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1

• 4.6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
(1)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
(2)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 4.7 站址工程地质
•
(1)说明站址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本阶段勘测应对站址方案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
(2)说明站址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
•
说明站址的施工条件。
•
4.1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4.15 站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
*地理位置
•
*系统条件
•
*出线条件
•
*本期和远期的高压、中压出线工程量(不同部分),分期建设情况
•
*防洪涝及排水
•
*地形地貌(土地征用情况)
•
*土石方工程量
•
*工程地质
•
*水源条件
•
*进站道路、交通运输
部门。
•
(2) 当取得有关方面协议时,应作为附件列入可研报告。
•
4.18 勘测要求
•
(1)测量要求:对各站址方案应测量出1:500的地形图。
•
(2)勘测探测点布置要求:简单场地的探测点,按规模应不少于4—6个;在复杂及中等复杂场地的探测点应按地质单元布置,每个地貌单元应不少于
2—3条工程地质剖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勘测提供站址土壤电阻率
5 变电站工程设想
• 5.1 电气主接线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结合系统对电气主接线、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和工程的具体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提出初步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9部分:330~75.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66.9—20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九部分:330kV~750kV变电站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ransmission anddistribution projects of STATE GRIDPart9: 330kV~750kV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166.9 — 201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总的部分 (25 电力系统 (66 电气部分 (87 二次系统 (118 土建部分 (179 水工及暖通部分 (2210 消防部分 (251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 (2612 劳动安全卫生 (2613 施工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方案 (2614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2615 专题报告 (2716 附属工程 (2717 概算部分 (2818 附件 (29本规定用词说明 (30修订说明 (31IQ/GDW166.9 — 2010前言为贯彻落实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规范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基建新技术应用,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对原《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变电站》(Q/GDW 166.2-2007进行修订,形成以下系列标准:Q/GDW 166.2-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二部分:110(66kV变电站Q/GDW 166.8-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八部分:220kV变电站Q/GDW 166.9-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九部分:330~750kV变电站本次修订,紧紧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强设计管理,强化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和方法,依托“三个目录”(标准化建设成果目录、基建新技术研究目录、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目录,提高“三通一标”应用率,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益化、标准化水平。
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修订)(1)要点

QG/YW云南电网公司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修订云南电网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 (3)一、范围. (4)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4)三、术语和定义. (4)四、职责. (4)五、内容与方法. (5)六、一般规定. (5)七、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6)八、工程概述. (8)九、电力系统一次. (8)十、电力系统二次. (11)十一、变电站站址选择. (14)十二、变电站工程设想. (17)十三、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18)十四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20)十五、节能措施分析. (21)十六、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1)十七、图纸. (22)十八、有关协议. (24)十九、检查与考核. (24)前言本办法是根据《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原《云南电网公司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YW-JH-11-2007)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参照《关于下达<云南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界面和业务流程调整方案>的通知》(云电计〔2008〕135号文的相关内容,结合目前前期工作的实际修编而成。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实施,原《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YW-JH-11-2007)予以作废。
本办法由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并归口。
本办法由云南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易志生统一编号。
本办法起草部门: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
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修订)(1)

QG/YW云南电网公司110kV~220kV输变电 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修订)云南电网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3)一、范围 (4)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4)三、术语和定义 (4)四、职责 (4)五、内容与方法 (5)六、一般规定 (5)七、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6)八、工程概述 (8)九、电力系统一次 (8)十、电力系统二次 (11)十一、变电站站址选择 (14)十二、变电站工程设想 (17)十三、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十四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20)十五、节能措施分析 (21)十六、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1)十七、图纸 (22)十八、有关协议 (24)十九、检查与考核 (24)前 言本办法是根据《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原《云南电网公司110kV~220kV 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YW-JH-11-2007)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参照《关于下达<云南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界面和业务流程调整方案>的通知》(云电计〔2008〕135号)文的相关内容,结合目前前期工作的实际修编而成。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实施,原《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QG/YW-JH-11-2007)予以作废。
本办法由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并归口。
本办法由云南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易志生统一编号。
本办法起草部门: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钱纹、袁源。
本办法主要审核人:李品清、郑外生、张虹。
本办法由廖泽龙批准。
本办法由云南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解释。
云南电网公司110kV~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一、范围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
为进一步加强云南电网公司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规范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提高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满足建设项目核准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广东电网公司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广东电网公司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广东电网公司统一编码:S.00.00.06/G109-0003-0912-79582009-12-31印发封面2009-12-31实施本制度信息制度名称广东电网公司220kV 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制度编号S.00.00.06/G109-0003-0912-7958 对应文号广电计〔2009〕549号 版 次变更概要 修编时间 状态 0912版1、增加闲置物资再利用有关内容深度和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内容;2、增加节能、抗灾等内容要求;3、各专业内容深度修改和调整。
2009-12-31 在用角色人员 编写刘巍 陈旭 曹华珍 张章亮 张莉丽 杨柳 涂亮 杨赞光 杜鹃 简翔浩 鲁丽娟 吴小蕙 潘春平 梁爱武 金晓华 肖志军 林福杏 汪华安 汤坚 梁水林 初审会签、、 审核李闻宇 批准2009-12-31印发 制度信息2009-12-31实施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性文件 (1)3 总 则 (1)4 编制的基本要求 (2)5 内容及深度要求 (3)6 附件及附图 (30)7 项目支持性专题报告 (32)附录A (33)编 制 说 明 (36)I前 言为指导广东电网公司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规范报告编制内容的深度要求,加强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满足项目可研审批的要求,满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电力项目核准制的要求,提高电网项目投资效益,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基础,结合广东电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广东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主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IS.00.00.06/G109-0003-0912-7958 广东电网公司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22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或改建变电站工程及线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Q/GDW_433-20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内容深度规定》及编制说明final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总则1
3变电工程造价分析1
4架空线路工程造价分析2
5其他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3
6工程造价投资控制及“三通一标”应用情况分析3
7存在的问题及经验4
8结论、建议及下一步工作4
附录A5
编制说明30
前 言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内容深度规定》为国家电网公司系列标准。
220kV***变电工程
(1)工程基本概况
阐述工程的基本概况,详见表17。包括工程名称、电压等级、高压侧配电型式、变电站建筑型式、征地面积、主变容量及台数、本期出线回路数、特殊说明(例如特殊的地质、处理方式、建场费相关、管理相关)等。
(2)工程造价水平及费用构成
对比该工程与本年度工程平均造价水平及费用构成,详见表18。
对比分析各个工程之间全站建筑面积、主控楼建筑面积、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的差异,针对差异较大工程,从地质条件、建设标准等方面分析差异原因。
10.
计算建筑型式为户外站的变电工程的全站建筑面积、主控楼建筑面积、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详见表7。
对比分析各个工程之间全站建筑面积、主控楼建筑面积、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的差异,针对差异较大的工程,从地质条件、建设标准等方面分析差异原因。
10.
计算当年扩建主变工程静态投资及四项费用平均单位容量造价,与上年度进行对比,分析单位容量造价及四项费用的变化情况,详见表10。
10.3.
计算当年扩建间隔工程平均单位间隔造价,与上年度进行对比,详见表10。
vii. ***kV
本节主要分析全站建筑面积、主控楼建筑面积、主控楼单位面积建筑费用等指标,根据工程样本特征,将变电站分为户内站、户外站、半户内及其他四类。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浙江省电力公司2013年 3月第一部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深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10( 20) kV 及以下配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本标准只对设计的内容深度做出规定,不作为设计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标准。
2总则2.1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重要依据。
2.2 设计文件应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工作管理的规定。
2.3 编制可研报告应以审定的配电网规划为基础,并充分应用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2.4 可研报告应落实通用设计方案的采用情况,落实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原则的贯彻情况,说明新技术应用情况。
3一般规定3.1 编制可研报告时,设计单位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确保资料齐全、文字说明清楚、计算结果和图纸清晰、正确。
3.2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与编制同一工程可研报告时,应明确其中一个单位为总体设计单位。
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协调、配合工作归口负责,对参与设计、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将各参与单位的可研、测试等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整理归纳到工程可研总报告中。
3.3 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含附图、附件)(2)可研估算书(3)专题报告(根据需要编制)3.3.1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述(2)电力系统(3)站址的选择(4)配电站工程设想(5)基建标准化成果及新技术的应用(6)投资估算(7)附图和附件3.3.2 可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图纸,可作为附图,也可随文布置:(1)电网地理接线图(2)配电站主接线图(3)配电站总平布置图(4)通信链路拓扑图(5)光缆走向示意图3.3.2.1 电网地理接线图应包括现状电网接线图、工程投产前电网接线图、工程投产年电网接线图、远景电网接线图。
国家电网公司220kv~500kV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内部文件不得翻印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一941994 北京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一94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实施日期:1994年10月1日1994 北京关于颁发《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的通知电规送(1994)6号各电管局、电力局、各电力(勘测)设计院:为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我院委托西南电力设计院修订了《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
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自1994年10月 1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院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南电力设计院。
有关征订和出版发行事宜由我院另行安排。
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目次l 总则 (1)1.l 适用范围 (1)1.2 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1)1.3 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1)2 总的部分 (3)2.1 概述 (3)2.2 所址概况 (4)2.3 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4)2.4 技术经济指标 (5)2.5 初步设计有关文件 (5)3 电力系统部分 (7)3.1 电力系统 (7)3.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8)3.3 系统通情 (8)3.4 所内通情 (9)3.5 系统调度自动化 (9)3.6 电力系统部分图纸 (10)4 电气部分 (12)4.l 电气主接线 (12)4.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12)4.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13)4.4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13)4.6 微机监测装置 (14)4.7 一次接线 (14)4.8 直流系统 (15)4.9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15)4.10 电缆设施 (15)4.11 辅助设施及其他 (15)4.12 电气部分图纸 (15)4.13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20)5 土建部分 (23)5.l 概述 (23)5.2 所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24)5 3 建筑 (26)5.4 结构 (27)5.5 采暖通风 (28)5.6 土建部分图纸 (28)5.7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31)6 水工部分 (34)6.l 所区自然条件 (34)6.2 供水方案及给水系统 (34)6.3 排水系统 (34)6.4 水工部分图纸 (35)6.5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36)7 消防部分 (38)7.2 消防给水 (38)7.3 其它消防措施及消防供电 (39)7.4 消防部分图纸 (39)7.5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39)8 环境保护 (40)8.1 自然和社会环境 (40)8.2 变电所污染防治措施 (40)8.3 变电所绿化规划设计 (40)9 劳动安全卫生 (41)9.1 概述 (41)9.2 变电所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41)10 概算部分 (42)10.1 概述 (42)10.2 编制原则和依据 (43)10.3 投资分析 (45)11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46)11.1 概述 (46)11.2 施工总平面布置 (47)11.3 主要施工方案 (48)11.4 施工控制进度 (48)11.5 交通运输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 (48)11.6 附件 (49)11.7 图纸 (49)12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5l) 12.l 编制内容及要求 (51)12.2 编制说明............................................................(5l) 12.3 编制分项 (52)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53)附加说明 (53)1 总则1.l 适用范围1.1.l 本规定适用于220kV~500kV新建变电所的二段制初步设计,改扩建和其他变电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发布时间:2007-10-18点击次数: 总结近年来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经验,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2007月 10日 8日以国 家电网发展 [2007]812号文印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附件:国家电网发展 [2007]812号文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国电科院,国网经研院,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设计院:
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加强电网项目前期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电网建设的特点,公司 研究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 。现印发试行。
本规定在试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 二 ○○ 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内容深度规定 (试行 二 ○○ 七年十月 目录 总则 ... 1 一般规定 ... 2 “ 两型 ” 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 4 交流工程 ... 7 1 工程概述 ... 7 2 电力系统一次 ... 8 3 电力系统二次 ... 13 4 变电站(串补站站址选择 ... 18 5 变电站工程设想 ... 22 6 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24 7 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 26 8 节能措施分析 ... 28 9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29 直流工程 ... 31 1 工程概况 ... 31 2 电力系统一次 ... 32 3 电力系统二次 ... 37 4 换流站站址选择 ... 41 5 换流站工程设想 ... 46 6 直流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48 7 接地极极址选择及工程设想 ... 51 8 接地极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53 9 节能措施分析 ... 55 10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55 图纸 ... 58 有关协议 ... 60 附则 ... 61 总则 1.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前期工作深度,加强 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研究编制可行性研 究报告,并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评审。评审意见是开展项目专题评估和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开展后续工程设计的依据。
3. 本规定适用于 330千伏及以上新建、扩建、改建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包括直流背靠背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220千伏输变电工 程可行性研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4. 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成果 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5. 为满足项目核准需要,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对于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应及时安排预选线等后续设计,进一步落实变电站站 址和线路路径,配合开展专题评估工作。
一般规定 1.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电网建设(简称 “ 两型 ” 电网建设。推广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推广采用先进适用输变电新技术,提高线 路输电容量,节约线路走廊,集约使用站址资源。注重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控制工程造价。
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 3.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4.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加同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应明确其中一个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其他各协作设计 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调和归口负责,对接受工程外委项目的各设计和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负责将各外 委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试验研究报告等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性意见经分析和整理后归纳到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中。
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同时应分析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 益,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
(2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3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4对新建工程站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原则 上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
(5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大跨越工程,跨越点位置应结合路径方案进行全面技术、节能及经济比较,并进 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
(6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7经济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切合实际,测算的电网电价调整需求合理、可信。 6.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总报告、电力系统一次接入系统报告、电力系统二次接入系统报告、变电站工程选站及工程设想报告、线路工 程选线及工程设想报告、节能降耗分析报告、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报告等卷册编制出版。总报告说明书应按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 图,其他报告也应有必要的附图。
“ 两型 ” 电网建设思路和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土地和线路走廊资源日益紧张,在电网建设中,必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电网输配电 能力、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网损、节省投资。
1.优化建设时序 在负荷增长较快的地区,结合远景地区电网分层分区规划,可考虑同时建设 2组变压器,避免短时间扩建变电站,避免不同电压等 级电网间的重复建设,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节约投资。
2.大容量变压器 75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150、 210万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 50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75、 100、 120、 150万千伏安。在大中型城市负荷 密度较高的地区,每个变电站宜配置 2~4台 100~150万千伏安主变,尽量减少变电站个数,与大截面或耐热导线线路配合应用,可简 化电网结构。 330千伏变压器宜采用 24、 36、 50万千伏安,在负荷密度高的地区推广 36、 50万千伏安主变。 220千伏变压器容量可采用 15、 18、 24、 30、 36万千伏安。
3.串补技术 串补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输电线路的电气距离,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改善潮流分布,宜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中推广采用。
4.同塔双回(多回线路 按远景目标网络规划,应远近结合,采用同塔双回线路架设。初期潮流较轻时,可考虑先单侧挂线。在线路走廊特别紧张的地区, 应考虑优化线路路径,建设同塔多回路,特别是不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多回路,充分利用走廊资源,提高通道利用率。同塔双回(多回 铁塔设计推广采用高强钢。
5.紧凑型线路 在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工程中,应考虑采用紧凑型方案,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 6.导线设计、建造的标准 新建线路导线最高允许温升应按 80ºC设计。经济发达地区,线路改造困难,当老线路因导线截面过小,热稳定水平成为制约电网送 电的瓶颈时,可优先考虑提高导线最高允许温升,其次可考虑将老线路改造为耐热导线。
7.路径 [蒋 1] 大方案选择 对于跨区、跨省线路和较长线路,采用高清晰度卫片辅助路径大方案选择技术,能更加准确地提供统计数据,有效缩短线路路径, 应在线路路径大方案选择中推广采用。
8.导线截面选择 远景潮流较重的线路宜采用大截面导线,减少线路回路数,简化网络结构,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网损。导线截面选择应按全寿命周 期进行比选。 750千伏交流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6×400mm2, 330千伏交流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2×400、 2×630、 4×400mm2。 500千伏交流 导线截面宜采用 4×400、 4×500、 4×630、 4×720mm2,主网架线路宜选用 4×630mm2以上导线, 4×300mm2可在较小容量电厂(例如抽水 蓄能电站接入系统中采用。 500千伏紧凑型线路导线截面宜采用 6×300、 6×400mm2。 220千伏输电线路宜采用截面 2×400、 2×630mm2, 500千伏变电站向枢纽 220千伏变电站送电的出线可采用截面 4×400mm2的导线。
9.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有条件实施的工程应逐步采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10.节能降耗 项目本身应满足能源政策,符合西电东送格局,为节能降耗起到积极的作用。接入系统方案合理,潮流流向、网损合理。变电站设 备选型,应考虑节能产品。输电线路材料和结构应考虑节能和降低线路损耗。
11.注重环境保护 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噪声干扰。优化线路路径,整合输电通道资源,避开环境敏感地区,降低线路走线对环境 的影响;跨越林区采取高跨方案;在山区复杂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技术、岩锚基础技术等,减少土方开挖、保护山区植被。变电 站选择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无法避让的应优先选用占地少的变电站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