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

合集下载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马铃薯作为较多民众都喜欢的一种食物,其具备较高的营养物质,同时自身适应土壤与环境的能力相对强一些,因此成为了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

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扰,造成马铃薯产量与质量的不断下降,所以应加强防治技术的水平,提升种植农民的经济收入。

一、马铃薯的常见病虫害1、病害①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爆发原因,是真菌侵入而造成的。

主要感染位置是:一,植株的叶片位置,在感染了茄链格孢病菌之后,会在其表面呈现出多个黑褐色的斑点,在圆形的中间存在着同心轮纹。

二,块茎位置在感染的时候同样会出现与叶子同样颜色的圆状病斑,并且得病与健康部分之间的分界线清晰明了。

不仅如此,在叶片表面留有水珠,并且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时,会让病菌极易进入到健康植株内部,对其产生威胁。

②晚疫病晚疫病的产生是因真菌入侵感染造成的,疫病霉菌进入健康植株体内,来让其产生疾病,该病情是一种破坏力较为强劲的疾病。

主要危害位置有:一,地面上的茎干与叶柄,在爆发疾病时会呈现出条形状的褐色斑点。

二、叶片,会显示出圆形的绿褐色病斑,并且周围还具有绿色的晕圈。

三。

块茎在感染疫霉病菌时,会出现向内凹进去的斑。

感染速度较快的是叶子位置,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将全部植株感染上。

2、虫害①蚜虫在马铃薯种植区域内出现的蚜虫,主要是桃蚜,通过吸取并食用叶片中的汁液,从而对植株造成危害。

害虫体型呈现细小、椭圆、绿色的状态,在田间温度能够达到20摄氏度时,对该虫子的繁殖能力有一定帮助,使其能够大面积的在田间爆发。

②块茎蛾马铃薯块茎蛾是种植区域内爆发次数多的害虫之一,在其幼虫期间会对块茎进行吸食,造成多个弯曲的孔洞,从而对其重要的根茎部位造成严重伤害。

该害虫成年期时,体长能够达到5-6毫米左右,整体呈现出的颜色为灰褐色,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大多数生存的位置是山区或丘陵地带等位置,幼虫每年集中在5月至10月之间进行大面积损坏,严重时会造成整片区域内减产四分之一。

马铃薯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指南

马铃薯各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指南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根据马铃薯的生育期,可以分为幼苗期、发棵期以及结薯期病虫害。

1、幼苗期病虫害(出苗到团棵),此时期的一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出苗或小苗的正常生长,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地老虎;
2、发棵期病虫害(团棵到现蕾)主要有晚疫病、早死病、叶枯病、炭疽病、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
3、结薯期病虫害(现蕾到茎叶变黄)主要有晚疫病、软腐病、早死病、叶枯病、黄蚂蚁、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发生。

防治方法:尽量早发现早防治。

病毒病用菌毒清;
早疫病、炭疽病用百菌清、戊唑醇防治;
晚疫病用安泰森、百菌清、代森锌防治;
蚜虫用啶虫脒防治;
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用吡虫啉、毒死蜱防治。

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无删减范文

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无删减范文

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马铃薯生长周期及常见病虫害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根茎植物,属于茄科,是世界上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包括种植、生长、开花、结荚、收获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马铃薯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生长周期马铃薯的生长周期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种植阶段种植阶段是指将马铃薯种子切块或整个马铃薯插入土壤中,培育出新的马铃薯植株的阶段。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种植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生长阶段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马铃薯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进入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需要提供充足的灌溉和养分供给,以促进植株的茁壮成长。

开花阶段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花蕾的形成,进而开花。

通常在植株茁壮生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朵或多朵白色或淡紫色的小花。

结荚阶段马铃薯的结荚阶段是指花蕾受精后,果实开始形成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花蕾会逐渐膨大,并形成马铃薯的块茎。

收获阶段马铃薯的收获时间通常在块茎充分发育后。

收获时需要小心挖取块茎,以免损坏。

常见病虫害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1.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它主要以叶片为主要侵染部位,在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淡绿色的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害还会蔓延至茎和块茎,导致植株枯萎。

2.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由早疫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这种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和茎,通常在植株的地下茎枯萎部分出现暗褐色的病斑。

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并产生黏液状感染组织。

3. 马铃薯斑点病马铃薯斑点病是由斑点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害主要侵染马铃薯的叶片和茎。

在叶片上可见到灰白色或暗褐色的斑点,中心部分较深,边缘部分则呈淡色,并逐渐扩大。

4.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上的一种常见害虫。

它主要以马铃薯的叶片为食,对植株造成较大危害。

马铃薯

马铃薯

4、马铃薯枯萎病
症状: 初地上部 出现萎蔫,剖开 病茎,薯块维管 束变褐,湿度大 时,病部常产生 白色至粉红色菌 丝。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等进行4年轮作。 (2)选择健薯留种,施用腐熟有机肥,加
强水肥管理,可减轻发病。 (3)必要时浇灌12.5%增效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300倍液。
2、茎
马铃薯的茎,按不同部位、不同 形态和不相同的作用,分为地上茎、 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4种。
3、叶
马铃薯的叶子和其他绿色植物的 叶子一样,它的叶绿体吸收阳光, 把根吸收来的营养和水分,以及叶 片本身在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制造成富有能量的有机物质,同时 释放出氧气。这些有机物质,通过 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被输送 到块茎中贮藏起来,供应根、茎、 叶、花等生长时应用。
马铃薯的施肥技术
1、基肥
首先要施足基肥。应选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 一般每公顷铺施75000千克左右,结合播前整 地深翻、起垄。除施用西洋有机肥料外,在 播种时可在播种穴或沟内施一些西洋磷、钾 肥(或草木灰)作种肥,一般每公顷施西洋磷 酸二铵150-225千克或三元复混肥225千克, 或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为马铃薯高产打好 基础。
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要尽可能减少马铃薯在逆境状 况下生长,保证植株需要的水肥条件,促进植株生 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
(2)收获后深耕灭茬,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马铃薯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 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 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 次,共喷3次。
马铃薯
☆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和生长 发育

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

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

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
1马铃薯病虫害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它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马铃薯花叶病毒病、桔马病毒病、马铃薯萎缩病、境马病毒病等。

2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
1、时间方面:马铃薯在生长期受病虫害侵害最多,因此,全年要加强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一般在生育初期、株形分化时期即5月以后,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率最高,要加强监测;
7月以后大棚类马铃薯的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要加强防治。

2、气候条件:多雨多湿的气候,病虫害发生率更高,可能会产生病虫害暴发现象,所以在这类气候条件下要提高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水平。

3、生境特性:湿润土壤,湿气偏重,多种植物生长,病原体得以乘虚而入,容易发生一些病虫害,要加强对恶质土壤马铃薯病虫害的密切防控。

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1、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土壤PH值,使其处于5.5-6.5之间,通过种植有机肥改善土壤质地,以达到优化土壤生态,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效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增加植物适应性:发挥耐性品种的优势,选用耐病虫害的品种种植,以抗病性强、抗虫力强的品种优先种植,增加植物适应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科学施肥:根据土壤特性,配置掺杂肥料,提高养分供应,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能提高产量。

4、补充抗性:合理施用有机营养剂,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补充和改善植物的有机结构,让马铃薯可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时间、气候条件以及生境特性密切相关,要想减少马铃薯病虫害,就必须对条件进行合理的掌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表现: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

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

治疗性药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危害表现: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

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危害特征: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叶脉变褐,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

马铃薯病虫害2023简版

马铃薯病虫害2023简版

马铃薯病虫害马铃薯病虫害一、引言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食品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马铃薯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二、常见病害1.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病害,在湿热条件下易于发生。

叶片和茎部是最常受感染的部位。

症状包括叶片浮现水渍样病斑,之后逐渐变成黑褐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植株。

- 合理施肥,加强薯叶管理。

-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是由早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病害,与晚疫病相似,但病原菌菌株不同。

该病害在湿润环境中迅速传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

防治措施:- 合理排水,保持田间通风。

- 使用抗病品种。

- 不连作或者合理轮作,避免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 病害初期可使用铜剂进行喷施。

3. 马铃薯黑腐病马铃薯黑腐病是由黑腐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该病害主要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对地下茎块和地上部份均有害。

防治措施:- 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

- 强化田间管理,避免机械损伤薯茎。

- 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和秸秆。

- 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三、常见虫害1.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叶片和茎部,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萎缩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影响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防治措施:- 使用天敌昆虫或者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

- 增加植物间隔,减少蚜虫传播效率。

-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施。

2.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对马铃薯危害较大的害虫之一,主要以地下茎块为食,若虫期会伤害马铃薯根系和茎部,幼虫期则会危害地下茎块的肉质部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马铃薯署病、马铃薯瘟病、马铃薯茎腐病等,然后分析了针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等。

针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如定期巡田、提高管理水平等。

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评估了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综合防治、实际应用、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着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农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研究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包括晚疫病、早疫病、块茎软腐病等,而主要虫害有马铃薯蚜虫、螟虫等。

这些病虫害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带来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的病虫害,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旨在探讨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民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目的和意义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的病虫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通过对马铃薯常见病虫害进行系统总结,探讨其防治措施,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农民和农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防治马铃薯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划部:魏振鑫 2015.11.16

马铃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五大 主食之一,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 麦和玉米。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 蒙古和东北地区。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土壤偏干燥。

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土豆的整个
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
现蕾-开花 除草、追肥 容易发生晚疫病
终花-2/3枯黄

土豆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
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
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
疫病
疮痂病
环腐病
青枯病
病毒病

药剂防治:


疫病:氟啶胺、嘧菌酯、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
疮痂病:代森锰锌、百菌清、硫磺、中生菌素
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土豆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
15-25天 15-25天 盛花-茎叶衰老 需水肥最多时期 容易发生早疫病
出苗-现蕾Hale Waihona Puke 加强除草块茎 形成 期
发芽 期
幼苗 期
块茎 增长 期
淀粉 形成 期
成熟 期
20-30天 15-30天 播种-幼苗出土
20-30天


青枯病:盐酸吗啉胍、乙蒜素
病毒:盐酸吗啉胍· 锌、松脂酸铜、
氨基寡糖素、三十烷醇、磷酸钠

虫害主要是蚜虫,该虫是危害土豆的主要虫害之一,
繁殖力强,主要为害叶片及嫩芽,同时又是传播病 毒病主要媒体,还有28星瓢虫和块茎蛾、线虫、地 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呋虫胺、氟啶虫酰胺、吡 蚜酮、功夫、阿维菌素 地下害虫:吡虫啉、毒死蜱、噻虫嗪、甲基异柳磷 颗粒、辛硫磷颗粒、辛硫磷乳油、溴氰菊酯乳剂等 药剂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