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医学超级全】影像学考试重点循环系统临床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试题习题集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试题习题集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1、心脏右前斜位片主要观察()A、左心房、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B、左心室、主动脉弓的全貌C、右心房、主动脉D、气管分叉E、以上全不是2、心脏左前斜位片主要观察()A、右房B、左右室、房,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C、右无名静脉D、相反搏动点E、以上全不是3、指出测量后前位心胸比值划线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胸廓最大横径是右膈顶平面,两侧肋骨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B、心右侧横径是右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C、胸廓最大横径是胸廓内缘最宽处的最大距离D、心左侧横径是左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E、左右侧心横径相加为心横径,除以胸廓最大横径,其比值为心胸比值4、复杂心及大血管畸形最佳的X 线检查方法是()A、高千伏摄影B、远达X线摄影C、记波摄影D、胸部后前位摄影E、心血管造影5、在侧位胸片上,心后下缘与食管前间隙狭窄或者消失,提示()A、左房大B、左室大C、右房大D、右室大E、右心衰竭6、后前位心及大血管平片左心房增大的征象不会有()A、心底部出现双重阴影B、左心缘出现左心耳弓,故有四个弓C、右心缘出现双心房(双心缘)影D、左主支管下压而气管分叉角度小E、降主动脉左移7、指出右心房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表现错误之处()A、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超过心前缘长度一半B、左侧位压迫食管变窄、移位C、左前斜位右房段膨隆、并与右室成角D、后前位右房段向右膨隆,最突出点位置较高E、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突出8、左心室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各位置)的表现,错误的是()A、右前斜位60度照片示心前间隙变窄B、后前位示心尖左下延伸、反搏点上移C、后前位左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张D、左前斜位60度左室仍与脊柱重叠E、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变窄、消失9、右心房增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后前位,右侧第二弓增大,右心膈角锐利B、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突出或(和)延长C、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突出D、右房增大常发生在房缺E、右房增大多为室缺所致10、主动脉型心脏主要反应在哪一房室增大()A、左心房增大B、左心室增大C、右心房增大D、右心室增大E、双心房增大11、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X线征象为()A、心脏普大B、左右房大C、左室大D、右室大E、心腰凹陷12、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的先天性心脏病为()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房间隔缺损D、法洛四联征E、肺动脉瓣狭窄13、肺淤血主要的X线征象是哪一项?()A、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缩小或正常B、肺血管轻度增粗,边缘清晰C、肺门阴影正常D、肺野透过度增加E、以上全不是14、急性肺水肿时,典型X线征象应为()A、肺门舞蹈征 B、两肺纹理增粗C、两肺门蝴蝶形阴影D、肺透明度增加E、以上全不是15、指出不属于肺循环改变的肺部病变是()A、肺充血B、肺淤血(含肺水肿)C、肺出血D、肺血减少E、肺动脉高压16、只引起左心室负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肺循环高压B、体循环高压C、右心回心血量增加D、三尖瓣关闭不全E、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17、下列哪种疾病只引起右心室负荷增加?()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阻塞性肺气肿C、二尖瓣关闭不全D、动脉导管未闭E、贫血性心脏病18、指出一般不引起左心室增大疾病()A、高血压性心脏病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C、肺源性心脏病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E、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9、指出不引起右心室增大的疾病()A、慢性肺原性心脏病B、先天性心脏病——Fallot四联症C、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D、高血压性心脏病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20、指出引起左心房增大的疾病()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C、先天性心脏病——Fallot四联症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E、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21、男性患者, 23岁,右心房、室增大,肺脉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大而搏动增强,右下肺动脉干增粗达17mm,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界清晰,肺野透过度正常其肺循环变化是()A、肺少血B、肺多血C、肺淤血D、肺出血E、肺栓塞22、女性患者,24岁,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摄心、大血管远达高千伏心脏后前位和左侧位。
医学影像学课件:循环系统

血管的生理功能
输送血液
血管作为血液的通道,维持血液 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
身各组织。
调节体温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调节血流量 ,从而调节体温。
物质交换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的重要场所,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血管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管壁沉积脂肪、钙质等物质,导致动脉狭窄 或闭塞,引起缺血性病变。
调节血压
心脏通过改变心输出量和 血管阻力来调节血压,保 持血压稳定。
维持酸碱平衡
心脏通过调节血液中的酸 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 定。
心脏的病理变化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 的产生或传导异常,导致 心跳不规则或过快或过慢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充 分泵血以满足身体需要, 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呼吸 困难等症状。
心理调适
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治疗方案与效果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抗血小板聚集、降脂、 降压等药物。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 囊扩张等。
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 换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 异,治疗效果不同。
预防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治疗 。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X线、超声 心动图、MRI和CT等检查可显示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异常等。
心包积液
心包腔内液体增多,可引起心脏压塞。X线、超声心动图和MRI等检查可显示心 影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六、主动脉夹层
Debakey将本病分为三型: I型,夹层波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并延至腹主动脉中远段,破口多位于升主动脉; II型,夹层局限于开主动脉、主动脉弓,破口 多位于升主动脉; III型,夹层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可向远 侧扩展。III型又分为两个亚型:III甲型,夹层 局限于胸段降主动脉;III乙型,夹层延至腹主 动脉远端。
五、心 包 炎
(二)临床与病理 心包炎时,心包脏、壁层间可仅有以纤维蛋白 为主的渗出物,表面粗糙呈绒毛状。 由于无明显渗液,称为干性心包炎。 而另有一类心包炎,心包腔内有数量不等的渗 液,称湿性心包炎、渗出性心包炎或心包腔积 液。 依病因不同,积液性质可为浆液性、浆液血性、 血性、化脓性或乳糜性等。
五、心 包 炎
(三)X线表现: 1、干性心包炎X线检查时无异常表现。 2、湿性应大于300ml时才能发现。 ①心缘正常弧段消失,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 呈烧瓶状或球形。 ②由于体静脉向右心房的回流受阻,上腔静脉 增宽。 ③由于心包在心底部的附着处高于心与大血管 的交界处,心影的增大可向上越过心与大血管 交界水平,使主动脉影缩短。
临床上,患者发育迟缓,活动能力下降, 常有气急表现,喜蹲踞或有晕厥史。紫 绀多于生后4—6个月出现,伴杵状指 (趾)。听诊于胸骨左缘2~4肋间可 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可们及震颤。
四、法洛四联症
(二)影像学表现: 轻型(无紫绀型)X线表现与单纯肺动脉狭窄 或室间隔缺损相似; 常见型法洛四联症有紫钳,肺动脉狭窄较重, 室间隔缺损较大时X 线可见心尖圆钝上翘,肺 动脉段稍凹或平直,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增宽, 整个心影呈“靴形”,但心胸比率不大或仅轻 度增大。肺门阴影多缩小,肺内血管纹理稀疏、 纤细。
四、法洛四联症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例如自动识别病变、 辅助医生诊断等,这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03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医生可
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预防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将更加完善,通过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可以有效地降低循环 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心脏影像学检查技术 • 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 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展望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心脏
综合治疗
未来将会更加注重循环系统疾病的综合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这些治疗 手段将相互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循环系统疾病的早 期诊断将更加准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存率。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将会更加关注患 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将充分 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术前诊断
医学影像学可对外科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全面诊断,明确病变 部位、程度及毗邻关系。
手术导航
医学影像学可提供高清晰度的术中导航,帮助外科医生精确 地找到病变位置,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定位靶区
医学影像学能够精确地定位肿瘤,确定肿瘤范围,为放疗提供准确的靶区。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二)直接影响心脏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 生长发育、体型和胸廓类型、性别、呼吸与膈肌高度、心动周期与心率、妊娠、体位 后前位分: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鸥。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 CT 影像
(一)心脏横轴位
【主动脉弓上层面】 位于气管前方的大血管,从右至左依次为右无名静 脉(右头臂静脉)、无名动脉(头臂干)、左颈总
三、CT
1、EBCT(电子束 CT) :还可以显示功能和血流状态,但空间分辨率低,费用贵 2、MSCT:用于显示心脏大血管形态及心功能评价。时间短费用低,图像质量好,诊断效果好;二维、三维观察心 脏及大血管
四、MRI 五、超声
六、放射性核素
第二节 正常影像解剖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 X 线影像
(一)不同体位正常心脏大血管 X 线表现
——鸥。
【循环系统总论】
了解各种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 MSCT 在冠心病中的价值 掌握正常 X 线表现及房室增大、肺循环异常的 X 线表现 掌握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的 X 线表现 了解其他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的 X 线、CT 征象 掌握心包疾病的 X 线、CT 征象 了解大血管病变的影像检查方法及价值
二尖瓣病变,左心室衰竭, 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房 a、右心缘向右扩展膨隆 增大 b、上腔静脉扩张增宽
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三 尖瓣病变,肺静脉异位引流 和心房粘液瘤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变
X线平片可见心脏增大和肺淤血等间 接征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瓣膜病变 的敏感方法。
心包炎
X线平片和CT可发现心包增厚和钙化 ,MRI可显示心包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01
02
03
房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右心房、右 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可 确诊并评估缺损大小。
室间隔缺损
X线平片可见左右心室增 大,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并 评估缺损大小和分流情况。
二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显示心脏结构和运动 情况,评估心脏功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检测心脏内血流速度和方 向,评估心脏瓣膜功能和 血管狭窄程度。
心脏声学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心 脏内血流信号的显示,提 高诊断准确性。
CT和MRI检查
CT检查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重建心脏和血管的三维图像,显示 心脏结构、血管狭窄和斑块等病变。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过程包括麻醉、切口选 择、病变处理、缝合等步骤,需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介绍
预后评估指标包括生存率、复发率、生活质量等,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情况。
预后评估方法包括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转移等病变。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影像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未来,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在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精准医疗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精准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医学影像学 将与精准医疗相结合,通过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 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官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 MRI和超声心动图等可观察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征 象,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心力衰竭
总结词
心力衰竭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出心脏增大、 心腔扩大、心壁变薄等征象。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负责收集并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液 体。
循环系统的功能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循环系统通过心血管系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部,为身体的活动提供能 量。
收集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淋巴系统通过收集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协助维持血液平衡和免疫功能。
循环系统的生理机制
心律失常
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律失 常及其分类、诊断和治疗。
心肌缺血和梗死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原因、诊断 和治疗。
03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X线平片
心脏和肺的轮廓、大小、位置及密度可反 映心肺病变,如心脏增大、肺淤血等。
VS
血管造影
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扭曲等病变。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利用超声探头在胸壁移动,探测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运动状态,能够直观地显示心脏瓣膜病变、心 肌病等。
血管超声
利用超声探头在体表移动,探测全身血管的结构和病变,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
04
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 现
冠心病
要点一
总结词
冠心病在医学影像学上表现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征 象。
详细描述
医学影像学:第五章 循环系统

3.心脏形态
❖ 在后前位片上,可按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 分为横位心、斜位心和垂位心。
❖ 斜位心见于适中体型,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约为 45度,心胸比率约0.5心腰平直。
❖ 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大于 45度,心胸比率小于0.5,肺A段较长且稍突。
室流出道及心尖部 4.三维重建及冠状动脉成像
❖ (二)心包 ❖ 壁层心包 厚度1-2mm。
❖ (三)其它 ❖ 1.体肺循环大血管的显示 ❖ 2.冠状动脉的显示 ❖ 3.瓣膜的显示
(四)MRI检查 解剖及扫描方位与CT相同
1.心肌 中等信号 右室壁较左室壁薄 左室厚 度 改变应达30﹪;
左前斜位
心缘右心房段延长、凸出
右前斜位
——
基 本 病 变 右 房 大
Dept. of Radiology, Union Hospital, HUST
普大型
❖ 左右心室同时增大
主动脉扩张 aortic dilatation
❖ 升主动脉向右前弯曲 ❖ 主动脉弓顶高达或超过胸锁关节 ❖ 主动脉窗开大 ❖ 降主动脉向后或“S”状弯曲 ❖ 吞钡检查:食管主动脉压迹加深,压迹以下
第五章 循环系统
Dept. of Radiology, Union Hospital, HUST
血液循环情况
❖ 肺静脉 左房二尖瓣左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 肺动脉肺动脉瓣右室 三尖瓣右房 腔静脉
检查技术
❖ X线 x-ray ➢胸透 fluroscopy ➢ 摄影 radiography ➢ 心血管造影 angiocardiography
❖ X线表现
病 变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管分叉层面
三、主动脉根部层面
四、心室层面
LA DA
室间隔
(三)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MRI表现
SE序列T1WI, 扫描方位:横位、冠状及矢状位。 1.心肌:呈中等信号强度。 2.心内膜:较心肌信号高。 3.瓣膜:呈中等强度信号。 4.心房:呈低信号,左心房呈管状。 5.心室:右心室呈三角形。 6. 心包:呈低信号。
右心室增大
2.常见原因: ①二尖瓣狭窄; ②肺心; ③肺动脉高压; ④心内间隔缺损; ⑤法四等。
(三)左心房增大
1.表现: ①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 ②心底部双房影、心右缘
出现双弧征; ③左心缘出现第四弓; ④主动脉窗缩小左主支气管受压抬
高等。
左心房增大
①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 ②心底部双房影、心右缘出现双弧征; ③左心缘出现第四弓; ④主动脉窗缩小、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等。
1.表现: ①右心缘下段向右膨突、最
突点偏下,心尖圆隆上翘; ②肺动脉段膨突,相反搏动点下移; ③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
窄; ④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大,室间沟向后上
移位。
(二)右心室增大
①右心缘下段向右膨突、最突点偏下,心尖圆隆上翘; ②肺动脉段膨突,相反搏动点下移; ③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窄; ④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大,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右心房
1.后前位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2.右前斜位(吞钡)
右前斜位(食道 吞钡)
(1) 心前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右室、 左室。
(2) 心后缘; 左房、 右房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右心室 左心室
2.右前斜位(吞钡)
主动脉弓压迹 左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右心房
左心房增大
2.常见原因: ①二尖瓣病变;
②左心室衰竭;
③先心:PDA、VSD等 (动脉导管未闭) 。
(四)右心房增大
1. 表现: ①心右缘下段向右扩展、膨隆,最突点位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二)CT检查 (三)MRI检查 (四)超声检查
(一)普通X线检查
1.透视: 2.常规心脏摄片 3.心血管造影检查(包括DSA)
(一)普通X线 检查
2.常规心脏摄片 (1)后前位: (2)右前斜位:第一斜位。旋转角度40-
60、食道吞钡。 (3)左前斜位:第二斜位。旋转角度60。 (4)左侧位
置不定)时,心脏可为左位、中位或右 位。
二、形态异常
(一)二尖瓣型心脏 (二)主动脉瓣型心脏 (三)普大型心脏
三、大小异常
(一)左心室增大
1.表现: ①心尖向下向左延伸; ②相反搏动点上移; ③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④左前斜位60。时,左心室仍与脊
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 ⑤左侧位,心后食管前间隙变窄或
(一)普通X线检查
3 心血管造影检查(包括DSA)
1.右心造影:股静脉径路至右心,显示右心及 肺血管
2.左心造影:股动脉经路至左心室,观察二尖 瓣、主动脉瓣病变及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造影:股动脉经路至主动脉瓣上3-5cm 处,显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4.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左. 右心. 主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4.左侧位
4.左侧位
4.左侧位
大血管 右心室
心后间隙
左侧位
左心房 左心室
正常三种形态:横位心、斜位心、垂位心
矮胖、《45度
适中、=45度
瘦长、》45度
心胸比率
0
心胸比率测量图
T1 T2
01
T
心胸比率 T1+T2/T0.5
(二)正常超声
1. M型超声心动图 2. 二维超声心动图 3. 频谱型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4. 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右前斜位
三角形 透亮区 心前间隙
3.左前斜位
左前斜位
矩形间隙 主动脉窗
(1) 心前缘: 右房; 右室。
(2) 心后缘: 左房; 左室。
3.左前斜位
大血管
心前长方形透亮区 心前间隙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左侧位 (1) 心前缘;
大血管、 右室 (2)心后缘; 左房、 左室。
(一)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1、后前位(P-A) 2、右前斜位(RAO) 3、左前斜位 (LAO) 4、左侧位 (LL) 5、心脏形态、大小、心胸比率
(1)右心缘 (2)左心缘 后前位
1.后前位
右心缘分2段:
上段主动脉弓 与上腔静脉构 成
下段右心房构 成 左心缘分3段: 主动脉弓、肺 动脉段、左心 室。
(三)正常CT
(一)成像方位 1.横轴位(常规方位) 2.前斜位 3.冠状位 4.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5.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6.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短轴位
CT横轴位(常规方位四层)
一、 主动 脉弓 层面
二、 气管 分叉 层面
三、 主动 脉根 部层 面
四、 心 室 层 面
一、主动脉弓层面
皖南医学院影像诊断学
第四章 循环系统
皖南医学院 汪和平
循环系统内容
第一节 心脏与心包 一、检查技术 二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表现 三 异常心脏大血管的表现(基本病变) 四 常见病的表现(冠心病,风心,先心,心包
积液,心肌病) 第二节 大血管 ( 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
层)
第一.二节 心脏.心包与大血管
三 心脏与大血管基本病变
一、位置异常 二、形态异常 三、大小异常(重点) 四、肺循环改变(重点)
一、位置异常
(一)移位与异位的概念
(二)正常心脏位置:内脏正位、左位心
(三)左旋心:
内脏反位、左位心
(四)右旋心:
内脏正位、右位心
(五)镜面右位心: 内脏反位、右位心
(六)内脏不定位(即肝居中,胃、脾位
消失。
左心室增大
2.常见原因: ①高血压; ②主动脉瓣病变; ③二尖瓣关闭不全; ④动脉导管未闭等。
①心尖向下 向左延伸;
②相反搏动 点上移;
③左心室段 延长、圆隆 并向左扩展;
左心室增大
左前斜位60。时,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 下移位;
左侧位,心后食管前间隙变窄或消失。
(二)右心室增大
(二)、CT检查
(一)常规CT扫描 (二)超速CT扫描 (MSCT (三)CTA 横轴位(常用标准体位)
EBCT)
三、MRI检查
(一)成像方位 1.横轴位(常规方位) 2.前斜位 3.冠状位 4.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5.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6.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短轴位
二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