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 试卷3

(总分: 64.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解析:

2.小张在感受音乐节奏和区别旋律方面有杰出的表现。他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

(分数: 2.00 )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创造能力

D.分析能力

解析: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属于特殊能力。因此本题选 B。

3.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发展的能力是

(分数: 2.00 )

A.液体能力

B.晶体能力√

C.记忆能力

D.观察能力解析:解析: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成人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因此本题选B。

4.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一般测量的是

(分数: 2.00 )

A.液体能力√

B.晶体能力

C.特殊能力

D.模仿能力解析:解析:液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液体能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因此本题选 A。

5.卡特尔将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

(分数: 2.00 )

A.情绪智力

B.晶体智力√

C.空间智力

D.流体智力解析:解析:卡特尔根据智力在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将智力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其中晶体智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因此本题选 B。

6.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属于

(分数: 2.00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液体能力

D.

解析:解析: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断决策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因此本题选 C。

7.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说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

A.桑代克

B.斯皮尔曼√

C.卡特尔

D.瑟斯顿解析:解析:桑代克提出的理论是独立因素说,认为人的能力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能力构成。斯皮尔曼提出的理论是二因素说,认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斯皮尔曼的学生卡特尔将斯皮尔曼提出的一般因素分为晶体能力和液体能力(流体能力)。瑟斯顿提出的理论是群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七个因素。因此本题选B。

8.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这两种能力的因素是指

(分数: 2.00 )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

C.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D.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解析:解析:斯皮尔曼提出的理论是二因素说,认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因此本题选A。

9.提出智力多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

A.加德纳√

B.斯腾伯格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解析:解析:提出智力多元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斯腾伯格提出的理论是智力三元论。瑟斯顿提出的理论是智力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因此本题选A。

10.下列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理论与能力的匹配正确的是

(分数: 2.00 )

A.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

B.成分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

C.成分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

D.成分亚理论一创造性智力;情境亚理论一实践性智力;经验亚理论一分析性智力解析:解析: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分别是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他提出了三种理论来解释这三种智力,分别是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因此本题选A。

11.一位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他以学过的理论为依据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

(分数: 2.00 )

A.分析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

C.实践性智力√

D.应用性智力解析:解析: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题选

C。

12.智力的 PASS模型中的最高层次是

(分数: 2.00 )

A.注意系统

B.信息加工系统

C.计划系统√

执行系统 D.

解析:解析: PAss(Planning — arousal — simultaneous — suecessive) 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 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 (arousal) 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因此本题选 C。

13.某 5 岁儿童的智龄是 6 岁,他的比率智商分数是

(分数: 2.00 )

A.100

B.120 √

C.130

D.140 解析:解析:根据比率智商的公式,比率智商等于 (智龄/年龄 ) ×100=120,因此本题选 B。

14.作为心理健康重要指标的人格特征是

(分数: 2.00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解析: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 (1)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 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3) 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4) 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因此本题选 C。

15.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

(分数: 2.00 )

A.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D.动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解析:解析: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它们是在共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个人特质是某特定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并表现出个人独具的人格倾向。个人特质又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代表人格中最典型、最概括、最具独特性的人格特质,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渗透并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倾向与表现。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每个人有5~10 个。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因此本题选 A。

16.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有 5~10 个

(分数: 2.00 )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解析:

17.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

(分数: 2.00 )

A.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C.

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解析:解析:在卡特尔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模型中,人格特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次是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次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因此本题选 B。

18.“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中涉及的 16 种人格特质是 16 种(分数: 2.00 )

A.表面特质

B.根源特质√

C.个别特质

D.气质特质解析:解析: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949 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

提出了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因此本题选 B。

19.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受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人格特质是(分数: 2.00 )

A.体质特质√

B.动力特质

C.能力特质

D.气质特质解析:解析:卡特尔将根源特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因此本题选 A。

20.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两种智力在卡特尔人格特质结构模型中的(分数: 2.00 )

A.最高层

B.最低层√

C.中间两层

D.不在其中解析:解析:卡特尔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的最底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因此本题选B。

21.与艾森克提出的稳定内倾型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 2.00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解析:解析:艾森克用外倾性(内倾、外倾)、神经质倾向(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三个因素来描述不同的人格。其中,使用外倾性和神经质倾向两个维度可以判断受测者的气质类型。稳定外倾型人格与多血质气质类型对应,稳定内倾型与黏液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外倾型与胆汁质气质类型对应,不稳定内倾型与忧郁质气质类型对应。因此本题选 C。22.某人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成就欲强,上进心强,动作敏捷,说话快,但办事匆忙,适应性差。他的人格类型是(分数: 2.00 )

A. A 型人格√

B. B 型人格

C.内向人格

外向人格 D.

解析:解析: A 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

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外向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内向人格指

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因此本题选 A。

23.“酸葡萄”心理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

(分数: 2.00 )

A.转移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退行作用

D.否认作用解析:解析: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防御机制是指自我所运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个体避免精神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转移、否认、反向、补偿、退行、升华、投射、合理化等。转移即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施加于其他人或物,以保护自己。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 作用,指通过歪曲现实来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行开脱,从而保护自尊心。退行是指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和技巧,反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法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否认是指当个体的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常规时,为避免或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自尊,而给自己行为的一种“合理化” 解释。“酸葡萄” 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都属于合理化作用防御机制。因此本题选B。

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

24.下列选项中,属于液体智力的是

(分数: 2.00 )

A.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B.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

C.理解词汇的能力

D.知觉的速度√ 解析:解析: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知、类比和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由此可知,理解词汇的能力不属于液体智力,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液体智力。因此本题选 ABD。

25.下列选项中,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分数: 2.00 )

A.社交智力√

B.音乐智力√

C.运动智力√

D.情绪智力解析:解析: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包括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自然观察的智力等,不包括情绪智力。因此本题选ABC。

26.加德纳提出智力是由多种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的。加德纳提出这些智力成分的依据包括(分数: 2.00 )

A.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

B.人类进化中对各种能力的运用√

C.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天才√

D.个体的各种能力的发展过程√ 解析:解析:加德纳提出的每一种智力都是严格按照他所提出的标准确立的,这些标;隹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人类进化中对各种能力的运用、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天才、个体的

各种能力的发展过程等。因此本题选ABCD。

27.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维度有

(分数: 2.00 )

A.智力活动的内容√

B.智力活动的速度

√ 智力活动的过程 C.

D.智力活动的产品√

解析: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智力活动的内容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智力操作的对象或材料引起的。智力活动的产品指运用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因此本题选 ACD。

28.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 .E. Verson)提出的能力的层级结构理论的第二层次包括

(分数: 2.00 )

A. 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B. 言语和教育因素√

C.操作和机械因素√

D.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解析:解析: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的能力层级结构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是大因素群,有两个,分别是言语和教育、操作和机械;第三层次是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因此本题选BC。

29.能够解释能力结构差异的理论是

(分数: 2.00 )

A. 智力多元理论√

B. 智力三元论√

C.智力群因素论

D.智力二因素论解析:解析:智力多元理论和智力三元论都强调智力的结构差异,强调智力是多元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智力群因素论和智力二因素论都是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强调智力具有水平差异。因此本题选AB。

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

30.简述智力三元论。

(分数: 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在1985年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加工过程。该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斯腾伯格使用三个亚理论来解释智力的这三个方面,即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2) 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负责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其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的内在成分,解释人的分析能力。 (3)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情境智力包括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解释人的实践能力。 (4) 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这一亚理论阐述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解释人的创造能力。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上述三种能力组成的。多数人在这三种能力上存在着不均衡,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三种能力的不同组合上。 ) 解析:解析:斯腾伯格用三种理论来解释三种能力,其中分析能力是传统智力理论所关注的,而对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阐述反映了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是一种智力结构理论。

31.简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分数: 2.00 )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个体智力的发

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变化,即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 人的总体智力在 18—25 岁达到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3) 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

最稳定的时期。 (4) 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但是 ) 智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5) 人的晶体智力在一生中稳步上升。.

解析:解析:智力发展有一定的趋势,又存在个体差异。对智力发展趋势的思考主要从发展的速度、达到顶点的高峰的时间、智力发展稳定的时间以及不同智力类型的表现等角度进行。

四、综合题( 总题数:1,分数:2.00)

32.比较智力的群因素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数: 2.00 )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智力的群因素论的基本观点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指出人类的智力是由七种基本能力组成的。这七种基本能力分别为语词流畅 (从一个给定的词出发,要求参加测验的人迅速想出尽量多的词汇的方法加以测量) 、语词理解(通过词汇和一般知识的测验来测量 ) 、推理能力(通过类比和系列填充等测验来测量 ) 、数学能力 (通过计算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测量 ) 、空间能力 (通过对物体图像的心理旋转来测量 ) 、知觉速度 (通过要求个体发现一对图形、名称和数字之间的微小差异的测验来测量 )和机械记忆能力 (通过图片和词语的回忆测验来测量 )。 (2) 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1983) 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八种智力成分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3) 两种智力理论的比较①两种智力理论提出的智力成分有相似之处,如群因素论中的语词流畅和语词理解与多元智力理论中的言语智力对应,群因素论中的推理能力和数学能力和多元智力理论中的逻辑一数学智力对应,群因素论中的空间能力和多元智力理论中的空间智力对应。②多元智力理论的智力成分包括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这是该理论的独特之处,与群因素论不同。③智力的群因素论属于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认为可以分别测量个体的这些智力成分,最后以相加的方式计算个体的智商。多元智力理论属于智力的结构理论,认为这些智力成分是单独的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人的整体智力,这些智力成分对智力的贡献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 ) 解析:解析:两种理论最大的区别是智力的群因素论属于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属于智力结构理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