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人教版将其放在了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课,课题名为“开辟新航路”。《中外历史纲要》将其放在了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课题名为“全球航路的开辟”。从课题名称对比,人教版“开辟新航路”,强调“新”,区别于旧的航路而言;新编教材“全球航路的开辟”,强调“全球”,突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于两本教科书的本节课题我将从体例结构、主干内容、指导思想和学生能力要求等方面来对比分析。

一、体例和结构对比

(一)从体例来说

体例包括“体裁”和“类例”。“体裁”即“各种史书所采取的不同编著形式”,“类例”是编者在编撰过程中所使用的组织内容的方法,如前言、目录、标题、注解、格式等。具体到“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即指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架构和组织样式”。高中历史人教版教科书采用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整合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模块之下又分设若干专题来阐释。《中外历史纲要》采用通史的形式编写,历史线索比较清晰,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人教版的《开辟新航路》作为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开篇之作,有其重要的作用。从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开始形成。《中外历史纲要》的《全球航路的开辟》作为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更加注重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从结构上说

教科书的“结构”是指“教科书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方式”,也就是指教科书是由哪几个部分、哪几种形式构成的,具体包括:引言、课文、图片、练习等部分。教科书的结构还可以分为“以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文系统部分”和“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这种分法对于分析课文同样适用。

《开辟新航路》主要有引言、课文正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本课要旨、探究学习总结、插图和注释。《全球航路的开辟》主要有引言、课文正文、学习聚焦、史料阅读、思考点、历史纵横、探究与扩展、插图和注释。其中课文系统部分两个版本都分为了三个子目;课文辅助系统部分都有引言、插图、注释和历史纵横。相比人教版,纲要变学思之窗为思考点,探究学习总结为探究与扩展,删除了本课要旨,新增了学习聚焦和史料阅读。纲要在排版布局方面改变了人教版整篇布局的方式,改为左右两边布局,一部分为课文正文,另一部分为对插图和课本内容的注解、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和思考点。新增的学习聚焦和史料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的素养。

二、主干内容对比

(一)课文系统对比

本课内容两个版本都分了三个子目,人教版的为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纲要的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

从标题上看,第一子目:人教版的“东方的诱惑”比较片面,纲要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简明扼要。第二子目相同,第三子目由“走向会合的世界”变为“其他航路的开辟”变化较大。从内容上看,第一子目都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人教版为三段内容,第一段为西欧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对应标题东方的诱惑;第二段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沿岸,西欧商路受阻;第三段为西欧统治者的支持、宗教传播的需要和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纲要为四段,对这部分内容重新做了顺序的编排,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第一段为伊比利亚半岛居民迈向海洋的尝试;第二段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金银的需求和对新市场的开拓,渴望探索东方;第三段为东西商路受阻和传播宗教;第四段为航海经验的积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第二子目两版内容差别不大,都写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经历以及对新航路的探索。纲要对几位航海家的航海经历写得更为详细,宣扬海航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三

子目内容变动,人教版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纲要为“其他航路的开辟”,使学生了解到在新航路开辟后,其他国家的航海家也进行了多次的航海探险,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建立了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的联系。纲要还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放在了下一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分为“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更加注重人文和自然的发展。

(二)课文辅助系统对比

1、引言

人教版简单介绍了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的状况,由一张插图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引出新航路的开辟。纲要以实物证据1300年制作的新型航海图,说明航海图的用途引出新航路开辟。通过航海图引出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2、历史纵横

人教版在第一子目,主要写15世纪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纲要在第二子目,主要写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是对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肯定,更加宣扬了航海家的精神。

3、课后探究

人教版为“探究学习总结”,两道题目,一道简答题和课外延伸对比题,“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主要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纲要为“探究与扩展”,两道题目,“问题探究”给出一段梁启超的史料,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学习拓展”为一道开放论述题,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学思之窗和思考点

人教版“学思之窗”和纲要“思考点”都为课中设置的问题,人教版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提出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这些问题的设置为下一子目新航路的影响做铺垫。纲要的思考点问题为“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把重点放在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上。

5、本课要旨和学习聚焦

人教版的“本课要旨”放在本课内容之后,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纲要的“学习聚焦”放在课文中,是对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提炼,突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6、史料阅读

纲要中新增了“史料阅读”,本课中有两处,一处为《马克波罗行纪》,一处为哥伦布的《航海日记》,以史料来论证史实,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7、插图

人教版中有7处插图,纲要中有6处插图。它们共同之处在于都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人教版中多为图像图,纲要中的插图多为实物图,两者有注解,纲要的比较详细,并标明出处。

8、注释

人教版中注释有2处,分别为“地圆说”和“印度”(美洲),纲要中有1处注释,在新加的第三子目中对“合恩角”的解释。

三、指导思想和对学生能力要求对比

《中外历史纲要》的指导思想为第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第二,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第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全球航路的开辟》符合纲要的指导思想,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联系更加密切,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开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关心世界的发展。同时,本课内容中对于几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航海经历做了详细的介绍,更多的关注人的生活,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比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新增的“史料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实证能力。

人教版对应这一课的课程标准为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纲要是课程标准为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从课程标准的变化,可以看出其更加关注世界的发展和联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要具有整体史观意识,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在本课都有体现,对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