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12

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12
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12

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

一、综述

1、银耳

银耳又名白木耳,是一种高等真菌,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是延年益寿的佳品,是世界公认的最珍贵的食用菌和重要药材。

银耳子实体中除银耳多糖物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质、蛋白质、粗纤维等成分,这些物质的存在,将不利于多糖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2、多糖

多糖又名多聚糖,通常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失水从而由甘糖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脱水缩合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均一性多糖、不均一性多糖。

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衰老、抗氧化、抗溃疡、降血糖、调节身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3、银耳多糖简介

银耳多糖(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TP) 是银耳的重要活性成分( 约占银耳干重的60%-70% ) ,是从银耳子实体或液体深层发酵的银耳孢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多糖。

大量研究表明,从银耳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银耳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抗血栓形成、抗突变、抗肿瘤等作用,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清除自由基。

1.1银耳多糖的组成

银耳多糖的主链是由α-(1-3)-糖苷键组成的甘露聚糖,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的侧链,其活性中心是α -(1-3)-甘露聚糖这一共同结构部分。银耳多糖种类包括酸性杂多

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和酸性低聚糖五种,不含核酸、蛋白

质类物质[3]。

1.1.1酸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70%~75%,为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主的多聚

体,中有少量岩藻糖。

1.1.2中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20% 左右,为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多聚

体。

1.1.3胞壁多糖

根据文献报道,一种是从胞壁外层产生的酸性多糖,由D-葡萄糖醛酸、

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另一种为碱性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

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

1.1.4胞外多糖

结构以a-(1-3)连接的甘露糖为主链。

1.1.5酸性低聚糖

2、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制备

银耳中含有丰富的银耳多糖,主要采用热水浸提、碱浸提法、酶法提取、辅以超声波或微波处理,对多糖进行提取;然后经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或活性炭脱色、乙醇沉析分离,再经透析法、超滤法或层析法纯化,最后经干燥、粉碎,得多糖成品。因含有胞壁多糖,破细胞壁技术就成为提高提取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

2.1银耳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

2.1.1热水浸提法

最常用的方法,用水来作为溶剂。

优点:简单易操作。

来了很大的困难,提取效率低和费时;水提取的银耳多糖主要是中性多糖和胞外多糖,多糖的得率普遍较低。

2.1.2碱浸提法

银耳中的多糖主要有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银耳中的一部分酸性多糖在中性条件下不能继续溶出,因此在一定碱性条件下提取银耳多糖,会提高提取得率。

虽然碱处理使多糖含量增加,但碱浸提法容易使部分多糖发生水解,破坏多糖的活性结构。

2.1.3酶解提取法

酶提法是通过酶反应将原料组织分解,一出去细胞壁和膜上的果胶,纤维素以及蛋白质从而降低提取难度,有利于细胞壁内多糖的溶出,使多糖的提取率提高。酶提法的一般方法为按照一定料液比加入样品干粉和生物酶,蒸馏水,在合适的温度和pH至下酶解一定时间,然后升温。酶在一定的温度下提取一段时间,离心取上清液即可测定多糖的含量。

优点:由于真菌内壁成分复杂,而单一酶提法不能完全提取出全部的银耳多糖,所以利用多种酶复合产生协同作用,充分破坏菌体细胞结构,最大限度的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缺点:酶提法使银耳多糖获得率大幅度的增加还具有提取条件温和,提取时间短,对多糖损伤小,杂质易除的优点,但是酶的价格较高,又容易失活,在实验中温度控制要求十分严格(酶对于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且多糖的高级结构,可能因为酶的作用而改变。

2.1.4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超声波激荡空气产生震动的原理,对银耳有极大的压力,造成真菌细胞壁以及整个生物体破裂,同时超声波产生的刺激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真菌细胞内多糖的释放,扩散及溶解,因而能很好的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优点: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多糖结构稳定等优点缺点:超声波提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糖苷键的断裂而导致提取率的降低。

2.1.5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辐射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尤其是水分子,产生大量热量,使得细胞内的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壁水分减小,细胞收缩,表面出现裂纹。由于孔洞和裂纹的存在,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胞内多糖。

优点:微波加热的热效率高,温度升高快速而均匀,因此,应用微波加热提取手段,能够显著缩短萃取时间,较大程度地提高多糖的萃取效率。

缺点:微波的频率很高,能深入渗透物体,对细胞的结构有较大作用。

2.1.6酸、碱提法

酸碱法提取银耳多糖,通过酸碱液的充分作用,使得银耳的细胞,细胞壁充分吸收水分膨胀而破裂从而使银耳多糖充分游离出来,提高多糖的获得率。

优点:能够一定程度提高多糖的产率。

缺点:由于使用酸作为提取的介质,会破坏糖苷键,间接地造成多糖的得率,还可能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不宜采用;而使用碱提法生成的溶液浓度过大,会造成过滤的困难,影响产量。

2.2银耳多糖的分离纯化

采取不同工艺方法得到的银耳多糖纯度不同,提取液中含有蛋白质、无机盐以及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需进一步纯化。由于多糖是大分子物质,成分复杂。目前多糖纯化的工艺流程:乙醇等低分子有机溶剂沉淀→脱蛋白→脱色→脱盐→多糖的各组分分离纯化

2.2.1乙醇等低分子有机溶剂沉淀

大部分多糖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中是几乎不可溶的,因而可以用有机溶剂对多糖进行沉淀从而去除溶液中的非多糖杂质,甲醇、乙醇和丙酮是最常

度越高,能够沉淀下来的多糖分子量越小,当醇浓度达80%时,几乎所有多糖包括小分子的多糖(单糖、双糖、三糖及四糖)都能沉淀下来。

2.2.2脱蛋白

根据文献报告,多糖经过去蛋白后,生物活性有显著提高。

根据蛋白质易变性的性质,目前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等。其中有机溶剂法有三氯乙酸法、鞣酸法、sevage法、盐酸法、酶法、酶法与sevage法联合使用等。

2.2.3脱色素

色素影响菌类的纯度和色泽,甚至可能影响多糖的品质和结构变化。

常用的脱色方法有过氧化氢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

2.2.4多糖的各组分分离纯化

提取的多糖是个复杂的混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种类的糖类化合物,为了研究各组分之间的生物活性及差异性,需对多糖提取液进一步的分离。

常见的多糖分离纯化方法有: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盐析法、季铵盐沉淀法、层析柱法(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和凝胶柱层析法)、超滤法。

2.3银耳多糖的干燥方法

银耳多糖由于本身高极性、难挥发、热不稳定的性质,不适用加热干燥方法制备。现行银耳多糖干燥工艺为将纯化后的多糖提取液用无水乙醇进行沉淀处理,然后通过高速离心脱水得多糖沉淀物,最后经冷冻干燥得多糖干粉。

二、实验设计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且其含量能占到银耳干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通过微波辅助法提取银耳多糖,首先对热水浸提下三个提取条件分别设计单因素试验。然后对微波辅助提取下三个提取条件分别设计单因素实验。然后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范围,然后再根据所得出的范围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从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组合。

1、主要材料与仪器

材料:银耳、无水乙醇、氯仿、正丁醇、无水葡萄糖、牛血清清蛋白、98%浓硫酸、考马斯亮蓝G-250、苯酚

仪器:灭菌锅、豆浆机、微波反应系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冷冻干燥机

2、实验流程

备注:提取加工流程:去离子水浸泡→固体打浆→微波提取→加热浸提

3、实验方法

实验一:热水浸提法

称取银耳2g,按2中的实验流程,选取不同的料液比(1:25-1:50

(g/ml))、提取时间(1h-6h)、提取温度(50℃-100℃)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

实验二:微波辅助提取银耳多糖

称取银耳2 g,按2中的实验流程,选取不同的功率(200-1200w)、时间(5-30min)、温度(50-100℃)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然后将微波提取后的样品倒入烧杯中,继续在实验一的最优条件下热水浸提。

3.2银耳多糖的纯化

3.2.1sevage法脱蛋白

在粗多糖溶液中加入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震荡使多糖中蛋白质充分变性,经离心脱除。取30ml银耳多糖提取液于50ml的离心管中,加入7.5ml 的氯仿-正丁醇混合溶液,氯仿-正丁醇配置体积比为4:1,旋涡震荡,静置5min,在转速为10000r/min下离心10min。上层液为银耳多糖和sevage试剂混合溶液,下层为变性蛋白,弃下层,取上层多糖溶液,重复上述步骤除蛋白,直至无明显变性蛋白分层。

3.2.2醇沉多糖

将脱蛋白后的多糖溶液加入4倍85%无水乙醇沉淀多糖,经抽滤冷冻干燥得多糖干粉。

3.2.3 DEAE-52纤维素离子柱层析分离

一定量的DEAE-52纤维素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混均成悬浊液体,抽滤,用0.5mol/LNaOH浸泡1h,抽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为中性;用

0.5mol/LHCL浸泡1h,抽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为中性;再用

0.5mol/LNaOH浸泡1h,抽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为中性,加水混均,装柱。

将银耳粗多糖配置成109mg/ml的水溶液样品,所有备用洗脱液要超声脱气,先用去离子水平衡DEAE-52纤维素层析柱法,上样量5ml,流苏

1ml/min,先以多于一个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分别以0.2、0.4、

0.6mol/L的Na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每10ml收集一管。合并同一洗脱峰的收集液,收缩,透析,冻干。

3.2.4 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

将离子交换层析收集的第一个洗脱峰进行凝胶过滤层析,配制成5mg/ml 的多糖水溶液,上样量5ml,洗脱液为0.05mol/l磷酸缓冲液

+0.15mol/lNaCL,流速为0.5ml/min,每管收集3ml。收集主峰的洗脱液,浓缩,透析,冻干。

3.3.1蛋白质的定性检测

若银耳多糖溶液在200 nm -400 nm 处无明显吸收蜂,表明银耳多糖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成分。

3.3.2蛋白质的定量检测

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蛋白质燃料,于蛋白质结合使之染色在595nm 处有最大吸收,常用来定性和定量测定蛋白质。

精密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震荡摇匀。分别吸取0、0.2、0.4、0.5、0.8、1.0ml于20ml具塞试管中,蒸馏水补充至1.0ml,接着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震荡混均静置5分钟。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值。以标准牛血清蛋白的浓度为横坐标,测定的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将它做线性回归处理,得线性回归方程。

取银耳多糖提取液1ml,测定脱除蛋白质前后的吸光值,做三组平行试验,最后取平均值,根据标准曲线中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多糖提取液中蛋白值含量。

3.4银耳多糖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在490nm处测吸光度值。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银耳提取液中多糖质量浓度,即1 ml 银耳提取液中含多糖的质量,mg /mL。

测定方法: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沸水浴显色15min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配制1mg/ml样品的水溶液,取100ul检测,做三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4. 设计

4.1银耳多糖热水浸提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4.1.1料液比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80℃下水浴加热3h,分别以1:25(g/ml)、1:30(g/ml)、1:35(g/ml)、1:40(g/ml)、1:45(g/ml)、1:50(g/ml)的料液比来提取银耳多糖,比较多糖得率,得出最佳提取料液比。

4.1.2提取温度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1:45的料液比下水浴加热3h,分别在50℃、60℃、70℃、80℃、90℃、100℃的温度下提取银耳多糖,比较多糖得率,得出最佳提取温度。4.1.3提取时间对银耳多糖含量的影响

在80℃、1:45的料液比下水浴加热,分别在1h、2h、3h、4h、5h、6h 的时间下提取银耳多糖,比较多糖得率,得出最佳提取时间。

4.1.4银耳多糖热水浸提提取条件的正交实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缩小每个提取条件的范围,再根据缩小后的范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选取料液比( A1(g/ml)、A2(g/ml)、A3(g/ml))、温度( B1 ℃、B2℃、B3 ℃ )、加热时间( C1 min、C2 min、C3 min )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详见表1。

表1 银耳多糖热水浸提提取正交试验

编号

A(料液比

(g/ml))

B(加热温度/℃)

C(加热时间

/min)

1 A1 B1 C1

2 A1 B2 C2

3 A1 B3 C3

4 A2 B1 C2

5 A2 B2 C3

6 A2 B3 C1

7 A3 B1 C3

9 A3 B3 C2

4.2微波提取银耳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4.2.1微波功率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100 ℃下微波加热15 min,在200-1200 W的范围内,分别以200 W、400 W、600 W、800 W、1000 W、1200 W的功率来提取银耳多糖,比较多糖得率,得出最佳功率值。

4.2.2加热时间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在100 ℃微波功率为600 W,分别以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 作为加热时间,考察加热时间的变化对银耳多糖结构和提取率的影响。

4.2.3加热温度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微波功率600 W,微波加热时20 min,分别以50 ℃,60 ℃,70 ℃,

80 ℃,90 ℃,100 ℃为加热温度,考察不同加热温度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4.2.4银耳多糖提取条件的正交实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缩小每个提取条件的范围,再根据缩小后的范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选取微波功率( D1W、D2W、D3W )、加热温度( E1 ℃、E2℃、E3 ℃ )、加热时间( F1 min、F2 min、F3 min )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见表2 )。

表2 银耳多糖提取正交试验

编号A(微波功率/W) B(加热温度/℃)C(加热时间/min)

1 D1 E1 F1

3 D1 E3 F3

4 D2 E1 F2

5 D2 E2 F3

6 D2 E3 F1

7 D3 E1 F3

8 D3 E2 F1

9 D3 E3 F2

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可得影响银耳多糖提取效果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从而得出最优试验组合。

银耳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的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银耳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的设计 学院(系):里仁学院建环系 年级专业:10级生物制药 学号:101610051006 学生姓名:韩雨薇 指导教师:崔洪霞 教师职称:副教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里仁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建环系 说明: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各一份。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013-2014 秋季学期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结题论文 银耳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的设计 学院(系):里仁学院建环系 年级专业:10级生物制药 学号:101610051006 学生姓名:韩雨薇 指导教师:崔洪霞 教师职称:副教授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来源于银耳子实体和银耳细胞深层发酵孢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杂多糖。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很多研究将银耳多糖的药用功效概括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本设计通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来提取银耳多糖。在微波提取系统中,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加热温度。针对这三个因素分别设计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范围,然后再根据所得出的范围做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从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组合。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银耳多糖的化学组成、制备和提取纯化、生物活性、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其今后研究方向及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银耳多糖;提取;纯化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银耳多糖简介 (1) 1.1银耳多糖的组成 (1) 1.1.1酸性杂多糖 (1) 1.1.2中性杂多糖 (1) 1.1.3胞壁多糖 (2) 1.1.4胞外多糖 (2) 1.1.5酸性低聚糖 (2) 2、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制备 (2) 2.1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 (2) 2.1.1浸提法 (2) 2.1.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3) 2.1.3微波辅助提取法 (4) 2.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2.2银耳多糖的干燥方法 (4) 2.3银耳多糖生理活性试验 (5) 2.3.1银耳多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5) 2.3.2银耳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 (5) 2.3.3银耳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5) 3、银耳多糖的功能特性 (5) 3.1在食品生产中的加工特性 (5) 3.2在化妆品生产中的加工特性 (5) 3.3银耳多糖的药理学特性 (6) 3.3.1免疫调节作用 (6) 3.3.2抗肿瘤作用 (6) 3.3.3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6) 3.3.4抗溃疡作用 (6)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部分 1. 材料 (8)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工艺流程知识清单

工艺流程知识清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工艺流程 一、题目特点 无机工艺流程题已逐渐成为高考试卷的主角,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1.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课堂互动探究化学实际问题为思路进行设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2.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知识较为全面,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3.题目难度为中等以上,分值较大,区分度强。 二、题目类型 从化工工艺分,可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分,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纯)、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工艺流程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题;按资源的不同,分为空气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溴、镁、氯碱工业等)、利用矿产 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工业制H 2SO 4 、炼铁、炼钢等)、化石燃料生产 的工艺流程题等。 三、知识贮备 1.熟练掌握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化工生产原理(列举如下) 2.熟练掌握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如溶解、过滤、蒸馏、结晶、重结晶等。 3.熟练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技巧,如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等。 四、备考策略 解答这类试题的起点是会识别流程图[箭头指出的是投料(反应物),箭头指向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返回的箭头一般是被“循环利用”的物质]。关键是会利用题给信息,正确运用原理,一般要思考以下问题:①生产目的,设计的原理,生产过程的作用等;②化学反应条件控制原理;③实验基本操作;④资源的回收和利用;⑤“绿色化学”生产,环境保护等。 五.解题技能, 1.解题要点 (1)审题要点:①了解生产目的、原料及产品②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③分析各步的反应条件、原理及物质成分④理解物质分离、提纯、条件控制等操作的目的及要点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

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前言 (2) 2 仪器、设备和试剂 (2) 2.1 材料、与设备 (2) 2.2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 3.方法及试验步骤 (2) 3.1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2) 3.2 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 (3) 3.3 银耳多糖含量的测定 (4) 4 结果与分析 (4) 4.1 银耳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4) 4.2 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结果分析 (5) 5小结与讨论 (6) 参考文献 (7)

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 摘要:国内常用的银耳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酶解提取法等,其中酶解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本试验选取了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收率,由试验结果表明,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g:50ml,加入果胶酶浓度为1%,酶解时间45min,提取时间60min。 关键词:果胶酶;银耳多糖;酶解 On Pectinase extract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Abstract: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of hot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the acid-base extraction and enzymatic extraction, enzymatic extraction with extraction time is short,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is test selected the study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 to explore the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yiel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the solution extract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hite fungus and water ratio 1g: 50ml join the pectinase concentration of 1%, the hydrolysis time was 45min, extraction time 60min. Key words: Pectinase; the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nzymatic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李帅涛 摘要:国内常用的银耳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酶解提取法等,其中酶解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本试验选取了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收率,由试验结果表明,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g:50ml,加入果胶酶浓度为1%,酶解时间45min,提取时间60min。 关键词:银耳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 引言:我国银耳资源丰富,为开发应用银耳多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有关银耳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为银耳多糖的化学特性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少有关于银耳中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目前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多为热水浸提法或酸碱法提取,但热水浸提法耗时过长,且收率较底,费时费力,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酸碱法提取虽然提取时间较短,却会破坏银耳多糖立的生物活性,使提取到的银耳多糖药用效果大大下降。本试验主要研究使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热水提取的技术来提取银耳多糖的方法。而如今生物工程工艺发展迅速,生物制品价格不断下降,这为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提供了可行性。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不仅能缩短单纯用热水法提取的时间,还不会像酸碱法那样破坏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材料与设备: ①实验材料:银耳;葡萄糖(分析纯):取1g葡萄糖加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果胶酶:按100ml:1g加入果胶酶;苯酚(分析纯);精确量取6ml苯酚放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浓硫酸(发烟硫酸) ②实验设备:101型电热鼓风干燥;YP202N型电子天平;HH系列恒温水浴锅;电子万用炉;TDZ5-WS型台式低俗离心机;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离与纯化:取市售银耳适量,洗净,70℃烘干后,破碎成粉末状,称取粉末0.5g(2%),果胶酶0.25g(1%),同时加入蒸馏水25mL,迅速置于45℃水浴锅中酶解,3个样品为一组,第一组酶解30min,第二组酶解45min,第三组酶解60min。酶解后迅速升温至98℃将酶灭活,然后每组样品分别于98℃水浴中保温浸提30min,45min,60min,浸提完成后置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然后于4500rpm离心分离10min,最后取上清液待用。 含糖量测定:银耳浸提液离心后,分别取上清液1ml,加水19ml,即稀释20倍,取银耳浸提稀释液1mL于一洁净试管中,再加入苯酚试液1.0mL,浓硫酸5mL,混匀,室温放置30min,冷却后,于490nm处测定吸光度。 结果与分析:本试验采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的方法提取银耳多糖。试验讨论了不同酶解时间与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在45℃下,用1%果胶酶酶解,水与银耳比例为100ml:1g,酶解时间为45min,然后于98℃热水浴中浸提60min。用此法提取银耳多糖,提取率可达40% ,远高于传统的银耳多糖提取工艺。相比传统工艺,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不仅有较高的提取率,还可以明显缩短提取的时间。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在长时间高温环境和酸碱性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酶解法提取环境温和,且提取时间较短,能较好的保留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固定酶解时间时,提高提取时间可显著提高提取效果,改变酶解时间时,提取效果有提高,但不大,且从45min 增加到60min增加不显著。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的探究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8, 6(3), 230-23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446490.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96446490.html,/10.12677/ojns.2018.63033 Extraction and Antioxida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Tremella fuciformis Ying Li, Min Lv, Shilong Cang, Dongyu Hou, Shaoyi Yu, Xinjun Zh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Received: May 10th, 2018; accepted: May 24th, 2018; published: May 31st, 2018 Abstrac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Tremella dry sample us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material to liquid ratio,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ratio was 1:40, the temperature was 60?C and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30 mi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2,2’-Azino-bis(3-ethyl benzothiazo line-6-sulfonic acid)(ABTS)asradical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via ultrasonic extraction method had obvious antioxidant activity. Keywords Temella Polysaccharides,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tioxidant 银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的探究 李颖,吕敏,仓世龙,侯冬玉,于少艺,朱新军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德州 收稿日期:2018年5月10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31日 摘要 以银耳干品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超声提取法对银耳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考察料液比、温度及提取时间对银耳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发现在料液比为1:40,温度为60?C,提取时间为3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 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为自由基模型,考察了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该法提取的银耳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多糖各种提取方法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

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目前,真菌多糖的提取可从子实体和采用深层培养发酵液的菌丝中分离获得,但以从子实体中提取多糖为主。首先是将子实体粉碎,加入甲醇或乙醇乙醚1:1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1一3小时除去表面脂肪。其次是用残渣提取多糖,常用的方法有不同温度下的水提法、稀酸提法、冷热稀碱提法。水提法采用的较多,适合于提取水溶性多糖。稀酸提取法适用于提取酸溶性多糖、时间宜短,温度不超过50℃,以防止糖昔键断裂。稀碱法适合于提取碱溶性糖。然后除去小分子杂质,常采用透析法,将多糖提取液置于半透膜透析袋中,逆向流水透析1一3天。第四步是沉淀多糖。大部分多糖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所以可用有机溶剂来沉淀。常用4一5倍低级醇、丙酮,一般在pH=7.0左右沉淀多糖,制得粗多糖。最后是除去蛋白质。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是三氯醋酸法。得到的溶液基本上是没有蛋白质与小分子杂质的多糖混合物或单一多糖。 多糖的纯化是将多糖混合物分离为单一的多糖。纯化方法很多,主要纯化方法有:(l)分步沉淀法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的低级醇或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逐次按比例由小而大加入这些醇或酮分步沉淀。此法适用于分离各种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多糖。(2)盐析法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盐中具有不同溶解度而分离。 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多糖纯度标准不能用通常化合物纯度标准来衡量,因为我们所说的多糖纯品实质上是一定分子量范围内的均一组成。因此,测得的分子量一般为平均分子量。过去常用粘度法、蒸气压渗透计法、沉降法、超速离心法、光散射法等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的方法测定真菌多糖的分子量,但由于这些方法测定起来比较麻烦,且误差较大,现多数已不采用。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为凝胶过滤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于分子量小于1百万的多糖用高压液相法为最好。 1.2.1发酵、提取 取香菇465菌株斜面菌种接人摇瓶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逐级扩大培养至10O0L,25℃下通 气培养72h,压滤,得香菇深层培养菌丝体。 上述菌丝体经水洗涤后,用3倍量热水(90一100℃)浸取3h,浸取液经浓缩加3倍量95肠乙 醇,离心得乙醇沉淀物一Le[‘’。 1.2。2分离、纯化 取Le上样于DEAE一纤维素柱上,用O。Olmol/L pH 6.95 Tris-HCI缓冲液洗脱,洗脱液分 部收集,分别用UV(280nm)和酚硫酸法测定其吸收值(A值),合并吸收峰重叠的洗脱液,经浓 缩、透析、冻干得淡黄色絮状物Le一2· Le一2进一步用DEAE一纤维素(DE52型)分离,先用pH7.8的0.oosmol/L硼酸缓冲液洗脱, 后用含lmol/L NaCI的o.Zmol/L硼酸缓冲液洗脱.各洗脱液按上法用UV230nm和酚硫酸法 检测,分别收集既含肤又含糖的洗脱液.用o.005mol/L硼酸缓冲液洗脱的组分为Le一2一1,用含 lmol/L NaCI的硼酸缓冲液洗脱的组分称Le一2一2o 1.2.3鉴定 1.2.3.1纯度 (l)HPLC法将样品配成1%浓度后进样.进样量20召L。流动相:0.002mol/L NaAc;

银耳多糖资源化学与应用

银耳多糖资源化学与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银耳多糖的资源状况、结构特性、生物活性、提取纯化及检测研究进展,总结了银耳多糖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为今后银耳多糖的有效开发与深加工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字:银耳多糖;生物活性;开发利用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被称为“菌中之冠”。自古以来,银耳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重要药材,被誉为“延年益寿之珍品”。银耳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及功能成分,其中银耳多糖的含量约占银耳干重的60~70%,研究发现银耳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溃疡、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改善记忆力等功效[1-2]。近年来,银耳多糖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本文对银耳多糖的资源状况、结构特性、生物活性、提取分离及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银耳多糖的有效开发与深加工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1 银耳的资源状况 银耳是中温型菌类,主要生长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银耳的重要产区,其中以福建古田、四川通江的产量最大,另外在我国浙江、江西、台湾、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均有分布。我国于1958年在福建古田首创瓶栽法开始种银耳,1978年首创袋栽法开始推广种植,1983年开始利用棉籽壳大规模种植银耳。随着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银耳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银耳主要采用层架式代料栽培,该方法原料易得、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空间利用率高、管理方便,且所得银耳中氨基酸含量略高于段木栽培[3]。我国是银耳生产及出口大国,银耳资源十分丰富,但有关银耳制种及栽培、银耳成分及价值、银耳加工及利用等方面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结构特性与生物活性 2.1 银耳多糖的结构特性 银耳多糖是以α-(1→3)-D-甘露糖为主链的杂多糖,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的侧链。银耳多糖在子实体、孢子、发酵液和细胞壁中都有存在,其组成单糖有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银耳多糖作为银耳的主要活性成份可分为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酸性低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5大类,其中酸性杂多糖约占银耳总多糖的70~75%,为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主的多聚体,其中有少量岩藻糖。而中性杂多糖约占银耳总多糖的20%,为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多聚体[4]。 2.2 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2.2.1 降血糖血脂 银耳多糖能够阻抑肠道对脂类的吸收,减少外源性脂类进入机体外,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降脂作用。田春雨等[5]研究银耳多糖对链脲佐菌素和高能量饲料诱发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量饮食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

银耳多糖水浸提取

武汉工商学院 生物制药工程技术论文 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年级:2012级 学生:夏继承学号1204011104 指导教师:乐薇职称: 副教授 题目: 水浸提银耳多糖的关键技术研究 2015年4月5日

目录 水浸提银耳多糖的关键技术研究 (1) 摘要 (1) Abstract (1) 2.实验试剂及仪器 (2) 2.1实验试剂 (2) 2.2实验仪器 (3) 3.实验部分 (3) 3.1标准曲线的制作 (3) 3.2实验材料预处理 (4) 3.3单因素试验 (4) 3.3.1料水比单因素试验 (4) 3.3.2温度单因素试验 (4) 3.3.3pH值比单因素试验 (4) 3.3.4时间单因素试验 (4) 3.4单因数试验结果与讨论 (4) 3.5正交试验 (6) 3.6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7) 3.7验证性试验 (7) 4.结论 (7) 致谢 (9)

水浸提银耳多糖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为充分利用提取银耳多糖,探讨银耳多糖的水浸提的关键技术。本设计用正交分析法研究了温度、pH值、料水比、时间等四个因数对银耳多糖的水浸提法的效率影响,并获得的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温度50℃,pH值12,料水比1:50,时间2h。 关键词:水浸提取;银耳多糖;关键技术 Key techniques of water extraction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Abstract To make full use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water leaching. This design for the four factor of water extraction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studied, and obtain the best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temperature is 50 ℃, the pH value is 12,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water is 1:50, time is 2 h Key words: water immersion extraction;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he key technology 1

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12

银耳提取银耳多糖工艺流程 一、综述 1、银耳 银耳又名白木耳,是一种高等真菌,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是延年益寿的佳品,是世界公认的最珍贵的食用菌和重要药材。 银耳子实体中除银耳多糖物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质、蛋白质、粗纤维等成分,这些物质的存在,将不利于多糖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2、多糖 多糖又名多聚糖,通常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失水从而由甘糖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其脱水缩合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均一性多糖、不均一性多糖。 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衰老、抗氧化、抗溃疡、降血糖、调节身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3、银耳多糖简介 银耳多糖( Tremella polysaccharides,TP) 是银耳的重要活性成分( 约占银耳干重的60%-70% ) ,是从银耳子实体或液体深层发酵的银耳孢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多糖。 大量研究表明,从银耳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银耳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抗血栓形成、抗突变、抗肿瘤等作用,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清除自由基。 1.1银耳多糖的组成 银耳多糖的主链是由α-(1-3)-糖苷键组成的甘露聚糖,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的侧链,其活性中心是α -(1-3)-甘露聚糖这一共同结构部分。银耳多糖种类包括酸性杂多

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和酸性低聚糖五种,不含核酸、蛋白 质类物质[3]。 1.1.1酸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70%~75%,为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主的多聚 体,中有少量岩藻糖。 1.1.2中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20% 左右,为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多聚 体。 1.1.3胞壁多糖 根据文献报道,一种是从胞壁外层产生的酸性多糖,由D-葡萄糖醛酸、 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另一种为碱性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 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 1.1.4胞外多糖 结构以a-(1-3)连接的甘露糖为主链。 1.1.5酸性低聚糖 2、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制备 银耳中含有丰富的银耳多糖,主要采用热水浸提、碱浸提法、酶法提取、辅以超声波或微波处理,对多糖进行提取;然后经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或活性炭脱色、乙醇沉析分离,再经透析法、超滤法或层析法纯化,最后经干燥、粉碎,得多糖成品。因含有胞壁多糖,破细胞壁技术就成为提高提取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 2.1银耳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 2.1.1热水浸提法 最常用的方法,用水来作为溶剂。 优点:简单易操作。

实验一 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给学生

实验一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 实验名 称 实验一银耳多糖的制备及分析 实验班 级09级药学本 科1班 09级药学本 科2班 实验课 时间 11.19 11.20 实验目的: 1. 学习真菌多糖类的分离、纯化原理。 2. 掌握多糖类物质的一般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珍贵的真菌,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多糖(polysaccharides)的纯化方法很多,但必须根据目的物质的性质及条件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而且往往用一种方法不易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必要时应考虑合用几种方法。1、乙醇沉淀法:乙醇沉淀法是制备黏多糖的最常用手段。乙醇的加入,改变了溶液的极性,导致糖溶解度下降。供乙醇沉淀的多糖溶液,其含多糖的浓度以1%----2%为佳。加完酒精,搅拌数小时,以保证多糖完全沉淀。沉淀物可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脱水,真空干燥即可得疏松粉末状产品。 2、分级沉淀法: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分子大小不同的黏多糖。 3、季铵盐络合法:黏多糖与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等能形成季铵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低离子强度的水溶液中不溶解,在离子强度大时,这种络合物可以解离,溶解,释放。 本实验采用固体法培养获得的银耳子实体,经沸水抽提、氯仿—正丁醇法除蛋白质和乙醇沉淀分离可制得银耳多糖粗品,再用CTAB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络合法进一步精制可得银耳多糖精品,然后进行定性分析。 实验内容与方法: 1、提取 将20g银耳实体和800ml水加入1000ml烧杯中,于沸水浴中加热搅拌8h,离心去残渣(3000r/min,25min)。上清液用硅藻土助滤,水洗,合并滤液后于80摄氏度水浴搅拌浓缩至糖浆状。然后加入1/4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溶液,摇匀,离心(3000r/min,10min)分层,再用分液漏斗分出下层氯仿和中层变性蛋白,然后重复去蛋白质操作2次。上清液用2moL/L氢氧化钠调至PH7.0,加热回流,用1%活性炭脱色,抽滤,上清液于80摄氏度水浴浓缩至原体积的1/3.然后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离心(3000r/min,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乙醚洗涤一次,真空干燥得银耳多糖粗品 2、纯化 取粗品1g,溶于100ml水中,溶解后离心(3000r/min,10min)除去不溶物,上清液加入2%CTAB溶液至沉淀完全,摇匀,静置4h,离心(3000r/min,10min),沉淀用热水洗涤3次,加100ml 2mol/L 的氯化钠溶液于60摄氏度解离4h, 离心(3000r/min,10min),上清液扎袋流水透析12h,透析液于80摄氏度水浴浓缩,加3倍量95%乙醇,搅拌均匀后,离心(3000r/min,10min),沉淀再分别用无水乙醇,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精品银耳多糖。 3、理化性质分析 将银耳多糖精品分别加入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中,观察其溶解性。另外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观察银耳多糖与a—萘酚的作用,于界面出观察颜色变化。 4、含量测定 多糖在浓硫酸中水解后,进一步脱水生成醣醛类衍生物,与蒽酮作用形成有色化合物,进行比色测定。 请同学们(1)熟悉本次实验内容; (2)在网上查阅测定多糖含量有几种方法; (3)详细写出蒽酮-浓硫酸测定银耳多糖的实验步骤

工艺流程知识点总结

题型工艺流程题 1.(2019·全国卷Ⅰ)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 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硼镁矿粉中加入(NH4)2SO4溶液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NH4)2CO3。 (2)硼镁矿中的SiO2、Fe2O3、Al2O3与(NH4)2SO4溶液不反应,也不溶解,过滤后形成滤渣1。因为KSCN溶液遇Fe3+变为红色,所以KSCN溶液常用于Fe3+的检验。 (3)根据题目信息中H3BO3的解离方程式和K a的数值可知,H3BO3为一元弱酸。在“过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

银耳多糖的制备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银耳多糖制备的基本原理。 2、掌握糖类物质提取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银耳是真菌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之一,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阴伤燥咳、虚热口渴等症。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药效成分,银耳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症和抗放射等作用。 1、制备(提取)原理:银耳多糖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因此本实验采用沸水抽提、氯仿-正丁醇法除蛋白和乙醇沉淀分离制得银耳多糖粗品。然后再进行定性分析。 2、分析(鉴定)原理: Molish反应 多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其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原理是羰基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无糖的存在。 斐林试剂

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试剂和器材 1、银耳子实体 2、乙醇 3、乙醚 4、丙酮 5、Ssvag试剂:氯仿:正丁醇= 6、Molish试剂:取5g α-萘酚用95%乙醇溶解至100mL,临用前配置,棕色瓶保存。 7、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 临用时临时配置,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仪器和器材 烧杯试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电炉石棉网纱布离心机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 四、实验步骤

中药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中药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于红梅 (聊城大学农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中药对动物免疫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中药的活性有降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表明中药在抗肿瘤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关键词:中药;提取;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材往往需要经过提取、纯化处理。中药提取即利用现代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杂质类的溶出,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中药材资源的附加值。 中药提取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药典之一,其已记载了经过简单提取的汤、丸、膏、药酒等药物剂型。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经过提取的煎剂、浸剂、软膏剂等。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煎煮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清明时期,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著作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当时我国的中药提取,已不限于一些简单的提取制剂,出现了一些提纯品,书中还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m]。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大利用中药材,提取中草药有效提取物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由于中药材药性、有效成分的不同,中药提取应根据中药材以及目标产物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提取,中药提取纯化方法为中药实现生产向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1水提取法 水提取法即以水为溶剂,将药材一定温度加热,煎煮一定时间,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我国最为传统的提取方法,对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药材或方剂进行剂型改进时,通常先采用水提取粗提。水提法是中药制剂生产中首选的提取方法,也是多糖提取最为常用的提取方法。徐青梅[]应用水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实验得到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