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开元杂报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

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新闻传播工具,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以及军政单位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

3、宋代小报

宋代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发行人:进奏官使臣及政府机关内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之家”

内容:朝廷动态报道,皇帝诏谕等。内容特点:1.时效性强

2.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未公开的朝廷机密事件,因触论朝庭言禁受到查禁。

3.读者范围广泛,有手写和印刷两种。

4、辕门抄

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

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5、《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

这份月刊就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于1815年在马六甲正式创刊。

本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6、《遐尔贯珍》

1853年8月1日在香港创刊,由传教士所办共出版33期于1856年5月停刊。

本刊以新闻为主的刊物,以时政新闻为重点。

7、《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

终于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9、报章文体

是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当时流行文坛的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白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表现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有影响,因此又称为“时务文体”,后因他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娴熟,又称“新民文体”。

10、癸丑报灾

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

丑报灾。

11、四大副刊

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

《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

北京《晨报》的副刊,名为《晨报副镌》。

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

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

1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可追溯于1918年10月14日,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创建于1918年10月14日,由时任校长蔡元培亲自发起并担任会长,由徐宝璜和邵飘萍任研究会导师。

13、《新生》事件

是指1935年上海《新生》周刊发表艾寒松化名“易水”所写《闲话皇帝》一文,由于其中一段文字涉及日本天皇有“不敬之辞”,而引起的中日外交纠纷、国内当局对《新生》相关人员的惩处事件。

14、新华通讯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16、“洋旗报”

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因可以不受日伪检查,因而在1938年后出现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上海租界内的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

17、“拒检运动”

1945年8月,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

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抨击国民党实施的原稿审查制度,号召争取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斗争。

18、《观察》周刊

该刊是1946年9月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在重庆出版的《客观》杂志,由储安平创办并担任主编。该刊从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出发,对国民党统治表示失望与不满,发表过不少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文章,同时,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认为是“以暴制暴”。

二、简答题

1、清代京报的内容、性质、作用。

答:清代《京报》是指北京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又称“报房京报”和“黄皮京报”。

内容局限于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但它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一方面它继承邸报的余绪,在官吏中发行,含有内参性质;一方面,它公开在民间销售,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作为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

《京报》对中国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过渡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它不能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言论,同邸报没有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列入近代报纸。

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创办的内容宗旨、性质及特点是什么?

答: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刊载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继承关系。

在编辑业务上: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栏目较为固定,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

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3、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出现的特征、原因和意义。

答:原因:1895——1898年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鼓吹变法图强的主张,推动政治改良运动的开展,直接或间接地创办的报刊达70余种,形成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特点:(1)报刊数量大;(2)办报地区广;(3)报刊品种多。

这次高潮的主流,则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意义:1.取代外报在中国的主导地位;2.进一步促进民生政治,教育国民;3.孕育一大批具有现代思想的报人;4.反对列强侵略;5.报人报业地位的提升。

4、于右任的办报活动(办了几份报纸)

答:(1)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于上海创办《神州日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2)1909年创办《民呼日报》。革命色彩鲜明,出版92天后被封。

(3)20余天后,创办《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出版一个月后被封。

(4)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5、《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答:内容: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结果: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大获全胜而告终

意义: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上、思想上彻底划清了界限。革命

思潮传播一日千里,取代了君主立宪,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

6、简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异同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4)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

(1)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认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2)报纸的天职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3)提出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①"宗旨定而高",②"思想新而正",③"材料富而当",④"报事确而速"。(4)健全舆论的主张,阐述了什么是舆论,舆论的形成,报纸与舆论的关系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主张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革命派报人更注意吸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

7、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

答:在内容上,报纸已经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道的主体。

在新闻摄影方面,新闻摄影图片开始广泛应用,照片的新闻性时间性强,有时直接以图代文。

在标题制作上,新闻标题出现了多种形式。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转变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报纸已完全脱离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

8、简述邵飘萍及其报刊活动与贡献。

答:邵飘萍(1886-1926),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辛亥革命后,他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邵飘萍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采到独家。当过《申报》通讯员、编辑、

特派记者,1915年应邀任《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组织了东京通讯社,1916年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并出版《京报》任社长,还从事过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是民初新闻界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遇害。

9、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

答:特点:第一,题材重大,内容翔实,黄远生具有极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报道的新闻通讯都是重大的政治新闻或是人们不得知的内幕。细致详尽,幽隐毕达。

第二,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对新闻背景、事件内幕挖掘上入木三分。

第三,文笔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涉及政坛人物,诙谐中透出犀利,通俗自然,不拘一格。

黄远生的通讯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

思想: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他的文章针砭时弊,忧国忧民。

第二,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主张尽可能的客观报道,不轻易发议论,主张讲事实。

第三,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提出“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强调,记者要加强种种素养:广博的知识与经验,正确的分析思考能力;广泛地接触社会,及其活动能力;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触类旁通,分析事物的能力;注重事实,恰如其分地叙述能力。

第四,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

10、《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和贡献。

答:、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宣传内容是: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

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1、《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

5、《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2、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有哪些?

答:(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三)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新文风的出现

(四)副刊的革新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13、简述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以《热血日报》为中心)

答: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1925年6月,中共中央为指导“五卅运动”,在上海创办《热血报纸》,这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分日报。瞿秋白担任主编,该报大部分社论都是由他撰写的。《热》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事实;

发表社论抨击封建军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罪行;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也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该报出版之后深受欢迎,产生了深刻社会影响。《热》有副刊《呼声》,以战斗的姿态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和支持,遭到了反动政府的忌恨,出版20多天后就被迫停刊。

14、成舍我办的几个重要的报纸。

答:成舍我,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报纸出版家、新闻教育家。湖南湘乡人,原名成勋,后名成平,笔名舍我。青年时代曾任职沈阳《健报》编辑、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编辑、《太平洋》杂志助编。后考入北京大学读书,课余在北京《益世报》担任主笔、总编辑。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翌年增出《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并创办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报纸后被执政当局封闭。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5年在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出刊《立报》香港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北平和上海恢复出版《世界日报》和《立报》。1948年移居香港,后去台湾,1955年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88年台湾

解除“报禁”后,创办台湾《立报》。

15、简述《大公报》的创办及发展过程。

大公报创刊号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

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人让它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翘楚。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

张季鸾率曹谷冰、王芸生等相继创办汉口版(1937.9.18--

1938.10.17)和重庆版

(1938.12.1--1952.8.4),胡政之率金诚夫、徐铸成等先后创办《大公报》香港版

(1938.8.13--1941.12.13)和桂林版(1941.3.15--1944.9.12)。抗战期间,《大公报》辗转迁徙,财产损失严重,但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报馆依旧获得长足发展。

1941年9月,张季鸾去世,国共两党以及全国各界几乎一致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张季鸾逝世后,内部机构变化:成立董监事联合办事处,由胡政之任主任委员,统一领导各馆;成立社评委员会,王芸生为主任委员,负责社评的选题、立论和撰写事宜。

1943年2月2日,重庆版发表《看重庆,念中原!》社评,对比河南灾民惨状,斥责重庆富豪奢靡生活。此文激怒当局,被勒令停刊3天。

1943年9月6日,胡政之在纪念张季鸾逝世两周年社祭会上,宣布董事会新近制定的《大公报同人公约》五条,其中第一条规定“本社以不私不盲为社训”。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着手停刊各版的复刊工作。1945年11月1日、12月1日,上海版和天津版相继复刊。1946年元旦,在上海成立大公报社总管理处

大公报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的办事处1949年之后,《大公报》在中共港澳工委的领导下,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与《香港商报》、《文汇报》构成香港左派(中资背景)报纸的阵地。

PS:(1)1902-1916,英敛之时期,以宣传君主立宪为主.(2)1916-1926,王郅隆时期,变成亲日报纸。(3)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有全国影响的大报。(4)1949年至今,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16、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意义。

答:(1)1935年5月1日起,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南下,经烟台、青岛到上海,再沿长江西行,赴重庆、成都,沿作这写施行通信,5月10日起在该报发表。7月14日,又从成都出

发,开始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1936年8月,他将这次施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侵略帝国主义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2)他的通讯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

17、简要介绍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答:戈公振,现代著名新闻学家,江苏东台人。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名绍发,字春霆。

《中国报学史》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报刊发展史的著作,全书系统地、清晰地勾勒出从汉唐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并且介绍了报业的经营管理、新闻教育、新闻团体、新闻法律等方面的情况。

该书从主要观点到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风范。因此,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该书史料翔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18、斯诺在中国的新闻活动(围绕《西行漫记》)

答:1935年夏天,为了解"红色中国",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斯诺不仅对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有了切身感受,也和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于记者的良知,斯诺在回到北平后,向世人披露了红军的真实情况,揭示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以及他们所以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使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真切地了解了当时尚处于弱小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

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

19、《救亡日报》与《抗战》三日刊出版经过和宣传报道特点。

答:《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上海市文化界就往协会是抗战初期在中共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一些国民党人也参加了这个会。因此,《救亡日报》实质上是由中共领导,但在名义上则为国共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1938年转至广州出版,1939年,桂林出版,1941年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抗日》三日刊同《救》创刊时间相当。创办人为邹韬奋。宗旨是力求内容适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该刊能够及时对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做出评论,注意反映人民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且能及时回答读者提问。

20、《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3、违检混检暴检。

21、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答: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重要现象。1948年,由于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美帝国主义更为积极地扶植“第三种势力”,因而在1948年间出现了一轮规模更大的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声势。

第三条道路是指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

结局:对于"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国民党当局始终采取弹压政策。在当局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中,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工作队伍。1949年6月,上海《大公报》发表《新生宣言》,标志着新记大公报时代的正式结束。

三、论述题

1、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答: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评述王韬的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

答: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自任主笔,这是我国第一家以政论为主的报纸,通过报纸,王韬积极传播西方文化,呼唤改革开放,鼓吹变法图强,其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都产生重大影响,林语堂称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办报思想:

(1)论述了办报的意义:"办报立言"。

(2)论述报纸的功能和意义: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3)在国内最早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

(4)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是知识广博的"通才"。

3、评述梁启超一生的办报活动及新闻思想。

答:活动:(1)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负责编撰。

(2)1896年在上海参与了《时务报》前期筹备工作。并任总主笔,掌管报纸的编辑评论,负责文字工作。(3)参与《湘报》、《知新报》的筹办。

(4) 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

(5) 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

(6) 1904年在上海参与《时报》筹办和撰稿。

思想:(1)"耳目喉舌"论:认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2)报纸的"两大天职"说:①"监督政府",②"向导国民"。

(3)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

①"宗旨定而高",②"思想新而正",③"材料富而当",④"报事确而速"。

(4)健全舆论的主张,阐述了什么是舆论,舆论的形成,报纸与舆论的关系等。

(5)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和煽动的方法。

4、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创办的经过、作用、影响。

答:当时,中共中央尚未创办机关报刊,只是将原有的《新青年》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继续出版。直到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后,才筹办《向导》。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在上海创刊。

《向导》: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作用:《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

5、论述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

6、什么是韬奋精神?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答:韬奋精神”主要表现在:第一,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气节。第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热心为读者服务,这是邹韬奋的办报宗旨,也是“韬奋精神”的核心。第三,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刻苦的工作精神。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3月,积极筹划出版《永生》周刊,鉴于国民党压迫,由金仲华主编。1936年6月7日,在香港筹备出版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23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从香港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继续出版。1936年11月22日,在“七君子事件”中,邹韬奋被捕入狱。

(2)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l 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l 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l 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l 文风要明显畅快。

l 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l 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7、《申报》初创时的内容、性质、特点以及史量才收购《申报》后,进行了哪些改革以及作用。

答:《申报》,上海的第二家中文商业报纸,创刊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等四人集资创办,目的完全为盈利,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在外国人所办报刊中,申报为第一家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

初创时期特点:

重视新闻报道,重视猎奇性、趣味性强的社会新闻。在其他城市聘请特约记者,以报道当地新闻

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派记者实地采访,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如报道杨乃武与葛华氏通奸一案,最早刊登旅行通信等。

为提高实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如刊出第一条国内报纸的电报新闻,第一条国内新闻电讯,第一次用电报传递有关科举考试的消息,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

为迎合中国读者,从办报人员到风格都尽量中国化。报纸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册式。

加强报纸言论工作,声称“利”与“义”不完全对立。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也是其一大创举。

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采用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雇用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请人给各商号上门送报,同时加强外埠发行工作。大力招刊广告。

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物力资源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出版文艺副刊和实事画报,经营书局。

影响: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我国中文商业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为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对《申报》进行改革:

(1)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使广告成为该报赢利首要来源;(2)抓好发行环节,设立报纸推广科,并向外埠发展:(3)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使其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4)为避免政争牵连,该报实行政治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聘请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任驻京特派记者,用大量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不足,同时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

8、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这些理论对后来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何影响?

答:成就: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的影响。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

社的领导力量。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理论问题: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影响: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义的愚民哲学。

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答:毛泽东阐述重要问题:

①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②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全党办报。

③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

④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要向群众学习。

刘少奇阐述重要问题:

1)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报纸每天和群众见面,每天把党的政策公司群众。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人民也是依靠你们的,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致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变成新闻,通讯反映给各级党委,反映给中央。

2)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马列主义的修养,就是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政策路线的知识,要经常学习,研究,时刻注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正确的基本态度,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当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就是要到处去看,去问,做许多研究工作,独立的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

贡献:毛泽东的讲话,不仅仅是对《晋绥》的工作人员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同时也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刘少奇的讲话,充满了对党报工作者的爱护和期望,同时也凝结着对党报工作中深刻的教训。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 编辑发行环节: 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 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 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性质: 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 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 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 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 (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 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 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特点: 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 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 (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 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1)特点:

中国新闻传播史 答案整理

1、评“古有新闻” 一、历史与新闻 1、名家论断 (2)李大钊:“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 (3)徐铸成:“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2、历史故事,还是新闻报道?历史学家,还是新闻记者? (1)案例 例一:《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及诸子百家 “春秋笔法”:寓价值判断和道德褒贬于历史叙事中,“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短消息:(《春秋》) 深度报道:”(《左传》) 例二:《史记》 《史记》的新闻报道,如《刺客列传》《史记》的新闻评论,如《李将军列传》等 例三:《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之后,相对于官方正史,历史撰写出现一种新现象:民间野史。野史中最常见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出现的笔记小说,比如《世说新语》,到唐宋时期进入繁荣,明清时代达到高峰。 (2)“以史为鉴” 其一:秉笔直书的精神:倡导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 其二:栩栩如生的文笔:如何用简练的语言真切地、生动地展现事物的本领 3、谁是新闻,谁是历史? (1)从本体认识:“事实说”必须是事实,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2)从主体认识:“故事说”必须通过主体的叙事而呈现面貌,揭示主旨。本质上来说,新闻和历史都是一门讲故事的学问。 当然,新闻的叙事不同于历史的叙事,前者主要通过历史文献的排列,后者主要通过事实现场的采写。 4、新闻专业:文学门类,还是史学门类?新闻的品格更接近于史学,而不是文学。新闻专业应该放在史学 门类,而不应该放在文学门类,学生应该授史学学位而不是文学学位。否定 二、“古有新闻”吗? 1、“古有新闻”的学科公设 (1)现象这是新闻学科不证自明的前提,天经地义的公设! (2)内涵 其一:新闻乃人类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组成部分,有一条从古及今的演进线索; 其二:古典世界的新闻同现代世界的新闻,虽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但在内在本质上却无往而不血脉相通; 其三: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标志的现代新闻,无非是从古已有之的新闻胚胎中发育而生、壮大而成的。 由此公设导引的典型学理,就是被广泛接纳的新闻进化轨迹:口传新闻—手写新闻—印刷新闻—电子新闻。 (3)理念 古今相通,新闻相续的理论预设 “中国新闻事业之发展垂数千年”。 “春秋前之《尚书》所载之内容,应是最古之新闻史料”。 “我们虽不能称春秋或春秋战国时代的悬书就是报纸,其为报纸最早之雏形应无疑义。” “我国报业思想,自汉唐邸报,至清代京报,虽历时一千余年,但始终无何重大变化。” “近年发现之殷墟甲骨文字,似可说是最古之新闻图版,最近出土之楚简,已有甚多之新闻资源。” (5)结论 新闻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与现代文明相生相伴,而与前现代的古典世界隔膜绝缘。现代文明必借新闻以推展,新闻必傍现代文明以存身,二者相依为命、统一相应。 只有辨明古今新闻形似而神异的界限,新闻学的方位方才廓清,新闻学的思路方才清晰,新闻学的品位才能被提升。

外国新闻史复习题

外国新闻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每日纪闻》:古罗马最早的官方公报。由尤利乌斯·恺撒创立于公元前59年。当时又称为“阿尔布”。 2、特许出版制度:封建时代各国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办法是由政府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人以独占经营报纸的专利权;只要他服从政府,就可以从这种垄断事业中获利。 3、.《论出版自由》: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的小册子,原为作者对国会质询的答辩词。作者在书中痛斥检查制度的罪恶,呼呼出版自由,主张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奠定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的思想基础。 4、牛津公报:这是英国第一种单页两面印刷的报纸,1665年,由著名报人麦迪曼创刊于牛津,作为迁都于此的英国政府机关报。第24期后又随英政府迁回伦敦,改称《伦敦公报》,并出版至今。 5、《太阳报》:美国第一张成功的便士报,由本杰明·戴创立于1833年9月3日。该报每份售价一分钱,并且首创街头出售。其取材多是无足轻重的项事,但读来很有味。它还重视报道的人情味。深受读者的欢迎。 6、《纽约时报》:美国建国以来最有影响的权威报纸,由亨利·雷蒙和乔治·琼斯创立于1851年9月。该报模仿英国《泰晤士报》,避免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传统,以刊登应予报道的内容相标榜,在美国报界有极高的权威。 7、《泰晤士报》: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权威高级报纸。它由约翰·沃尔特于1785年元旦创刊于伦敦。初各《每日寰球纪录报》。1788年3月,改为《泰晤士报》。19世纪,成英国舆论界的领袖。该报纪事客观,报道及时,立论公允,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仍有较高的权威。 8、三社四边协定:又称联环同盟。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和美联社共同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规定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共目的是为了消除竞争、避免两败俱伤。1934年,联环同盟宣告解体。 9、黄色新闻: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就被称之为黄色报纸了。 10、美国之音:美国最主要的对外广播电台。1942年2月,成立于纽约。起初隶属于美国战时情报局,1953年改属美国新闻署,翌年迁总部于华盛顿。其任务在创立之初是为了打破纳粹德国的宣传,对抗轴心国的广播宣传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被确定为在思想上同共产主义作斗争。其规模仅次于莫斯科电台,是四大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11、读卖新闻集团:日本最大的新闻垄断集团。该集团以《读卖新闻》为核心,拥有自己的全国性的广播网、电视网、经营出版业、房地产业、旅游观光业、保险业、金融业等。对日本舆论影响极大。 12、汤姆森新闻集团:著名的跨国新闻垄断集团,由加拿大罗伊·赫伯特·汤姆森创办。50年代初他在美国加拿大即拥有30多家报纸。1953年移居美国,几年后,吞并了当时英国最大的报团凯姆斯来报团,随后又购进了久副盛名的《泰晤士报》。70年代后,其势力扩展至英、美、法、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诸国。 13、NHK:全称日本广播协会,是日本《广播法》所规定的实行自主经营的“特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 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 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 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 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 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25.1704年,著名作家旦尼尔·笛福创办了周刊,该刊作为政治杂志的鼻祖,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6.法国第一份近代报纸周刊,由路易·旺多姆于1631年1月创立于巴黎。 27.1656年,莱比锡出现的是德国也是世界第一家日报。28.1777年元旦,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第一家日报。 29.从15、16世纪开始,由于印刷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人类结束 了时代的历史,揭开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序幕。 30.是美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也是美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报人。 31.1772年,萨姆·亚当斯在他的公开讨论与英国绝交及战争有关的问题,为独立战争作了思想的准备。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开元杂报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2、敦煌进奏院状 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新闻传播工具,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以及军政单位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 3、宋代小报 宋代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发行人:进奏官使臣及政府机关内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之家” 内容:朝廷动态报道,皇帝诏谕等。内容特点:1.时效性强 2.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未公开的朝廷机密事件,因触论朝庭言禁受到查禁。 3.读者范围广泛,有手写和印刷两种。 4、辕门抄 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 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5、《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 这份月刊就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于1815年在马六甲正式创刊。 本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6、《遐尔贯珍》 1853年8月1日在香港创刊,由传教士所办共出版33期于1856年5月停刊。 本刊以新闻为主的刊物,以时政新闻为重点。 7、《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 终于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9、报章文体 是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当时流行文坛的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白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表现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有影响,因此又称为“时务文体”,后因他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娴熟,又称“新民文体”。 10、癸丑报灾 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道,每题1分,共30分) 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D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中国古代官报的通称是( C ) A.进奏院状 B.朝报 C.邸报 D.小报 3、创办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传教士米怜来自( A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C ) A.《广州纪录报》 B.《中国丛报》 C.《蜜蜂华报》 D.《中国之友》 5、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派人到澳门搜集外文报刊并把其中一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廷官员参考。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B ) A.《参考消息》 B.《澳门新闻纸》 C.《自西徂东》 D.《夷情备采》 6、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意在倡导( D )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莠言乱政 D.变法自强 7、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C )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强学报》 8、主编过《湘学新报》和《湘学报》,因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而遭杀害的是( A ) A.唐才常 B.康广仁 C.谭嗣同 D.熊希龄 9、因“苏报案”而受迫害的章太炎出狱后前往日本主编的报刊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民立报》 D.《清议报》 10、1906~1907年间,与《民报》就革命和改良问题展开大论战的是( A )

A.《新民丛报》 B.《新中国日报》 C.《苏报》 D.《政论》 11、1909—1910年间,在上海先后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的革命报人是( C ) A.孙中山 B.黄兴 C.于右任 D.章太炎 12、1911年,因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和《亡中国者和平也》两篇评论而被查封的报纸是( A ) A.《大江报》 B.《楚报》 C.《大汉报》 D.《商务报》 1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A ) A.“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B.“臣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C.“不得妄议国体、诽谤革命” D.“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14、宣扬“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的是( D ) A.《民生报》 B.《不忍报》 C.《群报》 D.《民权报》 15、民国初期,著名通讯《外交部之厨子》的作者是( A ) A.黄远生 B.邵飘萍 C.徐宝璜 D.陈独秀 16、《新青年》杂志最初的主张是( A ) A.反对中国儒家专制文化,倡导西方自由民主文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尊王攘夷 D.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 17、“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杂志刊文指出,这场运动是( D ) A.“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 B.胁迫治安的行为 C.妄图颠覆政府的行为 D.“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行动 18、《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邹韬奋 19、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 C )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名词解释: 定本: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2、近代: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由传教士威廉•米怜始办于马六甲的一份中文月刊,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其性质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内容。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发表《新闻纸略论》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万国公报》:该刊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后所刊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1874年9月5日,该报自301期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 《字林西报》:1856年由北华捷报关增出的英文广告日刊,原名《每日航运新闻》,1862年更名,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7月1日,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此时,报馆组织以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 《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第5号起出日报。由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德、普莱尔、麦基洛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商业化程度高,以营利为目的。《申报》的办报方针“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鄂之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还向社会征集“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等各类稿件;重视刊载文艺作品;1884年增办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点万斋画报》,1872年出版中国第一份文艺期刊《瀛寰琐记》,1876出版了中国最早的白话通俗副刊《民报》。我国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申报》已完全具备。《新闻报》;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他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第一炮,梁启超人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新闻多而快,论说鼓吹维新,猛烈抨击科举制度和封建和封建君主制,还办有副刊《京报》,旬刊《国闻汇编》。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康广仁任主编,铅印,1901年停刊;这是维新派创办最早,出版最长的一份报纸。特点:1、敢言《时务报》之不敢言;2、有助于多识,了解各式信息。 《清议报》:1989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协助其从事编撰工作的有麦孟华、欧榘甲等。它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其四个特点是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励国耻。“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办报宗旨。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出版第100册后,因报馆失火停刊。 《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刊,是梁启超效仿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主编梁启超。宗旨:在政治上主张走温和的社会改良的道路;在思想意识方面,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梁写的大部分文章文字华美犀利,感情饱满,进一步发挥“时务文体”的优点,给读者较强的感染力,人称“新民文体”。 《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规模较大,同时出版《中国旬报》,该刊还曾设专载小品的栏目“杂俎”专栏,第11起改名为《鼓吹录》。1901年2月《旬报》出37期停刊。 《民报》: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刊。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刊宗旨,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笔记资料(附答案)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笔记资料(附答案)

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古罗马,《每日纪闻》。 2.人类新闻传播的5个时期: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 3.最早的通讯社:1835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 4.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1775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杰菲逊起草《独立宣言》。 5.最早的日报:1650年,德过莱比锡,《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6.近代报刊发展的6个时期: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2)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3)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4)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5)过度时期的报业6)现代报业的发展 7.最早的广播电台:创办于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始广播,这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8.最早的电视: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9.《纽约时报》:1851年,亨利·雷蒙德创办《纽约每日时报》,后改名为《纽约时报》。 10.《真理报》:在彼得堡问世,列宁亲自筹划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 11.美国《太阳报》:1833年,本杰明纽约创办,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 12.德国二战时期的宣传部长:戈培耳,主管宣传文化事务。 13.英国最早的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法国最早的日报:《巴黎新闻》。 14.四大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路透社、美国联合通讯社。 15.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报纸:俄国,1912年,《真理报》。 16.美国最早的廉价报纸:1833年美国纽约的《太阳报》首次以每份1美分的售价出售。 17.最早的定期报刊:最早的定期报刊出现在德国。 18.最早的报团: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 19.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塞尔新闻法,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也是法国第一部新闻法。1819年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期间颁布了该法。 20.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二.名词解释 1.弥尔顿:弥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和诗人。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弥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 2.普利策:1878年,普利策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后又买下《纽约世界报》。他所提出的办报方针、办报思想成为现代资产阶级报纸普遍遵循的原则。《纽约世界报》则成为现代报纸的典型。普利策及其《纽约世界报》开创了资本主义报刊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生前立下遗嘱,设立普利策奖,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新闻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 案 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 一、单项选择题 1(2.0分) 《万国公报》的主编是() A)麦都思 B)林乐之 C)李提摩太 D)傅兰雅 参考答案: C 2(2.0分)“癸丑报灾”发生在哪一年?() A)1911 B)1912 C)1913 D)1914 参考答案: C 3(2.0分)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 A)《特选撮要每月记传》 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D)《天下新闻》 参考答案: B 4(2.0分)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是() A)《循环日报》 B)《时务报》 C)《昭文新报》 D)《国闻报》

5(2.0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是() A)《新闻学》 B)《新闻学大纲》 C)《中国报学史》 D)《应用新闻学》 参考答案: A 6(2.0分)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是() A)《新青年》季刊 B)《向导》 C)《每周评论》 D)《前锋》 参考答案: B 7(2.0分)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是() A)《申报》 B)《大公报》 C)《字林西报》 D)《新闻报》 参考答案: B 8(2.0分)“四不方针”是哪份报纸的办报方针?() A)《新闻报》 B)《申报》 C)《大公报》 D)《世界日报》 参考答案: C 9(2.0分)“苏报案”发生时,《苏报》主笔是谁?() A)陈范 B)章太炎 C)邹容 D)章士钊

10(2.0分)《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与下列哪份报纸密切相关?() A)《大江报》 B)《湘学新报》 C)《苏报》 D)《民报》 参考答案: C 11(2.0分)《京话日报》的创办者是谁?() A)彭翼仲 B)杭辛斋 C)林白水 D)裘可桴 参考答案: A 12(2.0分)《革命军》的作者是() A)章太炎 B)邹容 C)秋瑾 D)陈天华 参考答案: B 13(2.0分)《红色中华》创刊于哪一年? A)1937年 B)1945年 C)1931年 D)1927年 参考答案: C 14(2.0分)《新华日报》称下列哪份报纸对蒋介石是“小骂大帮忙”?() A)《大公报》 B)《申报》 C)《观察》 D)《新闻报》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章)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第1—8 章) ------------------------------------------作者xxxx ------------------------------------------日期xxxx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1)起始和发展脉络: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2)古代报纸的诞生: 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3,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外国新闻史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外国新闻史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题目 1. 什么是第一次抱团(press pool)?它起源于哪个国家? 答:第一次抱团(press pool)是指由记者代表所有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它起源于美国。 2. 新闻镜头中所谓的“三分之一法则”是什么? 答:新闻镜头中的“三分之一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人物所在的位置通常在画面的上部或中部,而不会位于画面的下部。这是因为画面的下部通常会被配上文字或其他信息,将人物放在那里会对观众阅读产生干扰。 3. 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倒装语句有哪些? 答: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倒装语句有以下几种: •主语+谓语+宾语+地点 –例如:Last night, burglars broke into the jewelry store. •主语+be动词/助动词+宾语 –例如:In the street were piles of garbage. •主语+动词+not/never+谓语 –例如:Never before have we seen such a terrible accident. 4. 媒体如何使用数据新闻?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媒体可以使用数据新闻来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故事和趋势,向读者展示更深入的信息。例如,《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一篇名为《How Different Groups

Spend Their Day》的文章,让读者通过一个交互式图表,了解不同人群在一天中的时间分配情况。这个图表将美国人分成不同的群体,包括父母、单身人士、退休人员等,让读者可以看到每个群体在睡觉、工作、购物等方面的时间分配。这样的报道无疑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不同人群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外国新闻史教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答案。这些问题涵盖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包括第一次抱团、三分之一法则、倒装语句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数据新闻的概念和应用,通过一个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用交互式图表来展示数据。希望这样的内容可以对学习新闻报道的读者有所帮助。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解答版1.docx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民族传播形式是(B ) A.邸报 B.金石碑刻和写经修史 C.露布 D.狼烟 2.我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是C A.《蜜蜂华报》 B.《中国丛报》 C.《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D.《天下新闻》 3.1918年创办《京报》,写作《实际应用新闻学》的著名报人是(D )。 A.刘少少 B.徐彬彬 C.胡政之 D.邵飘萍 4.中共中央领导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 (B )。 A.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B.延安新华广播电 台 C.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D.重庆新华广播电 台 5.世界上第一份日报1650年出现于(B ) A.英国《新到新闻》 B.德意志地区《新到新闻》 C.德国《每日新闻》年 D.法国《巴黎新闻》

6.手抄小报发源于(A ) A.威尼斯 B.美因茨 C.奥地利 D.巴黎 7.1644年印刷的小册子《论出版自由》的作者及国家是(A ) A.弥尔顿,英国 B.杜歇尔老爹,法国 C.普利策,美国 D.沃尔夫,德国 8.报业垄断的两个标志是(C ) A.报团和廉价报纸的出现 B.报团和黄色新闻出现 C.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D.广播和电视的诞生,特写辛迪加的出现 9.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是 (D ) A.邸报 B.朝报 C.进奏院状 D.小报 10.1874年,王韬创办的我国近代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是(A ) o A.《循环日报》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清议报》 11.1918年创办《京报》,写作《实际应用新闻学》的著名报人是(D )。 A.刘少少 B.徐彬彬 C.胡政之 D.邵飘萍 12.首次公开报道红军长征中国现当代著名记者 是(D)

全球新闻传播史课后题答案 李彬版

全球新闻传播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人类传播历程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电子传播---→ 印刷传播-----------------→ 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 新闻事业-----------------→ 一次出现,相互补充,相互叠加 口头传播覆盖了整个人类传播史,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传播方式。手写阶段以及印刷与电子阶段在时间上都是人类近代发展史中出现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 一、定期报刊出现于何时?怎么看待它的出现? 出现于17世纪初。和早期新闻媒介(如新闻信)相比,呈现出三点差异:一个私下传播一个公开发行(代表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一个内容单一一个信息博杂(体现着现代社会信息骤增的趋势);一个随机传布一个定期出版(凝聚着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与信用、精确、效益、效率相关。 二、“科兰特”是什么意思?“新闻书”是什么意思? 科兰特:最早的英文报纸。1620年出版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然后运往英国销售。科兰特一词来自于荷兰语的KRANT,意思是CURRENTS OF NEWS。并非某一特定报刊的名称,而是通称那种刊载新闻为主的印刷出版物,如现在所说的报纸期刊。 不是英国最早的报纸,但直接促成了英国最早报纸的问世 早期的英国报纸除了模仿科兰特的样式之外,连内容都直接翻译自荷兰文的科兰特。 科兰特虽然是报纸,但外观是书本形式,有封面、书脊等,所以又叫新闻书。 各国均曾经历了从新闻书到新闻纸的发展过程。 三、雷诺多特为什么被称为“法国报业之父”? 1631年,雷诺多特在巴黎创办了法国第一家报纸——《法国公报》,由此得此名。《法国公报》自觉以维护王朝利益为己任,还刊登政论文章,这也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雷诺多特反对编造新闻。其眼光见识及经营之道无不出类拔萃。 第三章 一、什么是“蛇的漫画” 1754年5月9日的《宾夕法尼亚公报》刊登了一幅“蛇的漫画”。漫画是一条蛇,被断成几截,每一截都表明当时一个殖民地的简称。其寓意就是各殖民地应该联合起来,否则就只死路一条。所以漫画的标题就叫“不联合,即死亡”(Join,or Die)。这幅漫画用简洁凝

外国新闻史课后习题答案

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简答题) 【答案】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既有促进又有阻碍。 (1)从总体上来看,西欧封建王权的兴起对当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强大的王权,英、法两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获得了一段较为长期的稳定局面,有了较大的发展,积蓄了较为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这一切,为后来以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为主的新型传播事业不断突破日益阻碍其发展势头的封建集权主义传播政策,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充当舆论先锋的历史角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专制王权对其王国内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王权对社会传播事业的专制掌控上,更表现在对后来已不甘心只蛰伏在经济领域里赚钱,也想在政治生活中有 所表现的市民阶层新闻传媒的残酷打击、百般迫害上。随着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蜜月”关系的终结,日益腐朽的王权与以往时有冲突的封建贵族们联手,开始了对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全面压制。但是,在王权庇护下业已强大起来了的资产阶级早已不复谨小慎微、低三下四的旧态,而是以激扬的面貌、高昂的斗志拿起了武器一一笔和枪,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2.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论述题)

3.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论述题) 4.试评价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论述题) 【答案】(1)北美十二州殖民地受英国当局的控制。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在北美出版报刊印刷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远隔天涯海角,而且在法律卜殖民地的民众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但是英国殖民当局却对印刷出版物感到十分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 1、三社四边协议 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2、默多克 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3、新记《大公报》 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 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 4、癸丑报灾 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

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 5、便士报 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 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6、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得名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星期日世界报》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这里的“黄色”,并不等于色情。而且最初的黄色新闻并没有色情成分,主要以耸人听闻著称。后来的黄色新闻则不仅限于色情一隅。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同时策动社会运动。 一般也认为,黄色新闻是现代小型报的前身。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 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另一个公共领域”。 7、竖三民 指于右任从1909年起陆续创办的三份革命派报纸:《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1909年5月,于右任集资在上海租界办《民呼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因激烈抨击清政府被迫停刊。 后不久,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因激烈反日引起日方不满,串通清政府和租界当局查封了《民吁日报》。 一年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立报》。因三张报纸出版时间连续且都以“民”字开头,人们遂将这三张报纸称为“竖三民”。 8、红色中华社

新闻史练习题含答案

新闻史练习题含答案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A、汉 B、唐 C、宋 D、明 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 A、《中国丛报》

C、《广州记录报》 D、《蜜蜂华报》 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 A、《上海新报》 B、《字林西报》 C、《申报》 D、《新闻报》 4、《申报》创刊于() A、1882年4月 B、1893年2月 C、1868年9月 D、1872年4月 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时务报》创刊人是() 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唐才常 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王韬 D、严复 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 A、“开民智”、“造新民” 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 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 一.填空题1.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 2.中国最早的外文报纸:《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办,周刊,葡萄牙文 3.《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4.《时务报》:1896年创办于上海,梁启超任总撰述,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5.《大江报》两篇著名时评:一篇是署名“海”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另一篇是署名“奇谈”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6.我党(在中共苏维埃时期)最早的通讯社:1931年,江西瑞金,红色中华社 7.最早书报检查制度:宋朝的“定本”制度 8.我国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在广州由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9.《国闻报》:1897年创办于天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 10.《向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11.我党最早的日报:在五卅运动中,我党1925年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 12.白话运动开始于谁的文章,发表于哪一年哪本书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 13.最早的民间小报:《游戏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