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报告..

山东交通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报告书

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2014.06.9-2013.06.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6 月9 日至 6 月13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院长(签字)

2014 年 6 月13日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复杂网络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最基本的计算,设计内容为复杂网络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牛顿-拉夫逊法。

首先,根据给定的电力系统简图,通过手算完成计算机算法的两次迭代过程,从而加深对牛顿-拉夫逊法的理解,有助于计算机编程的应用。

其次,利用计算机编程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各参数进行解析和计算;编程完成复杂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电力系统支路改变、节点增减的程序变化;编程完成各元件的功率损耗、各段网络的电压损耗、各点电压、功率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二、设计原始资料

给出一个4~6节点、环网、两电源和多引出的电力系统;

参数给定,可以选用直角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也可以选用极坐标表示的牛拉公式计算。

具体题目详见附录题单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计算说明书部分

设计报告和手算潮流的步骤及结果

2.图纸部分:

电气接线图及等值电路;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即程序;运算结果等以图片的形式附在设计报告中。

四、进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选题,查资料,制定设计方案;

第一天下午——第三天下午:手算完成潮流计算的要求;

第四天上午——第五天上午:编程完成潮流计算,并对照手算结果,分析误差第五天下午:答辩,交设计报告。

五、主要参考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于永源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温增银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电力系统分析》,韩桢祥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编,水利电力出版社;

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成绩答辩小组成绩总评成绩

摘要

潮流计算,电力学名词,指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元件参数和发电、负荷参量条件下,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压在电力网中的分布。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传统的潮流计算程序缺乏图形用户界面,结果显示不直观,难于与其他分析功能集成,网络原始数据输入工作量大且易于出错。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对于复杂电力系统,根据定条件,应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计算,在手工计算中,由于涉及大量变量、微分方程、矩阵计算,求解很繁琐,计算不同系统时需要重新计算。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潮流计算,图形界面直观,运行稳定,计算准确,提高了计算速度,各个类的有效封装又使程序具有很好的模块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关键字:潮流计算牛拉法Matlab

目录

1潮流计算 (1)

1.1潮流计算概述 (1)

1.2潮流计算的要求 (2)

1.3潮流计算的优势 (2)

1.4潮流计算的用途 (3)

2 MATLAB简介 (4)

2.1MA TLAB概述 (4)

3牛顿-拉夫逊法概述 (5)

3.1牛顿-拉夫逊基本原理 (5)

3.2直角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求解过程 (6)

4设计过程 (12)

4.1题目D (12)

4.2牛顿拉夫逊法程序流程图 (211)

4.3设计程序 (22)

心得体会 (25)

参考文献 (26)

1潮流计算

1.1潮流计算概述

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常规潮流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总结为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此外,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是计算系统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

基础。所以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一种很重要和基础的计算。

1.2潮流计算的要求

电力系统运行必须满足一定技术和经济上的要求。这些要求够成了潮流问题中某些变量的约束条件,常用的约束条件如下: 1.节点电压应满足

min

max (1,2,

)i i i U U U i n ≤≤=

从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的要求来看,电力系统的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运行在额定电压附近。PU 节点电压幅值必须按上述条件给定。因此,这一约束条件对PQ 节点而言。

2.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应满足

min max min max Gi Gi Gi Gi Gi Gi P P P Q Q Q ≤≤?

?≤≤?

PQ 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PU 节点的有功功率,在给定是就必须满足上述条件,因此,对平衡节点的P 和Q 以及PU 节点的Q 应按上述条件进行检验。

3.节点之间电压的相位差应满足

max ||||||ij i j i j θθθθθ=-<-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某些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相位不超过一定的数值。这一约束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此。

因此,潮流计算可以归结为求解一组非线性方程组,并使其解答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常用的方法是迭代法和牛顿法,在计算过程中,或得出结果之后用约束条件进行检验。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应修改某些变量的给定值,甚至修改系统的运行方式,重新进行计算。

1.3潮流计算的优势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的计算。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

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对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扩建,对新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都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潮流计算结果可用于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安全估计或最优潮流等,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主要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借由MATLAB可以轻松实现计算复杂的电力系统潮流分布。

1.4潮流计算的用途

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最基本的计算。除它自身的重要作用之外,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潮流计算还是网损计算、静态安全分析、暂态稳定计算、小干扰静态稳定计算、短路计算、静态和动态等值计算的基础

2 MATLAB简介

2.1MATLAB概述

MATLAB的含义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是美国MathWork公司于1982推出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可视化软件,,包括MATLAB主程序、SIMULINK 动态系统仿真包和各种专业工具箱它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信号处理和图形显示于一体,构成一个方便的,界面友好的用户环境,具有极强大的计算功能和极高的编程效率,特别适合于科学计算、数值分析、系统仿真和信号处理等任务。MATLAB程学设计语言结构完整,且具有优良的移植性,它的基本数据元素是不需要定义的数组。它可以高效率的解决工业计算问题,特别是关于矩阵和矢量的计算。通过MATLAB语言,可以用类似数学公式的方式来编写算法,大大降低了程序需要的难度别难并节省了时间,从而可把主要的经历集中在算法的构思而不是编程上。学习运用MATLAB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布是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可以说,作为工科学生,会运用MATLAB来解决工程问题已成为必须。到目前为止,MATLAB已发展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之一。它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仅可以实现计算潮流分布,还可以模拟仿真各式各样的数值系统,工程。这里将借助MATLAB来完成用直角牛顿-拉夫逊法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分布。

3牛顿-拉夫逊法概述

3.1牛顿-拉夫逊基本原理

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的计算。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对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扩建,对新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分析都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潮流计算结果可用如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安全估计或最优潮流等对潮流计算的模型和方法有直接影响。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流技术那主要采用牛顿-拉夫逊法。

牛顿--拉夫逊法(简称牛顿法)在数学上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式的有效方法。其要点是把非线性方程式的求解过程变成反复地对相应的线性方程式进行求解的过程。即通常所称的逐次线性化过程。

对于非线性代数方程组: ()0f x = 即 12(,,

,)0i n f x x x = (1,2,

,)i n = (3-1-1)

在待求量x 的某一个初始估计值(0)x 附近,将上式展开成泰勒级数并略去二阶及以上的高阶项,得到如下的经线性化的方程组:

(0)'(0)(0)()()0f x f x x +?= (3-1-2) 上式称之为牛顿法的修正方程式。由此可以求得第一次迭代的修正量 (0)'(0)1(0)[()]()x f x f x -?=- (3-1-3) 将(0)x ?和(0)x 相加,得到变量的第一次改进值(1)x 。接着就从(1)x 出发,重复上述计算过程。因此从一定的初值(0)x 出发,应用牛顿法求解的迭代格式为:

'()()()()()k k k f x x f x ?=- (3-1-4) (1)()()k k k x x x +=+? (3-1-5)

上两式中:'()f x 是函数()f x 对于变量x 的一阶偏导数矩阵,即雅可比矩阵J;k 为迭代次数。

有上式可见,牛顿法的核心便是反复形式并求解修正方程式。牛顿法当初始估计值(0)x 和方程的精确解足够接近时,收敛速度非常快,具有平方收敛特性。

牛顿潮流算法突出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选择到一个较好的初值,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特性,一般迭代4~5次便可以收敛到一个非常精确的解。而且其迭代次数与所计算网络的规模基本无关。牛顿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对于对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高斯法呈病态的系统,牛顿法也能可靠收敛。牛顿法所需的内存量及每次迭代所需时间均较高斯法多。

牛顿法的可靠收敛取决于有一个良好的启动初值。如果初值选择不当,算法有可能根本不收敛或收敛到一个无法运行的节点上。对于正常运行的系统,各节点电压一般均在额定值附近,偏移不会太大,并且各节点间的相位角差也不大,所以对各节点可以采用统一的电压初值(也称为平直电压),如假定:

(0)1i U = (0)0i θ= 或 (0)1i e = (0)0i f = (1,2,

,;)i q n i s =≠ (3-1-6)

这样一般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若系统因无功紧张或其它原因导致电压质量很差或有重载线路而节点间角差很大时,仍用上述初始电压就有可能出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用高斯法迭代1~2次,以此迭代结果作为牛顿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以求得一个较好的角度初值,然后转入牛顿法迭代。

3.2直角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求解过程

以下讨论的是用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的求解过程。当采用直角坐标时,潮流问题的待求量为各节点电压的实部和虚部两个分量

1

2

1

2

,,,...,n

n

f f f

e e e 由于平衡节点的电压向量是给定的,因此待求两共2(1)

n -需要2(n-1)个方程式。事实上,除了平衡节点的功率方程式在迭代过程中没有约束作用以外,其余每个节点都可以列出两个方程式。对PQ 节点来说,is is

Q P 和是给定的,因而可以写出

()()0()()0i ij

ij i ij

j

ij

j is

j

j j

j i

j i

ij

ij ij

j

j ij

j i

is

i j

j

j i

j i

p f

f f

e G e G e P B B Q Q

f f f

G e e G e B B ∈∈∈∈?

?=---

+=?

??=-

-++=??

∑∑∑∑

(3-2-1) 对PV 节点来说,给定量是is is V P 和,因此可以列出

222

2

()()0()0

i is ij

ij i ij j ij

j j

i j

j i j i

i is i i

f

f f

e G e G e P P B B f

V V e ∈∈?

?=---

+=?

???=-+

=?

∑∑ (3-2-2)

求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Y (2)将各节点电压设初值U ,

(3)将节点初值代入式(2-2-1)或式(2-2-2),求出修正方程式的常数项向

(4)将节点电压初值代入求式,求出雅可比矩阵元素 (5)求解修正方程,求修正向量 (6)求取节点电压的新值

(7)检查是否收敛,如不收敛,则以各节点电压的新值作为初值自第3步

重新开始进行狭义次迭代,否则转入下一步

(8)计算支路功率分布,PV 节点无功功率和平衡节点柱入功率。

以直角坐标系形式表示 ①. 迭代推算式

采用直角坐标时,节点电压相量及复数导纳可表示为:

i i i ij ij ij

V e jf Y G jB =+=+ (3-2-3)

将以上二关系式代入上式中,展开并分开实部和虚部;假定系统中的第1,2,

,m 号为P —Q 节点,第m+1,m+2,

,n-1为P —V 节点,根据节点性质的

不同,得到如下迭代推算式:

⑴对于PQ 节点

1111()()()()n n

i i i ij j ij j i ij j ij j j j n n

i i i ij j ij j i ij j ij j j j P P e G e B f f G f B e Q Q f G e B f e G f B e ====?

?=---+?

?

??

?=--++??∑∑∑∑ (3-2-4)

1,2,

,i m =

⑵对于PV 节点

112222()()()n

n

i i i ij j ij j i ij j ij j j j I i i i P P e G e B f f G f B e V V e f ==?

?=---+?

???=-+?

∑∑ (3-2-5)

1,2,

,1i m m n =++-

⑶对于平衡节点

平衡节点只设一个,电压为已知,不参见迭代,其电压为:

n n n V e jf =+ (3-2-6)

②. 修正方程式迭代式共包括2(n-1)个方程.选定电压初值及变量修正量符号,代入方程并按泰勒级数展开,略去,i i e f ??二次方程及以后各项,得到一组线性方程组或线性化了的方程组,常称修正方程组:

W J U ?=-? (3-2-7)

1

1121

12

1m m m m n n P Q P Q W P U P U ++--?????

??

???

??

???

??

??=??

???

??

???

??

??

????????

111111m m m m n n e f e f U e f e f ++--???????????????????=??????????????????????

11

11111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m m m m n n m m m m n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P P P P P P P P e

f e f e f e f Q Q Q Q Q Q Q Q e

f e f e f e f P P P P P P P e f e f e f e J ++--++--++-?????????????????????????????????????????????????????????????????????=11111111111111111

111112222211

1

1

111m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n m m m m m m m P f Q Q Q Q Q Q Q Q e f e f e f e f P P P P P P P P e

f e f e f e f U U U U U e

f e f e -++--++++++++++--+++++??????????????????????????????????????????????????????????222

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11

1

1

1111

1

1

m m m m m n n n n n n n n n n m m m m n n n n n n n n m

m

m m U U U f e f P P P P P P P P e f e f e f e f U U U U U U e

f e f e f +++++----------++--------++?????????????????????????????????????????????????????221111n n n n U U e f ----????

?

?????

?????

?????

?

?????

?

?????

?

???????

???

?????

??

?????????

?

(3-2-8) ③.雅可比矩阵各元素的算式

式(3-2-8)中, 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可通过对式(3-2-4)和(3-2-5)进行偏导而求得.当j i ≠时, 雅可比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为

22

()0

i i

ij i ij i j j i i ij i ij i j j

j j P Q G e B f e f P Q B e G f f e U U e f ?????=-=-+??????

??????

==-????????????==????

(3-2-9) 当j i =时,雅可比矩阵中对角元素为:

1

111

2

2

()()()()22n

i ij j ij j ii i ii i j i n i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n i

ij j ij j ii i ii i j i n

i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i i

j

i i i P G e B f G e B f e P G f B e G f B e f Q G f B e G f B e e Q G e B f G e B f f U e e U f f ====???

=----???

???=-+-+???

????=+-+???

????

=-?-++??????

=-?????=-??

∑∑∑∑??? (3-2-10) 由式(2-2-9)和(2-2-10)看出,雅可比矩阵的特点:

⒈矩阵中各元素是节点电压的函数,在迭代过程中,这些元素随着节点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⒉导纳矩阵中的某些非对角元素为零时,雅可比矩阵中对应的元素也是为零.若0ij Y =,则必有0ij J =;

⒊雅可比矩阵不是对称矩阵;(1,2,

,;)i q n i s =≠

雅可比矩阵各元素的表示如下式(2-2-11):

()()()()ij i ij i i ij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i

G e B f j i P H G e B f G e B f j i e ∈-+?

≠???

==?----=???∑

)()()()ij i ij i i ij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i

B e G f j i P N G f B e B e G f j i f ∈-?

≠???

==?-++-=???∑

)()()()ij i ij i i ij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i B e G f j i Q M G f B e B e G f j i e ∈-?

≠???

==?++-=???

)()()()ij i ij i i ij ij j ij j ii i ii i j j i

G e B f j i Q L G e B f G e B f j i f ∈+?

≠???

==?--++=???∑

20()

2()i ij i j j i U R e j i e ≠???==?

-=??

20()

2()i ij i j j i U S f j i f ≠???==?

-=??

4设计过程

4.1题目D

网络接线如图,各支路导纳和各节点功率已标么值标于图中。其中节点1是按给定功率发电的发电厂。设节点5电压保持为定值1.06不变,试分析该网络的潮流分布。方法不限,求解精度为10e-5。

系统接线图

+0-G

0.08+j .24

0.01+j0.03

0.06

j 0.180.06+j 0

.18

0.04+j0.12

.08+j 0.24

0.02+j 0.06

0.45+j0.15

0.4+j0.05

0.6+j0.1

(0.2+j0.2)1

2

3

4

5

等值阻抗电路图

解:

节点1为平衡节点,U1=1.06+J0为一值,其它四个节点都是PQ 节点给定的注入功率分别为:

2 =0.20+J0.20,S3=-0.45-J0.15,S4=-0.40-J0.05,S5=-0.60-J0.10. 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YB

Y =[6.250-18.750i -5.000+15.000i -1.250+3.750i 0 0 -5.000+15.000i 10.834-32.500i -1.667+5.000i -1.667+5.000i -2.500+7.500i-1.250-3.750i -1.667+5.000i 12.917-38.750i

-10.000+30.000i 0 0 -1.667+5.000i -10.000+30.000i 12.917-38.750i -1.250-3.750i 0 -2.500+7.500i 0 -1.250+3.750i 3.750-11.250i]; 2.计算各节点功率的不平衡量:

取U1=1.06+J0 U2=1.00+j0 U3=1.00+j0 U4=1.00+j0 U5=1.00+j0

1111()()()()n

n

i i i ij j ij j i ij j ij j j j n n

i i i ij j ij j i ij j ij j j j P P e G e B f f G f B e Q Q f G e B f e G f B e ====?

?=---+?

?

??

?=--++??∑∑∑∑

0500

.0)0(4,000.6.0)0(50500.0)0(4,4000.0)0(40750

.0)0(3,3750.0)0(31000

.1)0(2,5000.0)0(2-=?-=?-=?-=?=?-=?=?=?Q P Q p Q P Q P

3.计算雅可比矩阵中各元素

当j i ≠时, 雅可比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为

22

()0

i

i ij i ij i j j i

i ij i ij i j j

j j P Q G e B f e f P Q B e G f f e U U e f ?????=-=-+??????

??????==-????????????==????

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matlab仿真

电气2013级卓班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实训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6 年 1 月日

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实训报告 1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1.1 实训题目 1.1.1电力电子技术实训题目一 一.单相半波整流 参考电力电子技术指导书中实验三负载,建立MATLAB/Simulink环境下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和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仿真参数设置如下: (1)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和以前实验相关的参数一样。 (2)晶闸管的参数设置如下: R=0.001Ω,L =0H,V f=0.8V,R s=500Ω,C s=250e-9F on (3)负载的参数设置 RLC串联环节中的R对应R d,L对应L d,其负载根据类型不同做不同的调整。 (4)完成以下任务: ①仿真绘出电阻性负载(RLC串联负载环节中的R d= Ω,电感L d=0,C=inf,反电动势为0)下α=30°,60°,90°,120°,150°时整流电压U d,负载电流L 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1的波形。 d ②仿真绘出阻感性负载下(负载R d=Ω,电感L d为,反电动势E=0)α=30°,60°,90°,120°,150°时整流电压U d,负载电流L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1的波形。 ③仿真绘出阻感性反电动势负载下α=90°,120°,150°时整流电压U d,负载电流L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1的波形,注意反电动势E的极性。 (5)结合仿真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①该三项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β=60°,90°时输出的电压有何差异?

最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对调频电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电厂最适宜担负系统调频电厂? 3、什么叫功率分点?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的功率分点。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的实际变比如图所示,并联运行的两台变压器中有无循环 功率存在?为什么?如果循环功率存在的话,请指出循环功率的方向。 5、在无功电源不足引起电压水平普遍偏低的电力系统中,能否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35KV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已知35KV线路长度为100公里,线路每相的对地电容为,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3.6安培,求消弧线圈的 电感值。(10分) 2、110kv降压变压器铭牌数据为: ①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归算到110KV侧); ②画出变压器的形等值电路。(10分) 3、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出 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10分) 4、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联络线 的功率是否越限?(10分)

5、某降压变电所装有一台容量为10MVA,电压为的变压器。已知: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4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5KV;最小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5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3KV。现要求在低压母线上实行顺调压(最大负荷时要求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倍;最小负荷时要求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 倍),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有: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2分);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2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要好(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答:对调频厂的基本要求是①具有足够的调节容量;(1分)②调节速度要快;(1分) ③调节过程的经济性要好(1分)。具有调节库容的大型水电厂最适宜作为调频电厂(2分)。 3、答:电力系统中如果某一负荷点的负荷功率由两侧电源供给,则该负荷点就是功率分点,功率分点又分为有功功率分点和无功功率分点(3分),分别用“▼”和“▽”标注。图示电力系统中负荷点2为有功功率分点(1分),负荷点3为无功功率分点(1分)。 4、答:有循环功率存在(3分)。因为上述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多电压等级环网,两台变压 器的变比不匹配(如取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所以存在循环功率(1分);循环功率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1分)。 5、答:不能(3分),因为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并不能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状态(2分)。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原理电路图和相量图如下: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作业题及练习题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 1-2 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 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 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试求: 习题1-5图 习题1-6图 习题1-4图

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 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 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 —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 ,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2 三相双绕组变压器的型号为SSPL —63000/220,额定容量为63000kVA ,额定电压为242/,短路损耗404=k P kW ,短路电压45.14%=k U ,空载损耗93=o P kW ,空载电流 41.2%=o I 。求该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2-3 已知电力网如图2-3所示: 各元件参数如下: 变压器:1T :S =400MVA ,12%=k U , 242/ kV 2T :S =400MVA ,12%=k U , 220/121 kV 线路:2001=l km, /4.01Ω=x km (每回路) 习题1-7图 115kV T 1 T 2 l 1 l 2 习题2-3图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088班 学号: 0812002221 学生姓名:刘东昇 指导教师:张新松 设计周数:两周 日期:2010年 12 月 25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要求:基本要求: 1.编写潮流计算程序; 2.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 3.运行程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步骤: 1.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 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为了便于用迭代法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

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向下进行。 (5)计算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方程式个节点电压 (7)利用新值自第(3)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直至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 2.网络节点的优化 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 这种方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在编号以前。首先统计电力网络个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按出线支路数有少到多的节点顺序编号。当由n 个节点的出线支路相同时,则可以按任意次序对这n 个节点进行编号。这种编号方法的根据是导纳矩阵中,出线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对应的行中非零元素也2)动态地按增加出线支路数最少编号在上述的方法中,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是按原始网络统计出来的,在编号过程中认为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在节点消去过程中,每消去一个节点以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将发生变化(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因此,如果每消去一个节点后,立即修正尚未编号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选其中支路数最少的一个节点进行编号,就可以预期得到更好的效果,动态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方法的特点就是按出线最少原则编号时考虑了消去过程中各节点出线支路数目的变动情况。 3.MATLAB编程应用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主要包括:一般数值分析,矩阵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建模、系统控制、优化和图形显示等应用程序。由于使用Matlab 编程运算与人进行科学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完全一致,所以不像学习高级语言那样难于掌握,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还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输出结果和精美的图形拷贝,所以它的确为一高效的科研助手。 四、设计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本)网上作业二及答案

练习二:单项选择题 1、通过10输电线接入系统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是()。 A 10 B 10.5 C11 (答案:B) 2、根据用户对()的不同要求,目前我国将负荷分为三级。 A 供电电压等级 B 供电经济性 C供电可靠性 (答案:C) 3、为了适应电力系统运行调节的需要,通常在变压器的()上设计制造了分接抽头。 A 高压绕组 B中压绕组 C低压绕组 (答案:A) 4、采用分裂导线可()输电线电抗。 A 增大 B 减小 C保持不变 (答案:B) 5、在有名单位制中,功率的表达式为( ) A 1.732×V×I B ×I C 3×V×I (答案:A) 6、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 ) A变压器的中性点 B星形接线变压器的中性点 C发电机的中性点 D B和C (答案:D)

7、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 ) A 3、6、10、35、110、220() B 3、6、10、35、66、110、220() C 3、6、10、110、220、330() D 3、6、10、35、60、110、220、330、500() (答案:D) 8、计算短路后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时,需要用到()。 A.互阻抗 B.转移阻抗 C.计算电抗 (答案:C) 9、冲击电流是短路电流()。 A.最大瞬时值 B.最小瞬时值 C.有效值 (答案:A) 10、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么值与()有关。 A.转移电抗和短路时间 B.计算电抗和短路点距离 C.计算电抗和短路时间 (答案:C) 11、在系统发生短路时,异步电动机()向系统提供短路电流。 A.绝对不 B.一直 C.有时 (答案:C) 12、对于静止元件来说,其()。 A 正序电抗=负序电抗 B正序电抗=零序电抗 C负序电抗=零序电抗 (答案:A) 13、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无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

2020年电力系统分析(上)平时作业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学院(1)(8)

《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 一、简答题 1.请标出图示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G T1T3220kV T2M 35kV 6kV 10kV 110kV 2.为什么一般用虚拟电势描述凸极发电机的稳态模型? 答:用虚拟的稳态电动势、暂态电动势和次暂态电动势的概藐视凸机发动机的稳态模型,具有统一的表达形式。在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表达式中,通过使用统一虚拟电动势,说明凸极机的电磁功率表达与使用统一稳态和暂态电动势的隐极机一样,具有简洁的表达方式。 3. 何为架空线路导线换位?其目的是什么? 答:由于导线对地电容的存在,对大多数长距离输知电的线路来说,导线三相的容抗值不相等,这就给三相平衡、继电保道护的整定等带来回麻烦。为保证三相导线对地容抗的一致,在电力建设时,人们将三答根导线相隔一段距离就变换一下位置,这就是导线的换位。 架空线路导线换位的目的是:改善导线周围电磁场分布,减小线路电抗。 4. 画出稳态运行时,隐极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及向量图。

5.何为计算电抗?求取计算电抗的目的是什么? 答:将网络化简成以短路点为中心的辐射形网络,电源点到短路点之间的电抗称为计算电抗。计算电抗是以某个发电机额定值为基准值下的标幺值。 目的:主要是确定对短路点看上去的电源容量大小,确定短路电流和可能的事故程度。在度确定线路电压的情况下,计算电抗的大小就可以得到短路点看上去知的视在电源的容量。短路点至电源的电气距离结合该段距离的导线或道电缆的性质,就可以确定该段距离的线路短路阻抗,从而获得短路点至电源的整体短路阻抗,以便确定短路电专流或短路容量。当然,这个距离越大,短路阻抗就越大,短路点看过去的短路容量就会越小属或者短路电流就会越小等等。 6.何为派克变换?其目的是什么? 7.画出稳态运行时,凸极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及向量图。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答: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动力系统。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环保性。 1-3.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大,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不接地供电可靠性高,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大,但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 倍,即升高为线电压。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非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 倍非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可画向量图来解释) 1-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使电弧易于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方式有欠补偿和过补偿,欠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电力系统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因为随着网络的延伸,电流也日益增大,以致完全有可能使接地点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并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所以一般采用过补偿。 1-6.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3kV、6kV、10kV、35kV、60kV、110kV、154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 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系统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系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4分) 1.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A )。 A .保证安全可靠供电 B .电能质量合乎要求 C .经济性良好 D .减小对生态有害影响 2. 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D ) A ./3 B B B S U I = B .B B B S U I = C .3B B U I D .3B B B S U I = 3. 按供电可靠性来划分,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可分为(C )。 A .单回放射式和链式 B .双回放射式和树干式 C .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 D .链式和环式 4. 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D )。 A .交流500KV ,直流500KV ± B .交流750KV ,直流500KV ± C .交流500KV ,直流800KV ± D .交流1000KV ,直流800KV ± 5. 电力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采用的补偿方式为(C )。 A 、全补偿; B 、欠补偿; C 、过补偿; D 、欠补偿或全补偿。 6. 节点导纳矩阵是一个( B )。 A .非稀疏不对称矩阵 B .稀疏对称矩阵 C .非稀疏对称矩阵 D .稀疏不对称矩阵 7. 所谓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某一稳态运行方式,确定系统的(A )。 A 、电压分布和功率分布 B 、电流分布和功率分布 C 、功率分布 D 、电压分布

8.电力系统中PQ节点的数量(B ) A.全都是 B.大量的 C.少量的 D.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 9.电力系统运行电压的水平决定于(A ) A.有功功率的平衡 B.无功功率的平衡 C.有功功率 D.无功功率 10.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 A ) A、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B、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C、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D、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打干扰作用时,不发生自发震荡和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二、简答题(每个6分) 1.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有几种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暂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之,因此可靠性高,其缺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 3 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其缺点:类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其缺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使供电可靠性差。 2.无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接线形式有哪些? 答:双回放射式、树干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网络。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卷及解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双绕组变压器的变比为110±8×1.25%/11,+4档分接头对应的变比为()。 A. 114.5/11 B. 115.5/11 C. 116.5/11 D. 117.5/11 2. 电力网络的无备用接线不包括()。 A. 单回路放射式 B. 单回路干线式 C. 单回路链式网络 D. 两端供电网络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过补偿和欠补偿之分。 B. 欠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C. 过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D. 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的补偿方式。 4.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A. 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 B. 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 C. 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 D. 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 5. 双绕组变压器的电阻()。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 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 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 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 6.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原动机功率约束取决于()。 A. 原动机的额定视在功率 B. 原动机的额定有功功率 C. 原动机的额定无功功率 D. 原动机的最大机械功率 7.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 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 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 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 D. 由气象变化引起 中一不变的值的中枢点8. 在任何负荷下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102%~105%)U N 电压调整方式是()。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华南理工2019秋电力系统分析下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B ) A .调相机 B .发电机 C .电容 D .变压器 2. 电力系统的短路类型中,属于对称短路的是(D ) A .单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短路接地; D .三相短路。 3. 对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而言,最不利的短路故障是(A ) A .单相接地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接地短路; D .三相短路。 4. 作为判据0>δ d dP e 主要应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D ) A. 暂态稳定 B. 故障计算 C. 调压计算 D. 静态稳定 5.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中,附加阻抗Z △为(D ) A.Z0Σ B.Z2Σ C.Z0Σ+Z2Σ D.Z0Σ∥Z2Σ 6. 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A ) A.有功功率的平衡 B.无功功率的平衡 C.电压质量 D.电流的大小 7. 若AC 两相发生短路,则基准相选择为(B ) A .A 相 B .B 相 C .C 相 D .A 相和C 相

8. 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对称分量由Y,d11联接的变压器的星形侧经过三角形侧时,正序系统的相位发生的变化是(A) A.逆时针方向转过300 B.顺时针方向转过300 C.不变 D.不确定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 简述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定义,其稳定的标志是什么? 答: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小干扰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的能力。能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则系统是静态稳定的,否则就是静态不稳定的; 2. 简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定义,其稳定的标志是什么? 答:暂态稳定是指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稳定运行方式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暂态稳定的标志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 3.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短路?短路故障有哪几种类型?哪些是对称短路?哪些是不对称短路? 答:电力系统的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是绝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就称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有四种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 其中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类型的短路都称为不对称短路。 4. 什么是对称分量法?正序、负序、零序各有什么特点? 答:对称分量法是指三相电路中,任意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Fa、Fb、Fc,可以分解为三组三相对称的分量,(1)正序分量(Fa1、Fb1、Fc1):三相量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且与系统正常对称运行时的相序相同,正序分量为一平衡三相系统。(2)负序分量(Fa2、Fb2、Fc2):三相量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且与系统正常对称运行时的相序相反,负序分量也为一平衡三相系统。(3)零序分量(Fa0、Fb0、Fc0):三相量大小相等,相位一致。 5. 简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类型,并指出哪些为对称短路,哪些为不对称短路。 答:短路故障有四种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类型的短路都称为不对称短路。

电力系统分析(本)网上作业一及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额定变比为10.5kV/242kV的变压器工作于+2.5%抽头,其实际变比为()。 A 10.5kV/242kV B 10kV/220kV C10.5kV/248.05Kv (答案:C) 2、额定变比为35kV/11kV的变压器工作于-2.5%抽头,其实际变比为()。 A 34.125kV/10.725kV B 34.125kV/11kV C35kV/11Kv (答案:B) 3、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绕在铁心的()。 A 外层 B 内层 C中层 (答案:A) 4、采用分裂导线可()输电线电容。 A 增大 B 减小 C保持不变 (答案:A) 5、采用分裂导线可()输电线等效半径。 A 增大 B 减小 C保持不变 (答案:A) 6、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么值与()有关。 A.转移电抗和短路时间 B.计算电抗和短路点距离 C.计算电抗和短路时间(答案:C) 7、在系统发生短路时,异步电动机()向系统提供短路电流。 A.绝对不 B.一直 C.有时 (答案:C) 8、在运用计算曲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负荷。 A.用恒定阻抗表示 B.用变阻抗表示 C.不予考虑 (答案:A) 9、对于静止元件来说,其()。 A 正序电抗=负序电抗 B正序电抗=零序电抗 C负序电抗=零序电抗 (答案:A) 10、架空输电线的正序电抗()于其零序电抗。 A 大于 B 小于 C等于 (答案:B) 11、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无架空地线的输电线的零序电抗。 A 大于 B 小于 C等于 (答案:B) 12、平行架设的双回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单回输电线的零序阻抗。 A 大于 B 小于 C等于 (答案:A) 13、对于变压器的各序漏抗,其值大小() A 相等 B 不等 C不能确定 (答案:A) 14、两相短路时的比例系数m(n)为()。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大作业matlab三机九节点潮流计算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大作业

一、设计题目 本次设计题目选自课本第五章例5-8,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SCC系统的简化三机九节点系统,例题中已经给出了潮流结果,计算结果可以与之对照。取ε=0.00001 。

二、计算步骤 第一步,为了方便编程,修改节点的序号,将平衡节点放在最后。如下图: 第二步,这样得出的系统参数如下表所示: 第三步,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9 2 1 3 2 7 4 5 6 8 3

第四步,设定初值: ο 01)0(6)0(5)0(4)0(3)0(2)0(1∠======??????U U U U U U ; 0)0(8)0(7==Q Q ,0)0(8)0(7==θθ。 第五步,计算失配功率 )0(1P ?=0,)0(2P ?=-1.25,)0(3P ?=-0.9,) 0(4P ?=0,)0(5P ?=-1,)0(6P ?=0,)0(7P ?=1.63, )0(8P ?=0.85; )0(1Q ?=0.8614,)0(2Q ?=-0.2590,)0(3Q ?=-0.0420,) 0(4Q ?=0.6275,)0(5Q ?=-0.1710, )0(6Q ?=0.7101。 显然,5108614.0|},max {|-=>=??εi i Q P 。 第六步,形成雅克比矩阵(阶数为14×14) 第七步,解修正方程,得到: =?)0(1θ-0.0371,=?)0(2θ-0.0668,=?)0(3θ-0.0628,=?)0(4θ0.0732,=?)0(5θ0.0191,=?)0(6θ0.0422,=?)0(7θ0.1726,=?)0(8θ0.0908; =?)0(1U 0.0334,=?)0(2U 0.0084,=?)0(3U 0.0223,=?)0(4U 0.0372,=?)0(5U 0.0266,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下平时作业含答案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下作业 一.选择题 1.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A) A.发电机 B.变压器 C.调相机 D.电容器 2. 电力系统的短路类型中,属于对称短路的是(D)。 A、单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两相短路接地; D、三相短路。 3.对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而言,最不利的短路故障是(A)。 A、三相短路; B、单相接地短路; C、两相短路接地; D、两相短路。 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D ) A.115、220、500(KV) B.110、230、500(KV) C.115、230、525(KV) D.110、220、500(KV) 5.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A) A.有功功率的平衡 B.无功功率的平衡 C.电压质量 D.电流的大小 6.若ac两相发生短路,则基准相选择为(B ) A.a相 B.b相 C.c相 D.a相和c相 7.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比,其值要(C) A.大 B.小 C.相等 D.都不是

8.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中,附加阻抗Z △为(D ) A.Z0Σ B.Z2Σ C.Z0Σ +Z2Σ D.Z0Σ∥Z2Σ 9.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B )时的稳定性。 A.小干扰 B.大干扰 C.负荷变化 D.不确定因素 10. 作为判据 0>δ d dP e 主要应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D ) A. 暂态稳定 B. 故障计算 C. 调压计算 D. 静态稳定 二.简答题 1. 写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和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的定义?稳定的标志是什 么? 答: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小干扰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的能力。能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则系统是静态稳定的,否则就是静态不稳定的;暂态稳定是指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稳定运行方式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暂态稳定的标志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 2.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短路?短路故障有哪几种类型?哪些是对称短路?哪些是 不对称短路? 答:电力系统的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是绝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就称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有四种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类型的短路都称为不对称短路。 3. 4. 请简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功率之和是(C)。 A. 厂用电 B. 供电负荷 C. 综合用电负荷 D. 发电负荷 5. 高峰负荷时,电压中枢点的电压升高至105%U N;低谷负荷时,电压中枢点的电压下降为U N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是(A )。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6. 升压结构三绕组变压器高、中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A)。 A. 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B. 等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C. 小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D. 不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8. 在原网络的两个节点切除一条支路,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C)。 A. 增加一阶 B. 增加二阶 C. 不变 D. 减少一阶 7. 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的是(A)。 A. 输电效率 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C. 线损率 D. 网损率 9.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B)。 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 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 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 D. 由气象变化引起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所谓一般线路,是指中等及中等以下长度的线路 B. 短线路是指长度不超过300km的架空线 C. 中长线路是指长度在100~300km之间的架空线路和不超过100km的电缆线路

D. 长线路指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线路和超过100km的电缆线路 二、多项选择题 1.导线材料的电阻率略大于材料的直流电阻所考虑的因素有(ABD)。 A. 集肤效应的影响 B. 绞线每股长度略有增长 C. 相间距离略有增大 D. 额定截面积略大于实际截面积 5.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用泰勒级数展开非线性方程后保留(AB )。 A. 常数项 B. 一阶偏导数项 C. 二阶偏导数项 D. 高阶偏导数项 6. 调相机(AD )。 A. 投资大和运行维护困难 B. 只能发出感性无功功率 C. 不能连续调节 D.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压降低时发出的无功功率可以上升 7. 产生循环功率的原因是(ABD )。 A. 双端供电网络两端的电源有电压差 B. 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的变比不同 C. 两回并列运行的输电线路的长度不同 D. 环网中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 8. 原子能电厂原则上应持续承担额定容量负荷的原因是(AB )。 A. 一次投资大 B. 运行费用小 C. 可调容量大 D. 可调速度快 9. 实际中,三绕组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比组合有(ACD )。 A. 100/100/100 B. 50/100/100 C. 100/50/100 D. 100/100/50 10. 确定电力系统结线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 可靠、优质、经济 B. 运行灵活 C. 操作安全 D. 便于发展 三、判断题 2.手算潮流时,在求得各母线电压后,应按相应的变比参数和变量归算至原电压级。(√) 4. 我国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是50Hz。(√)

华工电力系统分析下作业题库

1 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为什么要进行派克变换? 磁链方程式中出现变系数的主要原因: (1) 转子的旋转使定、转子绕组间产生相对运动,致使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2) 转子在磁路上只是分别对于d 轴和q 轴对称而不是任意对称的,转子的旋转也导致定子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的周期性变化。 ①变换后的电感系数都变为常数,可以假想dd 绕组,qq 绕组是固定在转子上的,相对转子静止。 ②派克变换阵对定子自感矩阵起到了对角化的作用,并消去了其中的角度变量。Ld,Lq,L0 为其特征根。 ③变换后定子和转子间的互感系数不对称,这是由于派克变换的矩阵不是正交矩阵。 ④Ld 为直轴同步电感系数,其值相当于当励磁绕组开路,定子合成磁势产生单纯直轴磁场时,任意一相定子绕组的自感系数。 2、派克变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将观察者的角度从静止的定子绕组转移到随转子一同旋转的转子上,从而使得定子绕组自、互感,定、转子绕组间互感变成常数,大大简化了同步电机的原始方程。 派克变换:将a 、b 、c 三相静止的绕组通过坐标变换等效为d 轴dd 绕组、q 轴qq 绕组,与转子一同旋转 。 3、试写出同步电机的基本实用化方程。 电势方程:00d d q d q q d q f f f f D D D Q Q Q v ri v ri v r i r i r i ψωψψωψψψψ+-+-+++==-==+=+ 磁链方程:d d d ad f ad D q q q aq Q f ad d f f ad D D ad d ad f D D Q aq q Q Q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x i ψψψψψ=-++=+=-++=-++=+ 4、试说明 d x 、q x 、ad x 和aq x 的名称: d x :同步电机纵轴同步电抗;q x :同步电机横轴同步电抗;ad x :同步电机纵轴电枢反应电抗;和aq x 同步电机横轴电枢反应电抗 5、什么叫短路?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正常运行时,除中性点外,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是绝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其绝缘破坏而构成了通路,我们就称电力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 6、电力系统简单短路故障共有四种类型: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又称为对称短路,其它三种类型的短路都称为不对称短路。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几率最大,约占70%左右;两相短路较少;三相短路发生的几率最少。三相短路发生的几率虽然少,但后果较严重,所以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况且,从短路计算的方法来看,一切不对称短路的计算,在采用对称分量法以后,都归结为对称短路的计算。因此,对三相短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7、短路的原因①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所 带来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 ?②恶劣天气:雷击造成的闪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 架空线路由于大风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 ?③人为误操作,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线路或 设备检修后未拆除地线就加上电压引起短路。 ?④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8、短路的危害(1)电流剧增:设备发热增加,若短路持续时间较长,可使设备过热甚至损坏;由于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致使导体变形甚至损坏。 ? (2)电压大幅度下降,对用户影响很大。 ? (3)当短路发生地点离电源不远而持续时间又较长时,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可能失去同步,破坏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大面积停电,这是短路最严重的后果。 ? (4)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三相不平衡电流会在相邻的通讯线路感应电势,影响通讯。 9、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是选择电气设备(断路器、互感器、瓷瓶、母线、电缆等)的依据;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和整定的基础;是比较和选择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图的依据,根据它可以确定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10、无限大功率电源? 端电压幅值和频率都保持恒定,内阻抗为零。电源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0%,即可认为是无限大功率电源 11、什么是短路冲击电流?它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与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什么关系?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088班 学号: 学生姓名:刘东昇 指导教师:张新松 设计周数:两周 日期:2010年 12 月 25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要求:基本要求: 1.编写潮流计算程序; 2.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 3.运行程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步骤: 1.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 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为了便于用迭代法

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向下进行。 (5)计算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方程式个节点电压 (7)利用新值自第(3)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直至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 2.网络节点的优化 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 这种方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在编号以前。首先统计电力网络个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按出线支路数有少到多的节点顺序编号。当由n 个节点的出线支路相同时,则可以按任意次序对这n 个节点进行编号。这种编号方法的根据是导纳矩阵中,出线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对应的行中非零元素也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及答案

第五次作业 1、 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2、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3、 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那些无功补偿设备具有正的调节效应?那些具有负的调节效应? 4、 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那几种? 5、 常用的调压措施有那些?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何种调压 措施?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何种调压措施? 6、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有分布的目的是什么?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什么? 7、 电力系统无功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什么?无功最优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 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A 普通变压器,如图三所示。110kV 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 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 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 ,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9、电力网接线如下图所示,已知Ω=70ij X ,变电所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最小负荷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最大负荷时电压为105%U N ),低压母线额定电压为10KV ,变压器额定电压为KV 11/%5.22110?±。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归算到高压侧的实际电压分别为:KV U KV U j j 2.110;1.101min .max .='='。若i U 不变,求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的容量。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五次作业参考答案 1、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电力系统电压水平波动的原因是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的波动。(要保持电力系统的电压在正常水平,就必须维持在该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当电力系统无功负荷波动时,电力系统的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被破坏,相应的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也就发生波动) 2、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与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答:电力系统的频率只有一个,频率调整也只有调整发电机有功出力一种方法(调速器、调频器和有功负荷最优分配都是改变发电机有功出力);而电力系统中各点的电压都不相同,电压的调整也有多种方式。 3、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那些无功补偿设备具有正的调节效应?那些具有负的调节效应?答:在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中,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和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而电力电容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具有负的电压调节效应。 4、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那几种? 答: 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是指某些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枢纽变电所母线,只要控制这些点的电压偏移在一定范围,就可以将电力系统绝大部分负荷的电压偏移在允许的范围。 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方式有三种:即逆调压、顺调压和常调压。(顺调压指负荷低谷时,允许电压适当升高,但不得高于107.5U N%,负荷高峰时允许电压适当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02.5U N的调压方式;逆调压指负荷低谷时,要求将电压中枢点电压适当降低,但不低于U N,负荷高峰时要求将电压中枢点电压升高至105U N%的电压调整方式;常调压则指无论在负荷低估还是负荷高峰时均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的电压调整方式。) 5、常用的调压措施有那些?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何种调压 措施?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何种调压措施?答: 常用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调压、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和利用无功补偿装置调压等。 对于由于无功缺乏造成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取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调压措施。(因为此时采用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并不能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只能改变电力系统的无功流向,提高局部电网的电压水平,但这部分电网电压水平的提高,使其消耗的无功功率增大,将更加增大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缺额,导致电网其他部分的电压水平进一步下降)对于无功功率并不缺乏,但局部电网电压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改变变压器变比的调压措施。 6、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有分布的目的是什么?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目的是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7、电力系统无功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什么?无功最优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无功负荷最优补偿的目的是使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所减少电网损耗费用与增加无功补偿设备所增加的设备费用之差取得最大值,即取得最好无功补偿经济效益。 无功负荷最优补偿的原则是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A普通变压器,如图三所示。110kV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试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