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合集下载

不同品系油茶种子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不同品系油茶种子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1 00年第 6期
章 承林 , 建 斌 , 席 华 , 章 周 等.不 同 品 系油 茶 种 子 脂肪 酸 组 成 的 初 步研 究[ ] J .江 苏 农 业 科 学 ,0 0 6 :2 4 9 2 1 ( ) 4 8— 2
不 同品 系油茶 种 子脂 肪 酸组 成 的初 步研 究
章承林 章建斌 周席华 , , ,罗治建 程军勇 ,
(. 1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 湖北武汉 4 0 0 2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3 20; . 湖北 武汉 4 0 7 3 09)
摘要 : 对湖北省麻城市 和阳新县的 2 5个油 茶品系脂肪 酸组成进行 研究 , 探索 油茶不 同品系脂 肪酸组成 变化规 律。结果表 明: 油茶 种子脂肪酸主要 由油酸 、 亚油酸和棕榈 酸组成 , 同品系其脂肪酸组成有一定 差异。油茶种子各 不 脂肪酸含量之问存在显著相关性 , 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 其 而二者含量之和相对稳定。 关键词 : 油茶 ; 经济性状 ; 脂肪酸 ; 亚油酸
量 :t 。 1x L
12 . 方 法
体, 与橄榄油相似 , 是典型的不干性油。油茶籽油具有 烟点高
(5 2 6℃ ) 脂 肪 凝 固点低 (一1 ) 耐高 温 、 温 稳定 性 好 和 、 5℃ 、 低
碘值较低的特点 , 与其他烹饪食用 油相 比, 营养价 值更 高 ,
风 味更 佳 , 公 认 的高 级 食 用 油 之一 。 另外 茶 油 还 是 重 要 医 是 药原 材料 , 增 强 血 管 弹 性 和 韧 性 , 缓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加 可 延 增
脂含量较高且有栽培经 济价值 的一类植物 的总称 。2 O世纪 8 0年代初 , 国开始了油茶 的选优工作 , 我 至今 为止 , 已选育 出 了 2 0多个油茶高产无性 系…。油茶 种子被称为茶籽 , 0 种子

广西主要油茶物种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广西主要油茶物种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脂样 的 容 量瓶 中 ,摇 匀 ,再 加 入 0 4 mo/ H . lL KO

C 3 H溶 液 2mL HO ,摇 匀 ,使 油脂 全部转 化为脂
肪 酸 甲脂 ,静 置一段 时间 ,加入蒸 馏水 使容量 瓶液
面 升至瓶 颈刻度 ,得 油脂测定 样 l 。 6 J
13 脂肪 酸测定 .
22 0
广
西




第3 9卷
桂 6
桂 1 7
桂 1 9
77. 20 73. 59
77. பைடு நூலகம்82
8. OO 7. 86
5. 72
8. 9 6
7. 7l
3. 6 4 3. 3 O 3. 81
8. 0 5 8. 4 6 8. 6 6
桂 3 O
7 92 8.

定 的 相关 性 。
关 键 词 :油 茶 ;油 酸 ;物 种 ;组 成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s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72 3
油 茶 ( a la o i r ) 是我 国特 有 的木 本 C me i l f a l e e
钵 中磨 碎 ,然 后用定 量滤 纸将碎 种仁 包裹好 ,放入 索 氏提 取器 中 ,用石 油醚 提取 油脂 ,得 2 -4 0 0mL
1 材 料 和 方法
1. 材 料 1
委托 湖南省林 业科 学 院分析测试 中心完成 。采
用气 相色谱 仪进 行油茶 脂肪 酸组成 分析 ,组分含 量
用 面积归一 法 。气 相色谱 条件 符合 国家测试 标准 。
1 4 数 据 处 理 .
研究材 料为广 西主要 油茶 物种 ( 包括岑 溪软 枝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陈丽;刘映良;柳青;王委;张卫方【摘要】为了探索油茶不同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其与果实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对贵州黎平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的12种油茶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的种仁含油率为34.34%~52.32%,平均为44.30%,变异系数为14.14%;种子含油率为14.22%~36.67%,平均值为26.57%,变异系数为32.77%,种间差异较大.2)果实经济性状中,果实质量和种籽质量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果形指数品种间差异较小;广西柏白大果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系数最小,差异性小属稳产品种,德化红花油茶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性大.3)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子含油率和鲜籽出干籽率;呈显著负相关的为鲜籽含水量;与油茶种子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仁含油率和鲜籽出鲜种仁率,其呈负相关的最高指标是鲜籽含水量;与油茶鲜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鲜果出干籽率、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有单果质量、单果心室数和单果籽数.%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seed oil content, kernel oil content and fruit econom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oil tea varieties, 12 kinds of Camellia oleifera from Dongfeng Forest Species Park in Liping County of Guizhou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Oil content of kernel ranged from 52. 32% to 34. 34%, 44. 30% on averag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14. 14%. Oil content of seed ranged from 36. 67% to 14. 22%, 26. 57% on averag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32.77%.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rains. 2) The study of the fruit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trains of fruits and see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quality, but little differences in fruit shape index.Dehua Red Flower oil tea had the minimum variation coefficient among studied strains. On the contrary, Bobai Big Fruit oil tea had the maximum variation coefficient among studied strains. 3) Oil content of kernel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oil content of seed and dry seed of fresh seed, bu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water content of fresh seed. Oil content of see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oil content of kernel and fresh kernel of fresh seed, bu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water content of fresh seed. Oil content of fresh see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dry seed of fresh fruit and fruit shape index, bu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single fruit weight, ventricle number per fruit and seed number per fruit.【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4页(P162-165)【关键词】油茶;种子形态;含油率;变异系数;经济性状【作者】陈丽;刘映良;柳青;王委;张卫方【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4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虫媒异花授粉双子叶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 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2],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茶油基本知识全介绍

茶油基本知识全介绍

茶油基本知识简介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比较受欢迎的品牌有新金浩茶油等,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让新金浩茶油等备受追捧。

油茶与茶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

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生长条件油茶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南方15个省区有自然颁,现有面积6000万亩,油茶颁在低纬度,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合生产在酸性土壤PH值为5-6。

5之间最好,年平均温度为14℃-21℃,年降雨量为800-2000mm。

无霜期为200-360天,海拔300m以下,极端低温达-17℃,≥10℃,积温为4250-7000℃。

湖南新金浩茶油作为全国油茶产业第一品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合作模式,自建、承包和流转油茶基地,分别位于祁阳县南部,主要包括潘市镇、大忠桥镇、茅竹镇、龚家坪镇、白水镇、观音滩镇、梅溪镇、八宝镇等地。

在气候条件、油茶资源、生产经验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基地区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油茶最佳适生区域。

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

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

第41卷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1No.12024年 1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Jan.2024文章编号 1000 5269(2024)01 0059 05DOI:10.15958/j.cnki.gdxbzrb.2024.01.09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凡海清1,胡玉玲2,钟海雁3,杨健美1,何重云1,王 菁1,朱 勇 1(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铜仁学院农村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铜仁55430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

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 79%±0 16%~54 98%±0 76%,其中,浙江红花(ZHH)油茶籽仁含油率最高,贵州松桃正大(岑软)油茶(GCR)最低;油茶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 82%±0 26%~84 13%±0 14%,引进品种(HYZ)油茶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为4 62%±0 29%~16 2%±0 23%,GCR的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含量最高;10种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8 29%±0 04%~13 92%±0 26%;硬脂酸含量为1 38%±0 02%~2 80%±0 10%。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二者之和介于84 67%±0 19%~89 28%±0 04%。

这些结果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含油率;脂肪酸;油酸中图分类号:TS222;S603.8 文献标志码:A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亚热带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分布于江西、湖南、贵州和浙江等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1]。

高州油茶不同产区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异特征

高州油茶不同产区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异特征

高州油茶不同产区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异特征杨颖;张鹏;奚如春;黄容容【摘要】为给高州油茶良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在广东省的高州、揭阳和阳春3个高州油茶主产区,选择成熟林分,开展样地调查,测定不同产区高州油茶果实出仁率,采用核磁共振仪测定种仁含油率,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地区高州油茶油脂进行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个产区的高州油茶种子出仁率在43.49%~49.04%之间;种仁含油率在41.91%~45.14%之间;高州油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2.72%~88.01%之间;棕榈酸含量在7.43%~13.63%之间;硬脂酸含量在1.35%~3.86%之间;油酸含量在73.83%~82.79%之间;亚油酸含量在4.42%~8.03%之间;亚麻酸含量在0~1.08%之间.不同产区由于气候、水热、海拔等不同,高州油茶种子中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6页(P104-108,144)【关键词】高州油茶;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脂肪酸含量【作者】杨颖;张鹏;奚如春;黄容容【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1;S727.3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为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L.的灌木或常绿小乔木。

油茶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产区有江西、湖南、广西等,在我国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

高州油茶C.gauchowensis 为油茶栽培种之一,又名大果油茶、华南油茶、越南油茶、陆川油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的阳春、高州以南(包括海南北部)和广西的陆川、容县、玉林、宁明以南的丘陵地带,是我国油茶物种中分布最南,海拔最低的一种,是南亚热带主要栽培种,较适宜在广东、海南、广西的低山丘陵地区发展[4]。

长林系列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长林系列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第4 2卷
第 4期



A , k 科

Vo 1 . 4 2。 NO . 4 Au g . , 2 0 1 3
2 0 1 3年 8月
Hu b e i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长林 系列 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关键 词: 油茶 ; 品种 ; 含 油率 ; 脂肪酸 中图分类 号 : ¥ 7 2 2 .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3 0 2 0 ( 2 0 1 3 ) 0 4 —0 0 2 1 —0 3
Re s e a r c h o n Oi l Co n t e n t s a n d F a t t y Ac i d Co mp o s i t i o n
7 2 . 4 O ~8 4 . 7 0 , 均值为 7 9 . 3 4 ;亚油 酸含 量 在 4 . 3 o ~1 5 . 5 O , 均值为 9 . 4 7 ; 棕榈 酸 含 量在 6 . 6 0 ~9 . 0 0 , 均值为 7 . 7 5 ;硬脂酸含量在 1 . 2 O ~3 . 1 0 , 均值为 2 . o 3 。
摘 要 : 对1 O个 引种栽培 的长林 品种油茶籽含油率和脂 肪酸进行 了测定 。结果 表 明:采果 时间对含 油 率影响大 , 不 同品种 间含油率差异 显著 。长林 3号含 油率 比原产 地高 0 . 8 O , 长林 4 , 1 8 , 2 3 , 2 7号 引种 后 含 油率与原 产地 差 异不 大 , 审定 的长 林 3 , 4 , 1 8 , 2 3号和 2 7号 比对 照分 别 大 1 O . 1 O , 4 . 6 5 , 6 . 3 5 , 1 1 . 6 3 和 1 O . 5 1 %。油茶 籽油脂肪酸主要 由油酸 、 亚油酸、 棕榈 酸和硬 脂酸 4种脂肪 酸组成。油酸含量在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近 , 酸 较 白花油 茶 油 低 . 油
关 键 词 : 花 油茶 ; 红 白花油 茶 ; 肪 酸 组 成 脂
中 图分 类号 :Q 2 .9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4— 6 9 2 1 )6— 0 6— 3 T 44 1 A 17 53 (0 0 0 0 5 0
Ca pa io fFaty Acd e we n m el r t u a e f smpe m rs n o t i b t e Ca li e i l t . i a c x
Ch n s a e fS in e, n a u m i¥ 6 0 0 , i a; i e e Ac d my o c e c Yu n n K n n 5 2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 n
2 Ch mia ce c n e h ooy De at n , n n iest Yu n n Ku mig6 0 4. ia) . e c l in ea d T c n lg p rme t Ku mig Unvri S y, n a n n 5 21 Chn
S e n a l li r edi u n n ed a d C me i oe eaS e Y n a l a f n
L U X , u . i . a I ik i MA Y n h i
( . t eK yl h rtr o h t h m s ya d Pa t eo re s C ia K n n s tt o oa y 1 Sa e  ̄ oa y f yo e i r n l s uc s n We t h n , u migI tue f t t a o P c t nR i ni B n
e) r 籽油 , a 测定种籽含油量 , 油甲酯化后 , 应用 G C—MS 它们脂肪酸组成成 分进 行 比较 . 对 结果表 明 : 1 红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物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摘要:油茶树的品种不同,其油茶籽仁含油率不同,这跟种植技术和分布地区的不同有直接关系。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中,茶油、植物油、鱼油构成主要三大类。

下面就围绕茶油含油率以及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对茶油行业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格局做出评估与预测。

关键词:油茶品种茶油功效不饱和脂肪酸油茶行业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民以食为天是生存的基本需要,食用油是基本生活必不可少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对食物油的选择越来越注重品质及养生,因此,茶油的消费量不断增长。

国家在发展木本油料相关产业做出政策调整,而茶油树作为主要的发展油料,占市场主导地位。

茶油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各省都出台相关政策,如陕西关于木本燃料栽培管理、江西对茶油交易等相关项目的重视程度、湖南农业银行对其产业的大力支持等。

1.油茶品种基本情况的概述及种植方式的影响
1.1我国油茶有哪些具体品种
我国的茶油在食用方面拥有极大的营养价值,在品种的选择上,与种植地方、气候等种植条件有密切联系,这也决定生产量的高低。

油茶种类分为普通油茶、大小果油茶、攸县油茶、红花油茶、小黄花茶等主要品种,此外还有很多如金花茶、茶梨、白花南山茶等品种。

一般来说,分布面积越大种植的范围越广,反正,种植量小,或在无法在国内培植。

图1油茶树
2.1我国采用嫁接方式种植油茶苗
目前在种植油茶苗技术上,优质培养技术多数采用嫁接方式。

在经营管理上,对种子嫁接技术有很高要求,要求在成熟度、颗粒大小、颜色深浅、有无害虫侵入等方面严格把关,选择有利的种植条件才能收获优质油茶籽仁,在产量上增加含油率,满足市场对茶油的需求。

2.油茶种类的区别,及油茶籽仁含油率对比
2.1六种主要油茶的特点和区别
普通油茶分布在我国浙川桂,普通油茶面产量比较低,果小皮厚、采摘难、投产期限长;小果茶油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一带,果小皮薄,角鲨烷含量是普通油茶的五倍以上,在口味上香醇度高,味道好;越南油茶,也是大果油茶,两广地区广西、广东栽培较多,皮较厚,含油率较少,产量相对普通油茶小;攸县油茶的特点是早熟皮薄,出籽率高,分布在我国浙
湘地区,也叫野茶子;红花油茶,在药用价值方面大,质量更好,生长在江西海拔较高的地方,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这种油茶应用与庭院绿化中;小黄花茶物种稀少,在贵州赤水受特殊保护,果实成熟也很少。

2.2油茶籽仁含油率对比
影响油茶籽出油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种类不同,二是使用的榨油器材不同。

那么,下面一组图,直观的将不同种类油茶籽仁含油率相比较。

上图结果表明:油茶出油率根据不同的种类,以上结果为广西样品,出油率,出油率比以往最高30%提高了将近一倍,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对种植条件的研究及对榨油机的发明越来越先进。

花期早晚,成熟的四种类型及茶果形态来采摘,这些都是影响含油率的重要因素。

3.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3.1茶油脂肪酸成分及影响茶油品质的因素
茶油中含有很多优质成分,能够缓解人体衰老,其中主要的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亚酸和少量的亚麻酸构成了不饱和脂肪酸,茶油中还富含生理活性物质,如甾醇类、甙类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提高人体抵抗力,茶油脂肪酸的组成还包括生育酚、角鲨烷等,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达到90%以上。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好的茶油口感香醇,炒出来的彩色鲜亮。

这是茶油品种的好坏决定的,影响茶油品种的关键在于,油茶籽采摘的需要适宜,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加工方式的不同,也决定质量的变化。

油茶树的果实成熟后,需要经过严格的提炼步骤,达到油品质的稳定性。

图2油茶籽
4.茶油的重要地位、功效及脂肪酸图文分析
4.1茶油占国家资源重要地位
从茶油的原料、历史、用途、成分、实用性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茶油价格比普通油价如菜籽油贵3倍左右,即使是在原产地的市场价格都很高。

由于地域的限制,资源相对来说较少,茶油是国宝,在种植方面国家加大力度,鼓励油茶树种植,在战略资源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4.2简述茶油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4.1茶油的食用价值
茶油是我国比较稀缺的油品,资源不足,导致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茶油味道鲜美,富含营养成分高。

丰富的VE、VD等活性元素,不仅满足女性美容需求,而且补充人体所需养分。

茶油文化历史悠久,在古代,茶油就作为御用贡品,茶油的原料为非转基因,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录了其食用价值。

4.2茶油的药用价值
在古书中如《本草纲目》里记录了药用价值,茶油被誉为“舌尖上的脂肪酸”,在长期的食用着,达到治病的目的。

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是有效降低三高的良药,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食补,有抗癌的效果及调节内分泌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等;对于妇女孕期中,达到增加母乳、利用胎儿发育的效果。

5.茶油与橄榄油等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对比
将日常生活中占市场比例较大的8种食用油进行脂肪酸含量对比,凸显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上图所示: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比重较大的为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最少的是菜籽油。

那么,研究显示,不饱和脂肪酸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可调节血压血脂,改善内分泌,防止动脉硬化,防止中风,调节免疫力,保护视网膜,补脑以及改善关节炎等等。

可见,茶油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很大。

6.油茶行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6.1油茶行业的经营现状
我国是林业大国,在发展木本油品产业中,油茶发展历史悠久,在两千多年的栽培历程中,树立起诚信品牌。

油茶产业作为国家林业重要发展产品,在国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木本油料的快速发展,带动茶油、核桃油等食用油发展。

国内有十多个油茶主产区,企业经营的范围主要从种植业、加工业两块领域着手,形成规模性发展。

林业科技不断创新,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开发了新的丰产技术,相关企业纷纷加入投资,成熟的产业条件下,经营现状良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6.2油茶行业的发展趋势
实现大面积的种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前几年增加了一批木本苗成为近几年的丰产时期,其产量将大幅度提高。

油茶产业中存在的资源短缺的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意味着油茶需求逐步增大,除了现有油茶天然种植区外,我国加大对种植技术的培养,新的油茶苗嫁接技术将为种植面积的扩大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
从不同物种的油茶籽含油率对比图及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中,深入了解油茶及相关产品之间的关系,就目前中国油茶行业的基本情况及茶油价值的重要地位做出明确判断,结合林业发展趋势,国家利好政策支持,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重点强调茶油产业化的建设,调整产业布局,加快研发新技术、产品的脚步,致力于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准。

参考文献
[1] 原姣姣,王成章,陈虹霞,董艳鹤,杨兰.不同品种油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2010(07)
[2]原姣姣.近红外光谱法对茶油化学成分及快速鉴伪的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