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佐剂
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A12(SO4)3·18H2O+6NaOH→2Al(OH)3+2Na2SO4+18H2O
取氢氧化铝干粉50~55kg, 加 入6万毫升沸水中, 搅拌均匀; 倒入硫酸100kg, 爆沸至棕褐 色, 经30~60min后, 加温水, 边加边搅拌约至总量为35万 毫升;用前加水稀释至100万 毫升, 温度约为80℃, 盛装在 一个缸内
并发挥免疫系统细胞间协同作用(巨噬细胞与T细胞, T细胞与B细胞)。
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第18页
作用机理
① 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ation) ② 抗原寻(antigen targeting) ③ 免疫调整(immune modulation)
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第19页
①抗原递呈: 指抗原分子递呈给T细胞方法。佐剂与疫苗联合使 用,有利于抗原性物质在胞内被加工,被MHC分子特异性结合、 保护、运输并递呈给效应细胞。
(2)用明矾加碳酸钠合成法
2 KAl(SO4)2+3 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
(3)用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合成
A1C13+3NaOH→Al(OH)3↓+3NaCl
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第26页
用铝粉加烧碱合成法:
2Al(OH)3+12H2O+3H2SO4→Al2(SO4)3·18H2O
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第24页
(二)非颗粒性佐剂
1.肽类佐剂(peptides):胞壁酰二肽(MDP)及其 衍生物、
去胞壁酰多肽、脂肽和免疫调整多肽。
2.表面活性分子类佐剂:海藻糖合成衍生物(TDM)
佐剂免疫学机制范文

佐剂免疫学机制范文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于外界入侵病原体的抗体防御机制。
佐剂是指在疫苗中加入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目前,常用的佐剂有铝盐、油水乳剂、佐温剂等。
佐剂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特点和强度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免疫学中,佐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佐剂能够提高抗原递呈细胞的活性,增加抗原的摄取和处理,促进抗原递呈细胞表达抗原片段,从而更好地激活免疫细胞并引起免疫反应。
2. 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佐剂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以促进细胞的活化。
这些受体可以是Toll样受体(TLR)、C型凝集素受体(CLR)等,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并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3.产生适当的炎症反应:佐剂可以引起短期的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血液流出和炎症细胞的浸润等,从而为免疫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提供适当的环境。
这种炎症反应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和抗体的屏障功能,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和扩散。
4.促进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佐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
它们可以增强细胞因子的产生,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佐剂还可以促进抗体的生成,如增加抗体的亲和力和种类,提高抗体的效力和稳定性等。
5.形成长久的免疫记忆:佐剂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巨噬细胞和记忆T 细胞的产生,从而形成长久的免疫记忆。
这种免疫记忆可以使免疫系统在再次暴露于同一病原体时更快、更强烈地进行免疫应答,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总之,佐剂通过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改变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研究佐剂的机制可以揭示免疫学的重要原理和疫苗的免疫机制,从而为设计和开发更有效的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疫苗佐剂是指添加到疫苗中的辅助物质,旨在增强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免疫效果。
疫苗佐剂可以增加疫苗的抗原性,稳定疫苗,延长疫苗的保护期限,降低疫苗剂量和接种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等。
目前常用的疫苗佐剂包括氢氧化铝、多糖体、脂质体、聚乙烯醇等。
其中,氢氧化铝是最常用的疫苗佐剂之一,广泛应用于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等。
多糖体则主要用于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脂质体则用于mRNA疫苗,如新冠疫苗;聚乙烯醇则用于水痘疫苗等。
近年来,随着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疫苗佐剂的设计和开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佐剂的开发,如纳米颗粒、病毒样颗粒、胶体载体等。
此外,疫苗佐剂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人员会对佐剂进行严格的毒性和免疫反应评估。
总的来说,疫苗佐剂是疫苗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不断的研发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并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疫苗佐剂行业发展趋势(一)疫苗佐剂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疫苗佐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
目前,多种佐剂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疫苗制备中,例如液晶、多孔材料、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等。
这些新兴的佐剂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疫苗的剂量和剂次,从而使得疫苗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
(二)疫苗佐剂安全性的关注和强调近年来,疫苗佐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调。
疫苗佐剂作为疫苗的辅助成分,在疫苗研制和应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一些佐剂材料会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含有微量重金属、使用油剂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毒性问题。
因此,加强对疫苗佐剂的安全性评价和监测,是当前疫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疫苗佐剂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病原体认识的不断深入,疫苗在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疫苗佐剂也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癌症免疫治疗、精神疾病治疗等。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一、佐剂的定义佐剂(Adjuvant)又称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或免疫增强剂(Immunomodulator),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佐剂的英文名adjuvant来源于拉丁文“adjuvare”,意思为“帮助”。
药物佐剂,即某种可以加强药物疗效的物质。
二、佐剂的作用佐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调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与专一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可促进肠胃粘膜对疫苗的吸收。
佐剂的作用机制当前了解的很少,阻碍了设计新的佐剂化合物,佐剂常激活多个免疫链,其中只有少数与抗原特异应答相关,要想确切地知道佐剂的作用很困难。
佐剂能增加对细胞的渗入性,防止抗原降解,能将抗原运输到特异的抗原呈递细(APC5),增强抗原的呈递或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在注射抗原后,抗原可直接被APC5吸收,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或发生降解,抗原的吸收途径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特征,但也受佐剂影响。
被APC5吸收的抗原通过两种途径MHCI或MHCII而呈递于CD8+或CD4+T细胞上。
根据注射疫苗后分泌细胞因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Th1应答与Th2应答。
Th1应答主要通过诱导分泌IFN-γ, IL-2和IL-12,而Th2应答是通过诱导分泌IL-4、IL-5、IL-6和IL-12,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是相互拈抗的,促进一种应答形式常会抑制另一种应答形式,产生I g G2a抗体被认为是Th1应答,然而诱导产生I g G1常与Th2应答有关。
不同的佐剂虽然可诱导相似的抗体水平,但是细胞因子应答的方式可能不同,Th1或Th2应答方式对于疫苗的功效有显著的影响。
评价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疫苗的主要因素为:①能使弱抗原产生满意的免疫效果;②不得引起中等强度以上的全身反应和严重的局部反应,在局部贮留的硬结必须逐渐被吸收;③不得因其对佐剂本身的超敏反应,不应与自然发生的血清抗体结合而形成有害的免疫复合物;④不得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既不能有致癌性,也不得有致畸型性;⑥佐剂的化学组成应明确,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⑦在一定的保存期内的疫苗佐剂,应该稳定有效。
氢氧化铝佐剂在疫苗中的应用

氢氧化铝佐剂在疫苗中的应用以氢氧化铝佐剂在疫苗中的应用为标题,本文将探讨氢氧化铝佐剂在疫苗中的作用以及其在疫苗研发中的重要性。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增强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
疫苗通常由病原体的部分成分或者灭活的病原体制成,但这些成分往往不足以激发人体充分的免疫反应,因此需要佐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氢氧化铝是一种常用的佐剂,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l(OH)3。
氢氧化铝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增强效果,可以帮助疫苗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
在疫苗中,氢氧化铝通过与疫苗中的抗原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复合物,称为氢氧化铝疫苗佐剂。
氢氧化铝疫苗佐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疫苗中的抗原通常是一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或多糖,它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
而氢氧化铝疫苗佐剂能够与抗原结合,形成颗粒状的复合物,使抗原更容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吞噬。
这种复合物能够激活免疫细胞,促使它们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
除了增强免疫原性,氢氧化铝疫苗佐剂还能够延长疫苗的保护效果。
疫苗通常需要注射多次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效果,而氢氧化铝疫苗佐剂可以延缓抗原的释放速度,使疫苗在体内长时间存在,从而延长免疫反应的持续时间。
这样一来,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效果能够更持久,降低了疫苗接种频率和剂量,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氢氧化铝疫苗佐剂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
氢氧化铝是一种无毒、无致病性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生产领域。
它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较慢,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注射部位,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氢氧化铝疫苗佐剂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总的来说,氢氧化铝疫苗佐剂在疫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延长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目前,氢氧化铝疫苗佐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疫苗的制备中,成为疫苗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氢氧化铝佐剂

干燥:将研磨后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氢氧化铝佐剂成品
04
质量控制和检测
原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03
产品质量检测: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纯度、杂质等指标
0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使用剂量:根据疫苗类型和生产工艺,合理控制氢氧化铝佐剂的使用剂量。
储存条件:氢氧化铝佐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操作注意事项:在使用氢氧化铝佐剂时,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吸入、皮肤接触等。
01
02
03
04
法规和标准
01
法规:氢氧化铝佐剂符合FDA和EPA的法规要求
02
标准:氢氧化铝佐剂符合WHO和EU的食品安全标准
特点:氢氧化铝佐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适用于各种疫苗的生产。
作用:氢氧化铝佐剂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疫苗的副作用。
应用:氢氧化铝佐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疫苗的生产,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主要成分和特点
01
主要成分:氢氧化铝
02
特点:无毒、无刺激性、无过敏性
03
作用: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04
适用人群:胃溃疡、胃炎等患者
应用领域
医药行业:用于制备药物,如抗酸药、止泻药等
01
化工行业: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氧化铝、氢氧化钠等
03
食品行业:用于食品添加剂,如抗酸剂、增稠剂等
02
环保行业:用于废水处理,如中和酸性废水、吸附重金属离子等
04
2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Span85: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鲨烯:3碳6烯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12页
1. 乳化佐剂
(1)MF59 临床试验:
– 试验组:接种含MF59流感疫 苗 n=6000 – 对照组:接种不含MF59流感疫苗 n=6000
结果: – 该疫苗佐剂是安全,且机体耐受性很好
第9页
正在研制和试验人用疫苗佐剂
佐剂类型
名称
佐剂类型
名称
凝胶型
氢氧化铝或磷酸铝
磷酸钙 DNA CpG 基元 单磷酸脂质A(MLA)
颗粒型
微生物
油乳脂或乳化剂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霍乱毒素(CT)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酵 素(LT) 百日咳毒素(PT) 胞壁酰二肽 弗氏不完全佐刘 MF59 SAP
合成体
细胞因子
免疫刺激复合物 (ISCOM) 脂质体 生物降解微球 皂苷(QS-21) 非离子型嵌段共聚 物
胞壁酰肽类似物
聚磷脂
合成多核苷酸
IFN-γ IL-2
第10页
二、临床研究中新型佐剂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1. 乳化佐剂
(1)MF59
– 用Span85和吐温80稳定水包鲨烯乳剂 – 取得同意新型人用佐剂
应用免疫佐剂潜在优点:
④能增强较弱免疫原免疫原性; ⑤可降低提供保护性免疫所需抗原量或接种次
数; ⑥能提升疫苗在免疫应答减弱者(如新生儿、老
年人和免疫缺损者)疫苗接种效力。
免疫佐剂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第7页
运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或免疫原性较弱抗原相结合一类 含有免疫原性物质。
– 一个生物或载体(vector),经过其携带基 因在其表面表示外源抗原。
疫苗研发中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

疫苗研发中的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在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COVID-19等多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疫苗研发与疫苗递送成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疫苗研发中新型佐剂与递送系统的意义、功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型佐剂的意义与功能佐剂是指在疫苗制备过程中与疫苗抗原相结合的物质,旨在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反应的效果。
传统的佐剂主要包括铝盐等化学物质,其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然而,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传统佐剂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新型佐剂的出现填补了传统佐剂的不足之处,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功能:1. 提高抗原免疫原性:新型佐剂能够通过与疫苗抗原的结合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反应。
例如,脂质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佐剂,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原递呈平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应答。
2. 调节免疫反应类型:新型佐剂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类型,实现对特定免疫应答的调整。
一些佐剂能够促进细胞免疫应答,而另一些则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选择合适的佐剂可以根据对特定疫苗所需免疫应答类型的要求,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3. 加强生物安全性:新型佐剂在提高疫苗免疫性的同时,还能够加强生物安全性。
与化学佐剂相比,新型佐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并且更容易在人体内降解或排出,降低了潜在的副作用风险。
二、新型递送系统的意义与功能递送系统是指将疫苗抗原以一定形式引入人体,使之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至免疫细胞。
新型递送系统的出现使得疫苗的递送更加高效、精准。
新型递送系统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疫苗递送效率:新型递送系统能够将疫苗抗原精确地递送至免疫细胞,提高递送效率。
例如,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可以将疫苗抗原包装在病毒颗粒内,使其能够更好地进入宿主细胞,并引发有效的免疫应答。
2. 克服递送障碍:新型递送系统可以克服递送过程中的各种生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皂昔系: 从皂树Quillaja saponaria:树皮提取的三菇类混合物, Quilla A和spikoside为其部分纯化物, 为精制物。皂昔能诱 导对某些蛋白强和应答、中等应答, 可能是由于生成了蛋 白一皂昔混合小体的结果。 Quilla A已广泛用作兽用佐剂并提议用于人体, 它价廉、 安全、配制简单。 细胞因子一般为分子量约20KDa。
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及其亚单位, 在动物实验中显示粘膜佐剂活性。它们可能是通过GM1神 经节苷脂受体靶向作用和刺激内源性腺昔酸环化酶活性而 起佐剂作用。
Vaccine adjuvant
微生物衍生物型佐剂: 微生物的核酸类,CpG 寡脱氧核苷酸(CpG2ODN)佐剂 , 非核酸类佐剂单磷脂A (MPL) 、OM2174、不耐热肠毒素 (LT)及其突变体等。
二、佐剂的类型:
油水乳剂:矿物油、乳化剂 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脂多糖、分支杆菌、霍乱毒素等 细胞因子:白介素、干扰素等 脂质体:胆固醇类 蜂胶:蜂蜜 人工合成:胞壁酰二肽
vaccine adjuvant
1.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如卡介苗、枯草分枝杆菌、短小 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等。
AS02 是一种含有单磷脂A (MPL)和皂角苷(QS221)的油包 水乳剂,能诱导强烈的抗体应答并伴有Th1 型和CTL 反 应。
Vaccine adjuvant
颗粒型佐剂: 将抗原输送系统与疫苗抗原复配或融合后形成颗粒状物质, 显微镜下呈颗粒状。铝盐氢氧化铝、磷酸铝等的不溶性胶 状沉淀, 颗粒大小100-1000nm, 免疫原通过静电与胶结合。 安全性佳, 靶向良好, 贮存作用中等, 诱导强Th2应答, 常见 强IgE应答, 但诱导CTL和CM1作用很弱。价廉, 易制备。
2.不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如氢氧化铝佐剂、磷酸铝、磷 酸钙、石蜡油、羊毛脂、表面活性剂、藻酸钙、多聚核苷 酸、胞壁肽等。
vaccine adjuvant
应用最多的是福氏佐剂、细胞因子佐剂。 (1)福氏佐剂: 完全福氏佐剂(石蜡油+羊毛脂+卡介苗)、 不完全福氏佐剂(石蜡油+羊毛脂)两种。 (2)细胞因子佐剂:细胞因子佐剂与抗原合用,可有效 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IL-2、IL-1、IFNγ 、IL-12、GMCSF。 经典的铝盐佐剂,在提高抗体水平和安全方面已获得长期 的实践证实。人类疫苗基本采用此佐剂。
疫苗免疫佐剂
Vaccine adjuvant
Vaccine adjuvant
自从1925 年法国免疫学家Ranmon 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 与之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以来, 至今免疫佐剂的发展已近80年。 特点: 佐剂本身可以有抗原性; 也可以不具备抗原性。
Vaccine adjuvant
1.CpG- ODN 佐剂 CpG- ODN 是指一些以非甲基化的CpG 序列(CpG motif)为核心的人工合成寡聚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nucleotides, ODN)。 源于细菌DNA 和特定序列反义寡核苷酸(ODN)的免疫刺激 作用。含有特定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 序列。 未甲基化核苷酸细菌DNA序列是DNA 具有免疫学活性关键, 能给免疫系统提供一种危险信号, 易被机体免疫系统的细 胞识别。免疫系统通过对这些特定序列的识别, 来诱发针 对外源性DNA的免疫应答。
Vaccine adjuvant
新型颗粒型佐剂种类: 病毒颗粒( virosome ) 聚乙交酯( PLG) 微粒 免疫刺激复合体( immune responsestimulatincomp ISCOMs) 脂质DC-Chol
Vaccine adjuvant
病毒颗粒:是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重构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表面 糖蛋白与磷脂嵌合形成的150nm脂蛋白体。 聚乙交酯( PLG) 微粒:生物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的PLG是研究颗粒佐 剂的主要材料,既可包裹抗原蛋白实现蛋白疫苗的投递,有效控制抗原 的释放,也可作为DNA 疫苗的有效佐剂。 ISCOMs微粒: 皂苷、胆固醇和磷脂组成的复合物,形成直径约40nm 球型结构,结构内的皂苷与胆固醇结合而不与细胞膜表面结合。已用于 兽用疫苗。
脂质-胆固醇(DC-Chol):胆固醇和磷脂组成的单层或多层脂双层膜 囊结构,亲脂及两性分子与膜结合亲水分子包在膜内,脂质体将可溶性 抗原转变成颗粒性抗原, 其粒径大小、电荷和抗原结合能力可随不同 组份比例而变化。
Vaccine adjuvant
非颗粒性佐剂 胞壁酞二肽及衍生物(MDP): 分枝杆菌肽聚糖中具佐剂活性的部分, MDP为致热原, 与 其人工合成而无毒性的衍生物都可诱导IL-1。亲水性衍生 物倾向刺激Th2, 而亲脂性衍生物倾向刺激Th1。
Vaccine adjuvant
碳水化合物聚合体: 甘露醇、b-3葡萄糖聚合物, 与免疫原混合或结合可用作人 疫苗佐剂刺激DC, 诱导Th1应答。 多糖衍生物系: 高分子量硫酸葡聚糖或二乙氨乙基(DEAE)葡聚糖, 已用于 兽用疫苗。
Vaccine adjuvant
霍乱毒素及其亚单位:
Vaccine adjuvant
非离子阻断共聚物: 由疏水的聚氧丙烯和聚氧乙烯侧向联接而成, 后者占5%20%,分子量2500-12500。用作添加剂加入w/o或o/w的 油相中能促进双性分子提呈, 也有免疫调节作用, 但不能生 物降解而致注射局部反应。
Vaccine adjuvant
vacc新型佐剂
油/水乳剂型; 颗粒型; 微生物衍生物型佐剂。
vaccine adjuvant
油/水乳剂型佐剂: MF59、AS02、Montani2de ISA251 和ISA2720,是一类油 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化剂。 MF59是在高压条件下将鲨烯与Tween 80和Span 85混合后 进行微流化进而形成均一的小滴状乳液。
一、佐剂(Adjuvant):
能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 性免疫应答,发挥 辅佐作用的物质。 佐剂作用: 使抗原缓慢释放 延长抗原在体内停留时间 扩大抗原的表面积 促进局部的炎症反应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与抗原提呈
vaccine adju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