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制革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09年齐鲁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原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9年齐鲁工业大学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原山东轻工业学院)1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上无效,试题附在答卷内交回)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试题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A 卷共2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引发剂2、自由基共聚合3、竞聚率4、悬浮聚合5、阴离子聚合6、半衰期7、体型缩聚8、无规降解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什么叫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2、何谓自动加速现象?解释产生的原因。
3、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4、以萘-钠配合物为引发剂,写出甲基丙烯酸甲酯阴离子聚合链引发反应方程式。
5、什么是聚合物的老化?解释其原因。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都存在自动加速现象,三者有何差别?氯乙烯悬浮聚合时,选用半衰期适当(例如h 025121.~.t /=)的引发剂或复合引发剂,基本上接近匀速反应,解释其原因。
2、以氯甲烷为溶剂、AlCl 3为引发剂、水为共引发剂,写出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各基元反应方程式(设为自发终止)。
3、与自由基聚合相比较,试说明离子聚合反应在反应温度、链终止方式两方面的特征?4、论述缩聚反应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引发剂,60℃研究苯乙烯在苯中的聚合。
已知:苯乙烯溶液浓度为1.0 mol/L,过氧化物的浓度为0.01 mol/L ,引发和聚合的初速分别为4.0×10-11mol / L ·s 和1.5×10-7 mol / L ·s 。
C M =8.0×10-5; C I =3.2×10-4;C S =2.3×10-6;60℃ 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 g./ mL ;60℃ 苯的密度为0.839 g./ mL ;。
2009年全国1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1卷化学试题及答案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Ba2+、NO、NH、Cl B.Ca、HCO、NH、AlOC.K、Ba2+、Cl、HSO D.Mg2+、NH、SO、K+7.将l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 )。
A.4 B.3 C.2 D.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B.2KMnO4 + HCOOK + KOH = 2K2MnO4 + CO2↑+ H2OC.MnO2 + 4HCl MnCl2 + Cl2↑+ 2H2OD. K2Cr2O7 + 6FeSO4 + 7H2SO4 = Cr2(SO4)3 + 3Fe2(SO4)3 + K2SO4 + 7H2O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C. D.10.用0.10 mol?L 的盐酸滴定0.10 mol?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c(Cl),c(OH)>c(H) B.c(NH)=c(Cl),c(OH)=c(H) C.c(Cl)>c(NH),c(OH)>c(H) D.c(Cl)>c(NH),c(H)>c(OH)1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3.下图表示反应X(g)4Y(g) +Z(g),△H< 0,在某温度时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09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09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化学考研真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肖特基缺陷
2、固溶体
3、凝聚系统
4、单相共沉淀
二、写出下列缺陷反应方程式,并写出相应的固溶体式子(30 分)
1、CaO 添加到ZrO2 中形成负离子空位型固溶体:
2、少量 Y2O3 添加到 MgO 中形成正离子空位型固溶体:
3、高温结构材料 Al2O3 可以用ZrO2 来实现增韧,也可用 MgO 来促进烧结
(复合取代):
三、简答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试用密堆原理分别说明 CaF
2、NaCl 的晶体结构;并据其结构解释CaF2 比NaCl 容易形成弗伦克尔缺陷的原因。
2、为什么说石英(SiO2)玻璃是一种亚稳态?它与石英晶体相比,两者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3、何谓耐热合金?它最常见的种类有哪些?耐热合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四、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0 分)
1、溶胶-凝胶法的制备工艺有哪些优缺点?简要说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 TiO2 粉末的工艺步骤及原理。
你认为热处理温度对于所制备的 TiO2 样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为什么?
2、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优缺点是什么?简要说明沉淀法制备含钇(全稳定或部分稳定)的 ZrO2 纳米粉体的工艺步骤。
为了防止制备过程中
ZrO2 纳米粉体的团聚常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
五、综合论述题(20 分)
材料按其用途分类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请举一新型功能材料的实例,并对该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特征和应用领域作简要叙述。
(300 字左右)。
2009年上学期化学专业A卷参考答案

衡阳师范学院2009年上学期2006级化学专业《化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某混合气体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20的CO2,其余为空气。
在101.3 kPa及30 ℃下,用清水吸收其中CO2时,已知30 ℃时CO2水溶液的亨利常数E为1.884×105 kPa,则液相中CO2的最大浓度为 1.08×10-4。
2、在《传热综合实验》中,采用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换热器壁面的温度更接近水蒸汽的温度,总传热系数近似等于空气的传热膜系数。
若要提高传热效率,应当改善空气一侧的传热条件。
3、在填料塔中进行逆流接触的吸收操作时,若液气比增大,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溶液出口浓度将减小,气体出口浓度减小,吸收率增大。
4、离心泵在启动前灌泵是为了防止发生气缚现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否则会发生气蚀现象。
5、当温差较大的冷、热流体在刚性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时, 从防止由于热应力造成设备损坏的角度考虑, 则其中传热膜系数较大的流体应走壳程。
6、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是化学工程学中极为重要的方法,例如,精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是通过物料衡算建立起来的。
7、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时,要注意区分是定常(或称定态)流动和非定常(或称非定态)流动,稳定态和不稳定态。
如果所考察的流体流动过程或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或任何一个点上的流体性质和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过程为定态过程,反之,则为非定态过程。
8、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通常有脉冲输入法和阶跃输入法两种方法。
9、催化重整的目的是获得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
10、料吸收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实验中,单位高度干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中为直线。
11、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接近空气的湿球温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验中用U形管压差计测得某设备内的压力读数为零,说明该设备的绝对压为…………………………………………………………………( C)。
2009年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工科)

4. 在标准压力下,苯酚的熔点为 40℃,1-萘胺的熔点为 50℃,苯酚和 1-萘胺系统的相 图中有两个低共熔点 17℃和 23℃,含苯酚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0.75 和 0.36,在含苯酚的摩尔 分数为 0.50 处生成稳定化合物,其熔点为 28℃。 (1) 已知上述二组份系统形成的液相完全互溶,试绘出该系统的相图。 (2) 在图中标明各相区的相态。 (3) 分析各相区的自由度数。 (4) 描述含苯酚摩尔分数为 0.40 的熔体从 50℃冷却到 10℃过程中的冷却曲线及相变情 况。 (15 分) (5) 含苯酚摩尔分数为 0.40 的 1mol 熔体从 50℃冷却时最多能得到多少纯化合物? 4. 解:(1) (2) (4)见图 (3) 单相区 F=2,两相区 F=1,三相线 F=0。 (5) 当冷却到接近 23℃时能得到最多的纯化合物。设化合物的量为 n,则有 (0.4-0.36)×(1mol-n)=(0.5-0.4)n 即 n=0.04mol/0.14=0.2857mol
葛华才编.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科《物理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日期:2009-12-26
852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二)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能源环境材料及技术,制药工程 说明:本年工科类试题难度基本合适,第 1 题部分内容稍难,第 5 题相对综合。葛老师 已对试题作了少量规范化处理并完成解答,未参考标准答案。因此可能有不妥之处,欢迎用 电子邮件告知,谢谢! 更多信息请看主页:
2005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高分子物理考研真题A卷

2005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高分子物理考研真题A卷一、填空(每空1.5分,共30分)1、高分子科学的创始人为(1)。
2、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为(2)、(3)和(4)。
3、高分子链的构型包括(5)异构和(6)异构。
4某些高聚物在特殊条件下在物理性质上呈现各项异性,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过度状态,这种中间状态称为(7)。
5、高分子结构分为(8)结构和(9)结构。
6、选择高分子溶剂有两个原则,分别为(10)和(11)。
7、高分子流动是通过(12)的位移运动来完成的。
8、大多数高聚物熔体和浓溶液属(13)流体。
9、高聚物的力学松弛现象有(14)、(15)、(16)、(17)等四种。
10、对于高分子松弛运动来说,升高温度和(18)观察时间是等效的,这被称为时温等效原理。
11、非晶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温度上限为(19)温度,下限为(20)温度。
二、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填√,否则填×,每小题2分,共30分)1、支化高分子的化学性质与线型高分子相似,但支化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有时相当显著。
()2、高斯链与自由结合链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3、要获得完善的单晶,必须使结晶温度足够低,结晶速度足够快。
()4、完全非晶的高聚物通常是透明的。
()5、溶解度与高聚物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的溶解度小。
()6、端基分析是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来测定分子量的。
()7、分子量对高聚物的Tg比Tf的影响更为明显。
()8、所有高聚物的粘度都是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9、在高聚物的拉伸实验中,提高拉伸速度与降低温度是等效的。
()10、高聚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落后于应变变化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11、对于任何高分子材料来说,其结构都分为三级结构。
()12、采用热力学上的良溶剂(溶解能力较好的溶剂)有利于生长较大的更为完善的结晶。
()13、高密度PE的结晶能力低于低密度PE。
()14、结晶高聚物的的熔化过程是一级相转变过程。
09年山东卷化学答案.doc

【答案】B【解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A正确;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z ,属于无机物,B错误;加热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在机动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能将有毒的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CO?和Nz, D正确。
【考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综合考查。
【答案】C【解析】CL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所以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错误;通过实验室制得的CL中含有少量HC1, CL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HC1,易溶,C正确;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D错误。
【考点分析】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室制法等【答案】B【解析】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A 错误;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 H*的最外层电子分别是0, C项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学,D错误。
【考点分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综合考查。
【答案】D【解析】CC1,可由CH,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炷,B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CO,溶液分别现象为: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考点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有机物鉴别的综合考查【答案】A【解析】KAI (S04) 2 • 12足0电离出的A1"能水解,生成Al (0H) 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 正确;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浓压SO,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可剧烈反应,C错误;SO?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S0?和漠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错误。
2004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04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 卷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1、理想气体,在恒温下,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V m / p) T (1) 。
2、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 (2)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作 (3) 功。
3、Q P =ΔH 的应用条件是 (4) 。
4、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P 1 V 1 T 1 等容冷却到P 2 V 1 T 2,则该过程的 ΔU (5) 0, ΔS (6) 0,W (7) 0(填>、=。
5、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8) 的方向自动的进行。
6、在温度为 T 时反应C(s)+O 2 (g) = CO 2(g)、C(s)+(1/2)O 2 (g) = CO(g)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 1、K 2,则反应 C O(g)+ (1/2)O 2 (g) = CO 2(g)的平衡常数为 (9) 。
7、强电解质 MX 、MY 和 HY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1、▲2、▲3,则 H X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10) 。
8、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适用条件为 (11) 。
9、一个体积为 V ,粒子质量为 m 的离域子系统,平动能级为 14h 2/(8mV 2/3) 时的简并度为 (12) 。
10、一个 U 、N 、V 确定的系统, 任何一种分布均不能随意的,而必须满足N n i 与 (13) 两个条件。
11、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本质差别在于 (14) 。
12、常温范围内,温度每升高 10K ,反应速率大约要变为原速率的 (15)倍。
13、在一定条件下,基元反应为 A +B C ,则此反应为 (16) 分子反应。
若实验测定时,起始浓度 c A ,0 c B ,0,即可认为反应过程中c A ,0 近似不变,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17) 。
14、连串反应 A →B →C 中 B 为主产物,生产时为提高产量,应该控制 (1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制革化学考研真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酶
2、自碱化剂
3、植物鞣质
4、胶原的湿热稳定性
5、多点结合
6、白霜
7、皮革的雾化值
8、松面
二、问答题(共 126 分)
1、叙述蛋白质的一至四级结构。
(15 分)
2、对比ft羊皮和黄牛皮组织构造的异同。
(15 分)
3、传统的脱毛过程有何污染?如何减少这些污染?(10 分)
4、浸酸有哪些作用?浸酸程度的不同对铬鞣有何影响?(15 分)
5、对脱灰剂有何要求?传统和清洁化脱灰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5 分)
6、叙述植物鞣革理论。
(15 分)
7、如果铬鞣革的收缩温度大于 95℃,皮革还需要复鞣吗?为什么?丙烯酸树脂复鞣剂主要有哪些特点?(10 分)
8、皮革的表面电荷在皮革整个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举例说明鞣制对皮革的等电点和表面电荷有何影响?分析皮革表面电荷的变化对后续皮革染色、加油的影响?(10 分)
9、皮革中和分高 pH 值中和与低 pH 值中和两种,分别适合什么种类的坯革?为什么?生产中常用什么方法和试剂检测中和程度?(10 分)
10、试从皮革的染整角度分析皮革松面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解决的措施(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