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
基础设施层国产化适配方案

基础设施层国产化适配方案咱先说说啥是基础设施层哈。
就好比盖房子,这基础设施层就是那地基和框架,电脑系统里的硬件啦、网络设备啦之类的都在这个范畴。
要做国产化适配,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一、硬件方面。
1. 服务器。
咱先得看看国产的服务器。
国产服务器现在也很牛的,像浪潮、曙光这些牌子。
如果之前用的是国外的服务器,要适配的话,得先评估性能。
比如说,原来的业务是跑在某国外品牌服务器上,那台服务器的CPU处理能力、内存大小等得搞清楚。
然后找国产服务器来对标,要是国产服务器的CPU频率稍微低一点,那就得考虑是不是要增加CPU核心数来保证性能不下降。
再就是兼容性,有些特殊的硬件扩展卡,在国外服务器上能用,国产服务器上可能得找替代方案。
就像你穿惯了外国牌子的鞋子,现在换国产鞋子,可能鞋型有点不一样,得找个鞋垫啥的来调整。
比如原来的服务器用的是某国外品牌的网卡,国产服务器可能自带的网卡驱动有点不一样,那就得找厂家要最新的驱动,或者自己开发点小补丁来让它完美适配业务系统。
2. 存储设备。
国产存储设备也不少呢。
如果要从国外存储转到国产存储,首先得考虑容量。
原来存数据的地方可能是个大仓库(国外存储设备),现在要搬到新仓库(国产存储设备),得确保新仓库能装得下。
像有些企业存了海量的视频数据,那国产存储设备的磁盘容量、存储架构就得好好研究。
还有数据读写速度。
如果原来的业务要求每秒能读多少多少数据,国产存储设备如果达不到,那就得想办法优化。
可以调整存储的RAID级别(这就好比调整仓库的货物摆放方式来提高出入库速度),或者增加缓存啥的。
另外,数据迁移也是个大问题。
不能说搬数据的时候把数据搞丢了或者搞乱了,得有个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先小范围测试,再慢慢全量迁移。
3.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国产化也很重要。
像华为的网络设备就很棒。
要是把原来的国外品牌路由器换成国产的,得注意网络配置。
原来的网络拓扑结构得搞清楚,就像你知道原来城市的道路规划一样。
信创国产化自主可控工作方案

信创国产化自主可控工作方案一、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科技发展得老快了,信息安全那可是相当重要。
国外的技术虽然好,但有时候就像租房子,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家,不太踏实。
信创国产化自主可控就是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就像自己盖房子,住着才安心。
二、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初步搭建起国产化信创的基础框架。
先把那些能用国产化替代的软件和硬件都给它换上,就像给家里来个小装修,先把旧家具能换的换一换。
比如说办公软件,争取都用上咱自己开发的,让大家先习惯习惯。
培养一批能玩转国产化信创产品的“小能手”。
通过培训啊,让公司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咋用这些国产的好东西,别一换就抓瞎。
2. 中期目标(3 5年)构建一个完整的信创生态系统。
就像打造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村子,从硬件生产、软件研发到服务支持,都得有咱们自己的一套体系。
让国产的硬件和软件能完美配合,就像齿轮一样,一个带一个,转得顺顺当当。
在关键业务领域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大规模应用。
比如说金融、能源这些重要的行业,就像给这些行业穿上国产的“防护服”,保护它们的信息安全。
使咱们的信创国产化产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上的“香饽饽”。
让外国人也看看,咱们中国的技术那也是杠杠的,就像中国美食一样,让全世界都爱。
三、具体工作内容。
# (一)硬件方面。
1. 服务器和计算机设备。
对现有的服务器和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盘点。
就像数家里有多少电器一样,看看哪些是国外的,哪些可以换成国产的。
然后制定一个替换计划,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逐步把国外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换成咱国产的。
比如说先从那些不那么关键的办公电脑开始换起,就像先给小房间换家具一样。
与国内的硬件厂商合作,参与他们的产品研发和测试。
这就像和厨师一起研究新菜谱,让他们知道咱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性能要更好,价格还得合理。
2. 存储设备。
调研国产存储设备的市场情况,看看哪些品牌的存储设备既靠谱又实惠。
就像逛街买东西一样,货比三家。
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

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目录1. 适配认证流程 (2)2. 国产操作系统硬件产品认证适配 (2)2. 1适配功能指标 (3)2. 2适配性能指标 (3)3.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产品适配认证 (4)3. 1适配软件业务功指标包括 (4)3. 2适配软件性能指标 (5)本系统能够运行在基于国产操作系统上,系统建设时需要定制对国产操作系 统浏览器的适配开发。
确保系统客户端能够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上进行使用。
1.适配认证流程本次开发的系统将与国产操作系统供应商共同做好业务适配,确保系统可用。
整个适配认证流程如下: 认证准备建立测试认证合作关系 ♦测试方式包括:y □厂商自讯 提交认证申诉 □中标软件测试▼昵立测试计划准备测试环境认证测试测试执行图:适配认证流程适配硬件范围包括:服务器整机、PC 整机、笔记本、计算机组件(包括显卡、<认证证书严双方协商〔以方确认〕J发放证书信息公布1认证成功认证失败证书生成 测试报告2.产操作系统硬件产品认证适配何題整理声卡、网卡、存储、键盘、鼠标等)、RAID卡、打印机、扫描仪、HBA卡等。
2.1适配功能指标服务器:应通过安装测试、启动/关闭测试、硬件识别测试、OS基本功能测试、OS基本服务测试等,满足服务器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存储:应按照存储设备所支持的协议对应完成DAS、NAS、SAN三种存储解决方案下的设备识别、大于2T容量支持、分区的创建与删除、基于分区的文件系统读写等功能,满足存储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打印机:应通过硬件识别、接口连接、驱动安装、打印机配置、打印模板、多张打印等功能测试,满足打印机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扫描仪:应通过硕件识别、接口连接、驱动安装、扫描仪配置、扫描模板、多张打印等功能测试,满足打印机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卡类:包括RAID卡、HBA卡等,应通过基本的硬件识别、驱动支持及对应外接卡功能测试,满足其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信创国产化解决方案

-定期举办技术研讨会和培训活动,加强行业交流。
5.产业链协同
-鼓励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协同机制。
-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
四、实施方案
1.技术选型与评估
-组织专家团队对国产化产品进行技术评估和选型,确保技术先进性和稳定性。
-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5.产业链协同推进
-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国产化项目,实现共赢发展。
五、预期成果
1.显著提高国产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增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3.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
3.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三、方案内容
1.技术选型
(1)硬件设备:选用国产化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
(2)操作系统:采用国产化操作系统,如麒麟操作系统、深度操作系统等。
(3)数据库:使用国产化数据库,如达梦数据库、神通数据库等。
(4)中间件:部署国产化中间件,如东方通中间件、金蝶中间件等。
4.部署国产化设备,实施系统集成。
5.开展安全审计,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6.组织人才培训,提升团队技术水平。
7.推动产业链协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五、预期效果
1.提高我国信创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
2.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4.为我国信创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产化适配项目建设方案

国产化适配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国产化是个大趋势。
就像以前老吃进口水果,现在发现自家果园的果子又新鲜又香甜,干嘛不支持呢?很多单位都意识到依赖国外技术存在各种风险,从安全到成本啥的,都不太划算。
所以,咱们这个国产化适配项目就应运而生啦,就像是给咱们的业务换上一身国产“新衣裳”,让它更接地气、更安全可靠。
二、项目目标。
1. 全面适配国产化硬件。
咱得让咱的软件在国产的电脑、服务器这些硬件上跑得顺顺当当的,就像好马配好鞍一样。
不管是龙芯的CPU,还是国产的其他硬件设备,都要和我们的软件完美结合,不能出现兼容性问题,不然就像左脚穿右脚的鞋,难受得很。
2. 软件国产化适配。
把那些原来依赖国外软件或者技术的部分,都换成国产的替代品,而且功能还不能打折扣。
比如说,办公软件得用国产的,数据库也得找国产的来代替国外的那些,还得保证数据处理速度、功能完整性等都没问题。
这就好比把进口的调料换成国产的,但做出来的菜还是一样美味可口。
3. 安全可靠。
国产化适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全嘛。
咱们要确保整个系统在国产化之后,安全防护能力更强。
就像给房子加了好几道锁,还请了最厉害的保安,各种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要得到充分保障,不能让那些坏家伙有机可乘。
三、项目建设内容。
1. 硬件适配。
硬件调研。
先得把市场上主流的国产硬件设备都摸个底朝天。
就像找对象一样,得知道有哪些可选的,它们都有啥优缺点。
然后对我们现有的业务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看看哪些硬件和我们最般配。
兼容性测试。
选好了硬件,就开始测试我们的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
这就像两个人试着一起过日子,看看有没有磕磕碰碰的地方。
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像夫妻之间互相磨合一样,通过调整软件配置或者与硬件厂商合作优化硬件驱动等方式来解决。
2. 软件适配。
操作系统适配。
如果我们原来用的是国外的操作系统,现在要换成国产的操作系统,比如麒麟操作系统之类的。
这就像是从国外的公路规则切换到国内的交通规则,软件里的很多设置、功能调用等都得重新调整。
国产化超融合建设方案

国产化超融合建设方案一、为啥要搞国产化超融合。
您知道吗?现在国产化那可是大势所趋。
在这个信息时代,数据就像宝贝一样,我们可不能都依赖国外的技术来管咱自己的数据呀。
国产化超融合就像是咱自己打造的一个超级数据管家,安全又可靠。
从安全角度讲,用自己国家的技术,就不怕那些个国外的“小坏心眼”,不用担心数据被偷偷摸摸地搞事情。
而且呢,国产化超融合能更好地适应咱们国内企业和机构的特殊需求。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脾气,国产化的就能更贴心地满足这些要求。
二、国产化超融合的硬件部分。
1. 服务器。
咱得挑那种国产的高性能服务器。
就像挑一个强壮的大力士来扛东西一样。
国内现在有不少品牌的服务器做得相当不错,性能杠杠的,还特别稳定。
比如说,[具体品牌]服务器,它的处理器能力很强,能同时处理好多好多任务,就像一个超级大脑一样,而且它的存储扩展能力也很棒,就像一个有很多口袋的魔法背包,可以装下超多的数据。
2. 存储设备。
存储可是超融合的关键。
咱得选国产的存储设备,像是[具体品牌]的存储。
它就像一个超级大仓库,有各种各样的存储方式,不管是大块头的数据,还是零碎的小数据,都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它的读写速度也快得很,就像闪电侠一样,要找数据的时候,嗖的一下就找到了。
三、软件部分。
1. 超融合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就像整个超融合系统的大管家。
国内有专门针对超融合开发的操作系统,功能一点不比国外的差。
这个操作系统特别容易管理,就像一个聪明的小助手,管理员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轻松搞定各种复杂的设置。
它还能自动优化资源分配,就像一个超级分配大师,哪个应用需要多少资源,它心里都有数,不会浪费一点资源。
2. 虚拟化软件。
虚拟化软件可是超融合的魔法棒。
国产化的虚拟化软件能让一台物理服务器像孙悟空一样变出好多台虚拟服务器。
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上运行更多的应用了。
而且呢,这个虚拟化软件在隔离性方面做得很好,就像给每个虚拟服务器都建了一个小房子,它们之间互不干扰,各自安好。
国产化系统兼容方案

国产化系统兼容方案咱来唠唠国产化系统兼容这事儿。
一、软件方面。
1. 应用程序适配。
首先呢,得对那些常用的软件进行排查。
就像检查一群小伙伴是不是能在新环境里玩得开一样。
对于那些大牌的、大家离不开的软件,比如办公软件之类的,要和软件开发商合作。
告诉他们,“咱现在国产化系统当道啦,您这软件得和咱系统搞好关系呀。
”让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适配。
可能就是调整一下代码里那些和系统底层交互的部分,就像调整两个人聊天的方式,让彼此都能听得懂。
对于一些小众但是很专业的软件,那也不能落下。
可以找一些技术大神或者专门的软件移植团队。
他们就像软件界的魔法师,能把软件从原来只适应国外系统的状态,变成在国产化系统里也能欢蹦乱跳的样子。
有时候可能只是加个小插件,或者调整下配置文件的参数,就能解决大问题。
2. 插件和扩展兼容。
现在好多软件都靠插件来扩展功能,就像给汽车加各种炫酷的配件一样。
在国产化系统里,这些插件也得乖乖听话才行。
对于浏览器插件,要检查它们是不是调用了系统不允许或者不兼容的接口。
如果有,就和插件开发者说,“您这插件有点调皮啦,在咱国产化系统里得守规矩哦。
”让他们修改代码,用国产化系统提供的类似功能接口来替代。
其他软件的扩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可以建立一个测试平台,把各种插件和扩展往国产化系统里扔,看看哪些出问题,然后像医生治病一样,对症下药。
二、硬件方面。
1. 驱动程序开发与适配。
硬件就像一个个小宠物,得有个驱动程序这个“小管家”来指挥它们和系统互动。
对于新的国产化系统,那些硬件厂商得赶紧跟上节奏。
比如说打印机厂商,不能让打印机在国产化系统面前变成“哑巴”。
他们要开发新的驱动程序,让打印机能和国产化系统愉快地聊天,知道什么时候该打印,怎么打印得又快又好。
对于一些老硬件,也不能说就抛弃不管了。
可以搞个驱动兼容库,就像一个“养老院”一样,把那些老硬件的驱动都放在里面,然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它们能在国产化系统里继续发挥余热。
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

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中国开始加大力度推动国产化配置方案。
国产化配置方案是指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使用本国产品和技术,以替代或减少对外部产品和技术的依赖。
实施国产化配置方案可以降低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国产化配置方案:1.硬件部分:(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如华为、中兴等。
这些公司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方面的技术研发实力较强,产品质量有保障。
(2)网络设备:选择国内知名品牌的网络设备,如华为、中兴等。
这些公司在网络设备方面有着丰富的产品线和技术实力,能够满足各种规模的网络需求。
(3)终端设备:选用国内品牌的终端设备,如海尔、格力等。
这些公司在家电行业有着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终端产品。
2.操作系统和中间件:(1)操作系统:使用国产的操作系统,如中国工程院研制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或者由中国软件产业协会推动的基于Linux的中国风OS等。
这些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安全性,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2)中间件:选择国产的中间件产品,如阿里云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等。
这些产品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支持。
3.应用软件:(1)办公软件:使用国产的办公软件,如金山WPS、迅捷PDF等。
这些软件具有与国外办公软件相似的功能,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办公需求。
(2)行业软件:选择国内知名的行业软件,如用友、用友T+等。
这些软件适用于各种行业的管理和业务需求,具有多年的成熟应用经验。
(3)安全软件:使用国内的安全软件,如360、腾讯电脑管家等。
这些软件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云计算和大数据:(1)云计算平台:选择国内的云计算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这些平台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能够提供稳定的云服务支持。
(2)大数据平台:选用国内的大数据平台,如华为云、百度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国产化配置方案
目录
1. 适配认证流程 (2)
2. 国产操作系统硬件产品认证适配 (2)
2.1 适配功能指标 (3)
2.2 适配性能指标 (3)
3.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产品适配认证 (4)
3.1 适配软件业务功指标包括 (4)
3.2 适配软件性能指标 (5)
本系统能够运行在基于国产操作系统上,系统建设时需要定制对国产操作系统浏览器的适配开发。
确保系统客户端能够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上进行使用。
1.适配认证流程
本次开发的系统将与国产操作系统供应商共同做好业务适配,确保系统可用。
整个适配认证流程如下:
图:适配认证流程
2.国产操作系统硬件产品认证适配
适配硬件范围包括:服务器整机、PC整机、笔记本、计算机组件(包括显卡、
声卡、网卡、存储、键盘、鼠标等)、RAID卡、打印机、扫描仪、HBA卡等。
2.1适配功能指标
服务器:应通过安装测试、启动/关闭测试、硬件识别测试、OS基本功能测试、OS基本服务测试等,满足服务器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存储:应按照存储设备所支持的协议对应完成DAS、NAS、SAN三种存储解决方案下的设备识别、大于2T容量支持、分区的创建与删除、基于分区的文件系统读写等功能,满足存储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打印机:应通过硬件识别、接口连接、驱动安装、打印机配置、打印模板、多张打印等功能测试,满足打印机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扫描仪:应通过硬件识别、接口连接、驱动安装、扫描仪配置、扫描模板、多张打印等功能测试,满足打印机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卡类:包括RAID卡、HBA卡等,应通过基本的硬件识别、驱动支持及对应外接卡功能测试,满足其与国产操作系统之间的基本兼容性。
2.2适配性能指标
服务器:应使用软件NeoReady硬件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CPU、文件系统、内存、网络、系统等方面性能测试,各测试项指标应与理论值相符。
存储:应使用I/O测试工具测试其文件系统或裸设备读写性能,性能值达到理论值的90%,性能抖动不超过5%。
打印机:应进行单页打印时间、多页打印时间评估测试,与厂家发布的理论值相符。
扫描仪:应进行单页扫描时间、多页扫描时间评估测试,与厂家发布的理论值相符。
卡类:包括RAID卡、HBA卡等,应针对性使用I/O性能、网络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性能值应与理论值相符。
3.国产操作系统软件产品适配认证
适配软件业务范围包括: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软件、存储备份软件、GIS 产品、应用软件、大数据软件、HA软件等。
3.1适配软件业务功指标包括
数据库:应该达到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包括管理工具、SQL 语句功能、用户管理及其他基本功能)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中间件:应该达到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包括管理控制台访问、服务器管理、应用程序管理、用户管理及其他基本功能)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虚拟化软件:应该达到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包括新建虚拟机、安装虚拟机、虚拟机管理、Guest OS的基本功能及其他基本功能)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存储备份软件:应该达到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包括管理控制台、备份与恢复文件、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及其他功能测试等)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GIS产品:应该达到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包括服务发布、地图功能、空间数据功能、三维功能、服务管理功能、事例程序运行及其他功能测试等)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应用软件:应该达到应用软件的安装、卸载、服务启停、基本功能等与Linux
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大数据软件:应该达到大数据软件的部署、集群创建、集群运行、集群卸载等功能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HA软件:应该达到HA软件的安装部署、卸载、服务启停、共享磁盘测试、镜像磁盘测试、网络故障测试、服务器宕机测试等功能与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3.2适配软件性能指标
数据库:TPC-C流量指标tpmC值应该满足一般企业级应用系统需求,查询测试时间,数据更新性能测试,大数据量插入删除性能测试,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中间件:在一定并发量下,平均响应时间应该在规定时间内;
虚拟化软件:Guest OS的cpu、io、内存、磁盘、网络、鼠标、键盘、显示及其他性能应与物理机同步;
存储备份软件:备份与恢复性能应能够应对系统未来的数据量膨胀,应满足一般企业的性能需求;
GIS产品:GIS系统运行的速度和运算处理精度应达到要求;
应用软件: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应该满足应用软件的需求;
大数据软件:查询时间、吞吐量应该满足一般企业的应用需求;
HA软件:故障切换时间应达到用户使用需求,镜像复制性能应满足产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