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09)
《科技报告编写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的编制研究

《科技报告编写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的编制研究
吴丽;王佳莹;王利军;宋峥嵘
【期刊名称】《图书情报导刊》
【年(卷),期】2024(9)3
【摘要】科技报告编写规则是规范科技报告质量管理的核心标准之一。
为了加强江苏省科技报告质量管理,推进地方科技报告资源建设,江苏省在《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14)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率先启动江苏省《科技报告编写规范》编制。
介绍了江苏省《科技报告编写规范》编制原因、过程、原则,并对地方标准格式规范和内容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科技报告撰写提供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指导。
【总页数】6页(P61-66)
【作者】吴丽;王佳莹;王利军;宋峥嵘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7
【相关文献】
1.开展学标贯标促进节约用水——解读DB 14/T860《太原市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指南》和DB 14/T 861《太原市非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指南》两项地方标准
2.科技论文作者应掌握的国家标准与规范(一) ——科技论文的部分组成要素在编写中应遵守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3.地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探析——以石家庄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写为例
4.在用电梯限速器校验规范地
方标准编写研究5.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下达2019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标准设计编制修订项目(第二批)和建设系统科技项目(指导类)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细则

山东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细则(鲁科办发〔2015〕1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10号),推动我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工作规范开展,参照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3〕613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科技报告是描述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并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的科技文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
科技报告工作是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类科技计划管理程序,坚持以服务科技创新为根本目标,以促进科技报告规范产生、持续积累、集中收藏和开放共享为主要任务。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等)。
纳入以上范围的科技项目必须呈交科技报告。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的科技报告工作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规划财务处为全厅科技报告工作主管处室,负责科技报告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宣传培训、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各计划主管处室负责把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本计划申报部署、立项合同或任务书签署、年度和中期检查、验收(结题)等管理环节,并按照科技报告管理程序指导、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呈交科技报告。
第六条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情报院”)负责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的接收、复审、收藏和共享服务,具体职责是:(一)编制科技报告工作规范,承担科技报告宣传和培训工作;(二)建设和维护山东省科技报告的呈交、审核和服务系统,提供科技报告的共享服务;(三)承担科技报告的接收审核、统一编码、加工处理、集中收藏和分类管理工作;(四)对科技计划科技报告产出进行统计分析,推动科技报告资源的开发利用;(五)定期向科技部呈交山东省科技计划非涉密和解密科技项目的科技报告。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科技报告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立项报告。
主要内容: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背景、工作基础、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文献检索与写作》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工商管理”《文献检索与写作》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是()A.GB 7713-1987《学术论文编写规则》B.GB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C.GB 7713.3-2009《科技报告编写规则》D.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标准文献可分为()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3.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导出文献的支持格式包括()A.NoteExpressB.RefWorksC.EndNoteD.NoteFirst4.逻辑算符不包括()A.nearB.andC.orD.not5.“真假难辨”体现了信息的()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性6.在著录参考文献时,电子公告的标志代码是()A.CDB.CPC.EBD.DB7.关于字段检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索字段也称检索入口B.字段检索常用代码来表示C.各数据库基本检索字段标识符号完全相同D.检索时,系统只对指定字段进行匹配运算8.Web of Science平台上可以使用的通配符包括()A.*B.?C.!D.$9.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不支持的算符是()A.andB.orC.notD.same10.国内通用的分类法主要有()A.《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B.《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D.《杜威十进制分类法》11.关于三次文献表述正确的是()A.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B.三次文献来源于一次文献C.三次文献是一种再创性文献D.具体表现形式为词典、手册、百科全书、年鉴、教科书等12.西文数据库,字段检索常用代码来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I代表题名B.AU代表作者C.ISBN代表国际标准刊号D.ISBN代表国际标准书号13.一般来说,若要了解某学科、理论、课题、工艺过程等最新进展和动态,则要检索最近的文献信息,强调()A.查新B.查准C.查全D.误检14.下列选项中,可以检索到“地方志”的是()A.中国知网B.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D.Web of Science15.精确检索一般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人名B.地名C.机构名称D.专有名词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A.消息B.信号C.数据D.资料2.一次文献不包括()A.期刊论文B.索引C.专利说明书D.会议论文3.三大引文索引包括()KIB.SCIEC.SSCID.AHCI4.按出版类型划分,连续出版物包括()A.图书B.期刊C.报纸D.学位论文5.关于“网络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说法正确的是()A.[文献类型/文献载体]对电子文献是必须的B.没有作者的文献可不著录作者信息C.获取和访问路径对电子文献中的联机文献是必须的D.[引用日期]对电子文献中的联机文献不是必须的6.读秀学术搜索提供的获取全文的途径包括()A.本馆馆藏纸书B.本馆电子全文C.图书馆文献传递D.相似文献7.一般来说,若要解决研究中某具体问题,找出技术方案,则要检索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献信息,强调()A.查新B.查准C.查全D.误检8.文献的基本属性包括()A.知识内容B.信息符号C.载体材料D.传递性9.在我国,专利可分为()A.发明B.创造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10.按载体形式划分,连续出版物包括()A.图书B.期刊C.报纸D.学位论文KI常用的检索方式包括()A.快速检索B.作者发文检索C.高级检索D.专业检索12.关于超星阅读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阅读器阅读需要下载安装超星阅读器B.使用下载功能时,匿名用户状态下载的图书只能在本机上阅读C.若将图书拷贝到其他电脑上阅读,不需要进行注册D.若将图书拷贝到其他电脑上阅读,需要进行注册13.按照加工程度划分,文献可划分为()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14.评价检索效果时,最常用的两个评价指标是()A.查全率B.查准率C.漏检率D.误检率15.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上,使用哪个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专利?()A.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B.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C.Scientific Electronic Library Online(SciELO)D.Korean Citation Index(KCI)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ABC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ABD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BC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ABCD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CD4.参考答案:BC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ABC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BC9.参考答案:ACD10.参考答案:BC11.参考答案:ABCD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ABCD14.参考答案:AB15.参考答案:B。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 引言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2.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10号(总第150号)--关于批准302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2001-12-10
2009-09-30
2010-06-01
18
GB/T 19010-2009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2009-09-30
2009-12-01
19
GB/T 19013-2009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2009-09-30
2009-12-01
8
GB/T 18391.2-2009
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2部分:分类
GB/T 18391.2-2003
2003-07-25
2009-09-30
2009-12-01
9
GB/T 18391.3-2009
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3部分:注册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属性
GB/T 18391.3-2001
GB/T 16965-1997
1997-09-02
2009-09-30
2009-12-01
41
GB/T 16974-2009
信息技术 数据通信 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
GB/T 16974-1997
1997-09-02
2009-09-30
2009-12-01
42
GB/T 17255.1-2009
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第3部分:预聚焦式灯座
2009-09-30
2010-02-01
29
GB 19261-2009
霓虹灯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 19261-2003
2003-08-06
2009-09-30
2010-07-01
30
GB/T 15721.2-200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年第9号――关于批准发布《无损检测应用导则》等90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年第9号――关于批准发布《无损检测应用导则》等90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5.06
•【文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年第9号
•【施行日期】2014.05.0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4年第9号)
关于批准发布《无损检测应用导则》等90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无损检测应用导则》等90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2014年5月6日
备注:GB 6675-2003已全部被代替完。
衡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衡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阳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18.10.10•【字号】衡科发〔2018〕58号•【施行日期】2018.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衡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衡科发〔2018〕58号市直园区管委会,衡山科学城,各县市区科技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43号)、《关于加快地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文件精神,加快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积累、交流和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我局制定了《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衡阳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10月10日附件衡阳市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43号),湖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科技厅《关于加快建立湖南省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5]65号,湖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湘科字[2015]149号等国、省文件精神,结合衡阳市实际情况,为推动市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的统一呈交、规范管理和共享使用,市科技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报告工作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科技报告规范产生、持续积累、集中收藏和开放共享为主要任务。
科技报告是描述科研过程、进展和结果,并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的特种科技文献,目的是促进科技知识的积累、传播交流和转化应用。
科技报告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科技资源。
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09)

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09)引言科技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简称,是用于描述科学或技术研究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或描述一个科学或技术问题状态的文献。
随着数字科研环境的出现,很多科技报告在以印刷版形式出现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以非印刷版形式传播。
因此,对科技报告的编写、组织、格式等进行统一规范,以促进不同类型的科技报告的规范化管理、长期保存和交流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本部分旨在为不同类型的科技报告提供一个统一的指南,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信息机构等撰写、编排、组织、保存、揭示和共享利用科技报告提供指导。
本部分规范了科技报告的构成部分、每部分的范围、显示格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考虑到不同来源和类型科技报告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所描述的要素并非都是必需的,但其位置和顺序应该是统一的。
本部分对科技报告封面和题名页中的书目数据元素提供了明确的指南,以便于为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获取、处理、保存科技报告提供统一的描述和控制信息。
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科技报告的编写、组织、编排等要求,以利于科技报告的撰写、收集、保存、加工、组织、检索和交流利用。
本部分适用于印刷型、缩微型、电子版等形式的科技报告。
同一科技报告的不同载体形式,其内容和格式应一致。
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科技报告可参考本规则制定本学科或领域的编写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771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0-1993,eqv ISO 1000:1992)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0:1992)GB 3102.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 3102.1-1993,eqv ISO 31-1:1992)GB 3102.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 3102.2--1993,eqv ISO 31-2:1992)GB 3102.3 力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3--1993,eqv ISO 31-3:1992)GB 3102.4 热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4-1993,eqv ISO 31-4:1992)GB 3102.5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5-1993,eqv ISO 31-5:1992)GB 3102.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6-1993,eqv ISO 31-6:1992)GB 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7-1993,eqv ISO 31-7:1992)GB 3102.8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8-1993,eqv ISO 31-8:1992)GB 3102.9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9-1993,eqv ISO 31-9:1992)GB 3102.10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10-1993,eqv ISO 31-10:1992)GB 3102.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 3102.11-1993,eqv ISO 31-11:1992)GB 3102.12 特征数(GB 3102.12-1993,eqv ISO 31-12:1992)GB 3102.13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13-1993,eqv ISO 31-13:1992)GB/T 6447 文摘编写规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ISO 690:1987,ISO 690-2:1997 NEQ)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Y/T 35-2001 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09)引言科技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简称,是用于描述科学或技术研究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或描述一个科学或技术问题状态的文献。
随着数字科研环境的出现,很多科技报告在以印刷版形式出现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以非印刷版形式传播。
因此,对科技报告的编写、组织、格式等进行统一规范,以促进不同类型的科技报告的规范化管理、长期保存和交流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本部分旨在为不同类型的科技报告提供一个统一的指南,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信息机构等撰写、编排、组织、保存、揭示和共享利用科技报告提供指导。
本部分规范了科技报告的构成部分、每部分的范围、显示格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考虑到不同来源和类型科技报告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所描述的要素并非都是必需的,但其位置和顺序应该是统一的。
本部分对科技报告封面和题名页中的书目数据元素提供了明确的指南,以便于为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获取、处理、保存科技报告提供统一的描述和控制信息。
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科技报告的编写、组织、编排等要求,以利于科技报告的撰写、收集、保存、加工、组织、检索和交流利用。
本部分适用于印刷型、缩微型、电子版等形式的科技报告。
同一科技报告的不同载体形式,其内容和格式应一致。
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科技报告可参考本规则制定本学科或领域的编写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771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0-1993,eqv ISO 1000:1992)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0:1992)GB 3102.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 3102.1-1993,eqv ISO 31-1:1992)GB 3102.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GB 3102.2--1993,eqv ISO 31-2:1992)GB 3102.3 力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3--1993,eqv ISO 31-3:1992)GB 3102.4 热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4-1993,eqv ISO 31-4:1992)GB 3102.5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5-1993,eqv ISO 31-5:1992)GB 3102.6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6-1993,eqv ISO 31-6:1992)GB 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7-1993,eqv ISO 31-7:1992)GB 3102.8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8-1993,eqv ISO 31-8:1992)GB 3102.9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9-1993,eqv ISO 31-9:1992)GB 3102.10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GB 3102.10-1993,eqv ISO 31-10:1992)GB 3102.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 3102.11-1993,eqv ISO 31-11:1992)GB 3102.12 特征数(GB 3102.12-1993,eqv ISO 31-12:1992)GB 3102.13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 3102.13-1993,eqv ISO 31-13:1992)GB/T 6447 文摘编写规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ISO 690:1987,ISO 690-2:1997 NEQ)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Y/T 35-2001 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科技报告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科学技术报告的简称,是用于描述科学或技术研究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或描述一个科学或技术问题状态的文献。
科技报告可基于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任何主题,包含丰富的信息,一般成系统或按顺序组织材料,帮助用户判断、评价或修改基于研究所产生的结论和建议;并包含一些必要的信息,用于解释、应用或重复一项研究结果或方法。
科技报告由从事科研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撰写,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广、传播、交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并提出有关的行动建议。
元数据metadata:描述科技报告的数据,用于实现检索、管理、使用、保存等功能。
注:科技报告应包含三类必备的元数据:描述元数据,如责任者、题名、关键词等;结构元数据,如图表、目次清单等;管理元数据,如软件类型、版本等。
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一种元标记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定义自己的标记,可用于描述和交换结构化数据。
文档类型格式document type definition;DTD:采用XML描述科技报告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属性的一种描述规则。
注1:科技报告文档类型格式主要描述①科技报告各组成元素,如图、表等,②科技报告的逻辑结构,如章节等;注2:科技报告通过建立与文档类型格式相适应的XML文档,适应数字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识别、传输和显示。
XSL样式表XSL style sbeet;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style sheet:采用XML来实现科技报告结构化文档的显示和转换的文档。
注:XSL样式表既能实现科技报告的结构化信息和顺序的显示,又能自动产生科技报告元数据,如题名、目次等;复杂的XSL样式表可满足多种需求,如描述科技报告文档的屏幕显示,科技报告的网络出版等。
科技报告辑要页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 documentation page:由描述科技报告主要特征的元素组成,包括题名页的书目信息及摘要、关键词等。
4 组成部分4.1 一般要求科技报告一般包括以下3个组成部分:a)前置部分;b)主体部分;c)结尾部分。
各组成部分的具体构成及相关的元数据信息见表1。
4.2 前置部分4.2.1 封面科技报告应有封面。
封面应提供描述科技报告的主要元数据信息,一般包括下列元素:a)科技报告密级由科技报告编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提出,并按照GB/T 7156-2003标识。
b)科技报告编号由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分配的科技报告唯一标识。
由于不同的管理机构通常会分配不同的报告编号,一个科技报告可能会有多个编号。
科技报告编号一般置于页面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如空间允许,也可置于书脊。
多卷、册、篇科技报告编号的位置应一致。
注:建议按照“组织机构代码(可设子项,用“/”分割)一年份顺序号十后缀(可选,各子项用“/”分割,如,密缓/分类/载体类型/科技报告类型)”格式分配科技报告编号。
为便于计算机排序处理,科技报告号中不宜包含汉字和其他特殊符号。
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按系列连续出版,并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SSN)时,宜将其置于封面。
d)国际标准书号如有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SBN),宜将其置于封面。
e)分类号一般宜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标注。
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UDC)的分类号。
f)题名和副题名题名用词应反映科技报告最主要的内容,并应考虑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所需要的实用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和副题名宜中英文对照。
g)卷、册、篇的序号和题名科技报告包含多卷(册、篇)时,每卷(册、篇)应有编号,并宜用副题名区别特定内容。
h)责任者对科技报告的内容和编写做出主要贡献者,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其他参与者可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列入致谢部分。
责任者姓名附注汉语拼音时,遵照GB/T 16159-1996著录。
i)完成机构科技报告主要完成者所在单位的全称。
j)完成日期科技报告撰写完成日期,可置于出版日期之前,宜遵照YYYY-MM-DD日期格式著录。
k)出版项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宜遵照YYYY-MM-DD格式著录。
l)资助机构科技报告完成机构与项目资助机构不同时,宜注明资助机构的全称。
m)合同号或其他项目编号资助项目所形成的科技报告宜注明资助机构分配的合同号或其他项目编号。
n)特别声明用于提醒注意发行限制要求、知识产权信息、撤换或处置说明、安全、法律等事项,也可置于封二。
项目资助机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其他信息。
封面页示例见附录B。
注:对于电子版科技报告,宜在其物理载体的标签上或者使用说明(手册)等附件中注明格式信息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信息。
4.2.2 封二科技报告应有封二。
封二一般标注特别声明、版权声明及其他应注明事项。
4.2.3 题名页科技报告应有题名页。
书目信息在封面、题名页、辑要页等不同的位置出现时,应保持一致。
题名页一般包括下列内容:a)科技报告密级。
b)科技报告编号。
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
d)国际标准书号。
e)分类号。
f)科技报告类型。
注:如年度报告、进展报告、阶段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证报告、考察报告、观测报告、测试(检测)报告、设计报告、分析报告、实验(试验)报告、研制报告、施工报告、演示验证报告、鉴定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结题(验收)报告等。
g)起止日期。
科技报告所覆盖的时期范围,如年度报告所覆盖的年度。
h)题名和和副题名。
i)卷、册、篇的序号和题名。
j)责任者。
k)完成机构。
m)出版项。
n)资助机构。
o)合同号或其他项目编号。
p)备注。
用于提醒注意某些事项,例如,审核签名、免责声明、报告与其他工作或成果的联系等。
题名页示例见附录C。
4.2.4 摘要页科技报告应有中文摘要,且宜有英文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内容应包含科技报告的主要信息,一般说明相关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
摘要的编写应遵照GB/T 6447执行。
科技报告应有关键词,且宜中英文对照。
一般不少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