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学习策略的有关英语作文

学习策略的有关英语作文Titl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English Learning。
Learning English is not just a task, but a journey that requires dedication, patience,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his digital age, where resources abound and technology facilitates learning, individuals can explore various approaches to enhanc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By incorporating a blend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modern techniques, learners can navigate their path to mastery. Here, we delve into some proven strategies that can propel one towards proficiency in English.Firstly, establishing a solid foundation in grammar is essential. Grammar serves as the framework upon which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built. To achieve this, learners can utilize grammar books, online resources, or enroll in language courses. 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grammar facilitat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enabling learners to construct coherent sentences and express their thoughtsaccurately.Additionally, immers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mmerse yourself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by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listening to English music, or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with native speakers. Immersion accelerates learning by exposing individuals to authentic language usage, idiomatic expressions, and diverse accents. Moreover, it cultivate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fosters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language.Furthermor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peakingactivities is crucial for honing language skills. Joining discussion groups, participating in debates, or engaging in 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practice speaking in real-life scenarios. Overcoming the fear of making mistakes and embracing opportunities to converse in English is paramount for improvement. Feedback from peers or instructors aids in identify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refining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Moreover, reading extensively is fundamental for expanding vocabulary and enhanc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Reading a variety of materials such as novels, newspapers, articles, and blogs exposes learners to diverse vocabulary and writing styles.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the use of context clues and employing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 facilitates efficient comprehension. Furthermore, keeping a vocabulary journal to record new words and their usage aids in retention and reinforcement.Equally important is the practice of writing regularly. Writing essays, journal entries, or even maintaining a blog allows learners to apply grammar rules, expand vocabulary, and refine writing skills. Setting aside time for writing practice and seeking feedback from peers or instructors foster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reover, exploring different genres and styles of writing enhances creativity and versatility in expression.Incorporat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into learning enhances engagement and facilitates comprehension. Educational podcasts, language learning apps, and onlinetutorials offer interactive and dynamic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se resources cater to diverse learningstyles and preferences, allowing learners to tailor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to suit their needs.Furthermore, setting specific, achievable goals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motivation and tracking progress. Whether it's mastering a certain number of vocabulary words per week or achieving a certain score on a proficiency exam, setting goals provides a sense of direction and purpose. Breaking down larger goals into smaller, manageable tasks ensures steady progress and prevents overwhelm.Lastly, consistency and perseverance are key to success in language learning. Consistently practicing and exposing oneself to the language, even for short periods each day, yields cumulative results over time. Embracing challenges and setbacks a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fosters resilience and determination.In conclusion, mastering English requires amultifaceted approach encompassing grammar proficiency,immersion, speaking practice, extensive reading, regular writing, utilization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goal-setting, and perseverance. By integrating these strategies intotheir learning routine, individuals can embark on afulfilling journey towards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open doors to e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以旅游专业英语为例

收 稿 日期 :0 1 1 —8 2 1 —2 2
基金项 目:0 0— 0 1 台南山学院校级精品课 程“ 2 1 21 烟 实用英语” 建设 ( 目编号 :P 02 项 J 12 )
作者简介 : 陈兆军(9 0 ) 男, 18一 , 山东淄博人 , 讲师 , 硕士, 研究方向 : 第二语 言习得 、 专门用途英语教 学研究 ;
教学是 越来 越多地 与某 一个方 面 的专业知 识或 某一 个 学科 结合 起来 , 者 说 与另 一 个学 科 的知 识相 结 或
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阶段、 以学习为中心阶段 ,
在第 四 、 阶段 , 调语 言 的运 用和语 言 的学习要 有 五 强
机 结 合 , 强 调 学 习 策 略 和 语 言 能 力 双 重 的 培 即
养 。 E P教 学 的首要 问题 是对 学 习 者 进行 需 求 分 』S 析 , 其是 学 习者 用途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培 养学 习 者 的专 业英 语 知识 和能 力 , 而且 更 要 注重 培
养 专业英 语 的学 习策略 。
周 永清(9 3 ) 女 , 17 一 , 山东龙 口人 , 师, 讲 硕士 , 研究方向 : 英语教 育。
1 02
第 2 卷( 8 总第 21 ) 3期
陈兆军 , 永清 : 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周 专
二 、 门用途 英语 学 习策略分 类 专
语学习情况问卷基础上 , 结合旅游专业学生的情况 , 对调查项 目 出细微的修改而形成 。问卷第一部分 作 是个人信息 , 并告之所填 的信息承诺保密 以及调查
陈兆军 , 周永 清
( 台南山学院 公共课教 学部 , 烟 山东 龙 口 2 50 ) 6 7 6 摘 要 :随着专 门用途英语教 学的广泛开展 , 门用途英语 学习策略应 成为学习策略研 究的重点。专门用途 专
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研究综述

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对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英语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已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现状,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定义英语课堂互动模式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的英语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
他们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研究表明,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互动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英语教育研究者在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研究表明,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对话、情景模拟、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互动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实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摘要: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热点。
本文简要叙述这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社会实际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成果;研究展望一、引言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思潮的产生,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开始从教学法的研究转向对学习者的研究。
研究者们开始积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语言学技能、认知与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情感因素(如动机、焦虑)等。
作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国外研究成果总结o’malley和chamot(1990)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oxford(1990)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又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根据这个分类系统,oxford还制定出了相应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
cohen (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ellis(1994)指出,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着以下五大差异:(1)善学者关注语言的形式,多用参考书获得相关语言知识,对语言的新知识(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比较敏感,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2)善学者也关注语言的意义,从上下文中猜测意义,并设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3)善学者通常积极参与一切可能对语言学习有益的活动。
(4)善学者通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具有较高的意识程度,并能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很好地进行调控。
(5)善学者能灵活、恰当地使用策略,并不是同时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而是根据需要,有时注意语言的形式,有时注意语言的意义。
文献综述范文1——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1——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摘要]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可行性的探讨、实践性的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等三方面。
在可行性方面的探讨中,赞成派与反对派各抒见己,但目前已趋于达成一定的共识,即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开展教育与研究。
在实践性研究方面的初获成果,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构上,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方面尚属较薄弱。
[关键词]学前英语教育;可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对于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这一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众专家们对此的态度与看法,可谓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现将见诸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可行性方面的探讨(一)主要的观点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可行性问题的探讨的主要观点,可以综述为两大阵营,一是赞成者的观点,一是反对者的观点。
1、赞成者的观点(1)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正向功能余珍有在其所撰的《试论幼儿园双语教育》(载唐淑主编《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一文中,列举了国内外许多例证说明了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外语学习对幼儿语言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有研究表明,早期获得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更容易、更有效。
Anastasi和Dc Jesus(1953)还发现,双语儿童的语言表达中无论句子平均长度,还是句子结构的完整性都优于单语儿童。
Imedadze(1960)等人认为,早期获取双语可以加速他们对语音符号序列与语义的分离,使儿童的注意更加集中于语言的某些方面。
Vygotsky(1962)也认为,儿童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可使儿童“将语言看作他的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看作众多语言中的一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表现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是指由于学习压力、自身能力等原因导致的对英语学习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和忧虑的情绪。
学者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比如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词汇学习困难、语法学习困难,从而产生了英语学习焦虑;有的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上遇到了挑战,导致了英语学习焦虑的产生;还有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出现了考试焦虑,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成绩等。
这些都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表现。
除了发现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影响因素。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和英语成绩有一定影响。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焦虑,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
学生的性格也会影响英语学习焦虑和英语成绩。
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容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减轻焦虑,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成绩。
学习动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动力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焦虑程度和最终的英语成绩。
针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学校和家长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减轻学习焦虑。
学校和家长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辅导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焦虑,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初中英语朗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初中英语朗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朗读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朗读的机会较少,往往只是在课堂上零散地朗读几句句子或段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不足,发音不准确,语调不自然,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和交流能力。
对初中英语朗读教学进行研究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朗读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lies in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A strong foundation in reading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comprehension and vocabulary, but also helps them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cultural awareness.1.3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English oral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ral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oral reading instructi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al reading teaching, propos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discu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and guidance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oral reading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seek to make a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help teachers better understand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oral reading skills effectively. Ultimatel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2. 正文2.1 综述初中英语朗读教学现状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s multifaceted. On one hand, many schools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fluency and pronunciation, and have incorporated regular reading practice into their English curriculum. Teachers often assign passages for students to read aloud, both in class and for homewor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speaking skills.2.2 探讨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内英语学困生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 英 语 学 困 生 的 研 究 . 研 究 的 阶段 而 言 , 究 者 对 中学 就 研 阶段 的英 语 学 困生 研 究 最 多 ,数 量 接 近 研 究 成 果 的 百 分 之 八
发 展 的 一 年 。中 国受 制 于 当 时 的 国 情 , 七 十 年 代 对 学 习 困 难 六
学 生 ( 称 “ 困生 ” 进 行 科 学 性 的 研 究 几 乎 处 于 空 白 状 态 , 下 学 )
恢 复 高 考后 ,教 育 受 到 重 视 注 意 。 务 教 育 法颁 布 后 的八 十年 代 中后 期 到 九 十 年 代 初 , 困 义 学 生 开 始 受 到 越 来 越 多 教 育 者 的 关 注 。英 语 学 困生 受 关 注 的 时 间 比其 他 学 科 要 晚 , 然 起 步 较 晚 , 于 受 到 来 自各 个 方 面 , 虽 由 包 括 英 语 作 为高 考 主 科 、 中国 加入 WT 四六 级 、 络 时 代 、 O、 网 全 球 经 济 高 度 融 合 等 社 会 大 环 境 的 影 响 ,对 英 语 学 困生 的研 究 迅 速 增 多 , 语 学 困 生 受 关 注 的程 度 很 快 便 超 过 了 其 他 学 科 。 英 我 将 “ 语 学 困 生 ” “ 语 后 进 生 ” “ 语 差 生 ” 为 主 题 词 输 英 、英 、英 作 人 中 国知 网作 不 定期 精 确 搜 索 。所 得 文 章 分 别 为 2 2 4 和3 2: 3 0 、 篇 。 九 十 年 代 的 文 章 大都 沿 用 “ 进 生 ” 差 生 ” 八 后 和“ 的叫 法 , 到 了二 十 一 世 纪 初 “ 困生 ” 学 的使 用 慢 慢 增 多 并 逐 渐 为更 多 的研
问题 。
语 学 困 生 学 习 方 面 的相 关 度 把 英 语 学 困 生 分 为 四 种 类 型 : 学 法 不 当 型 、 机 不 强 型 、 心 不 足 型 和 意 志 薄 弱 型 l。 但 具 体 动 信 2 l 到 每 位 研 究 者 身 上 , 把 握 的 标 准 仍 然各 有 不 同 其 二 、 究者 对 英 语 学 困 生 研 究 的 总体 情 况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教学的重点已从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转变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外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符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堂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前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却是很多学生口语能力不错,课堂上的交际意愿却不高,缺乏主动交际意识。
从近年来国内外对二外交际意愿不断增多的,从很多研究中不难看出,如何提高学生课堂交际意愿,已成为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学习策略的定义
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第一个不同理解是,目前尚不清楚到底应该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行为还是想法,还是两者都是。
Oxford(1989)只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外部的可视行为,而Weinsteinand、Mayer、Cohen、史耀芳、熊川武把学习策略看作既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又是外部的可视行为。
第二个是,被看作是学习策略的行为的性质的不确定性。
Stern(1983)区分了策略和技巧。
前者指一般的或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方法,而后者指可观察到的语言学习行为,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等特定的语言学习领域。
Stern、Chamot、黄旭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其他研究人员把策略这个术语用于Stern称之为技巧的行为。
第三个是,学习策略应被看作是有意识的、故意的或者是潜意识的。
Oxford、Cohen、史耀芳、熊川武强调学习策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第四个是,学习策略是否对中介语言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Rubin (1987)认为学习策略与语言发展直接相关,而其他学者,如Seliger,则认为这种作用是间接的。
针对学习策略定义中的问题,Ellis(1994)列出了学习策略的八个主要特点:学习策略可以指总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指学习第二语言的具体活动或技巧;学习策略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学习者通常都知道他们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并能够描述该学习策略的内容,尤其是当别人要求他们注意自己的活动的时候;策略包括语言行为(如询问对象名称)和非语言行为(如指向一个对象想要被告知它的名字);语言策略可以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中执行;一些策略是行为的,而有些策略是思想的,因此,一些策略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而有些则不可以;一般而言,策略对于学习的作用是间接的,它为学习者提供一些关于第二语言的数据,学习者能够对此进行处理;策略的使用由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个人的偏好不同而大不相同。
根据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出,关于学习策略,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2 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
有关学习策略的界定,Ellis(1999)总结了国外学者的几种观点:Stern(1983)指出:“学习策略作为学习技能中的一种可观察的行为,是语言学习者通常选择的学习方法和整体学习特征”。
Weinstern和Mayer(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意识和行为去影响学习进程的过程”。
Chamot(1987)指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促进自身学习进程,在语言学习内容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技术或有意识做出的行为改变”。
这些学者对学习策略的鉴定,多从学习的目的、方法和行为方式上进行了描述。
部分学者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指的是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还有学者认为它指学习的具体活动与技巧;有些学者认为它直接作用于语言的发展,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间接作用的;有些学者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有些认为它也可能是内部的心理活动。
1989年,Oxford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是“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归纳为两类———描述性研究与介入性研究。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前期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主要涉及对学习策略的确认,定义与分类,探索影响策略选择及使用的因素及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等。
进入
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了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探讨如何将描述性研究的结果反馈于教学实践,如何向学习者传授完成各种语言任务所需的学习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加快捷、高效地学习语言。
O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Oxford (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Cohen(1998)主张学习者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文秋芳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归类为两大类:与学习过程相关的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语言学习策略。
学习成功者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能将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英语学习策略的具体研究
学习英语的策略有很多,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英语,学习先进英语学习经验等等。
促进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具体途径,这里列举了单词记忆方法,语法学习方法,阅读训练方法,写作训练方法等等。
太原理工大学杨树春(2014)认为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磨炼英语学习的意志和能力,观念和方法有助于英语学习,中学一定要掌握英语学习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掌握英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克服英语这个“拦路虎”,要积极心态面对英语,面对英语高考,意志力是非常有效的。
有人认为,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学习的其实是环境,过分重视学习英语环境。
其实要树立一个必须要英语学习的观念,“意志力”就会增强。
当然,环境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关键因素。
如果学习过程没有意志力,根本就坚持不下去,即使再好的环境也不行。
东华大学牛莉(2015)使用心理学得方法之处英语学习策略,最近发展区是指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发展目标,最近发展区理论很好利用了心理学基础,最大限度的满足发展的需要,掌握英语学习技能。
掌握英语学习的发展区间,分级阅读,适度超越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进行学习。
还应该利用科学英语学习手段,比如新概念英语进阶的手段,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
衡水中学马丽芳(2001)认为积极从英语学霸、知名高校英语励志讲师、自己家长那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保持高昂的英语学习劲头,将他人的英语学习策略作为自己学习英语的斗志和动力。
要定期进行英语成功学习经验分享,
聘请英语新东方学者定期到学校展开讲座,请一些比较知名的家长或者校友来学校进行宣讲,利用升旗仪式等活动展开英语学习方法理论普及活动。
4 总结
通过肖昕,胡思民,丁宜(1983)语言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学能的研究能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比如有效的帮助学习提高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观,同时也对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设立ESP课程奠定了相应的研究基础。
通过这些研究,不仅可以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点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合理配置英语语言教学资源。
如此便可针对不同学能优势在已经建立的英语语言学习基础上开展不同的大学英语学习课程,持续树立的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策略意识上开展有效的英语语言学习。
当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于学习学能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必然要贯彻到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才能更有效地服务英语语言学习的后续发展,而非特指改革大学英语的语言学习状态以致产生“断层”的语言学习效果。
对于语言学习学能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产生的影响深远,可以体现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能力表现,也能体现在英语教学活动和课程教材设置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在研究学习策略与第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但更多是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例如,通过观察、与学习者交谈或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而侧重于实际训练的相对较少。
我国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虽然也呈现出新趋势、新变化、新动态——重视学习策略培训,但是多是采用研修班和讲座的模式,并没有充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更加注重策略应用,在教材编写上,要把语言内容和学习策略融为一体,从而使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学和策略培训相结合。
社会经济快速变革,高考制度正在试点创新改革中,为了真正实现英语作为交际用语这门工具,这说明我国的英语学习策略将会十分的重要。
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制定,努力掌握英语的学习策略,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英语,学习先进英语学习经验,掌握一定英语学习途径,掌握英语学习单词,阅读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要尊重学习的学习个性,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风格,拓展自己的学习策略,然后运用和他们各自的学
习风格相关的学习策略。
研究学习风格的重要性在于大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者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之后,能够运用相应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