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冷热源

合集下载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目录: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二、冰蓄冷空调系统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电蓄热空调系统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六、溴化锂空调系统七、VRV空调系统八、热泵空调系统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十三、水蓄冷系统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正文: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冷热源群控系统PLC逻辑控制说明

中央空调冷热源群控系统PLC逻辑控制说明

一、冷机启停逻辑(DDC内控制程序)1、冷机启动→平台选择了冷机模式,并且发送了启动命令(开始计时)→水泵、冷却塔、冷机没有故障,且没有切为本地,否则报故障,机组停机,切机→冷机模式对应的1个阀门开到位,否则报故障,机组停机,切机→冷却塔进水阀开度>80%,否则报故障,切机→开启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频率>(设定启动频率-5)→开启冷却塔,冷却塔频率>25HZ→开启冷冻水泵,冷冻水泵频率>(设定启动频率-5)→开启冷机,系统运行状态返回(计时清零,正常启动完成,如果超过3分钟没有状态返回,启动故障处理程序)→冷机启动完成2、冷机关闭→平台选择了冷机模式,并且发送了关机命令(开始计时)→给冷机发送关机指令,冷机停机,冷机运行状态为OFF,开始计时→计时时间=300S(5分钟),关闭冷冻水循环泵→计时时间=360S(6分钟),冷冻水泵运行状态为OFF,关闭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流量<20且冷却水流量<20,关闭冷却塔→冷机关闭完成3、板换启动→平台选择了板换模式,并且发送了启动命令(开始计时)→水泵、冷却塔、冷机没有故障,且没有切为本地,否则报故障,机组停机,切机→板换模式对应的4个阀门开到位,否则报故障,机组停机,切机→冷却塔进水阀开度>80%,否则报故障,切机→开启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频率>(设定启动频率-5)→开启冷却塔,冷却塔频率>25HZ→开启冷冻水泵→板换启动完成4、板换关闭→平台选择了板换模式,并且发送了关机命令(开始计时)→计时时间=30S(半分钟),关闭冷冻水循环泵→计时时间=60S(6分钟),冷冻水泵运行状态为OFF,关闭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流量<20且冷却水流量<20,关闭冷却塔→板换关闭完成二、冷机故障切换逻辑1、故障条件➢大前提:制冷单元发送了开机命令或者在运行中➢设备(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切换到本地模式➢设备(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故障➢冷机断电(延时10S(可设置)时间没有恢复)。

热源及冷源

热源及冷源

4
锅炉
基本 组成 及用 途
锅炉是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的。 锅是容纳水和蒸汽的受压部件,包括锅筒、受热面、集箱( 也叫联箱)和管道等。其中进行着水的加热,汽化及汽水分 离等过程。
5
锅炉房系统的组成
1.锅炉本体:是产生蒸汽的核心部分。 炉膛和锅筒是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 部件 2.锅炉辅助设备:燃料供应系统、除灰 系统、锅炉房送风排烟系统、汽和水系 统、热工监测不控制系统。 3.锅炉的运行 4.锅炉的总体布置:1.总平面图上的布置 2.区域布置3.工艺布置4.设计对土建与 业的技术要求
4.热力管道支架的形式
5.采暖系统不管网的连接
第四节制冷循环原理
一、制冷基本参数 1.温度 2.湿度 3.露点 4.热量和传热 5.比热、显热和潜热 6.焓和熵 二、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 三、制冷原理及制冷系统 1.制冷系统的组成 压缩 冷凝 膨胀 蒸发 2.制冷原理和过程
7
第五节制冷机组及制冷机房
技术。
3
冷源是空调系统冷量的来源。冷源主要为天然资源和人工冷源。(目前空调工 程中主要是人工冷源) 天然冷源:指低于环境温度的天然物质,例如地刀锋、深井水等。热蓄水和冰 蓄热地最常见的两种天然冷源利用形式。 人工冷源: 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空调系统冷热源的组合方式: (1).电动冷水机组供冷、锅炉供热
(2).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锅炉加热
(3).电动冷水机组供冷、热电厂供热 (4).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热电厂供热
(5).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6).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中央空调冷热源 (7)天然冷热源
第二节锅炉房系统的组成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水或其他工质, 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 工质的设备。

各种常用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利弊之比较

各种常用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利弊之比较

各种常用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利弊之比较【摘要】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必不可少的结构组成,其负责对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综合调控。

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也为用户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行业技术的改革,空调系统采用的冷热源模式多种多样,给用户的室内环境调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主要分析了常用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形式,并对其利弊详细对比。

【关键词】空调系统;冷热源;利弊;对比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空调系统作为调控室内居住指标的重要方式。

“冷热源”是空调系统的核心构成,其采用的冷热源方案决定了系统性能的好坏。

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电气工程建设期间对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多种冷热源方案得到了推广利用。

一、冷热源方案利弊的对比标准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我国已经研究设计出不同户型的冷热源方式,满足了室内居住环境调控的需求。

目前,用户常用的冷热源方案具体可分为:电动式制冷机组加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加锅炉、热泵式机组、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电动式制冷机组加锅炉加冰蓄冷系统。

考虑到节能、成本、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安装空调系统时需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冷热源,方案评估如图1。

1、成本标准。

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也是用户考虑的重要指标,若选择的冷热源模式与室内结构不一致则会增加用户的费用投入。

相比其它方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经济性受到了多数用户的认可。

如:电能消耗量低,长期使用无需过多的费用。

另外,风冷热泵机组也是用户选择较多的冷热源,其运行成本要比制冷机加锅炉方案少30%左右。

2、能耗标准。

冷热源能耗标准的对比,通常是参照用户空调系统的用电量大小,以选择“节能型”冷热源设置于空调系统内部。

几种常用的冷热源方案中,吸收式冷水机组的一次能耗比电动式制机组高,其中蒸气型或热水型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能耗为电动式的2~3倍;直燃式约为电动式的1.6~2.1倍。

医院洁净手术室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冷热源选择

医院洁净手术室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冷热源选择

医院洁净手术室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冷热源选择摘要:由于医院洁净手术室里面对空气当中的洁净度、温度还有湿度要求都是很高的,而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有较高的负荷适应性、也能够进行灵活的调节,所以这种空调系统是可以满足医院手术室对室内空气温度与湿度的要求,因此在现在的手术室的建设里应用得越来越多了,四管制空调水系统的关键因素就是冷热源,所以选择合适的冷热源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冷热源;四管制;空调水系统;1空调水系统分类相对于现在的集中式空调水系统来说,不仅有两管制的空调水系统,还有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两管制的空调水系统,用的是一供一回的两路水管俩连接空调系统冷热源到空调系统的末端,一般在空调系统的末端处理设备处设置一组盘管,在夏季时向盘管提供冷水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在冬季时向盘管提供热水对空气进行加热。

而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选择的是在空调系统末端处理设备处分别放置一组冷、热盘管,然后在分别使用一组供回水管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相连接。

因此两管制的空调系统只能单独制冷或者制热,而不能同时进行制冷、制热,而四管制的空调系统就可以在制冷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制热,也可以单独进行制冷或制热。

四管制的空调系统由于系统里面的冷、热水管道是分开设置的,有独立的管道系统,因此四管制的空调系统对于手术室内负荷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四管制空调系统能够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从而来满足不同的湿度与温度的需求,对于手术室这种对室内空气温度与湿度要求比较高的环境,能实现更精准的控制与调节。

2手术室洁净空调的基本形式及热湿处理2.1手术室洁净空调的基本形式医院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末端净化空调机组一般采用表冷器进行空气的热湿处理,净化空调机组通过将手术室的回风与新风进行混合,然后经过表冷器处理后再送入手术室。

因此,医院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末端空调机组送风的温度、湿度就决定了手术室里的温度和湿度。

2.2热湿处理过程(1)医院里的手术室里面冷热处理途径主要是一(二)次的回风系统,即手术室的回风与进行过冷热处理的新风进行了混合后,再经过表冷器处理到空气的机器露点,然后进行再加热到送风状态点之后才送入到室内。

建筑节能工程与施工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建筑节能工程与施工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第24页/共66页
9.2 制冷设备及系统节能工程
• 5)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输送能 效比(ER),其中输送能效比(ER)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9-7的 要求
第25页/共66页
9.2 制冷设备及系统节能工程
• 2.安装质量检验 • 1)首先检查制冷机组应在底座的基准面上找正、调平。 • 2)检查制冷机组的自控元件、安全保护继电器、电器仪表的接线
• 3.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技术发展的研究和发展
第6页/共66页
9.1 概述
9.1.3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标准现状 • 对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在施工过程
中的控制管理,必须紧紧围绕以上各主要环节进行,综合 运用技术性能资料审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隐蔽工 程验收程序以及控制设备单机试运转和系统联动试运转调 试过程和结果等手段。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开展施工工 作。 • 目前,我国有关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 程实行的节能标准有: •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G7页B/5共0661页89
第1页/共66页
9.1 概述
• 9.1.1 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的基本知识
图9.1 上海某超高层大厦7月份空调电 耗分布图
• 1.热源 • 热源是指将天然或人造的含能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系统要求
参数的热能设备与装置。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目前采用的热源有 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地热、工业余热和太阳能等,应用最广泛 的热源形式是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热电厂是联合生产电能和热
9.2 制冷设备及系统节能工程
• 3)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 空气调节机组的名义制冷量、输入功率及能效比(EER),其中单 元式机组能效比(EER)应符合表9-5的要求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空调已经变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冷热源方案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运行、能耗以及周边环境等。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空调冷热源的作用,并分析了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提出了确定方案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在设计项目方案阶段,业主与设计人员就十分重视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冷热源的形式决定了初投资及能耗,所以,有关人员应多次进行调研与咨询。

如何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已经变为设计人员与用户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还影响着工程投资与运行能耗等。

1 简述空调冷热源的具体作用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建筑,建筑密切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的居住、娱乐及办公等都离不开建筑。

空调主要用于调节室温与改善生活环境,它的出现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与舒适。

在建筑中引入空调,实现了对室内气温的随时调节,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冷热源的组合使空调实现了对温度的调节。

冬季的热源为城市热网及锅炉等供热系统;夏季的冷源以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应用最广,该过程需要空调的制冷系统来完成,其能耗很大。

2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依据2.1 冷热源的形式对于空调系统,冷热源十分重要,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现代空调系统主要以热力或电力驱动的冷水机组来作为冷源,而它们又有许多形式。

空调系统的主要热源有锅炉、热泵、热电厂及城市热网供热等。

以上的冷源与热源通过组合,可以形成很多空调冷热源方案。

所以,在设计空调时,设计人员可选用多种空调冷热源形式,同时也应重视选择冷热源方案的环节。

2.2 分析冷热源的特点(1)从技术角度来看,冷源制冷的能耗较大,进行充分考虑后发现,在技术上,电冷水机组的制冷方式优于溴化锂吸热方式,而且后期的操作和养护也很方便;热源主要采用燃气锅炉来提供热源,该技术也较成熟。

空调冷热源方案

空调冷热源方案

空调冷热源方案1)冷水机组的分类按动力种类分:电力驱动—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热力驱动—吸收式冷水机组压缩机按种类分: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涡旋式压缩机按冷凝器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2)冷水机组的冷量范围、使用工质和范围单效吸收机:COP=0.7~0.8;双效吸收机:COP=1.2~1.3;三效吸收机(进口):COP=1.6~1.7吸收机的一次能耗与电制冷机的比较吸收机燃煤的热量转换:锅炉效率为80%时,吸收机COP=1.3时,则综合效率为:1.3×0.8=1.04电动压缩机燃煤的热量转换:制冷机按COP值=5.5计算;发电效率按30%时,输配电耗为10%的综合效率为(30%-30%×10%=27%),则综合效率为:5.5×27%=1.485仅一次能耗相差(1.485-1.04)÷1.04=42.78%直燃式吸收式制冷机的使用条件:电力紧张地区、需要降低电力峰值时。

直燃机:1.3;直燃机的一次能耗与电制冷机的比较制冷机按COP值=5.5计算;大型燃气发电厂的发电效率55%,输配电耗为10%的综合效率为(55%-55%×10%=49.5%),则综合效率为:5.5×49.5%=2.7225仅一次能耗相差(2.7225-1.3)÷1.3=109.4%结论:1不提倡通过燃煤、燃气、燃油的吸收式制冷方式做空调制冷。

2当需要电力调峰时:在天然气终端价格2元/m3时,等效发电多消耗的燃料为0.4元/kWh,采用中规模的燃气调峰发电厂替代吸收机,增加的吸收机的投资可在运行9000h内(一般为5~8年)回收投资3)区域制冷空调负荷不可能同时出现峰值,利用各建筑空调的顺时差值减少装机,降低投资与一般分布式制冷系统比较,区域供冷存在着运行效率低、随负荷调节性能差、运行能耗高且计量收费难等问题。

因此,在负荷分散时,没有对冷源效率、输送系统能耗、部分负荷下维持高效的方法、计量收费方式等进行充分论证,找到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前,不提倡和推广区域制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二氟二氯甲烷(CF2Cl2)
五氟乙烷(C2HF5)
R12 R125 字是
无机物表达方法:编号首位为7,7后面的数 该无机物的分子量。
如:R717
NH3
R744
CO2
注:600系列制定用于一些有机制冷工质。如R600指丁烷,R600a指的是异丁烷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空调系统冷热源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室内空气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冷却水系统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实际制冷循环过程: 过冷循环、过热循环、回热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将节流阀前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降到冷凝温度以 下称为液体过冷。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分析: 过冷度越大,制冷量越大; 节流前后温差愈小,则节流损失越小, 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多采用工质液体过冷的循环 以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制冷系数。
1.制冷剂(Refrigeration)
(2)对制冷剂的要求和选用原则: 理想制冷剂应具备:价格低廉,易得,安全,可 靠。
1.制冷剂
(2)对制冷剂的具体要求和选用原则:
a.临界温度较高,在常温或普通温度下能够液化; b.蒸发压力不能低于大气压力,避免空气漏入制冷系统,冷凝压力不能太高, 避免压缩机和冷凝设备系统庞大; c.凝固温度低,以免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凝固; d.黏度和密度要小,以减小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损失; e.热导率高,以提高系统中各个换热器制冷剂侧的传热系数; f.等熵指数小,以减小压缩过程中的耗功; g.液体比热小,使节流过程损失减小; h.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不起腐蚀作用,与润滑油不起化学作用, 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 i.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j.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
1. 卡诺循环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分析


在已知的高温和低温热源温度下,逆卡诺循环具 有最大的制冷性能系数,即在相同的制冷量下, 消耗的功最少。 冷、热源温差越大,制冷系数越小,制冷机的经 济性越差。
2. 洛仑兹循环
变温热源的可逆循环,洛仑兹循环的性能系 数大于卡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回热循环系统的选择:


R22和R502采用回热循环时,制冷系数提高,并 可减轻回气管的有害过热,使吸入蒸汽中夹带的 油滴所溶解的氟利昂在回热器中汽化,以回收其 冷量等优点。 氨制冷系统不适采用回热循环,否则使,制冷系 数降低,同时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性能分析
制冷量的增加量: △q0=h5-h5’=h4-h4’ 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εr’=(h1-h5’)/(h1-h2) =[(h1-h4)+(h4-h4’)]/(h1-h2) = εr+c’ △t/(h1-h2)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1.1 正向卡诺循环
1. 卡诺循环
正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3—4 等温过程
工质由状态3等温压缩,并向恒温热源T2放出热量Q2而到状态4;
(2)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工质由状态4通过绝热压缩达到状态1;
(3)等温膨胀
工质从状态1,在等温下由恒温热源T1吸取热量q1变化到状态2;
(4)绝热膨胀
工质由状态2进行绝热膨胀恢复到原来状态3
1. 卡若循环
从卡诺循环热效率可得出结论:
(1)卡若循环的热效率只决定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可采用 增大高、低温差来提高热效率。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总是小于1,不可能等于1。 (3)当T1=T2时,即只有一个热源,则热效率等于0。即指单一热源 的热发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必须存在温差。 (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实现没有温差 下的等温传热过程,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摩擦损失的等熵过程。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有害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周围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 造成的危害:
过热度
A. 有害过热会使制冷剂蒸汽温度升高,是吸入蒸汽的比容增大, 压缩机的质量排气量减少,制冷量减少; B. 单位压缩功和单位冷凝负荷增加,导致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冷 系数下降。 有效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被冷却物质的温度而过热。 效果:过热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大了。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氟利昂和烷烃类 无机物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氟利昂通式: CmHnFxClyBrz
两者的符号可表示为:R(m-1)(n+1)(x)B(z)


氟代烃 自然工质 氟袋醚
第二节
制冷理论循环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分类:
氨压缩机
不允许使用铜制零件(磷青铜除外)
氟里昂压缩机
(1)按使用的制冷剂分类
渗透性较强,对有机物有膨胀作用, 对压缩机的材料及密封机构均有较 高的要求 二氧化碳压缩机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制冷剂(1830~1930)
乙醚 乙醚 (1805) 二乙醚 ( 1834 ) 二乙醚 ( 1834 )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橡胶馏化物
制冷剂的筛选由易获得性转向了安全性和性能参数 二氯乙烷异构体 (R1130) 第一台离心压缩机
混合物 (1885)
涡旋式
速度型:
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气体 的速度转化而来的,气体 的动能转变为气体的位能
离心式
轴流式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工作原理:是曲柄连杆机 构,带动活塞在汽缸内作 往复运动而进行压缩气体 的装置。
适用范围:往复运动零件 引起了震动和机构的复杂 性,限制了它的最大制冷 量,一般小于500KW。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q0=h1’h1 循环的理论功的增加: △W0
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
εh’=q0’/w=(q0+△q0)/(w0+ △w0)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过热循环系统的选择:与制冷剂的有关, 氟利昂制冷剂配用热力膨胀阀时,制冷剂会在蒸发器内 产生一定的过热度,这部分过热为有效过热。常用于 R22. 氨制冷系统中由于氨制冷装置的容量较大,回气管道较 大,与环境的热交换不可避免,总是存在有害过热。为 了防止出现湿压冲程,其过热度一般为5 ℃,同时尽量 缩短从蒸发器到压缩机的回气长度,并对回气管采取适 当的隔热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等熵压缩过程(压缩过程) 定压下冷却过程和定压定温下凝结过程(冷凝过程) 等焓过程(绝热节流降压过程) 定压定温吸热汽化过程(蒸发过程)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的基本形式是: 饱和循环,即压缩机吸入干饱和制冷剂蒸汽,冷 凝终了的液体制冷剂为饱和液体。


利用过冷循环的范围: 当蒸发温度在-5℃以下时,对于大型的制冷装 置采用液体过冷器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如果冷凝器采用温度较低的深井水,设计时采 用液体过冷器进行过冷循环,其综合效益较好。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 时,成为吸气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循环。
实现液体过冷采取的措施:
在冷凝器中过冷,当冷却介质温度较低,冷凝面积足够大时,制 冷剂液体可得到过冷; 专门设置一种过冷度换热器,但需要增加冷却水和深井水设置; 用回热器过冷,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回气,冷却节流前的制冷剂 液体。 注:过冷循环较基本循环的投资增加了。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