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精品课件

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 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 要乘(或除以)几。
学以致用
(应用规律)
1、根据8 ×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 积。
16×50= 800 8×250= 2000 32×50= 1600 (24)×50=1200 8 ×25= 200 (2)×50=100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54)=666666666
6、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为810平方米,它的长不变, 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810×2=1620(平方米) 答:面积为1620平方米。
7.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增加到24米,长不 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 16 = 400
× 32 =
800
× 80 = 2000
拓展延伸
3、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6×10=360 (36÷2)×(10×2)= 360
(36÷4)×(10×4)= 360 (36×5)×(10÷5)= 360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另一个乘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 除外),积不变.
4.如果 × =260,那么:
×( × 2)=( 520 ) ( ×3)× =( 780 )
×( ÷2)=( 130 ) ( ÷4)×( ×4)=( 260 )
5、根据12345679×9=11111111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222222222 12345679×27= 333333333 81×12345679= 999999999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PPT课件

780
40000
60 600 6000 12000
300 600 6000 12000
24×3=72 24×30= 720
7×15=105 7×150= 1050
24×300= 7200 7×1500= 10500
16×5=80
16×20= 320 16×35= 560
2400 4200 3500
210 1800 1200
1
4200
260
40x8= 320 4x8=
6x70= 420 24x10= 240 6x7= 24x1=
先说说一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
乘数
5
5
60
5
200
5×5 5×20
乘数
积
4
20
4×3 4×10
4
100
4
400
20×3 20×10 20×5 20×20
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口算。
40x8= 320 4x8=
6x70= 420 24x10= 240 6x7= 24x1=
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怎样变化?
乘数
20 20 20 20×4 20×5
乘数
3 3×2 3×10 3 3
积
60
积的变化
60×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 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 来的积乘几。
乘数
20 20 20 20×4 20×5
乘数
3 3×2 3×10 3 3
积
60
120
积的变化
60× 2 60×10 60×4 60×5
600 240 30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课件

完成下面的计算,并说说规律 18×24=432
(18×2)×(24÷2)= 432 (18÷3)×(24×3)= 432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4日星期一2022/4/42022/4/42022/4/4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42022/4/42022/4/44/4/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42022/4/4April 4,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 三 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 4 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1)按要求独立完成书本33页的表格。 (2)在学习小组内校对答案,并说说 自己的发现。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 (除以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 积乘几(除以几)。
创编题:
根据第一道算式,快速写出下面几道 算式的结果。
16×17=272 16×34= 544 16×51= 816 16×68= 1088 16×85= 1360 16×102=1632
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PPT课件.ppt

运用拓展
基本练习
一、根据8 ×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 的积。
16×50= 800 32×50= 1600 8 ×25= 200
二、判断。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 ) 2、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
3、一个因数除以8,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
除以8。( √ )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 律概括为一条?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 明白或者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 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游戏:对对子
猜猜它是谁?它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 要求:师说上半句, ❖ 生对下半句,看谁 ❖ 对得又对又快。
积积的的变变化化规规律律
中城心关小一学小 孙张欣科欣芳
自探提示
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思考下面问题。 ❖ 1、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第一组的三个算式,一个因
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你发现 了什么规律?第二组呢?
2、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吗?
3、你能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吗?每位学生至少写两组 算式,一组三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 变化情况。
6×2﹦12 6×20 ﹦120 6×200﹦1200
20×4 = 80 10×4=40 5×4=20
6 × 2 = 12
不
乘
乘
变乘 不
10 乘
三、找出规律再填空。
《积的变化规律》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课件ppt (5)

3.6扩大100倍是多少?
4.100缩小4倍是多少?
6×100=600 100÷4=25
填一填
因 因 积 数 数 16 2 32 16 4 64 16 10 160 16 20 320 16 100 1600
观察: (从左往右)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 数同第1组的比较,分别扩大了2倍,( 5 ) 倍、( 10 )倍( 50 )倍,积有什么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 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 倍数。
因 因
积
数 数
16 2
32
16 4
64
16 10
160
16 20
320
16 100
1600
(从右往左看)第4、3、2、1组的第二 个因数同第五组的比较,分别缩小了5倍、 ( 10 )倍、(25)倍、(50)倍,积 各有什么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口算
4
= 24
6× 20 = 120
100= 600
小结:一个数乘几,也可 以说把这个数扩大了几倍。
2= 40
80÷ 4 = 20 8= 10
小结:一个数除以几,也可 以说把这个数缩小了几倍。
练一练 1.6扩大Biblioteka 0倍是多少?6×10=60
2.35缩小5倍是多少? 35÷5=7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 了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缩小若干倍,积也缩小 若干倍。
做一做:
算出每一组题中第一题的积,然后很快写出下 面两题的积。
12×3= 36 48×5= 240 24×5= 120
120×3= 360 48×50=2400 24×25= 60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 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 几。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课(Ke)件 PPT
在计算时,先观察,看有没有 规律,在计算,如果两数相乘,一
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乘(或除 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课(Ke)件 PPT
20
3×2
20
3×10
20×4
3
20×5
3
积的变化 60×()
第四页,共二十页。
乘数
乘数
积
20
3
60
20
3×2
120
20
3×10
600
20×4
3
240
20×5
3
300
积的变化
60×(2) 60×(10) 60×(4) 60×(5)
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Me)发现?
第九页,共二十页。
算 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80×4= 320
40×4= 160
20×4= 80
观察:与第一个算式比(Bi) 较,第二个算式的因数是 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 化的?
第三个算式呢?
第十页,共二十页。
我发现了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不断变小,积也变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第3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3.3 积的变化规律
课(Ke)件 PPT
第一页,共二十页。
学习目标
课(Ke)件
PPT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3单元-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0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导入新课。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例题4的表格。
(1)让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
③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4,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4。
④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5。
(4)概括规律。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交流后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