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学校食堂员工晨检制度(5篇)

学校食堂员工晨检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郴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工作。
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食品饮食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晨检主要针对在早上上班前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的各项检查。
检查内容:1、一问,有无不舒服及传染病接触史,是否感冒。
2、二摸,(自查方式为主)检查额部、手心是否发烧,腮腺及淋巴是否肿胀。
3、三看,精神状态、眼睛、皮肤是否有异常,有疑问要进一步观察。
4、工作人员穿戴是否规范、干净、整洁,指甲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5、是否有佩戴首饰(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如有要去除方可上岗。
6、检查是否有伤口,如果伤口感染化脓应立即离岗休息,到医院诊疗,痊愈后方可上岗。
二、全日观察在整日工作中,食品安全专管员要加强观察职工的精神、情绪、食欲及工作活动情况,发现异常,要进一步检查,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回家隔离)、早治疗,对违规行为做到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三、严格执行本制度,检查结果每天要有记录,对检查记录建立档案。
学校食堂员工晨检制度(2),____字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目的学校食堂是为广大学生提供饮食服务的重要场所,保障食堂员工的健康状况对于保证学生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晨检作为一种常规的健康检查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和防控食堂员工的健康问题,保证学校食堂安全卫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晨检的定义和重要性出发,分析学校食堂员工晨检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并重点介绍晨检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最后探讨晨检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第二章:晨检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2.1 晨检的定义晨检是指在每个工作日的开始时进行的一种医学检查,旨在发现员工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2 晨检的重要性2.2.1 保障食堂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晨检能够及时发现和防控食堂员工的健康问题,减少因工作原因引发的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是为学生提供膳食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需要建立晨检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晨检和个人卫生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共计1200字以上。
一、晨检制度1.1晨检目的晨检是指在食堂从业人员每天上岗前进行的一项卫生检查,目的是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食品污染的可能性。
1.2晨检操作流程(1)晨检时间和地点:每天早上开店前1小时进行晨检,晨检地点设定在专门的晨检室。
(2)晨检项目:晨检项目包括体温测量、手部卫生检查、身体清洁、穿戴整齐等。
(3)晨检人员:开展晨检的人员应由专门负责的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记录和处理:对每次晨检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通知相关人员。
1.3晨检记录和整改(1)每次晨检应进行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晨检人员、晨检项目情况以及处理情况等。
(2)如发现从业人员身体不适、手部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应立即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3)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食堂管理部门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调整岗位、进行培训等。
2.1个人卫生要求(1)衣着整洁:食堂从业人员应穿戴整洁、干净的工作服,在工作过程中应避免穿戴过于宽松、脱落的衣物。
(2)手部卫生:员工进入工作前和工作中应经常洗手,并采取措施防止手部污染食材和餐具。
(3)头发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应将头发整理整齐,长发者应予以打结或盘起。
(4)指甲管理:从业人员应保持指甲干净、整齐,不得留长,禁止涂抹指甲油。
(5)个人卫生习惯:从业人员应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澡、刷牙、勤换内衣等。
2.2监督和检查(1)定期培训:食堂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和管理能力。
(2)监督检查:食堂管理部门应随机抽查食堂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处罚。
2.3奖惩制度(1)奖励制度:对于个人卫生管理好、工作态度端正的从业人员,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
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一、引言食堂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特制定本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
二、晨午检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 预防疾病传播:通过晨午检,及时发现从业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防止疾病通过从业人员传播给就餐人员。
2. 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从业人员是食品加工、制作、配送等环节的直接参与者,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卫生安全。
通过晨午检,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降低食品污染风险。
3. 提高从业人员自我管理意识:从业人员通过晨午检,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
4. 提高食堂管理水平:晨午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食堂管理者及时了解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三、晨午检制度的具体内容1. 晨检时间:从业人员每天上班前进行晨检。
2. 午检时间:从业人员每天中午休息后进行午检。
3. 晨午检内容:(1)体温检测:使用体温计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不超过37.3℃)方可上岗。
(2)健康状况询问: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个人卫生检查:检查从业人员是否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头发是否扎起,指甲是否干净等。
(4)手部消毒:从业人员需用洗手液清洁双手,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4. 晨午检记录:食堂管理人员需做好晨午检记录,记录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体温、健康状况等,以便追溯。
5. 异常处理:如从业人员体温异常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禁止上岗:禁止有异常症状的从业人员上岗,并建议其及时就医。
(2)隔离观察:对有疑似症状的从业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待医疗机构诊断结果。
(3)报告上级: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6. 培训与宣传: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晨午检制度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对晨午检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及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及健康体检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晨检制度1. 晨检时间:每日上班前进行。
2. 晨检内容:(1)检查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有无过度疲劳、病态等情况。
(2)检查从业人员的手部皮肤,有无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
(3)询问从业人员有无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4)检查从业人员是否佩戴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指甲是否剪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从业人员是否穿着工作服。
3. 晨检流程:(1)从业人员进入食堂后,首先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2)食堂负责人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填写晨检记录表。
(3)从业人员在晨检记录表上签名确认。
(4)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从业人员,责令其整改后方可上岗。
4. 晨检记录:(1)晨检记录表应详细记录每位从业人员的晨检情况。
(2)晨检记录表应存档备查。
(3)食堂负责人应对晨检记录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卫生要求。
二、健康体检制度1. 健康体检时间:每年进行一次。
2. 健康体检内容:(1)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
(2)内科检查:心、肺、肝、脾等。
(3)外科检查:皮肤、四肢、脊柱等。
(4)五官科检查:视力、听力、口腔等。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6)其他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的检查。
3. 健康体检流程:(1)食堂从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2)体检结束后,将体检报告交至食堂负责人。
(3)食堂负责人对体检报告进行审核,确认从业人员符合健康要求。
(4)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从业人员,责令其进行治疗,直至康复后方可上岗。
4. 健康体检记录:(1)健康体检报告应详细记录每位从业人员的体检情况。
(2)健康体检报告应存档备查。
(3)食堂负责人应对健康体检报告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健康要求。
三、管理制度实施与监督1. 食堂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确保从业人员遵守本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为了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食堂管理部门设立了晨检制度。
晨检是指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进行的身体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体温、健康状况、卫生习惯等。
首先,食堂从业人员在上班之前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晨检。
晨检包括测量体温、表情和精神状态等。
体温是判断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异常的体温可能标志着某种健康问题。
因此,测量体温是晨检的必要流程之一。
其次,晨检还包括检查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
员工应当自觉向管理人员汇报自己最近的身体状况,如有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
此外,管理人员还会观察员工是否出现面色苍白、虚弱等异常表情,以便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除了身体状况的检查,晨检还包括对员工卫生习惯的评估。
食堂从业人员应当持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清洁的工作服和固定发型等。
工作服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以保持整洁;发型应整齐,不得影响食品卫生。
晨检的目的是保证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
一方面,通过晨检可以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防止病情传染和恶化。
另一方面,晨检还能够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个人卫生习惯,保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总之,食堂从业人员的晨检制度是食堂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晨检,可以及时发现员工的健康问题,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同时,晨检也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食堂管理部门将持续加强对晨检制度的监督和落实,让食堂从业人员持续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为大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餐饮服务。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食堂食品卫生与安全,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卫生健康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全程控制、全面监督。
第三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卫生健康管理应做到:合法经营、诚信服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
第二章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第四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健康证明由当地卫生部门出具。
第五条食堂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第六条食堂从业人员在上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以下规定:(一)每日进行晨检,发现患有发热、咳嗽、腹泻、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应立即离岗治疗,不得从事食品加工、制作、销售等工作。
(二)工作时应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束起,不得露于帽外;戴口罩,不得涂抹指甲油、口红等化妆品。
(三)勤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前必须洗手,必要时进行手部消毒。
(四)不得穿戴工作服帽进入厕所及与食品生产无关的场所。
(五)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第七条食堂从业人员应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做到生熟分开、清洁与污染分开、食品与非食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第八条食堂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食品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规定,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安全。
第三章晨检制度第九条食堂应设立晨检室,由专人负责从业人员晨检工作。
晨检室应配备必要的晨检工具和消毒设施。
第十条晨检时间:从业人员上岗前30分钟。
第十一条晨检内容:(一)询问:了解从业人员昨晚的睡眠、身体不适等情况,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立即离岗治疗。
(二)观察:检查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面色、眼球、双手等,如有异常,应立即离岗治疗。
(三)检查:从业人员应进行手部清洗消毒,检查是否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口罩等,头发是否束起,指甲是否修剪。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为了保障食堂食品的安全与卫生,确保广大师生和职工能够享用到健康、安全的饮食,特制定本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一、晨检目的1、及时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可能存在的传染性疾病或身体不适状况,防止其带病上岗,避免食品受到污染,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2、督促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二、晨检对象所有在食堂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厨师、配菜员、服务员、洗碗工等。
三、晨检时间每天早晨食堂从业人员上班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晨检。
四、晨检地点设立专门的晨检区域,如食堂入口处或员工休息室等。
五、晨检人员由食堂管理人员或指定的专人负责进行晨检工作。
六、晨检内容1、询问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1)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
(2)是否有皮肤伤口或感染。
(3)是否有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
2、检查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1)查看手部是否清洁,有无伤口、化脓等情况。
(2)检查工作服是否整洁干净,是否佩戴工作帽和口罩。
(3)观察头发是否梳理整齐,有无外露。
3、检查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1)观察其是否精神饱满,有无疲劳、嗜睡等情况。
(2)留意其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焦虑、烦躁等异常表现。
七、晨检结果处理1、正常情况(1)从业人员无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个人卫生符合要求,精神状态良好,允许其正常上岗工作。
2、异常情况(1)如有发热(体温超过 373℃)、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安排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待症状消失、痊愈,并取得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后,方可重新上岗。
(2)若发现有皮肤伤口或感染,应根据情况进行包扎处理或暂停其从事可能接触食品的工作,直至伤口愈合。
(3)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上岗。
八、晨检记录1、负责晨检的人员应如实记录晨检结果,包括从业人员的姓名、岗位、晨检时间、晨检结果及处理情况等。
2、晨检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监管部门检查。
九、培训与教育1、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晨检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午检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午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食堂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清洁工等。
三、晨检制度1. 从业人员必须每天进行晨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温、皮肤、五官、头发等。
2. 晨检应在上班前进行,从业人员应如实填写晨检记录表。
3. 晨检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体温超过37.5℃,或有皮肤破损、伤口、口腔溃疡、眼睛红肿等症状,从业人员应立即报告食堂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确保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晨检。
四、午检制度1. 从业人员必须在午休后进行午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温、皮肤、五官、头发等。
2. 午检应在午休后上班前进行,从业人员应如实填写午检记录表。
3. 午检中发现异常情况,如体温超过37.5℃,或有皮肤破损、伤口、口腔溃疡、眼睛红肿等症状,从业人员应立即报告食堂负责人,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检查从业人员午检记录表,确保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午检。
五、其他要求1. 从业人员在上班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刮胡子等。
2. 从业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物。
3. 从业人员应遵守食品卫生法规,不得将个人物品带入食品加工区域,不得在食品加工区域吸烟、喝水、进食等。
4. 从业人员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违规处理1. 从业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晨检、午检,或晨检、午检中发现异常情况未及时报告的,食堂负责人应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立即改正。
2. 从业人员在上班期间未保持个人卫生,或未遵守食品卫生法规的,食堂负责人应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立即改正。
3. 从业人员未按要求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食堂负责人应责令其参加培训,并给予警告。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管理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食堂从业人员的晨检管理。
三、晨检内容1. 从业人员基本信息检查: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是否为法定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是否有精神性疾病或严重皮肤病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疾病。
2.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检查:检查从业人员是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指甲、头发、服装等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3. 从业人员工作区域卫生检查:检查从业人员的工作区域是否保持清洁卫生,设备、工具、容器等是否消毒处理。
4. 从业人员食品处理操作检查:检查从业人员在食品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四、晨检程序1. 从业人员每日早晨上班前,必须进行自我检查,确认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上岗。
2. 食堂负责人应在每日早晨对从业人员进行抽查,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卫生要求。
3.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
4.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晨检记录1. 食堂负责人应建立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记录每日从业人员晨检情况。
2. 食堂负责人应定期对晨检记录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食堂负责人应将晨检记录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验。
六、晨检要求1.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自觉接受晨检。
2. 食堂负责人应认真执行晨检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卫生要求。
3.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从业人员,食堂负责人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4. 对违反本制度的从业人员,食堂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教育整改,严重者予以辞退。
七、晨检责任1. 食堂负责人对本食堂的晨检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晨检工作。
2. 从业人员对本人的晨检工作负直接责任,必须自觉遵守卫生规定。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食堂负责人应及时纠正,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范文(4篇)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范文一、晨检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幼儿园食堂是为幼儿提供健康营养餐的重要场所,保证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是保障幼儿健康的前提。
晨检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食堂从业人员的晨检行为,确保食堂从事人员身体健康,不携带传染病菌进入食堂工作岗位,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大家利益。
二、晨检事项1. 晨检时间:每天上班前,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晨检。
2. 晨检内容:(1)检查体温:使用红外测温枪测量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36.3°C-37.2°C。
(2)检查身体状况:检查是否有发热、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和胃肠道症状等症状。
(3)检查皮肤情况:检查是否有皮肤炎症、湿疹、疱疹等情况。
(4)检查口腔情况:检查是否有口腔溃疡、口臭等情况。
(5)检查是否有任何与传染病相关的症状。
3. 晨检记录:食堂从业人员需要将每次晨检的结果记录在晨检表上,包括体温、身体状况、皮肤情况、口腔情况等。
三、晨检程序1. 员工自晨检表箱中取出晨检表并填写个人信息。
2. 使用红外测温枪对自己的体温进行测量。
3. 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检查自己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皮肤炎症、湿疹、疱疹等情况。
5. 检查自己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口腔溃疡、口臭等情况。
6. 检查自己是否有任何与传染病相关的症状。
7. 将晨检表交给食堂管理员,管理员将晨检表进行核对。
四、晨检结果处理食堂从业人员如果出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或者发现有与传染病相关的症状,需要立即向食堂管理员报告,并根据食堂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暂停工作、隔离等)。
如果晨检结果正常,食堂从业人员方可进入工作岗位,但仍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五、晨检制度的监督与管理1. 食堂管理员负责对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核实晨检表的填写情况和晨检结果,并做好晨检记录的保存工作。
2. 食堂从业人员也需自觉遵守晨检制度,如发现有不卫生、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向食堂管理员进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一、每天早晨食堂工作人员上班后,由食堂负责人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身体
健康状况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观察食堂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是否有过度疲劳和病态;
2、观察食堂工作人员眼球、面色是否特黄(有患肝炎的可能);
3、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有否咳嗽、咯血(有患肺病的可能);
4、观察食堂工作人员双手有否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5、询问食堂工作人员有否痢疾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6、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有否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指甲是否剪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二、每天由晨检人员填写好晨检表,并在晨检表上并签字,晨检表要求真实、准确。
三、如检查中发现个别食堂工作人员不符合卫生要求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按以下方法处理:
1、食堂工作人员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要求在工作前脱下;
2、对指甲过长,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搞好个人卫生后上班。
3、对患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工作人员及管理负责人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疾病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