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常见的冷热源配置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中央空调系统在商业和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大型建筑提供高效的冷热源,为室内空气进行调节。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热源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效、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围绕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展开探讨,探究不同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相关行业提供冷热源选择的参考。

一、传统冷热源方案1.1 电力作为冷热源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使用电力作为冷热源是非常常见的选择。

电力作为冷热源的优势在于使用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能够灵活控制室内温度。

但相对而言,电力作为冷热源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能源利用不高,电力系统研究表明电能只有30%~40%转换为制冷或制热能,其次在发电、输配电、转换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

电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大量使用电力作为冷热源将增加综合能耗和环境负荷。

1.2 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能交换,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

相比传统电力作为冷热源,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而且水源热泵系统还可以实现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目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冷热源选择。

水源热泵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和水质等因素,而且系统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额外考虑建设和运维成本。

1.3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进行制冷或制热,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冷热源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排放废气或废水,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而且地热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大型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来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但地源热泵系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耗能较高、建设周期长、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等问题。

地下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系统的性能,需要综合考虑地埋管的设计和散热方式。

二、综合分析与新思路2.1 综合能源利用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通常考虑单一能源的利用,如电力、水源或地源。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完整版)空调系统冷热源
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 i.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j.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 氟利昂和烷烃类 ➢ 无机物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1.制冷剂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

【总结篇】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2015-03-17 10:25 专业分类:暖通空调浏览数:567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特点介绍目录: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二、冰蓄冷空调系统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电蓄热空调系统五、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六、溴化锂空调系统七、VRV空调系统八、热泵空调系统九、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十二、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的结合十三、水蓄冷系统十四、温湿独控空调系统系统正文: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

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探索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案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常见的冷热源方案有机械冷热泵系统和直接蒸发冷却系统。

机械冷热泵系统是一种通过循环工质的相变过程实现冷热交换的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工质蒸发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却器将其散热出去,再通过膨胀阀使其降温降压,从而实现冷热交换。

此种方案相对成熟稳定,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负荷变化。

但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对环境影响较大。

在选择冷热源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能源成本和能效比:机械冷热泵系统相对能效比较低,能源成本较高。

而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能效较高,能源成本较低。

根据具体的能源价格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冷热源方案。

2. 系统适应性:机械冷热泵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负荷变化,稳定性较高。

而直接蒸发冷却系统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适应性较差。

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负荷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冷热源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案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能源成本、能效比、系统适应性、环保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案,从而实现最佳的冷热源效果。

基于环境因素的节能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

基于环境因素的节能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
热回收系统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在 日本应用相当 普遍 。
(1) 气候条件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空调负荷的确定受室外气候影响较大 , 而且对于空调 、 采暖和通风系统 , 其室外参数的 选取也不相同。设计人员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 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气象因素 ,有效结合当地的 大气环流因素和地理因素 ,使得暖通空调节能 规划设计更加符合节能标准 ,实现预期的节能
人们对空调舒适性的感觉有一个由温度和湿度 构成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人体的舒适感没有 明显改变 , 但系统的能耗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 适 当加大送风温差可减少水系统和风系统的容 量, 降低水泵和风机的功率。为了节约能耗 , 空 调房间室内温 、湿度基数在满足生产要求和人 体健康的情况下 , 夏季应尽可能提高 , 冬季应尽 可能降低。 2.2 控制室外新风童 空调机组处理的新风量过 多会增加其负 荷, 进而增加电耗 , 处理的新风量过少则会影响 空调环境的质量 ,因此针对具体的空调环境做 好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的调整非常有利于节 能。对于夏季需供冷、 冬季需供热的空调房间 , 室外新风量愈大,系统能耗愈大,在这种情况 下, 室外新风应控制到卫生要求的最小值。 冬季
以回收 100%"120%以下的废热 ,可利用自然
环境如空气和水和低温热源 (如地下热水、低 温太 阳热和余热 ) 来节约大量采暖 、供热燃 料 ,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利用低温能源的节能技 术 。如果热泵与直接接触式热回收设备联合使 用 ,其热回收效率比单一设备要高的多。工程
和过度季, 对于那些室内周边负荷影响小, 而内 区发热量大的建筑物 , 如大型商店、 会堂、 剧院
费。 从节能考虑 , 将系统中需排掉的余热移向需 要热的地方去是节能的一种趋势。一种常用的 方式采用热轮回收余热 ,它由多孔和高比热容 量的材料制成 ,有转盘式和转鼓式两类结构形 式。图 1 所示为转轮式全热交换器 ,其热传递 效率现可达到 75%' 80%.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 热回收装置 ,如图 2 所示的热管换热器 ,图 3 所示的板式换热器 ,图 4 示的热 回收环路等。 相对来说 ,热泵系统回收方式更普遍。热泵可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环保是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篇一关于暖通空调环保节能的探讨摘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应建立智能自控系统,将建筑内所有设备集成一个系统来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因而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材料和设计特点来改进这些围护结构设计,建筑与文化克服热桥的影响,也成为主要节能措施。

本文从暖通空调的能后特点、作用及效果、节能途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暖通空调的环保节能技术。

关键字:暖通空调;环保节能;特点;途径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HVAC characteristics, role and effect, energy-saving ways to start, analyzed HVAC’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Key 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 way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因而此暖通空调技术创新势在必行,节能建筑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要趋势,绿色建筑也随着应运而生。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50%,且在逐年上升。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以下 5 个部分组成:1. 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的作用是将空气处理到一定的状态,有集中处理空气的空调机组、集中处理新风的新风机组和设在空调机房内处理空气的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等。

2. 冷源和热源冷源和热源是实现空气处理过程所必需的。

冷源是为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提供一定温度的冷媒水。

工程中常见的空调用冷水机组。

热源是为了空气处理设备集中提供一定温度的热媒水,工程中常见的空调热源有:锅炉房、城市热网和热交换站、燃油或燃气的中央热水机组及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3. 空调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通过送风风管系统送入空调房间内,同时从房间内抽回一定量的空气(即回风)。

经过回风风管系统送至空气处理设备前,其中少量的空气被排至室外,而大部分被重复利用。

空调送风系统包括通风机、送回风风管、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消声器、风机减震器和空调房间内的送风散流器、回风口等。

4.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媒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热媒水系统。

冷媒水系统是将冷水机组制出的冷冻水通过水泵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将冷量经过热交换后返回到冷水机组进行第二次循环。

该系统通常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主要设备有:冷冻水水泵、膨胀水箱、分水器、集水器、自动排气阀、水过滤器、水量调节阀和排污阀和控制仪表等。

对于冷媒水要求高的冷水机组还要相应的设置软化水设备、补水水箱和补水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是将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水送到冷却塔,在冷却塔内散热后经水过滤器过滤杂质后进入冷却水泵,送入冷凝器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散热。

形成冷却回路。

在冬季运行时,冷源机组和热源要经过切换。

5.控制、检测和保护系统为了保证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在室外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自动或人工调节运行参数,确保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

当系统内发生故障时系统的保护系统动作,停机保护,确保安全。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普通集中式空调是全空气、低速、定风量、单风管的系统,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

浅谈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浅谈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2C ia  ̄ es nc aE gn eigD s n& R sac stt, h n cu 3 0 1C ia .hn h at No Mu ip l n ier ei i n g eerhI tueC a gh 10 2 , hn) ni n
A sr c: o mdha ore c e e cnrlarcn io igss m raya et tesse iia net n n p rt g b ta t C t sucsshm et i o dt nn yt get c h yt ntlivsm t d o eai e a i e l f s m i e a n cs . eas fdf rn nrysrcue eeg p l y evrn na rq i m ns d eet ro, o ec r i ce swl fet£ ot B cueo iee t eg t tr. nr oi , ni m t l e ure t s f e u y c oe e i rn e¥ sm et nshm i fc k f a a e l ̄ sse eoo c r inlyi ieet xe tT fc r o odadha ¥ucsshm r a a zd h da t e n i vnae yt cn mi a oai d rn tn. h at s fcl n t o ̄e c e ae nl e;Teavna s dds atgso m t t nf e e o e ' e y g a d a f c r n aal l cl n a ore o bnt noecm ae Tkn o w uligcnrl rcn i nn s mfrea pe te ur t v a e oda dht sucscm iai r o p rd a ig e i b e o ; f eb i n e t odt igs t o xm l.h d aa i o i ye eot c a a s n hieo cl n e ore c e epee td crmi nl i adco o adh a sucssh m a r ne . o ys c f d t e r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系统常见的冷热源配置
( 1 ) 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配置,夏季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供热。

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时消耗电能。

在设计工况的能效比( 制冷量/耗电量) 较高。

水冷冷水机组要有一个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水泵等,机组运行时有一定的耗水量,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使用水冷冷水机组比较合适。

国内外均有使用冷却塔造成“军团菌”感染的情况,冷却塔不能置于新风进口和临近窗处,以免成为“军团菌”的感染源。

冬季的供热锅炉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和电锅炉,其中燃煤锅炉为多。

我国虽然煤的储量较大,但燃煤锅炉运行产生的SO X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且大量排放的CO2气体对地球会产生“温室效应”。

与燃煤相比,燃油、燃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使用燃油锅炉要考虑储油罐安放处的安全问题。

对于天然气丰富的地区可适当使用燃气锅炉。

根据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状况,不应提倡使用电锅炉。

( 2 )热泵型机组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其中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中央空调中使用的较多。

这种机组一机两用。

夏季制冷,冬季供热。

夏季制冷时采用风冷冷却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省去了水冷机组的水系统,特别适用于缺水地区。

( 3 ) 另一种冷热源为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这类机组分为外燃式和直燃式机组,外燃式机组制冷动力为热能,可利用废热或余热。

对于有废余热的地方,使用外燃式漠化锉机组,既利用了废热、余热,又达到了制冷的目的,是非常合适的;对于缺电而无废热或余热的地区可考虑使用直燃式机组。

( 4 )蓄冷空调系统:随着电力供应的紧张,夏季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空调用电负荷呈现“爆发性”增长,供需矛盾表现为用电总量和高峰用电负荷两个方面,特别是高峰用电的供需矛盾。

蓄冷空调在电网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采用水蓄冷或相变材料蓄冷,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可见,蓄冷空调能起到“移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的作用。

同时,由于在夜间电力低谷段电价便宜,所以与常规空调白天制冷相比,蓄冷空调夜间制冷能够节约运行费用,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