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人教版生物八下2.5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课件

课堂训练
5、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 C )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产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产生了变化
课堂训练
6.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D )
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1.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育种,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杂交水稻之夫——袁隆平
1、X X 2、B 3、C 4.答: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由遗传物质基 础产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使用化学试 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 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 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 产生可遗传变异。
实验准备: 材料: 两个品种花生
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这 两种品种各不要少于30粒 原因: 减少偶然性
测量工具: 刻度尺或圆规
记录数据:用坐标纸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长度 纵轴为样品个数,用于统计测量结果。
1.通过分析两个花水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 量散布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由于品种的不同,花水果实大小的差异明显; ②同一品种的花水果实大小差异较小。
2.对于同一品种的花生,不同个体仍然有差异, 你认为这种变异主要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环境引起
思考: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呢?
实例分析:
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 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1、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变异。对小麦的生长 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有利于小麦的生存:有利变异
2、玉米中出现的白化苗,这样的幼苗不能光合作 用,会过早的死亡。
课堂训练
(新)人教版生物八下《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公开课(教案)word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教学设计图示: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
〔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学生:比方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
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
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是的,这下你就认识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自主学习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1.生物的变异?变异的特性? 定义: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
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特性:生物界普遍存在。
一家三代
子代存在着差异
2.生物变异的类型?什么是 可遗传的变异? 什么是不可遗 传 的变异?有什么特征(实质)?
(1)类型: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3.从生物自身说变异又可分哪两种类型?
(1)有利的变异
不抗倒伏的小麦
抗倒伏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麦
(2)不利的变异
白化苗不利生存
正常苗有利生存
4.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1)没有生物的变异,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2)变异产生新的生物类型,造福人类; (3)变异使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 进化和发展。
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
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
确的表述是( D)
A.遗传
B.变异
C.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2.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
增强,这种变异是( B )
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的
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利用有利的变异培育小麦新品种
杂交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 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 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2)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高产奶牛 产量不同的奶牛 选择、繁育
选择、繁育 高产奶牛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正式)

12、分析并判断,请说出你的理由.
(1)、生物产生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2)、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
×
(3)、生物发生变异有的是由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 (4)、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
√ ×
袁 隆 平 与 杂 交 水 稻
世 界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们的性状很相似 因为他们的基因型 相同。
他们的所有性状就一定完全相同吗?
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 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想一想:
父母都是 双眼皮
父母的基因型
Aa
A a A
Aa
a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的
基因型 正常的夫妇生下兔唇的小
子代的
AA Aa Aa
遗传的结果
aa
变异 的结果
9、人的多指(六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那么正常 人的基因组成是(C ) A、AA B、Aa C、aa D、AA或Aa 10、太空椒个大,普通椒个小,这种性状的变异( ) B A、是由于环境造成的,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B、是由于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可遗传的 C、 是由于环境造成的,所以是遗传的 D、是 由于基因发生了改变,所以是不遗传的 11、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 是射线或药物( D)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中的某些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中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5、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B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4、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C) A、同卵双生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副本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新课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1)仔细观察P46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3)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4、了解关于变异的谚语:点击“幸运的四叶草”,看它告诉我们什么?三、拓展1、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提问:有谁知道这个“唐白虎”点“秋香”是怎么一回事?常州某动物园为一只名为“唐白虎”的白虎全球“征婚”,谁知符合条件的白虎屈指可数。
后经慎重考虑,常州这家动物园将园内的一只黄色孟加拉母虎当作“准新娘”,命名为“黄秋香”,搬进了“唐白虎”的住处。
动物园决定让这两只老虎“试婚”。
根据记载,白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变产生变异后形成的变种,也称孟加拉白虎。
专家表示,它们若能顺利完婚,有约四分之一的几率产下小白虎。
2、指出: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可遗传的变异”,还有一种“不可遗传的变异”。
3、课后作业:继续查阅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俗语。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https://uimg.taocdn.com/adabfd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5.webp)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
参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我认为它只是对生物的性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没有更多地探讨引起变异的原因;而且大小花生的性状除了长度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性状,例如种皮的颜色,含油量的多少等等,仅仅从大小并不能说明问题,不是判断品种的主要差异。
通过分析杂交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数据,寻求其中的规律。
由于要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所以必须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落实清楚。
其实这里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遗传的影响。
所以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的实例来理解其中的关系。
本课虽然是讲变异,但是决不能脱离了遗传,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地融入遗传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变异这一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教材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变异的普遍性及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如果能够了解遗传物质在杂交中的变化,从而能够对变异的遗传基础有更根本的理解的话,再来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就更加的容易了;包括后面的培育新品种,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学生都更易理解。
所以我把本节的重点放在了进一步理解遗传物质对变异的影响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及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生物八年级人教版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共35张PPT)
高产抗倒伏小麦
世 界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世 界 杂 交 水 稻 之 父
探索无限:
请同学们收集整理我国科学家在遗传育种 方面的成果,调查这些成果利用了哪些技术和 原理,广泛交流。
经典回放
概念:亲子代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生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物 的
类型
引起的变异
变
不遗传变异: 环境变化而遗传物质
异
未变引起的变异
意义:物种进化、适应环境
应用:遗传育种
看看谁最棒
1、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 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变异)。
2、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 化的变异叫做( 不)的遗变传异。
3、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 做( 可遗)传变异。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2021/8/142021/8/142021/8/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42021/8/14August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3、变异
环境改变引起 不可遗传变异:
的变异
水 稻 基 因 重 组
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北京时间2006年4月25 日晚9时许,刚刚结束 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 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 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 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 院士。
课堂训练
6、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 的是( A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课堂训练
7、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 其原因是( D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家庭 甲 父亲 双眼皮 母亲 单眼皮 子女 女儿双眼皮
乙
能卷舌
不能卷舌
儿子能卷舌
(1)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称为 ▲ 。 (2)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R,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r, 则在甲号家庭中,控制女儿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 。该家庭的母亲如果通过外科手术,将单 眼皮变为双眼皮,则该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 。 (3)若乙号家庭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那么这对夫妇 第二胎生女儿的可能性为 ▲ 。
小测验
右图为细胞、染色体、 和基因关系示意图。 (1)染色体位于细胞 的【】 细胞核 中,
A b A B
1
2
3 4
(2)那么这一对染色体的来源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 (3)图中的A和a、B和b分别表示一对 基因 ,由图 可知,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两条 染色体上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它通过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 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 性状 生物个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