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企业案例分析Word版

戴尔企业案例分析Word版
戴尔企业案例分析Word版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网络销售与实务》课程作业题目:戴尔企业案例分析

戴尔企业案例分析

——戴尔公司网络销售模式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戴尔是最早实施电子商务的电脑公司,靠着其开创的“戴尔模式”创造了一个PC产业的神话,缔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IT企业。“戴尔模式”的成功为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销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销售理念、供应链管理、细分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指出企业应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销售。

本文主要运用分析-决策型分析方法,通过对戴尔公司网络销售策略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企业网络销售戴尔模式

一、戴尔公司网络销售模式概述

戴尔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电子商务网上直销的电脑公司。戴尔公司最初实施电子商务网上直销战略是在英特网刚刚开始发展阶段,PC机也刚刚进入人们的生活。当时美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厂家要数苹果和IBM了,他们都应用的是传统的销售模式,戴尔的网上直销模式给人以全新的购买方式。戴尔也凭借自己的创新营销模式—戴尔模式,很快由一家小公司变成全球最大的电脑销售公司。

(一)戴尔公司简介

戴尔是目前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系统直销商,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主要领导厂商。在全球技术支出日益萎缩的市场里,戴尔的财务业绩可说是骄人的。公司2012年一个财政年度(截止12月31日)的销售增长14%,达5500亿美元。其净收入跳升70%,达41亿美元。2013第一季度(截止4月)的业绩同样令人鼓舞:销售额上升18%,达95亿美元;预期利润增长31%,达5.98亿美元。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捷威(Gateway)和惠普同期的个人电脑销售均呈下降之势。而戴尔创始人41岁的Michael Dell也因为公司的迅速增长,其个人净资产至

2011年已达到217亿美元,跃居美国福布斯杂志2011年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位,戴尔在全球的产品销量高于任何一家电脑厂商,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25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源于其坚持和正确实施电子商务的直销模式,正如Michael Dell在谈到公司成功的秘诀时说:“我们取胜主要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就是著名的“戴尔模式”。

(二)网络销售定义

网络销售,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销售(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即是常说的电子商务。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电子商务的特点就是高效性、虚拟性、无纸化、低成本。这样,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就可以实现低成本战略。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企业对企业(B to B)、企业对消费者(B to C)、企业对政府(B to G)、消费者对消费者(C to C)、消费者对政府(C to G)。而我们登陆到戴尔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主要是B to C这种模式,但他也有一部分是对企业和政府的。

(三)戴尔直销模式介绍

戴尔透过首创的直销模式,直接与大型跨国企业、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不断进行市场细分,业务越做越大。《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显示,1994年时,戴尔公司的顾客还只有两类:大型顾客和包括一些商业组织和消费者在内的小型顾客,当年公司的资产为35亿美元;到1996年,就从大型顾客市场中细分出大型公司、中型公司、政府与教育机构三块市场,同年公司资产升至78亿美元;而到了1997年,戴尔又进一步把大型公司细分为全球性企业客户和大型公司两块市场,政府与教育机构市场则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教育机构三块不同的市场,小型顾客则进一步分解为小型公司和一般消费者两块业务,当年公司资产攀升到了120亿美元。

戴尔是按照订单生产,可以说它的生产是没有风险的。对消费者的好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是其他电脑公司所不具备的。而且这样一来,戴尔精简的生产、销售、物流过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又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事实证明戴尔模式是非常奏效的,戴尔的发展靠的是“内力”来吸引住更多的客户,同时,戴尔根据市场反应,也适时调整自己的销售模式。2007年9月24日,戴尔与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商国美电器结盟,借助国美700家门店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国美的门店变成了戴尔网上直销的代售点。戴尔公司消费者业务销售和营销副总裁迈克尔.戴德迈称这次与国美的合作是“戴尔直销模式的延伸”。不久后,戴尔也与宏图三胞、苏宁建立了直接的供货关系,借这些家电卖场,迅速切入到终端市场。

二、企业开展网络销售的模式分析

(一)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已达到4.98亿,手机网民数达1.67亿。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17万亿元,比上年度增长90%。同时,追求个性化、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购商品。中国网络购物发展迅速,2012年12月底,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9329万,半年内增加36.4%。CNNIC采用电话调查方式对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广州、深圳、长春等19个经济发达城市进行调查,访问对象是半年内上过网且在网上买过东西的网民。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19个城市中,2012年上半年网络购物金额达到了462亿元。截至2012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

电子商务已经在我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发展之路,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教育、金融、保险、证券及信息服务业全面涉及,并进行了大量的可靠的交易。

(二)网络销售,引进供应链管理思想

戴尔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把客户、配件生产供应商、装配线、物流等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始终以渠道流程优化为核心。

通过供应链流程的简化和优化,信息反馈速度的提高,加强库存管理能力及与零件供应商的协作关系,达到“用信息取代存货”,就可以保证产品永远新鲜。通过信息分析,不仅可以获得客户有关的“购买行为形态”、“产品偏好”、“更

新周期”、“策略转折”等情报,而且能掌握市场世代交替或供应商转型的关键采购时期。

但是,完全复制戴尔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中国企业来说并不现实,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经营管理水平、技术与资金实力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供应链管理,采取外包租用模式,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方式,也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业务承受能力和管理承受能力,先固化渠道行为,真正将供应链运转起来,再追求适度的持续的优化,实现对合作伙伴行为的管理,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三)细分市场是未来的方向

戴尔公司通过市场细分+顾客细分的做法,更有效衡量各营运项目的资产运用,通过评估每个细分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并与其它市场作比较,就可以制定出日后的绩效目标,使各项业务的全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戴尔每一次的业务细分,更深入了解各顾客群的特别需要,便可与供应商协调,把信息转换为应有的存货。

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与顾客保持沟通,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还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更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由于盲目模仿,造成失败的情况也比较多。在这里,有几点建议,提醒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销售时注意:(一)加强对网络销售的认识与理解

企业必须了解网络,了解电子商务市场,了解目标客户,了解行业产品在电子商务里的实际情况;

(二)企业应完善网络销售条件

首先,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专门网页,提供所销售产品的种类、型号、数量和供货时间,以及联系方式等;

其次,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系统,特别是库存系统与销售系统应数据共享,使销售部门能及时了解信息,做好网上销售信息的更新;

再次,企业应与固定的电商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网上销售,加强双方的互惠互利合作,获得长期商业利益。

(三)强化与顾客的联系

对于企业来说,开展网络销售,应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伙伴关系,适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并始终保持实时互动,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企业也应做好市场细分,不单单是产品和顾客群的细分,更主要的是不断分析顾客需求的微小变化,深入了解各顾客群的特别需要,适时做好调整工作;

(四)重视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

网络销售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对于开展网络销售的企业来说,应注重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既能够熟悉传统产业又能够深入理解电子商务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行业化的各个层次人才。

结论

戴尔公司开创了电子商务的先河,给我们带来了可贵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戴尔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销售行为,目前已通过门店,把网站上的东西落地销售。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戴尔模式”是不能直接照搬的。在传统的商业销售模式基础是,开展网络销售新模式,以共赢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才更能体现商家与顾客的联系。因此,吸取戴尔公司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模式有的网络销售,以促进网络销售更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王毓敏,《戴尔直销模式的中国化道路》,《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6期。

[2] 熊东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浅探》,《中国商界》,2008年第3期。

[3] 唐峻,《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市场研究》,2008年第2期。

[4] 袁茂琳,《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的选择》,《经营与管理》,2007年第11期。

[5] 郑石明,《营销模式的变革》,《销售与市场》,2008年第10期。

[6] 梁冬婷,《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变化及对策》,《北方经贸》,2008年第6期。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