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号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亨 l 2120161743 l 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董红羽七巧板在立体空间中的具象表现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游戏,顾名思

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被人们称为“东方魔板”。作为相对平面化二维表现的一种空间形态游戏,笔者想要在三维的视角下去思考、探寻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展现出设计的存粹性。

七巧板起源于宋代,最早称作"燕几图",创始人是黄伯思。后经演化又称为"七星","易方"等。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形状可以拼排成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纵横离合变态无穷"。它的特点是巧、变、复、朴、尖、合,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易理。七巧板不但经年流传于中国南北,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更是倍受瞩目,因为各种拼图能够启发儿童智力,在西方国家被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七巧板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在英文中,七巧板被称为“唐图(Tangram)”,意即"中国的图形"。围绕七巧板展开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七巧板的设计和人工智能、拓扑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燕几图 -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於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七巧板在明、清两代很快就快传往日本和欧洲。1805年,欧洲的书目中已经收有介绍中国七巧板的书籍。《益智图》是晚清文人童葉庚在七巧板的基础上, 于清光緒十九年首创而成。在《益智图》一書中,他用周規折矩之物做丹青绘画,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並呈现出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貌。

《燕几图》与《益智图》

这个立体构成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工业语汇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主题。在设计这个立体构成中,我认为“交融”的空间是形式这个设计的主题,所以在草图中我不断在寻求碰撞、交互、对比的平面以及立体的空间形式,力求觉以及空间上的超强感受。我提取早起七巧板"蝶几图"和“燕几图”的图像形式,用方形、折线形、楔形等古典元素来表现传统的部分。

(立构设计中对于传统的“燕几图”截取意向形状)

在现代的部分,通过在立体构成下部设置45度的倾斜角,45度这个数字模数是机械设计中零件工装的基本倒角数。在三维的空间中通过古典以及现代的设计元素,来表表现这个模型的共时性。

内部语言

构成传统的中式七巧板,由七块板组成的---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依旧遵守这样的规则,我想要用过这样的方式去呼应“七巧板”的主题。同时考虑到这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形式,所以在构建这个新的空间时,通过相互穿插的板块构件来实现内部语言的统一。

(设计概念草图)

在构建这个新空间时,通过相互穿插的板块构件来实现内部语言的统一

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所以说传统七巧板的形式本

身就具有横组以及聚合关系。横组合与聚合五

横组合与聚合

那么在设计立构的时候为了保留这种关系,并且能在此基础之上去发扬这种空间形式,我把整体的空间又划分成不同的小空间,在整体之中又有独立个体的区别。

设计展示六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