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智慧矿业:薄煤层采煤机自动化截割技术

薄煤层采煤机自动化截割技术自动化截割技术为滚筒采煤机按照预定的截割轨迹进行自动割煤完成截割任务的自动化技术,是自动化综采工艺的核心技术。
随着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的广泛应用,自动化截割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衍生出两类自动化截割技术:记忆切割技术与预设截割轨迹技术。
记忆切割技术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预设截割轨迹技术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构造发育、煤厚变化相对较大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
一、记忆截割技术1.技术原理记忆切割技术是目前薄煤层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最为常用的自动化截割技术。
记忆切割为人工控制采煤机沿工作面煤层先割一刀作为示范刀,控制中心将示范刀内采煤机位置及姿态信息进行记录与存储,在工作面正常开采期间,截割流程由示范刀揭示的采煤机控制指令根据行程传感器采集的采煤机位置进行自动控制,当遇煤岩界面异常点时,采煤机司机根据工作面视频监控系统反馈的信息进行煤岩界面的识别,并对采煤机工况参数进行及时修正,经修正完善的采煤循环,作为记忆切割自动化开采新的示范刀,如图1所示。
图1 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示意图2.适用条件记忆切割技术实施过程中,记忆参数是由示范刀信息揭露获得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需要频繁更新示范刀的信息实现记忆切割,因此记忆切割技术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相对较差,仅适用于煤层顶底板相对平整、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变化小的薄煤层工作面。
3.远程控制记忆切割过程中,采煤机远程控制中心根据采煤机行程传感器采集的采煤机行程,对应示范刀中的采煤机工况信息对采煤机前后滚筒的参数进行记忆调整,同时,借助工作面采煤机定位定姿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对记忆截割自动化截割参数进行必要的辅助决策。
4.应用案例某煤矿8812工作面主采8#煤层,煤层厚度1.45~1.8m,平均1.64m,煤厚稳定,工作面选用MG2×160/710-AWD型滚筒采煤机,工作面采用自动化综采工艺,利用记忆切割自动化割煤技术。
滨湖煤矿12212工作面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技术实践

S cience & T echnology科学技术 |C hina C oal I ndustry 2019/0662一、12212工作面概况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12212工作面为12下煤层工作面,位于-465水平,属于122采区,地面标高+33~+36m,工作面标高-472.8~-496.7m。
工作面开采范围主要在深部,预计最大下沉量为700mm,破坏程度为Ⅰ级。
工作面走向长约552~762/657m,倾斜长约203m,切眼长约209m,工作面面积110237m 2。
工作面煤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2P1t)12下煤。
工作面材料巷至切眼处受冲刷影响煤层变薄,其他煤层总体较稳定,煤层产状平缓,局部略有起伏,厚度0~1.60/1.50m,煤层结构较简单,个别点含一层夹矸,厚度0.03~0.23m,夹矸为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和炭质砂岩,局部含黄铁矿结核。
工作面两巷断层落差大于1.0m的局部地段,受断层牵引影响,煤层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范围较小。
煤层倾角2°~7°,平均4°。
煤层可采性指数为0.85,煤厚变异系数为19。
二、12212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机组情况1. 采煤机工作面选用MG400/870-WD 型双滚筒型采煤机。
本型号采煤机是一台采用多电机驱动、截割电机横向布置的薄煤层无链电牵引采煤机,适用于煤层厚度1.25~2.35m,煤层倾角不大于35°,煤质中硬的煤层中开采。
滚筒直径1.15m,滚筒截深0.7m。
2. 刮板输送机工作面选用SGZ-764/500型刮板运输机,是一种适用挠性牵引机构运行的连续运输机械,可以实现采煤工作面运、装、卸煤的机械化,同时还是采煤机的运行轨道。
3. 液压支架工作面基本架选用ZY4000/09/18D 型电液控液压支架135架,端头支架选用ZT4000/12/24YD 型电液控端头液压支架4架。
三、12212工作面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技术路径滨湖煤矿薄煤层智能化采煤系统主要由采煤机监控系统、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视频监视系统、集成供液系统、运输设备远程控制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五个子系统上传的数据和影像由监控中心计算机进行集成或处理后,生成直观形象的图形或动画,智能化岗位工程师据此通过各类操作台实现对工作面设备的协调管理和集中控制。
薄煤层综采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薄煤层综采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发表时间:2019-10-10T11:36:35.36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3期作者:郑猛[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重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升级,能够保证具体工作的开展进步性要求,也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与完善。
郑猛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宁 273517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重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升级,能够保证具体工作的开展进步性要求,也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与完善。
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薄煤层开展的相关工作和技术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在实际的生产工作过程中掌握先进的开采技术,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保证具体工作的稳定进行。
提升我国薄煤层开采的机械化综合技术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社会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近些年来,我国在薄煤层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就炮采、机采提出了一些理论研究,但是对于大功率的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是也我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不断探索的方向。
薄煤层采煤层在工作中由于空间狭小、作业面受限、软底、瓦斯含量高等提点,就导致在工作中加强对作业面的支撑工作成为了工作重点,并且支撑空间必须要满足支架长度,维持设备高度。
因此,能够使设备的开机率的提升,工作面的设备故障减少,甚至出现无故障的最优环境的设备应运而生,这种设备就是薄煤层大功率成套设备。
1、薄煤层开采流程方法及配套设备选型1.1薄煤层开采流程方法针对薄煤层的开采工作,涉及众多的技术内容,要求实际工作开展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也需要配套的生产技术支持。
综合性机械化生产技术支持,成为当下社会生产效率的最基础要求,也是最核心的工作指导理念。
面对开采工作中遇到的环境和地质问题,选择不同的开采方式很重要。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机电自动化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应用效果。
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煤矿产业中,可以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利用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体现出先进科技的价值。
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进行煤矿的生产作业,有利于促进煤矿行业的现代化运转,实现技术的升级、行业的创新目标。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实践引言现阶段,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领域愈发宽泛,其应用规模也逐渐壮大,但从其应用现状不难发现:在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机电自动化设备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难以保障,其价值和真正的作用也无法全面发挥,由于机电自动化设备漏电问题而导致的停产停工问题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相关企业在应用机电自动化设备过程中,必须充分强化安全控制管理力度,在落实各项安全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让机电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表现进一步优化,进而推动机电领域的长效安全发展。
1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1.1提升安全保障系数煤矿企业工作环境极易受外部环境、人为操作等因素影响,导致有害气体泄露、井下坍塌等安全事故,从而给井下施工作业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用煤矿自动化控制的机械化设备替代人工,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此同时,对于地势情况较为复杂的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机械化设备还可以帮助煤矿企业简化生产流程,监控设备及传感器的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从而推动煤矿企业智能化发展。
1.2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近年来,我国煤矿等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对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
煤矿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各个生产环节的效率都会对整体运行效率产生影响。
由于煤矿开采通常处于地下,其潮湿、阴暗的工作环境会增大机械化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概率,此时通过技术人员检查与维护势必会耗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11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研究20121105课件

33
谢 谢!
34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0
薄煤层采煤机的总体设计上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骑输送机 的方式。该方式最低采高不可能太低(基本大于1米),同时由于考虑机身 厚度等原因,牵引电机的功率不可能太大。采高主要适用于1米到2米的煤层 为主。采高1米左右的薄煤层采煤机主要有MG100/245-BW型采煤机。机面最 低高度为700左右,最小采高为0.85米。整个机身为一体化设计,配套630刮 板。
(2)支架压力:用图形实时地显示各个液压支架立柱压力大小;
(3)设备启停状态:用文字和图形动画实时显示各设备的启停状态,当 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相应图形会闪烁;
(4)设备控制:功能与主控制器相同,包括手自动切换、急停、对刮板 机、刨头、转载破碎、乳化泵、清水泵的启停操作。
30
31
扭 矩 曲 线 调速技术的种类 1.TTT(调速型液力偶合器)JOY公司的核心技术 2.CST(液粘离合器) DBT公司的核心技术 3.VSD(变频调速)SANY的核心技术
双列行星 轮
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探讨 刘宁

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探讨刘宁发表时间:2018-08-21T10:56:12.4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作者:刘宁[导读] 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中如果碰到岩溶,要经过掘绕巷和井下透水等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明确它的大小和反映岩石特征的属性,之后确定是强硬通过还是绕道的方案。
枣庄市留庄煤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2775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围绕薄煤层综采自动化采煤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展开论述,阐述了自动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支撑技术、电控自动化技术、综采工艺技术、采煤机自动化技术这四种主要薄煤层开采关键技术,并且对自动化技术在经济效益、应用效果、推广价值进行了探讨。
分析认为,综采自动化技术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为薄煤层综采自动化设备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词: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探讨引言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中如果碰到岩溶,要经过掘绕巷和井下透水等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明确它的大小和反映岩石特征的属性,之后确定是强硬通过还是绕道的方案。
绕过陷落柱的方法不仅能达成各种机器的迅速搬迁和安装,还可以降低不安全因素,提升了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机器的利用效率,使其经济上获得了很大的效益。
1现阶段薄煤层开采主要使用的特点 1.1刨煤机采煤目前,开采薄煤层最主要的设备就是刨煤机,刨煤机采煤不仅能够实现煤层开采中的自动化和综合化,而且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刨煤机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时间的利用效率较高;结构比较单一,维护起来比较容易;刨煤机不需要作业人员随时跟进作业。
总的来说,刨煤机不仅使采煤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使煤炭的开采质量得到保障。
1.2螺旋钻机采煤螺旋钻机在当前薄煤层采煤中运用较多,主要的特点是施工现场可以无人看守,优化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安全指标,同时能够预防一些事故的发生,实现了人力、物力的高效结合。
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系统研究与实践

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系统研究与实践吴再生;吴修宇【摘要】For the extremely thin coal seam in south mining area, to ensure the safety production, improve labor work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coal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his paper presents from the reasonable production line layout at coal face, reforming coal mining method,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upporting use, and coal fac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illustrates it by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针对南方矿区极薄煤层的客观条件,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提高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文从采煤工作面合理布置生产系统,改革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及装备配套使用,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举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7【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极薄煤层;开采;研究;实践【作者】吴再生;吴修宇【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37;重庆永荣矿业公司,重庆4024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0 引言极薄煤层是指煤层厚度在0.6米左右的煤层,在煤炭资源紧张的南方仍然在组织开采;因煤层薄,在技术、装备方面国家基本上无针对性的研究,同时给先进设备的使用带来了困难,客观上极薄煤层的开采给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带来了难度。
滚筒采煤机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

滚筒采煤机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发布时间:2021-05-20T02:14:37.83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于学伟杜林[导读]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对于煤矿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所产生的煤矿产量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对于煤矿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所产生的煤矿产量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
在中煤层开采越来越少的前提下,薄煤层逐渐受到了煤矿企业的重视。
薄煤层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储备量和广阔的开采前景,但是,薄煤层的开采工艺却比较落后,想要提高薄煤层的开采效率,必须要进一步改善传统薄煤层开采工艺。
关键词:滚筒采煤机;薄煤层;自动化技术一、薄煤层的概念及特点(一)薄煤层的概念国家在划定薄煤层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即薄煤层的厚度必须在1.3m以下,0.8m以上,小于0.8m的煤矿一般被称为极薄煤层。
薄煤层的煤矿资源含量非常大,是构成我国煤矿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在平时的开采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将开采重点放在对中煤层的开采方面。
主要原因在于薄煤层的开采对开采工艺的要求较高,很多企业的薄煤层开采技术都不够完善,在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损失,导致开采效率远远比不上中煤层和厚煤层。
除此之外,由于薄煤层的周围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开采工作的可操作性较低,使得开采工作必须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薄煤层的开采特点薄煤层的开采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开采的高度比较低。
薄煤层本身的厚度就很薄,再加上开采的高度很低,导致工作人员在开采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很小。
只能在弯腰和躺倒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工作,同时一些体积比较大的设备也无法在薄煤层的开采工作中应用,这种环境导致了薄煤层开采工作的低效率。
第二,成本投入与收入失调,由于在薄煤层的开采工作中很多机械设备都无法使用,因此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人工操作,这极大地延长了开采周期时期,从而必须要投入大量成本资金,但是开采效率却非常低,使得投入与支出不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米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通过对1.0米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破解了极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为我国薄煤层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薄煤层开采;全自动化;刨煤机;相关技术;安全高效前言铁法矿区煤炭储量22.59亿t,占辽宁省总储量的1/3以上,1.5m 厚以下的薄煤层储量6.2亿t,占矿区总储量的26%。
从铁法矿区开采程序来看,各矿井首先主要开采条件较好的4号、7号煤层(中厚煤层),而4号、7号煤层储量逐年减少,下部的8号、9号煤层以及下煤组(大部分煤厚均在1.5m以下)急需开采,应用传统的开采方法回采薄煤层,必然造成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
如放弃不采,或放到后期集中开采,就会减少矿井服务期限,造成煤矿严重亏损。
为了破解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这一技术难题,1999年铁煤集团在全国率先从德国引进自动化刨煤机,经过小青矿井下工业性试验取得成功。
至2013年底,集团公司共拥有德国DBT 刨煤机4套、国产化刨煤机1套,分布在小青矿、大明矿、晓南矿、晓明矿开采1.3~1.6m厚的薄煤层,共回采薄煤层工作面34个,累计生产煤炭1392.5万t。
在此基础上,铁煤集团又剑指1.0m以下薄煤层刨煤机全自动化开采技术难题,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并于2014年成功打造了“铁法模式”升级版,取得了1.0m以下薄煤层年产100万t 以上的技术成果。
1 1.0m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适应条件1.0m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技术,一般适合开采煤厚不低于0.8m,煤层倾角小于15°,煤层起伏小于6°,硬度为2~3的薄煤层;当煤层硬度大于3时,可以通过调整支护参数、落煤深度和利用工作面超前压力对煤层的影响等方式来适应煤层硬度变化;当煤层顶板破碎或底板较软影响开采效率时,可以将自动移架改为人工操作移架。
2 1.0m以下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设计相关技术2.1 采煤工作面设计1.0m以下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一般采用长壁式布置方式,推进长度根据地质条件一般布置在3000m以内。
工作面长度一般布置在200m左右,按3组支架为1组的尺寸递减,如煤层赋存条件允许,为增加开采效率,工作面面长可布置到300m,工作面长度达到300m时,考虑到通风以及工作面设备检修、维护的安全和高效,可采用两入一回的W 型通风的巷道布置方式。
工作面两顺根据自动化开采设备的需要,运输顺槽宽度一般为5.6m,高度为3.0m;回风顺槽一般宽度为5.0m,高度为2.8m。
2.2 设备选型为实现薄煤层机械化落煤、采空区自然垮落、自动化无人(或少人)控制,依据薄煤层开采技术选取配套的设备类型。
2.2.1 落煤设备1.0m以下薄煤层开采技术目标是“实现0.8m采高、自动化无人(或少人)操作、月产8万t以上”,这就要求落煤设备符合0.8m采高的技术要求。
GH9-38Ve/5.7N型刨煤机,刨头最低高度800mm,符合1.0m以下采高的技术要求。
选取该型刨煤机。
刨煤机生产能力为735t/h;电机功率为200/400kW;截深为0~195mm;采用无极链牵引方式。
2.2.2 支护设备采用ZY4800/06/16.5型支架,该支架最大有效支撑高度1650mm,最小合理支护高度800mm,伸缩比较大,能够适应薄煤层煤厚的变化。
为适应薄煤层开采技术要求,支架设备设施占用空间能进一步减少,对支架设备设施做重新设计布置,从而进一步降低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护高度。
(1)功能控制阀组布置设计方式。
可伸缩式布置。
为实现支架的自动化操作,支架采用PMC-R电液控制系统。
控制阀组位置向架内移200mm,行人空间宽度加大200mm。
控制阀组固定方式由螺栓式改为滑道销固定,滑道行程为500mm,检修时控制阀组可拉出500mm,便于检修和操作。
(2)架前空间调整方式。
可调节式布置。
支架推移杆滑移连接头固定销向后调整一个档位,支架相对运输机距离拉大100mm,空间宽度加大100mm,支架对应运输机电缆槽位置上方的顶梁厚度由原来170mm降到130mm,空间高度增加40mm。
(3)阀锁位置设计布置。
外露式布置。
将平衡千斤顶单向阀改到前面,立柱双向锁位置由掩护梁改至顶梁立柱柱窝后侧便于检修。
(4)供液管路布置方式。
多通式布置。
对主供液多通块设计为水平布置,使进、回液胶管平行工作面吊挂在主阀前支架底座上,防止在架内压坏,行人不受阻挡,增大了有效空间。
通过技术创新后,(空间计算)工作面采高0.9m 时,有效作业断面0.70m2(宽度上0.9m、下1.2m、高0.77m)。
支架与运输机间距达到200mm,增强了对煤层起伏及厚度变化的适应性。
2.2.3 运输设备根据薄煤层开采运输能力要求采用DBT-PF3/822型运输机,电机功率为200/400kw;输送能力为2500t/h;中部槽尺寸:1505×1534×569mm。
为使运输设备附属设备设施结构更紧凑,增大工作面内部作业空间,做相应的设计。
(1)电缆槽设计。
压缩式设计。
采用两端供电、集中控制技术后,取消了工作面4根动力电缆,只铺信号电缆,释放了空间。
为此运输机电缆槽高度设计为70mm高电缆槽,降低了运输机整体高度,减少了占用的空间,防止支架压运输机。
(2)附属设施位置布置。
内含式布置。
电话及急停开关由侧面改到电缆槽下方,增大了架前与运输机之间的空间,更加便于施工人员作业及通行。
2.2.4 端头设备为减小前后三角点的断面,降低端头支架的占用空间,进行了两项自主设计:(1)瘦身式支架设计。
工作面前端头采用三组ZT6200/18/32D端头支架,为了缩小巷道断面,研发了1240mm窄小端头支架,支架中心距1480mm,总宽度4440mm,运顺宽度5.2m满足生产需要。
运输机机头阶梯式推移梁改为一字水平梁,端1前提800mm,使端头架切顶线一致,减小了控顶面积,改善了端头架支护质量。
(2)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设计。
定位轴可旋转联接式。
PF3/822运输机机头卸载方式为端卸式,机头与底座之间铰接方式设计为定位轴可旋转式连接方式,运输机头在平面上的旋转角度增加到8°(刨煤机前置电机与转载机之间限位8°),能够适应25°倾角的煤层和150m以上旋转开采的需要,提高了刨煤机的适应性。
定位轴式连接方式使运输机头卸货点距离缩小了100mm,防止了运输机拉回头煤。
定位轴式连接装置高度为510mm,运顺巷道高度2.6m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3 供电方式3.1 两端供电技术两端供电集中控制技术摒弃了传统采煤工作面动力电缆的布置方式,采用在采煤工作面运回顺各安设一组变电列车,刨煤机、运输机的机头、机尾电动机分别从运回顺变电列车直接供电。
由于工作面不布置动力电缆,使电缆的检查维护变得十分轻松方便,避免了以往工作面推溜、拉架对电缆造成伤害,避免了工作面电气故障的发生。
3.2 集中控制技术PROMOS中的智能接线盒kcck输出直流24伏给一台继电器供电。
通过继电器的两组常开接点经工作面关联线,控制运输机机头和机尾两组开关启动。
两台开关低速无源常开接点和高速常开接点串接,实现一台开关有故障另一台开关断开,避免了单电机运行,实现了同步启动、同步保护的功能。
刨煤机将电机控制线用工作面关联线连接机头和机尾KE1004开关,PROMOS直接完成头尾电机同步启动。
4 回采技术4.1 自动化控制依据薄煤层开采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由PROMOS主控系统和PMC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控制的原理:PROMOS控制系统。
回采设备的运行由PROMOS执行。
PMC电液控制系统。
通过PMC服务器接收PROMOS数据并进行处理,指挥PMC-R控制单元对支架进行各种动作。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工作面实时动态监测、无人操作,达到安全、高效生产。
4.2 回采工艺依据薄煤层开采技术,刨煤机沿刨煤机轨道通过刨链往复牵引落煤。
采用“单向双切”进刀方式,双向穿梭式的落煤方式。
运输机的推移均由主控系统采集刨煤机运行位置,实现远程控制,达到动态监控、无人操作。
5 试验面概况及生产情况铁煤集团大兴矿N1E902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0.90m,垂直节理发育,属于易刨煤层。
煤层赋存为舒缓向斜,煤层倾角7°工作面走向342m,切眼200m,设计可采储量9.17万t。
直接顶泥质胶结粉砂岩厚1.38m,易冒落,老顶粗砂岩厚5.0m,较稳定。
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27.7m3/min。
N1E902工作面2014年3月25日完成安装及调试工作,开始正常回采至结束,日进尺最高10m、产量3000t,平均日进尺8m,平均单产2500t/d,平均月产7.5万t,实际回采煤炭12.67万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安全高效的目标。
6 结束语铁煤集团1.0m以下极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开采工业性实验的成功,不但破解了极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煤炭行业极薄煤层开采的技术空白,还为解放我国约60多亿吨的薄煤层煤炭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杨清成(1968-),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学专业毕业,现职: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采煤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