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专利名称:
一种4-氯代-7-甲氧基 喹唑啉-6-醇乙酸酯的 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
吉非替尼中间体及其 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
吉非替尼乙二醇溶剂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伊瑞可项目成果及荣誉
伊瑞可与易瑞沙空腹和餐后用药效果对比
空腹给药组受试者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餐后给药组受试者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生物利 用度
吉非替尼为苯胺喹唑啉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EGFR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肿瘤侵袭及转移等。FDA批准吉非替尼作为NSCL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在CR+PR病人中症状改善为69.2%,SD病人中为70%,PD中为11.8%。女 性疗效优于男性,分别为19%及3%。腺癌的有效率为13%,其中肺泡癌有效率达25%~35%。非吸烟者疗效也较好。
伊瑞可与易瑞沙具有相同的体外溶出曲线

20
120
伊瑞可与易瑞沙在体外不用的pH 条件下具有相同释放表现。
100
Hale Waihona Puke PH 1.2溶 出 度 %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时间( min) 50
易瑞沙KB467 BE批C1B1204001 C1B1609001 C1B1609002 C1B1609003
伊瑞可比易瑞沙更干净
时间/分
23
易瑞沙
伊瑞可
伊瑞可与易瑞沙相比,更“干净” ,杂质更少
伊瑞可是一款性价比高的优质药物
24
与原研品相比:生物等效,完全一致
标准严格,质量保障,安全有效
与原研品相比:价格经济,患者可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优选择

肺癌的靶向治疗观察及护理 ppt课件

肺癌的靶向治疗观察及护理 ppt课件
23
二 皮疹的评估
1级,无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2级,有瘙痒或其他伴随症状的斑、丘疹或红斑, 局部脱屑或其他损害的面积<50%体表面积;
3级,严重而广泛的红皮症或斑、丘疹或疱疹;脱 屑面积>50%体表面积;
4级,广泛表皮剥脱、溃疡性或大疱性皮炎;
5级,死亡。
24
三 皮疹的治疗
以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为主。 l级皮疹:局部抗生素和弱糖皮质激素药物,如红霉素、克
EFGR基因突变& ALK阴性& 非鳞癌
EFGR基因突变& ALK 阴性&鳞癌
EGFR TKI 一线
推荐Crizotinib 一线或二线
Bevacizumab* 适合
推荐 紫杉醇/卡铂+
贝伐单抗 或
培美曲塞/顺铂 +/-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不适合
推荐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 赛或吉西他滨或紫 杉醇联合铂类(顺
厄洛替尼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为 0.4%~5.8%,性别、吸烟史、预先存在肺纤维化 是导致ILD发生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1
四 多器官功能障碍
厄洛替尼可同时或先后导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22
护理
一 用药健康指导 服用靶向药物前,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服用
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漏服 或超量服用;明确减量或停药是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治 疗失败后的最终选择,只有皮肤反应持续2~4周仍无 法消除时才中断治疗。以及出现皮疹时的处理措施。
及时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特别是有水疱和丘疹的部 位,以免加重瘙痒或皮肤感染;
甲沟炎应以预防为主,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避免摩 擦;有足癣者可以用温水或使用盐水泡足,并涂抹润肤 露,以预防足部皮疹;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30
范得他尼—其他研究
• 评价范得他尼联合紫杉醇( 200 mg /m2 ) + 卡铂( AUC = 6) 一线治疗ⅢB-Ⅳ期NSCLC 的初步试验结果可以 看出范得他尼可同时联合传统的化疗药物治疗 NSCLC, 没有明显增加3 /4 度的不良反应。 • 目前仍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有单药范得他尼治疗化 疗±放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小细胞肺癌; 启动或 即将启动的Ⅲ期临床试验有范得他尼对比艾罗替尼二 线治疗NSCLC 等。
23
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标志
• K-ras变异〔EGFR下游的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信号通路〕-预后差 • 肺腺癌中,吸烟与K-ras变异有关 • TRIBUTE研究中,K-ras变异者生存期和TTP短
24
VEGF Signaling Pathway
7
靶向治疗的常见种类
6. 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7. 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10.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等。
• 血管生成的作用 • 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及 其变异体 • VEGFR
25
bevacizumab
• 重组人源化VEGF单抗 • Bevacizumab与标准化疗联合首次显示了生存优势 • E4599 试验表明贝伐单抗+ 紫杉醇+ 卡铂治疗ⅢB 期 和Ⅳ期的非鳞癌与单纯化疗相比, 可使有效率从10% 提高到27%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4. 5 个月提高到6. 4 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从10. 2 个月提高到12. 5 个月。 • 但在贝伐单抗治疗组15% ~25% 有不同程度的高血 压, 3% 到5%出现蛋白尿。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PPT课件

.
5
NSCLC的治疗方法
常常是指药物治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在全身
各个器官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化疗、靶向 治疗、生物治疗等。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是指针对肿瘤的局部或其周边组织进
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等。
靶向治疗能有针对性地杀灭肿瘤细胞,能避免误伤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是目前治疗NSCLC的比较有效和安全的方式。
小细胞肺癌患者用
药前检测EGFR突

美国FDA批准吉非替尼用于 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 线治疗,同时批准伴随诊断试
剂盒
剂量评估研究
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 .
维持治疗
优化疗效 11
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
吉非替尼临床疗效确切,应用经验丰富,被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用于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
l 选择性地破坏带有基因突变的癌细胞,而不 会破坏正常细胞;
l 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会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免去“化疗之苦”;
l 分子靶向治疗又称“可区分敌我的生物导 弹”,传统化疗则称为“不分敌我的导弹”。
9
吉非替尼是靶向治疗NSCLC的首选药物
吉非替尼为苯胺喹唑啉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EGFR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肺癌的靶向治疗法
点击开始吧
.
1
目录
1
肺癌概况
2
什么是靶向治疗法?
3
伊瑞可靶向治疗NSCLC
.
2
肺癌概况
第一章
肺癌概况
肺癌危害
.
NSCLC的治疗方法
3
肺癌概况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 常因患者免疫力下降或肿瘤
压迫引起。
代谢性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高血脂等,可 能与患者基础疾病及药物治
疗有关。
预防措施建议和执行方案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压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控制疾病进展。
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家属参与和社会资源整合
家属的心理支持
指导家属如何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倾听、 鼓励、关爱等,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家属参与康复辅导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辅导工作,如陪同 参加康复活动、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等。
社会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医疗机构、社区组织等, 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辅导服务。
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我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 治疗,推动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发展。
经验教训分享交流活动安排
举办专题研讨会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 学者和医护人员,就非 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 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探讨 ,共同提高治疗水平。
开展病例分享会
鼓励医护人员分享典型 病例,通过剖析成功与 失败案例,总结经验教 训,为今后的治疗提供 借鉴。
定义
发病原因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这些 原因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肺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最终形成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患者 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 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肺癌靶向治疗ppt幻灯片

肺癌靶向治疗ppt幻灯片

20XX.3.2日CT
阿帕替尼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
手足综合症 蛋白尿 高血压 疼痛
中性粒细胞 减少
胆红素升高 转氨酶升高
疲劳感
黏膜炎 血小板减少
总发生率 (%)
52.6 50.6 42.1 31.6
23.7
18.4 18.4
15.8
15.8 13.2
3级发生率 (%) 10.5
5.3
21.1
2.6
2014.11.15开始
予以TC方案化 PD
疗2程(艾素 140mgd1+波贝
633mgd1)
20XX.1.20开始 予以NO方案 化疗2程(盖 诺47mgd1,8+
奥沙利铂
240mgd1)
PD
20XX.4.15开始 予以TP方案化 疗2程(力扑素 240mgd1+顺铂
46mgd1-3)
病例介绍
20XX.6.16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查CT示:“右侧中央型肺癌 伴右肺多发转移,伴右侧胸膜多发转移,伴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 转移。附见:肝顶部多发肿块。临床评价进展,患者后拒绝继续化 疗,自服中药治疗。
不良反应
血尿 厌食症 头晕
发烧
总发生率 (%) 10.5
7.9
7.9
5.3
3级发生率 (%) -
2.6
-
-
2.6
腹泻
5.3
-
-
皮肤溃疡
5.3
2.6
2.6
呕吐
2.6
-
2.6
心室性心律 失常
2.6
-
2.6
呼吸困难
2.6
-
-
20XX-04-06日CT

肺癌最新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肺癌最新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02 03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肺癌细胞中存在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如PI3K/Akt/mTOR、 Ras/MAPK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以导致细胞生长、增殖和转 移等过程的异常。
免疫逃逸
肺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 诱导免疫细胞凋亡等。这些机制可以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 肺癌的发展和转移。
一线治疗研究进展
针对EGFR基因突变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如L858R突变和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已 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显著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针对ALK基因重排
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和 艾乐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在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效果。
联合治疗策略
联合治疗的意义
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靶向治疗中,单一药物往往难以 完全控制肿瘤进展,联合治疗可以同 时作用于多个靶点,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在探索联合治 疗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联合治疗模式
包括靶向药物联合、靶向药物与传统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 等模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靶向治疗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靶向治疗可分为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类。小分子抑制 剂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内关键酶或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而单克隆抗体则 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触发免疫反应。
肺癌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
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中异常表达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如EGFR、ALK、ROS1等。通过抑制这些基因或蛋白质的 功能,肺癌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扩散。

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课件(2024)

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课件(2024)

教授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的技 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 练等。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团体或心理 咨询,以获取情感支持和社交 互动。
家属沟通技巧和资源整合
培训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 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和支持

提供家属间的互助交流平台,分 享照顾经验和情感支持。
引导家属合理利用医疗和社会资 源,如医疗援助、社区服务、心
常用化疗药物介绍
烷化剂
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 胺等,通过破坏DNA结
构达到抗肿瘤效果。
抗代谢药
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等,通过干扰核酸代谢 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抗肿瘤抗生素
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 等,通过破坏DNA结构 和抑制酶活性发挥抗肿
瘤作用。
植物类抗肿瘤药
如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 微管蛋白合成达到抗肿
瘤效果。
化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
剂量调整与时机把握
根据患者耐受性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和治疗时机,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药物选择与组合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和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 进行组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疗效评估与方案调整
化疗原理及常用药物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 恶性肿瘤之一,与吸烟、环境污染等危险 因素密切相关。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 胞的生长和扩散,常用药物包括铂类、紫 杉醇类等。
靶向治疗原理及常用药物
化疗与靶向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靶向治疗是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 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ALK 抑制剂等。
理咨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的靶向治疗
肿瘤中心
Growth factors
Angiogenesis Disseminating tumour cells
靶点
Signal transduction
Invasion
Cell cycle control
Tumour vasculature
Proliferating tumour cells
• OS、MTTP、客观反应无差异 • 副作用相似, erlotinib组腹泻发生率稍高
(47.7% vs 43.2%).
Erlotinib—TRIBUTE研究
• TRIBUTE研究亚组分析显示 • 不吸烟者联合erlotinib可以获得生存期的
益处(median survival, 23 vs 10 months; hazard ratio, 0.4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28-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 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 易瑞沙);埃罗替 尼(Erlotinib, Tarceva);
2. 抗EGFR的单抗,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
3. 抗HER-2的单抗,如赫赛汀(Trastuzumab, Herceptin);
weeks)联合cetuximab (400mg/m2 I.V. week 1, then 250 mg/m2 weekly thereafter) 治疗 EGFR-positive肿 瘤. 化疗失败的病人中仍有25%-30% 的RR. • 一个Phase III trial 正在比较docetaxel或 pemetrexed± cetuximab的疗效
• 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癌(Median survival 54m vs. 28m ,P=0.02) 有效
Cetuximab—临床研究
• NSCLC研究正在进行。 • 一线转移性NSCLC中,研究了cetuximab联合 PC,
GCb, and VC. • 二线治疗中, 报道了docetaxel (75mg/m2 I.V. every 3
Erlotinib—TALENT研究
• TALENT研究,国际 Phase III trial , 1172个初 治进展期NSCLC病人随机接受 erlotinib(150 mg /d) 或安慰剂 联合6周期 GP方案
• Erlotinib +GP没有改善 OS、TTP和QOL • 毒性相似, erlotinib 组3/4度腹泻 (6% vs <1%)
• 不再推荐使用。 • 上市后第二个试验——INTEREST, 在1,400个复
治的有转移或复发的病人中比较了docetaxel 和 gefitinib 的疗效,2007年将公布结果.
Erlotinib
• Erlotinib,另一种奎那唑啉类化合物, 可选择 性地直接抑制EGFR 酪氨酸激酶并减少 EGFR 的自身磷酸化作用, 从而导致细胞生 长停止和走向凋亡
(HDACs)抑制剂等。
EGFR
•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 • TK and secondary signaling pathways,
EGFR变异和过表达
• 60% to 80% 肺癌病人的EGFR变异或上调 • EGFR过表达:肺鳞癌 (84%), 大细胞(68%), 腺
EGFR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
• EGFR治疗效果不同? • 亚组分析现实了 在日本人种中女性、不
吸烟、支气管肺泡癌的总有效率高, • 其存在高频的EGFR mutations
癌 (65%)
EGFR途径药物
• 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 (cetuximab) • 下游的小分子 TKIs (erlotinib和gefitinib [Iressa]).
Gefitinib上市前
• 选择性EGFR TK inhibitor • 2003年5月快速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治疗
起初的研究是满意的。 • gefitinib 联合或序贯含铂方案没有提高OS、
PFS和TTP • Phase II trials 研究了单药解救治疗的疗效,对
于 RR、疾病控制、生存期有部分效果,毒性 也适度。
Gefitinib上市后
• ISEL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 安慰剂对照随机的 Phase III trial。1,600 复治病 人, 结果没有统计学上的生存期的差异。
和3/4度皮疹 (10% vs <1%)发生率稍高.
EGFR-Targeted Therapies an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Pretreated NSCLC
西妥昔单抗( C-225)
• 是免疫球蛋白IgG1 的人源化嵌合单抗, 可以阻 断EGF 和TGFα与EGFR 的结合。这一竞争性 结合的后果是抑制了相关配体结合后的酪氨酸 激酶活性和其后的肿瘤生长。
• erlotinib与标准化疗联合首次显示了生存优 势
• 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NSCLC (至少先前有一个化疗方案失败).
Erlotinib—TRIBUTE研究
• 北美TRIBUTE 研究,Phase III 试验,1059 初治 病人,随机接受 erlotinib (150 mg/d)或者安慰剂 联合carboplatin-paclitaxel
4.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Imatinib);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Bevacizumab
(Avastin);
靶向治疗的常见种类
6. 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7. 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10.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