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膨化稳定米糠中可食用油的浸出和精炼

膨化稳定米糠中可食用油的浸出和精炼

膨化稳定米糠中可食用油的浸出和精炼摘要从膨化稳定的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用于加工优质色拉油。

在用溶剂萃取油脂之前,稳定性会阻止米糠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形成,因而提高精炼油脂的产量。

由稳定米糠构成的胚片利于油脂快速浸取和高效萃取。

浸出之后不久进行脱胶除去大部分的胶质和蜡质,如果脱胶不及时将导致精炼率降低。

用16Bé的NaOH和过量的0.5%NaOH溶液碱炼最高效,酸性活性粘土对精炼油的脱色效果很明显,并且加入木炭不会增加漂白脱色效果。

经一定温度梯度研究,稳定化温度似乎不会影响脱色油的颜色。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波长在537~612nm范围内。

前言在日本,从米糠中制取食用油非常普遍,年产量可达100,000MT。

然而,在其他以大米为主要作物的国家中这只占很小的比例。

这种潜在的油脂原料并未被不发达国家充分开发利用,由于碾米之后没有及时进行米糠浸出,导致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进入油脂中,进而导致油脂萃取成本增加。

布朗证明碾米之后米糠中游离脂肪酸的迅速积聚和酶的活性有关,并且建议高温使酶失活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出现。

Reddi等人用己烷萃取碾米后几小时内的米糠,发现可以制取在脱胶和脱蜡时的精炼损失仅为20%的优质色拉油。

近年来,尤其在日本,米糠油的浸取和精炼技术取得了许多的进步和发展。

加工技术已经被松下佳江审核并更新。

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可行的使米糠中酶失活的方法,为优质食用油提供原料。

Sayre和Enochian等人审核了米糠稳定系统的状况,分析了使用挤压式蒸煮器实现米糠稳定化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研究出了一种阻止米糠中游离脂肪酸聚集的方法,那就是使酶永久失活。

同时也降低了微生物的活动水平,改善油脂质量。

简单的挤压式蒸煮器将米糠温度先加热到130C,然后在冷却之前于99C左右保温3分钟。

目前的研究表明,使用挤压式蒸煮器可以从稳定米糠中获得高质量的食用油。

传统的浸出碱炼工序停留在实验室规模。

材料与方法稳定剂挤压嘴处理碾米后十分钟内的米糠,如有必要,在挤出口加水将米糠的水分提高到12%,挤出温度130C,于99C下保温三分钟,然后热风冷却到40C,最后打包包装。

100T米糠膨化浸出可行性报告

100T米糠膨化浸出可行性报告

100t/d米糠膨化浸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提出背景二、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三、资源来源及环境条件四、生产规模及销售规划五、选择厂址及基建工程六、工艺及设备七、项目总投资八、劳动卫生安全九、经济效益分析十、项目进度十一、结论一、项目提出背景在我国,浸出油厂多达2500家,但基本上以大豆和菜籽油厂为主,并且规模逐渐扩大,市场竞争激烈。

而作为稻谷副产品的米糠因易变质和酸败,所以一直未受到重视。

由于米糠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比较高,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通过先进的米糠膨化技术有效地钝化米糠中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并保存所有的营养成分,膨化后的米糠料胚利于浸出,所以米糠浸出油厂近几年发展很快。

二、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㈠、国内情况:从油来说:1.产需缺口拉大我国每年食用油消费量在900万吨,而国内生产的食用油在700万吨左右,产需缺口在150万吨---200万吨之间。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植物油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产量却相对减少,产需缺口拉大。

2.国家政策的调整迈入九十年代末,国家对合资和外资企业优惠政策有所调整(相对减少),这样相对提高了国内油厂竞争能力。

另外,对成品油进口严格限制,而鼓励进口油料,有利于国内油厂的发展。

再者,九八年严厉打击进口走私油,更是给油厂发展提供了机会,油脂市场需求相对增大。

综上所述,国内的油脂市场是极具潜力的。

三、资源来源及环境条件1.主要原材料米糠的来源主要依托黑龙江省,那里有众多的大米加工厂。

2.燃料当地情况3.交通运输等当地情况四、生产规模及销售规划建造厂生产规模为日加工米糠100吨,扣除检修等因素,全年生产250天,出油率13%,出粕率84%,累计年加工能力为25000吨米糠,生产米糠油3250吨,生产米糠粕21000吨。

米糠粕的销售基本上以省内销售为主,省外为辅,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而灵活调整。

米糠油(稻米油)设备压榨工艺(概述)

米糠油(稻米油)设备压榨工艺(概述)

稻米油设备,又名米糠油设备,由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其意义在于提取米糠中的高营养食用油脂。

原理工艺米糠油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浸出法(精炼法)。

浸出法(精炼法浸提工艺生产出的油也叫浸出油,就是用有机溶剂(比如汽油、乙醇等)浸提油料,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使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工艺。

最初浸提出来的“油”是有机溶剂和油脂等的混合物,不能食用,必须经过一系列精炼工艺(脱腊、脱胶、脱水、脱臭、脱酸、脱色等化学处理)后才能食用,这种油一般颜色较浅、材料种子中最初的天然气味淡或无明显气味。

浸提工艺几乎能将油料中所有的油全部提取出来,经济效益非常高,是现代油脂行业最普及的加工方式。

制取工艺米糠的浸出→米糠→筛选→去石→膨化(造粒)→浸出→米糠混合油→加温分提→精过滤→米糠油稻米油稻米油经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压榨或浸出等工艺提取分离所得的油脂即为稻米油。

分为米糠油和米珍油两类:从米糠(稻谷的保护皮层如果皮、种皮、外胚乳等)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糠油,从米珍(稻米胚与糊粉层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精准碾米提纯物)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珍油。

GB 19112—2003 《米糠油》是目前我国食用稻米油的国家标准。

但随着人们日益对食用油安全的重视,2013年7月3日,由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等主办的《米糠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该工作组组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表示,《食用稻米油》新国标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起草,明年上半年报批、审定,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颁布。

《米珍油》的发明将颠覆原《米糠油》食用稻米油的标准。

稻谷,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谷64%的营养在米皮和米胚中,约60%的营养蕴藏于糊粉层和胚(米珍)中。

当前稻米油提炼于米皮和胚芽,150公斤稻谷能提炼出1升一级稻米油。

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又称玄米油,研发及食用历史久远,且不断加快,将来稻米油将脱脂分离自米珍。

米糠预处理工艺过程及原理

米糠预处理工艺过程及原理

米糠预处理工艺过程及原理传统预处理工艺米糠浸出制油前的预处理,传统工艺主要有造粒成型和蒸炒(烘炒)成型两种。

这两种方式虽然工艺成熟、稳定,但也有不少弊端,如动力、蒸汽消耗大,粉末度大,色泽深,干粕残油高,溶剂损耗大,浸出设备的生产率低,易使平转浸出器产生搭桥现象,精炼得率低等。

膨化预处理工艺膨化成型保鲜原理膨化亦称为结构化或组织化,即利用膨化机的不等距非标准螺旋系统的挤压推进,米糠间隙中的气体被挤出,并迅速被物料填充,米糠受剪切作用而产生回流,使机膛内的压力增大,随着螺旋与机膛间的摩擦使米糠的晶体达到充分混合、挤压、加热、胶合、糊化而产生组织变化,脂肪层结构遭到破坏;同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机膛内温度很快升高到125℃左右,有效的钝化了米糠中的各种酶的活性,破坏了脂肪层结构;米糠被挤压到出口处时,淀粉、蛋白质转化为粘性状态,压力由高压瞬间变为常压,造成水分迅速地从组织结构中蒸发出来,使其内部形成无数的微孔结构,冷却干燥后,米糠即膨化成型。

工艺流程原料米糠→糠粞分离→调质→油料膨化机→冷却→(包装计量)→浸出车间→精炼车间→成品油膨化前准备米糠进入膨化机前必须预先进行糠粞分离。

因为原料中如含有较多的碎米和粗糠壳等杂质,会加快膨化机的磨损,更重要的是碎米含有较多的淀粉,使米糠在膨化过程中形成不了适当的压力,而且会使膨化物料结构松散,达不到良好的膨化效果,极易增加浸出料的粉末度和干粕残油,而影响浸出效果。

原料米糠的水分对膨化机的工作甚有影响,它直接决定膨化后的弹性与塑性。

米糠水分过高,物料弹性差,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和热能适宜的破坏油细胞和酶;而水分过低,物料塑性差,会使膨化温度过高,物料焦化,加深物料颜色,并易堵塞膨化机,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膨化物料。

根据使用结果,米糠入机前水分应控制在11~13%为宜。

入机的温度和环境温度对膨化效果及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原料米糠进行预热的膨化效果和产量都比未预热米糠的要好。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一、米糠油加工成套设备的精炼技术1.米糠油化学精炼技术化学精炼也称为碱炼脱酸工艺,是用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精炼方法,是目前油脂行业运用最广泛的脱酸工艺。

米糠油化学精炼工艺流程 :脱胶脱酸米糠原油中一般含有比较高的游离脂肪酸,采用化学碱炼的方法消耗较多的辅助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但是两次碱炼所产生的皂脚可以作为提取谷维素的原料,生产厂家应合理地加以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脱色米糠油色素与大豆油、菜籽油色素相比是较难脱除的。

我们采用“环流蒸汽搅拌式脱色塔”,较好地实现了米糠油的脱色。

在实践生产中,脱色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脱色效果,时间过短脱色效果不好;时间过长会引起新色素的形成和热固定现象的发生,造成油脂的氧化和回色。

脱臭我国米糠油连续精炼多使用塔盘式脱臭塔和填料脱臭塔。

在米糠油脱臭过程中,甾醇和维生素 E 易被蒸馏物夹带而损失,脱臭的工艺条件不同,它们的损失率也不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适当控制较低的脱臭温度、直接蒸汽的通入量和时间,使甾醇和维生素 E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脱蜡脱蜡是米糠油精炼工艺的一道关键工序,脱蜡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精炼成品油的质量和精炼得率以及糠蜡综合利用的效果。

脱蜡工艺有常规法、表面活性剂法、溶剂脱蜡法、稀碱法等。

工业生产常采用的是常规法,其次是表面活性剂法,其他方法很少采用或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下面就常规法脱蜡工艺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脱蜡工艺一般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以一定的结晶速率将温度比较高的油冷却到 25 ℃以下,然后在此温度下继续结晶一段时间;第二步用压缩空气或柱塞泵将结晶后的油导入养晶罐内,保持油温不变,继续养晶一段时间,以利于形成稳定的晶型。

为了不使油脂剧冷而影响结晶效果,油与冷却剂温差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 5 ℃左右。

米糠油的功能特性及膨化浸出工艺

米糠油的功能特性及膨化浸出工艺

米糠油的功能特性及膨化浸出工艺赵旭;董殿文;林琳;李玉;谢德利【摘要】米糠被称为"天赐营养源",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而米糠油不仅脂肪酸构成比较完整,而且含有谷维素、角鲨烯、维生素、磷脂、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被营养学家誉为"营养保健油".简述米糠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重点介绍米糠膨化浸出制油技术工艺,包括操作过程、参数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米糠油生产提供装备技术方法.【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米糠;米糠油;膨化;浸出工艺;功能【作者】赵旭;董殿文;林琳;李玉;谢德利【作者单位】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110032;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110032;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110032;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110032;鞍山市千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鞍山,1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米糠是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副产品之一。

在国外,米糠被称为“天赐营养源”,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开发价值。

我国稻谷年产量在1.9亿t左右,米糠年产量在1 000万t左右,是一种量大面广的油料资源,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由于米糠具有易酸败、不宜储藏等特性,通常被用作动物饲料,只有10%左右的米糠用来榨油或进一步制备植酸钙、肌醇或谷维素等价值较高的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对米糠中解脂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钝化,使酶失去活性,可提高米糠储存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米糠的储藏时间,进而使米糠成为一种较好的油脂加工原料。

1 米糠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1.1 米糠油的营养成分米糠的含油率为16%~22%,其中油酸40%~50%、亚油酸29%~42%、亚麻酸1%、棕榈酸12%~20%、VE 90~163 mg/100 g,其营养价值高于豆油、菜子油等,是一种保健食用油。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江南大学食科070608 秦臻一、米糠的理化性质米糠是由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少量米胚和碎米组成。

新鲜的米糠呈黄色,有一股米香味,具有鳞片状不规则结构,米糠成分随品种、精碾的条件等因素有很大的不同。

米糠油的化学结构组成极为独特,符合人类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0%,不饱和脂肪酸占80%,不饱和酸中的油酸占38%,亚油酸占40%,它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过多的沉积,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米糠油中含有的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酶、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几十种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对调节人体机能、改善代谢功能都有很大作用。

米糠油的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属新型功能性保健食用油。

未精炼的毛糠油含有3%~5.5%不皂化物。

米糠油的酸值较高,约含有25%的游离酸,此外还含有糠屑1%~5%,糠蜡3%~9%,磷脂1%~2%以及少量其他杂质主要是谷维素、甾醇和高级脂肪醇等。

二、米糠油的制取工艺(1)压榨法工艺流程:清选→蒸炒→炒坯→压榨→过滤→毛糠油→精炼→米糠油清选可用风选、筛选等方法除去米糠中的碎米及其他杂质,保证出油率。

蒸炒为了使米糠中的粗纤维软化、蛋白质凝聚、细胞破碎、细小油滴凝聚成较大油滴,以便容易出油。

条件:转速40r/min,温度120℃,时间10min左右,水分达到32~37%。

炒坯降低坯中的水分,以利于出油。

条件:温度115~120℃,不断翻动,时间20~30min,水分降至5~7%。

压榨条件:温度80~90℃,时间3~5min过滤将压榨好的毛糠油用帆布或双层白布在过滤机中过滤,过滤温度控制在70℃。

压榨出来的毛油必须经过精炼才能食用。

溶剂浸出法1、水溶液浸出米糠油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水溶液浸出工艺(ATP)是指应用水溶液从含油物中浸出脂肪的工艺过程。

筛选:米糠通过16目筛去除外来物、稻粒、壳片和碎米。

贮存:筛选后,米糠在-18℃下存于塑料袋中,使用前在4℃冰箱中融化24h。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收稿日期:2003-08-22;修回日期:2004-02-27作者简介:钟科贤(196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脂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的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3-7969(2004)04-0056-05 中图分类号:TS224 文献标识码:A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钟科贤(江西省泰然科技创造社,343700江西省泰和县城上解放路142号) 摘要:米糠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

米糠一次浸出需经历米糠预处理和米糠浸出两个阶段,米糠预处理的方法有3种:蒸炒、造粒、膨化,其中膨化又分为干式膨化和湿式膨化两种方式;米糠的浸出制油工艺过程具有与其他大宗油料不尽相同的工艺、设备要求,主要体现在物料浸出与湿粕脱溶两道工序上。

米糠浸出所得到的毛糠油为一种高酸值毛油,采用物理精炼工艺在提高油脂精炼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包括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脂,关键工序是蒸馏脱酸,脱胶、脱色是其至关重要的前处理工序。

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毛糠油的原料情况和精糠油的成品质量等级要求,结合化学精炼工艺进行综合精炼或进行各种档次成品油的生产调节,取得物尽其用的效益。

关键词:米糠;米糠油;一次浸出;物理精炼 米糠是大米加工的副产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从米糠这一特殊油料中可提取毛米糠油(简称“毛糠油”),经过精炼得到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用米糠油[1]。

米糠含油量为14%~24%,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

由于米糠内含解脂酶,通常毛糠油的酸值都在10~30mgK OH/g 。

从霉变米糠中提取的毛糠油或已酸败的毛糠油,其酸值高得惊人,有时高达40~100mgK OH/g 。

针对高酸值毛糠油的加工,选择物理精炼是最合适的。

笔者结合17年来从事米糠浸出与米糠油精炼的工作实践体会,就米糠一次浸出与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与设备技术,作一简要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操作程序:
1)清理。

米糠清理的目的是清除铁质、石砂等硬杂和碎米、草绳、植物桔杆、麻袋和编织袋的碎片等,避免因损坏和堵塞膨化机而影响膨化效果。

米糠中的铁杂通常采用让米糠通过安装在设备进料口处的条型磁铁的方法加以去除。

在膨化过程中,一般要求杂质含量小于3%。

2)调质。

调质处理是指在米糠进入膨化机之前,先对米糠进行提前预热,并调节米糠水分含量的过程。

原料米糠的水分、入机温度和环境温度对膨化机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米糠水分决定膨化料的弹性与塑性。

米糠水分过高,物料弹性差,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和热能来破坏细胞和酶;而水分过低,物料塑性差,则会使膨化温度过高,物料焦化,加深物料颜色,并易堵塞膨化机,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膨化物料。

调质处理后的米糠温度一般控制在65~75℃,水分控制在11%~13%。

3)膨化。

膨化是指通过向膨化机内喷入高压蒸汽和高温水来提高膨化机内温度及湿度,使粉末状的米糠经过高温、高压、剪切、摩擦、膨爆等瞬时作用,聚合成多孔、透气性较好的柱状结构。

膨化后米糠水分较高,可达14%左右。

通过膨化的米糠,细胞组织被彻底破坏,膨化料粒更结实,粉末度较小,容重较大,内部具有更多的孔隙度,外表面具有更多的游离油脂,粒度及机械强度增大。

在浸出时,溶剂对料层的渗透性大为改善,浸出速率提高,可增大浸出器的产量,缩短浸出时间;溶料比小,可减少溶剂消耗和混合油蒸发时的耗汽量;浸出后的湿粕含溶低,可降低湿粕脱溶设备的
负荷和耗汽量。

同时,米糠中的解脂酶、脂肪氧化酶、磷脂酶等酶类钝化更彻底,使浸出毛油的酸值降低,且存放过程中酸值回升慢,非水化磷脂含量减少,浸出毛油质量提高。

在膨化机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能够连续稳定的向膨化机喂料,不能出现物料断流的情况,以保证膨化机榨膛内的工作压力。

膨化机内的温度通常为105~140℃,榨膛内的压力为13MPa。

米糠的膨化过程一般为l0~30s。

4)烘干、冷却。

从膨化机内出来的膨化物料水分太大,温度太高,不适合直接浸出,必须经过烘干、冷却调质处理,使水分达到7%~9%、温度达到50~55℃,以满足浸出工艺要求。

膨化后的米糠一般选用平板烘干机或气流烘干机进行烘干和冷却。

由于米糠具有颗粒小、粉末度大、易黏连、易堵塞等特点,因此,设备连接的料斗、运输通道和输送设备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管径、尺寸及垂直度,以便于米糠的流通。

另外,由于刚膨化完的米糠具有温度较高、水分含量大、柱状结构的物料硬度较低、易碎等特点,因此,其输送不宜使用易造成颗粒破碎的螺旋输送机,而应采用链条式斗提机或刮板输送机等输送设备。

米糠油浸出工艺:米糠浸出工艺分为溶剂浸出、糠粕脱溶、混合油蒸发和溶剂回收4个过程。

河南领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

公司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科研、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

具备很强的各类油脂预处理,浸出,精炼和分提设备加工能力。

设备环保节能,出油率高,专业工程师团队为您量身打造方案,欢迎到厂参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