我国《供电营业规则》中规定,用电企业的功率因素cos小于时,必须进行补偿;对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素cos必须。 答案:0.85,0.95 9、尖峰电流I pk用来选择和、整定继电保护装置及检验电动机自起动条件等。 答案:熔断器,低压熔断器 10、工厂电容补偿的方式有、、。 答案:低压侧分组补偿,低压侧集中补偿,高压侧补偿 11、补偿电容的接线形式有、。 答案:三角形接线,星形接线Y 12、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的等效三相设备容量Pe是。 答案:最大相设备容量的3倍。 13、负荷持续率是表示工作制运行的设备工作特性的物理量,一行车电动机P N=5kW,εN=15%,负荷计算时,要求换算到ε=25%下的功率是。 答案:断续周期,3.87kW 13、进行负荷计算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1) ,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变压器、线路及电器元件的依据;(2) 作为计算电压波动和选择保护设备的依据;(3) ,作为计算电能消耗和选择补偿装置的依据。 答案:确定计算负荷,计算尖峰电流,计算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 14、为选择电气设备时所确定的某一假想的持续负荷、称为,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的平均值作为。而不考虑电力系统运行时出现的短时(1~2s)负荷。 答案:计算负荷,计算负荷,尖峰 15、某10kV车间变电所,总计负荷容量为650kV·A。其中一、二级负荷有420kvar,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088班 学号: 0812002221 学生姓名:刘东昇 指导教师:张新松 设计周数:两周 日期:2010年 12 月 25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要求:基本要求: 1.编写潮流计算程序; 2.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 3.运行程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步骤: 1.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 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为了便于用迭代法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

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向下进行。 (5)计算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方程式个节点电压 (7)利用新值自第(3)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直至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 2.网络节点的优化 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 这种方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在编号以前。首先统计电力网络个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按出线支路数有少到多的节点顺序编号。当由n 个节点的出线支路相同时,则可以按任意次序对这n 个节点进行编号。这种编号方法的根据是导纳矩阵中,出线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对应的行中非零元素也2)动态地按增加出线支路数最少编号在上述的方法中,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是按原始网络统计出来的,在编号过程中认为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在节点消去过程中,每消去一个节点以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将发生变化(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因此,如果每消去一个节点后,立即修正尚未编号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选其中支路数最少的一个节点进行编号,就可以预期得到更好的效果,动态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方法的特点就是按出线最少原则编号时考虑了消去过程中各节点出线支路数目的变动情况。 3.MATLAB编程应用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主要包括:一般数值分析,矩阵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建模、系统控制、优化和图形显示等应用程序。由于使用Matlab 编程运算与人进行科学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完全一致,所以不像学习高级语言那样难于掌握,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还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输出结果和精美的图形拷贝,所以它的确为一高效的科研助手。 四、设计内容

(完整word版)9节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9节点电力网络潮流计算 指导教师 院(系、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标准评分模板

目录 1 PSASP软件简介 (1) 1.1 PSASP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 1.2 PSASP的平台组成 (2) 2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简介 (3) 2.1 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3) 2.2 直角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 (5) 2.3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方法 (6) 3 九节点系统单线图及元件数据 (7) 3.1 九节点系统单线图 (7) 3.2 系统各项元件的数据 (8) 4 潮流计算的结果 (10) 4.1 潮流计算后的单线图 (10) 4.2 潮流计算结果输出表格 (10) 5 结论 (1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9节点系统单线图如下: 基本数据如下:

表3 两绕组变压器数据 负荷数据

1 PSASP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是一套历史悠久、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是高度集成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PSASP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目前包括十多个计算机模块,PSASP的计算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和扩充。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以及程序功能扩充,在PSASP7.0中设计和开发了图模一体化支持平台,应用该平台可以方便地建立电网分析的各种数据,绘制所需要的各种电网图形(单线图、地理位置接线图、厂站主接线图等);该平台服务于PSASP 的各种计算,在此之外可以进行各种分析计算,并输出各种计算结果。 1.1PSASP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PSASP图模一体化支持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可概括为: 1. 图模支持平台具备MDI多文档操作界面,是一个单线图图形绘制、元件数据录入编辑、各种计算功能、结果显示、报表和曲线输出的集成环境。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电网数据、绘制电网图形、惊醒各种分析计算。人机交互界面全部汉化,界面良好,操作方便。 2. 真正的实现了图模一体化。可边绘图边建数据,也可以在数据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图形自动快速绘制;图形、数据自动对应,所见即所得。 3. 应用该平台可以绘制各种电网图形,包括单线图、地理位置接线图、厂站主接线图等。 ●所有图形独立于各种分析计算,并为各计算模块所共享; ●可在图形上进行各种计算操作,并在图上显示各种计算结果; ●同一系统可对应多套单线图,多层子图嵌套; ●单线图上可细化到厂站主接线结构;

工厂供电刘介才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1-1 试确定图1-23所示供电系统中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 图1-23 习题1-1的供电系统 解:如果变压器的二次侧接高压线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10%,一次侧与发电 机(或电力线路)相联,则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于是: 因为2220/38.5T N U =kV 所以121220WL T N U U ==kV; ()22238.5 35110% 1.1 T N WL U U = ==+ kV 同理:1110.5T N GN U U ==kV;()121110% 1.1220242T N WL U U =+=?= kV , 110.5/242T N U = kV 。 1-2 试确定图1-24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6KV 电网 电网 图1-24 习题1-2的供电系统 解:如果变压器的二次侧接低压线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5%,二次侧接高压线 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10%;一次侧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相联,则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5%。则有: 发电机额定电压:()15%1010.5GN U =+?= kV ; 变压器T 1的额定电压:1110.5T N GN U U ==kV ;()12110%3538.5T N U =+?=kV ; 110.5/38.5T N U =kV ; 变压器T 2的额定电压:2135T N U =kV ;()2215%6 6.3T N U =+?=kV ; 235/6.3T N U =kV ; 变压器T 3的额定电压:3110T N U =kV ;()3215%3800.4T N U V =+?=kV ; 310/0.4T N U =kV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自0710班 学号:0703110304 姓名: 马银莎

内容摘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计算流程,编制计算程序。 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变压器及非标准变比无功调节 高斯消去法潮流计算Mtlab

一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要严格保证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时刻都有额定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 随着电力系统及在线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计算方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计算速度的快速性;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要求以及计算的方便、灵活等。 常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节点:PQ 、PV 及平衡节点。一个节点有四个变量,即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电压大小及相角。常规的潮流计算一般给定其中的二个变量:PQ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PV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电压的大小),平衡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角)。 1、变量的分类: 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1L P 、1L Q 、2L P 、2L Q 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1G P 、1G Q 、2G P 、2G Q 母线或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1U 、2U 、1δ、2δ 在这十二个变量中,负荷消耗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无法控制,因它们取决于用户,它们就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是扰动变量。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自变量,因此它们就称为控制变量。母线或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量控制的因变量。其中, 1U 、2U 主要受1G Q 、2G Q 的控制, 1δ、2δ主要受 1G P 、2G P 的控制。这四个变量就是简单系统的状态变量。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 对控制变量 max min max min ;Gi Gi Gi Gi Gi Gi Q Q Q P P P <<<< 对没有电源的节点则为 0;0==Gi Gi Q P 对状态变量i U 的约束条件则是 m a x m i n i i i U U U <<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第3-6章(1)

3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1 思考题、习题 1)电力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表达式是什么?电力线路始、末端的电容功率表达式是什 么? 2)电力线路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的表达式是什么? 3)什么叫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电压调整及输电效率? 5)对简单开式网络、变电所较多的开式网络和环形网络潮流计算的内容及步骤是什么? 6)变压器在额定状况下,其功率损耗的简单表达式是什么? 9)为什么要对电力网络的潮流进行调整控制?调整控制潮流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10)欲改变电力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布,分别需要调整网络的什么参数? 16)110kV 双回架空线路,长度为150kM ,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 ,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30+j15MVA ,末端电压为106kV ,求 始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7)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00kM ,导线型号为LGJ-300,导线计算外径为24.2mm ,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7.5m 。已知电力线路始端输入功率为120+j50MVA ,始端电压为 240kV ,求末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8)11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80kM ,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计算外径为13.7mm ,三 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15+j10MVA ,始端电压为116kV ,求末 端电压和始端功率。 19)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20kM ,电力线路每公里的参数分别为: kM S b kM x kM r /1066.2,/42.0,/108.06111-?=Ω=Ω=、 线路空载运行,当线路末端电压为205kV ,求线路始端的电压。 20)有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其归算至高压侧的等值电路如图3-1所示,其中 ,68~,45~,8.3747.2,5.147.2,6547.232321MVA j S MVA j S j Z j Z j Z T T T +=+=Ω+=Ω-=Ω+=当变压器变比 为110/38.5(1+5%)/6.6kV ,U 3=6kV 时,试计算高压、中压侧的实际电压。 图3- 1 图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