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版)课件第一章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三版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方差由Y 及 b (x - x)的方差两部分构成个体Yi 值的范围预测
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描述两变量的依存数量关系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控制
第二直线相关 ( linear correlation )
;
()0.5,
()0.5, 对比组,
(RR)无单位,比值范围在0至∞之间。
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
消除更多因素(如大于3个)的影响:
分层分析受到限制,因为很多层可能没有病例,这时通常可使用COX回归模型
期望人数?即根据两种疗法疗效相同的假设,由总死亡人数计算出的两种疗法在该日的期望死亡人数。
1.生存率分析的概念,特点(与其它统计分析比较),适用范围。
生存分析:是将事件的结果和出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不仅可以从事件结局的好坏,如疾病的治愈(成功)和死亡(失败),而且可以从事件的持续时间,如某病经治疗后存活的时间长短进行分析比较,因而能够更全面、更精确地反映该治疗的效果。
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

二、统计学的发展
•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 1、国势学派 • 国势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其创始人是海 尔曼·康令(Hermann Conring,1606-1681) 教授。 • 2、政治算术学派 • 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 表人物是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和约翰· 格朗特(Johan Graunt,1620-1674)。
一、总体和样本
• (一)总体 •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由特定的研究目 的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单位构成的集 合体。 • (二)样本 • 广义而言,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 单位构成的集合体;但为了符合统计理论 的需要,统计中所指的样本特指从总体中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
二、统计标志
三、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
• 第一,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 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
• 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将 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 • 第三,统计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将为统计 学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第二节 统计学的特点和分类
• 一、统计学的特点 • 二、统计学的类别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 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例如,一个工人的工 资是数量标志,全体工人的工资总额是统 计指标。 • 第二、标志有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和用 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则都是用数值 表区别和联系。
• 在该时期,为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作出重大 贡献的主要统计学家和理论有:20世纪初 英国的戈赛特(W.S. Gosset,1876-1937)的T 分布理论;20年代英国的费雪(R.A. Fisher, 1890-1962)的F分布理论;30年代波兰的尼 曼(J.S. Neyman,1894-1981)等人的假设检验 理论及置信区间估计等理论;40年代美国 的瓦尔德(A. Wasld, 1902-1950)等学者的统 计决策理论,多元分布理论等。
统计学--第一章医学统计学-绪论

统计量
parameter
参数
sampling error
抽样误差
systematic error
系统误差
measurement error
测量误差
5/10/2020
random event
课件
随机事件
19
relative frequency parameter numerical variable measurement data categorical variable enumeration data ordinal variable rank data design data collection missing data grouping data sorting data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ferential statistics estimation hypothesis test
➢一个科学结论,除了理论机制的阐述外, 还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观察结果和合理的 对照等。
5/10/2020
课件
11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统计学?
乙药是否比甲药有效?
表 1 甲、乙两疗法对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治愈率比较
疗法
痊愈数 未痊愈数 合计 治愈率(%)
甲
26
7
33
78.79
乙
36
2
38
94.74
合计
62
讲解本课程的统计方法,并掌握统计软 件SPSS基本操作过程,以及理解其分析 结果。
5/10/2020
课件
3
授课目的
最终能应用SPSS统计软件,将学过的
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具体实际问题或 有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领会各种统计 数量分析过程和应用中的意义,合理地解 释各种分析结果。
统计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袁卫等主编

统计学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答:(1)有两个总体:A品牌所有产品、B品牌所有产品(2)变量:口味(如可用10分制表示)(3)匹配样本:从两品牌产品中各抽取1000瓶,由1000名消费者分别打分,形成匹配样本。
(4)从匹配样本的观察值中推断两品牌口味的相对好坏。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思考题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解释洛伦兹曲线及其用途答:洛伦兹曲线是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洛伦兹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收入分配公式绘制成的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以观察、分析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3.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精品PPT课件

➢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是从所研究领域的专门问题出发,视研 究对象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以解决所需要研究的问题。
统计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形成了生物统计; 统计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形成了医疗卫生统计;
➢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的区别: 第一,理论统计学以方法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
并在各种方法项下阐明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应用统计学是 以问题为中心,建立专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在各种问题 项下阐述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理论统计学从事随机变量的数量分析,而应用 统计学不仅从事数量分析还需进行质量分析。
应用统计学总是从现象的质量分析中获得需要考察的 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开展调查研究,数据处理,归 纳结果,再结合现象的质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 论作为决策的依据。
应用统计学需要有关的专业实质性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作为一名优秀的应用统计工作者,不但要能熟练掌握和应 用各种统计方法,而且必须具备所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业 知识。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样样本本总体总体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反映客观反映客观现象的数现象的数反映客观反映客观现象的数现象的数总体内在的总体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数量规律性总体内在的总体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数量规律性推断统计推断统计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和检验等行估计和检验等推断统计推断统计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和检验等行估计和检验等概率论概率论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和中心极限定理等概率论概率论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和中心极限定理等描述统计描述统计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等理显示和分析等描述统计描述统计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等理显示和分析等总体数据总体数据样本数据样本数据二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理论统计理论统计是指统计学的数学原理
第一章统计学绪论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初步定性认识)感性认识 2、统计调查(初步定量认识) 3、统计整理(深入定量认识) 4、统计分析(深入定性认识)理性认识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四、统计总体的主要特点
1、同质性 2、大量性 3、差异性(变异性)
第四节 我国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组织形式
例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认识目的:
1.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2.研究某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例2 可变标志与不变标志
统计总体: 全国全民所有制大型机械工业企业
复习思考题
C、数理统计学派
二、统计学的学科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统计方法和统计方法论的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科学,它实际上是作为统计科学体系而 存在的。统计学原理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基础,而各种应用 统计学则是这个科学体系的各个分支。
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计质 又计量) 人口、教育、金融等 — 自然技术统计学(计量 不计质) 天文、地质、生物、医 学等 —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6.试说明标志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统计研究的对象、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ppt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理论
一、
什么是统计 二 、 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 三、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一 、 什么是统计
一、无处不在的统计
2005年4月1日,笔者利用“搜狗”
对 互联网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是:包含 “统计”这一词汇的网页高达34,692, 925项,包含“粮食”这一词汇的网页 有 5,045,290项,前者是后者的60多 倍。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历经300多年的发展,统计学目前已经 成为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科 性的科学。 “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 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 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从横向看, 各种统计学都具有上述共同点,因而能够 形成一个学科“家族”。从纵向看,统计 学方法应用于各种实质性科学,同它们相 结合,产生了一系列专门领域的统计学。
(一)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
物是威廉· 配第。威廉· 佩第在《政治算术》 一书中写到:本书“不用比较级、最高级 进行思辨或议论,而是用数字……来表达 自己想说的问题……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 可见的根据的原因。” 政治算术学派主张 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 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 20 辟了广阔的前景。
7
大仲马的作品多曲折感人,而大仲马又多私生子, 所以,取笑讥讽他的人,往往把他的作品比作他的 私生子。 最使他头痛的是巴黎统计学会的秘书长 李昂纳,这人是大仲马的朋友,每次举统计数字 的例子,总是说大仲马的情妇和私生子有多少。 有一年该统计学会开年会,大仲马估计,李昂纳又 要大放厥词,说他的坏话了。于是他请求参加年会, 获得了批准,果然不出大仲马所料,李昂纳又举他 的情妇和私生子的例子。 李昂纳报告完毕,请大 仲马致词。一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讲的大 仲马,这次却破例登台说:“所有统计数字都是撒 谎的,包括有关本人的数字在内。”听众哄堂大笑。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 (3)

劳动力资源的地区结构统计
分析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资 源性别结构,就可以研究男性 和女性的相对经济地位,反映 不同的经济调整对男性和女性 人口的不同影响。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9
三、劳动力资源动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
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
自然增减是指因自然规律或某些不确定 因素使劳动力资源总量发生变化,如生老 病死、意外身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
在SNA 中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区分开使用,鼓励用户开发卫星账户对人力资本进行记录。而世界银行从监 测国家经济进步及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首次在《2018年国民财富变化——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中对世界各 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测算,它包括健康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并以个人剩余工作年限的收入现值来衡量。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实际工作总时间
包括:直接时间,相关时间,停工时间,休息时 间。 不包括:各种离职时间(年假、公共节假日、病 假、产假和履行公民义务的时间);未从事生产 性工作时的往返时间;培训之外的其他教育时间 ;公差时的就餐时间以及其他长休时间。
7
二、劳动力资源静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总量统计
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
经济活动参与率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8
二、劳动力资源静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结构统计
劳动力资源行业和产业结构统计
各行业或各产业的劳动力 人数的比重,以监测国家 或地区经济结构运行情况, 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劳动力资源的地区结构统计
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上的 分布情况,依地区的划分标 准不同,其分布研究结果也 不同。
劳动力资源流动统计
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让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行 业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之间移动,这有利于人才效能的发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 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方向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