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我们眼中的中国革命史

合集下载

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

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

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1. 介绍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辛亥革命到现代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巨大转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辛亥革命与早期革命思潮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化的转变。

辛亥革命的成功以及孙中山领导下的民主革命思潮,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篇铺平了道路。

然而,早期革命思潮的局限性在于,他们仍然受制于帝国主义压迫以及封建时代的传统观念,无法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阶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发起。

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工人阶级的参与进一步加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

这场革命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的民主权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4.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旨在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和正义。

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挑战,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

5.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又一次重要转折。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这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引入外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6. 我的观点与理解从辛亥革命到现代化建设,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演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党和政府紧密团结在一起,解决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进步。

高二作文:9 0后看90年_1000字

高二作文:9 0后看90年_1000字

9 0后看90年_1000字自我们伟大的领袖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祖国便开始了改革。

改革初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共产党领着千万个中华儿女们血战沙场,用自己的头颅和鲜血换来了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了!从小就知道抗战八年多,革命烈士以生命保卫了祖国,但是自己心里却没有切身的感受。

因为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民,无法领略当时,没有目睹那枪林弹雨的战争,我是一个9 0后。

出生于20世纪末的我们听见了世界踏入一个新世纪的脚步声,并幸运的出生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

9 0后确实是极幸福的,或许正因为这样才失去了对痛苦的真切体会。

我们眼中的新中国发展史,任那风雨兼程,展览会、教科书告诉我们红军两万里长征,告诉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告诉我们骇人听闻的文革,也告诉我们邓小平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然而对于身边翻天覆地变化的了解最多还是源于父母的讲述。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7 0后生人,他们的上头牵着“苦难”,下头牵着“幸福”,这也许不是最确切的形容,可我只能想到它们。

现在我每天上下学都是爸爸开车接送,而车上他一有空最常说的便是他的小时候。

曾经的故事,满是暗灰沧桑,爸爸说起故事时的眼神有些深邃,阳光下,似乎有层水波覆在瞳孔上,像琥珀一样。

他有次说道小时候有亲戚家生了小孩,请他们去吃喜酒,可是家里穷没一件好衣服,所以厚着脸皮向邻居家借了衣服来穿。

到了亲戚家,爸爸吃到了他吃过最好吃的玉米,无论现在的玉米多好都及不上的。

自然不是因为他家的玉米有多名贵,而是好不容易的饱餐一顿让爸爸感动异常并深深记住。

爸爸说家里五个人,除了他自己还有两个姐姐,去生产队提的那点粮食怎么够全家人吃呢,所以常是稀饭,哪像如今?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活命的基本,而爸妈就是在这种饱一餐饿一餐的生活情况下过来的。

老家在重庆的农村,以前过年回个老家,到了市里还要坐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家。

可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1919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1919年—1949年)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 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 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 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苏维埃 中央政府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领导人率红军主力五个军 团共八万六千人从瑞金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 国民党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1919年—1949年)
抗战期间党领导下的重大战役
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战役
平型关战役—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 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 历时一个月,属中等规模战役。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 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 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 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 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伏击日军辎重队,打破了日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 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长征转移路线
转移时经过: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 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 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 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 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 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 史斗争。

红色光辉岁月史记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

红色光辉岁月史记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

红色光辉岁月史记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党的丰富宝库和宝贵财富。

它既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的总结,也是指引我们实现未来伟大复兴的宝贵经验。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色光辉岁月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危机,无数革命志士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之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党的旗帜下,无数共产主义者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正式开启,揭开了红色光辉岁月的序幕。

二、土地革命的光辉历程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经典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着力于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和农民解放。

在这个历程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逐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抗日战争的壮丽历程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还包括了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反抗战。

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四、新中国的诞生红色光辉岁月最终在1949年迎来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红色经典中的又一个辉煌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成功推翻了国内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广大人民的解放。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五、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红色光辉岁月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红色经典中的辉煌历程继续展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90年代五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第一课

90年代五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第一课

90年代五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第一课“历史第一课”课程主讲人是F教授,大约四十岁左右,面容瘦削,目光有神,说起话有些单口相声艺人的味道,只是并不着意制造笑料。

听课的是中文系的两个班,加上东艺系的国画班。

教室大约也在主楼218。

本科阶段聆听历史学者讲课的机会不多,这门课算是个例外。

F 教授对中国近现代史颇有研究,课上也往往列举不少当时看来较新奇的观点和事例。

在他的讲授中,“中国革命史”像是一门帮助学生“开窗户”和“开眼看历史”的课程。

至于在历史这座“庐山”里究竟看到了什么,只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思考。

与这门课比较,中学的历史课恰似一张容量有限的渔网,所有需要默诵的知识点都被编织得整齐划一,没有疑点和悬念。

F教授在课上开的第一扇窗户,就是解放战争的历史。

记得教授说过,1947年解放军发动反攻,在中原战局扭转局面之后,老人家曾预测说:“看来再有十五年就能打败蒋介石了”。

但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只过了不到三年,新中国就成立了,国民党政权一败涂地。

教授说:抗战胜利的时候,原本重庆国民政府很得民心。

沦陷区人民一直在“等中央,盼中央”。

(原话,自然指代国民党“中央”。

)但等来的却是“中央来了更遭殃”。

(也是课上老师征引的原话。

)遭殃的原因是接收日伪产业的过程里,被重庆方面委以重任的接收大员们只顾捞个人的好处,迅速腐败下去,以致完全失去了民心。

百姓称他们是“劫收”,说他们的目标是“五子登科”,即接收时要捞到五样东西:“条子、票子、车子、房子,还有婊子”。

(原话。

)这种历史课的讲法,中学固然是没有的。

第二扇窗户是朝鲜战争的历史。

90年代的中学老师,会强调南方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攻了北方。

中学生多数无从研读史料,故而潜移默化,引为常识。

大概F教授知道自己不能颠覆大学生们在中学就形成的定见,于是只提示大家——“朝鲜战争的爆发,究竟南方与北方谁开的第一枪,值得我们研究。

”我现在猜测,这在当时的史学界可能已并不存疑,但大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判断仍需自行完成。

90年代中国发生的事情心得体会

90年代中国发生的事情心得体会

90年代中国发生的事情心得体会
读完了《光辉的历程——建党90年纪事》这本书,我的内心十
分激动,仿佛看到了我们党90年来艰辛而辉煌的足迹。

这本书用通
俗的语言展现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华儿女而自豪!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个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都是“铁证”:1921年7月,我们党在时代的呼唤中诞生了;1949年10月1日,我们党亲手缔造的新中国成立了,让中国人民从此挺起胸膛站起来;1978年,邓小平爷爷引领改革开放的春风,全
国人民一起创造经济建设的奇迹;1997年7月1日,香港在经历百
年沧桑后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XX年10月,杨利伟乘坐中国人自己造的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XX年和XX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行和上海世博会……90年来,党让贫
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也让人民群众告别了饥寒交迫、过上幸福和谐的小康生活,用英明的领导谱写出了最辉煌、最灿烂的篇章。

书本合上了,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回首过去,我为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展望未来,我将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努力拼搏!。

红旗昭昭,万众一心—我眼中7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

红旗昭昭,万众一心—我眼中7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

红旗昭昭,万众一心—我眼中7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眼中7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革命运动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在这场革命中,共产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初步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正是从这时开始逐步走向了历史的舞台上。

从开始的小小组织到如今的宏大组织,中国共产党所付出的努力、所作出的牺牲,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高峰,历经了三大改革。

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规模经济改革,抗击侵略,在新的社会秩序中稳步发展。

第二次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三次是对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这次的改革以强化共产党领导为核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强化部门协作、为群众谋福利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得到提升。

在7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大力推动高科技和现代化的发展,保持了中央集权的高效和强盛,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升。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和民生支出、扩大中产阶级、对外贸易提升等方面加强了所作出的措施。

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心和关爱人民。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艰苦曲折的时期之后,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些理念传递着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理念,也是时代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内部的党治理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整顿党内秩序,加强党的纪律性、推进反腐败斗争、建立信任机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管理(包括农村、城市、部队、知识分子、民营企业等)。

90年难忘岁月 90载苦难辉煌

90年难忘岁月 90载苦难辉煌

90年难忘岁月,90载苦难辉煌□ 08商务英语荣薇9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9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

马上就是我们党的90岁生日,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9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0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

党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了解了红军的事迹,“会泽扩红”更加耳熟能详。

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连外国人斯诺•索尔兹伯里都高度评价了红军长征。

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什么样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

那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或语言,能像党旗那样酣畅淋漓地表达着我们心中对党的敬意。

1921年7月以来,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历史充分证明了在我们心中打上烙印的那句话是多么的贴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90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中共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一今天的社会主义,走进了幸福和民主。

90年来,国民经济由弱到强;经济结构相对均衡;农业生产全面提升;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基础建设突飞猛进;交通事业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外向经济迅猛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
90年代的我们眼中的中国革命史
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中国的历史浮沉牵引着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在其中起起落落,自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这个延续千年的庞然大国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动静,而今的我们,作为90后的一代,又是如何认知这一历史性的变动的呢,我先从我自己讲起。

儿时,不喑世事的我就总听老一辈人谈起那段所谓铁血的光辉革命史,因为出生在湖南这一比较特殊的地界,多少对蔡锷、毛泽东、贺龙、彭德怀等名字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还记得年少时常和小伙伴爬家后面的那座岳麓山,除了茵茵绿草树丛很诱人之外,一座座公墓在松柏的荫蔽下,也格外显得庄严肃穆,那时的我们并不懂得太多,但是每当瞎闯进了那儿时,都会不禁耷拉着小脑袋,四处张望张望,怎么说呢,可能是生在革命红色根据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吧。

学生时代,最起初,相信大家记忆最为深刻的不是学了多少篇课文,不是邻桌或者对桌坐着什么或帅气或美丽的异性同学,也不是哪个老师最凶残哪个老师最和蔼,而是每学期固定的春游秋游活动,带上一大包零食,和三五个要好的同学结伴,沐浴在阳光里。

每次去的地方也都比较固定,毛泽东故居,花明楼,彭德怀故居等等这样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是我们常去的季节游地点,以班为集体,排着整齐的小队,听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解说着上一代革命先驱为中国做出的一系列杰出贡献,经过反复地熏陶,我也明白了不少,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一个氛围的问题,大家都在关注,都在提及的问题,你要是不知道,你就会被历史所遗忘的,你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往前走,还得时不时往后瞅瞅。

又大了一些,开始真正接触所谓的历史,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讲到罗斯福新政,从黄帝炎帝夏商周讲到晚清的颓弊凋零,在书本中,我认识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榜样,在历史中,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渐渐地,我开始思考些什么,关于人生,关于自己,关于一些在历史明镜中照亮的真知灼见。

慢慢地,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接触到了中国近代史。

自1856年鸦片战争起,中国这块大蛋糕就被列强争来抢去,这里切一点那儿来一刀,但也不乏有些义勇吹响奋起反击的号角,以清末的林则徐为典型代表,他粉碎了英国侵略者多次的武装挑衅,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坚持维护中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还提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抑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的经典观点,被马克思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然后几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创,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轰然倒塌,新的曙光降临神州大地。

说到这里,我必须讲一讲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到目前为止所讲的这段历史的意义,个人看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我看来,清王朝的破灭只是一个契机,恰逢列强瓜分中国,分金银,谈出口,圈领地等等这一些,其实都基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逐步推进,使得西方列强的资金需求一再地膨胀起来,本国内部供需已达不到其要求,就开始四处扩张,三角黑奴贸易,航海大发现等等,中国的历史发展显然是慢于那时世界的脚步的,因此,淘汰是个必然的趋势,并不是说清王朝的机制多么的迂腐无能,本身的属性就是封建世袭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从辛亥革命之初的风风火火又延伸到辛亥革命的意外落幕,中华民国的成立又到袁世凯称帝,一帮热血且有抱负的青年涌现于历史的浪潮之中,在这之中,
有一批青年,怀揣着无产阶级的伟大理想,扎根于中国现实国情,逐渐以“中国共产党”这一响亮的名称发展壮大了起来,中间对于革命的目标可能有时会有些许偏差,但是通过内部自我的反省,还是纠正了过来,多少辛酸苦楚,多少血与泪,从1927年大革命到建国,中国共产党从高层到底层以牺牲近3000万人的代价实现了李大钊牺牲前口中的赤旗必将插满中国大地的夙愿。

而今天的我们呢,今天的青年一代大多数无信仰无方向,工人福利待遇被剥夺,农民土地被逐渐蚕食,当我们沉醉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杠杆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幻想中,粉饰再多的理论和主义也无法掩盖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社会现状。

越来越多人正在反思当今社会革命与另一场被定为“十年内乱”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也许人民总是后知后觉的,但绝不会一蹶不振,在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流派激烈碰撞的今天,总有一种将成为历史的主流,也总有一种思想最终将成为广大工农的利益代表,这既是毛泽东思想播下的种子,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选择。

今年又到了历史的关键年。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1921年7月那艘南湖红船上,寥寥几十人组建的党派经受着90多年的洗礼已经发展成为几千万人的大党。

然而历史的轨迹总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在经历了建国以前的清廉,建国到改革开放的正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物产阶级,又重新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在对与错,生与死的考验期间,领导人权衡利弊,改内部的革,创时代的新。

2016年还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60周年,没有人想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的洗礼之后,能够完成对工业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农民基本实现了当家做主。

正当大家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完成的时候,经济一蹶不振的时候迎来的小平爷爷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了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当然有精华就必然有糟粕,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也是文化大革命失败结束40周年。

这场被定性为“十年内乱”的革命,对比当今权贵和利益既得者的贪婪,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了反思。

在毛泽东晚年从滴水洞的沉思做出这一决定到今天,即使是当年被誉为毛泽东的“政敌”刘少奇,其夫人王光美在晚年接受采访时也不禁感慨:看到今天的社会,才知道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对的。

实际上对于这场革命,总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诠释,可以说,弄懂了这十年,也就弄清楚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精髓,在1981年的那场历史决议之后,官方一直对这场革命的资料处于封杀状态。

即使是这样,也不妨碍遍布中国的草根派从不同的渠道对这场革命进行反思和总结。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往往就是昨天的总结者,今天的务实者,明天的开拓者。

作为一名90后,21世纪正是我们的时代,不要因为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就沾沾自喜,盲目地享受生活,成为金钱、权利的奴隶,更应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历史总有一定的沧桑感,很多人读完历史会有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寂寥,不过我还是不选择在这个怪圈里打转。

新时期的青年有新时期的责任,我们得出了真理就必须义无反顾的经世致用,我感觉这些东西是不会过时的。

如何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毕竟如今矛盾大于和谐。

至于如何盖棺定论这个社会的好坏我感觉意义已经不大,全盘否定也好,全盘肯定也罢,已经阻挡不了历史唯物主义中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只有将一生奉献给人民的人,才能和人民永存!
采矿13-1班蔡炜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