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规划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st park master planning (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32 术语 33 一般规定 5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53.2 资源评价 10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113.4 布局、结构与综合分区 123.5 容量与人口 134 专项规划 154.1保护保育规划 154.1.1 一般规定 154.1.2 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54.1.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64.1.4 防灾规划 174.1.5安全保障规划 184.2森林景观规划 184.3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84.4 游憩规划 194.5 基础工程规划 234.5.1 一般规定 234.5.2 道路交通规划 234.5.3 供电规划 244.5.4 给排水工程规划 244.5.5 供热规划 254.5.6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254.5.7 广播电视规划 264.5.8 燃气规划 264.5.9 医疗救护规划 264.5.10 公共厕所规划 264.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264.7 居民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275 分期建设规划 286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86.1 投资估算 286.2 效益评价 297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307.1 一般规定 307.2 规划说明书 307.3 规划图纸 327.4 附件 33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34附录B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341 总则1.1 规范编制的目的为了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优化资源利用方式,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提高总体规划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规范。

1.3 森林公园的类型(规模、级别森林公园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森林公园(20km2以下、中型森林公园(21-100km2、大型森林公园(101-500km2、特大型森林公园(500km2以上。

模糊理论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理论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中的应用

c nt ci ,s g uz a pasl o s ut nui fzy p ri me o , crig o h df rn e o p ol u jcie r o n a t l a odn t hdc te iee c s f epes be t f s v
k o e g ,o rh n i e a p a sn h ig e o n o e tp r b u h c l g c l a d c l r l n wl d ec mp i e sv p r ii g t e sn l r ma y fr s a k a o t t e e o o ia n u t a u c n t c in b ii mo e .At t e s me t s g t e wa f q e t n a r u v y p r ii g b o sr t y d g t u o d1 h a i me u i h y o u si n i s r e ,a p asn y n o e
2 1 0 0年 9 月
中 国林 业 经 济
C NA ORES HI F TRY ECONOMY
S p2 0 e . 01
第 5期( 第 14期) 总 0
・ 理 论研 究 ・
N . T t 0 ) o oa 14 5( l
模糊理论在森林公 园生态文化建设评价 中的应用
张 红 ,
ma yfcosa db n vl. rw ac nls nta fzyter s ce ti a d ojciew y n t n ymayl e D a o cui h t uz o i asinic n bet a a r e s o h y f v
f re a u t g t e c l r lc n t c i n o r s p r . o v a i u t a o s u t f o e t a k l n h u r o f K e W o d : f r s p r ; e o - u t r l c n t c in F z y t e r ; C mp e e sv e a u t n y rs oe t a k c c l a o sr t ; u z h o u u o y o r h n i e v ai ; l o a p i ai n pl t c o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我揉揉惺忪的双眼,一股清晰的思路涌上心头。

想起昨天与客户的洽谈,他们希望我能给出一个既实用又具有创意的森林公园建设设计方案。

于是,我拿起笔,开始梳理我的思路。

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城市的近郊选择一片山水相依的地带,既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确定了地点后,就是整体规划。

一、入口景观区这里是游客进入森林公园的第一印象,我计划设计一座大型生态停车场,采用绿色屋顶,既美观又环保。

停车场旁边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休息、购物等服务。

入口处设有一座标志性景观大门,以自然元素为主题,如山水、动植物等。

二、休闲游览区这片区域以休闲步道为主线,沿途设置多个景观节点。

步道两旁种植丰富的植被,形成天然的氧吧。

在关键位置设置观景台,让游客可以尽情欣赏山水美景。

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供游客休息。

三、亲子互动区这里主要是为家庭游客设计的,设置一些亲子互动项目,如儿童乐园、亲子拓展基地等。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自然,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四、生态保护区为了保护园区内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在这一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珍稀植物、野生动物,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科普教育设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五、特色餐饮区在园区内设置特色餐饮区,提供各类美食,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

餐饮区的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的融合,采用环保材料,打造绿色餐厅。

六、服务中心在园区内设置服务中心,提供导览、救援、投诉等服务。

同时,配备专业的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1.绿色交通:为了减少污染,园区内采用电动游览车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2.智能导览:通过手机APP、电子地图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导览服务。

3.环保设施:在园区内设置环保公厕、垃圾分类回收站等设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4.文化氛围:在园区内设置一些文化景点,如雕塑、壁画等,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规划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规划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特色”幸福城市的总体要求,要按照自然、生态、野化的原则,多植树、建大绿树,建设布局合理、植物、树木多样、历史文化品位和特色鲜明的城市森林公园,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

1.坚持“四个统一”。

园区建设任务重、时间长、要求高,参与部门多。

必须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控制,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

2.坚持部门联动、专业群结合。

坚持xx主导、部门联动,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计划一次,分步实施,各负其责。

同时,创建xx工作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绿化的积极性。

3.坚持合理安排、同步匹配。

即以绿化和绿道建设为主,交通、给排水、公园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善。

4.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根据自然景观和地貌,以植树为主,增加绿化量,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高大、成荫、速生的树木,形成绿量充足、生态大气的绿色廊道。

二.组织成立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xx组,副区长为组长,区xx办副主任、区园林局xx为副组长,区xx、区监察局、区国土规划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xx局、区城改办、区评办、区文明办、交通大队、区园林局、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单位为组员。

同时成立了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区园林局任指挥长,区xx、区国土规划分局朱、区建设局、区水务局、区城管局、区园林局任副指挥长,各相关单位指定一名部门级xx为联络员。

总部下设综合协调、社会动员、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四个专班,负责园区建设实施中相关问题的具体组织协调。

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区园林局。

三.总体目标我区公园建设规划范围为608公顷,包括竹叶海公园、公园、公园及南坡30米、北坡50米的绿化建设。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计划三年内完成植树绿化工作。

2012年是克服困难的一年。

必须完成已合格地段的绿化,积极开展困难地段的前期工作。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我市决定开发建设一座森林公园。

本规划设计方案基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旨在打造一个绿色、舒适、多功能的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自然教育的场所。

二、总体布局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100公顷,整体布局分为五个区域:主入口区、游憩区、活动区、教育区和生态保护区。

主入口区规划有宽敞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洗手间、餐饮区和购物区。

游憩区规划景观步道、人工湖、草坪、花坛和休闲座椅,供游客散步、钓鱼、野餐和休息。

活动区设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和篮球场,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教育区规划了自然教育中心和植物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和举办植物展览。

生态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设置禁止入内的标识。

三、景观设计1. 选择本地适应性的植物,打造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包括树木、花坛、草坪等,提供丰富的氧气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2. 设置湖泊和小溪,增加水景元素,并规划荷花池和游船码头,提供游玩和欣赏水景的机会。

3. 设计多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景观融合,方便市民进行健身锻炼和观赏自然风景。

4. 利用地势高低差,打造瀑布和人工山丘,提供更多的观景点和娱乐项目。

5. 设计休闲座椅和遮阳棚,供市民休息和避免日晒,提高公园的舒适度。

四、设施配套1.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存物等服务。

2. 设立洗手间和垃圾回收桶,方便游客进行生活活动和环境保护。

3. 规划停车场,并设置充电桩和自行车停放区,鼓励市民使用环保出行工具。

4. 在公园中设置餐饮区,提供各种口味的饮食供应,满足市民的口腹之欲。

5. 设立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五、管理运营1. 成立专业的团队负责公园的管理与运营,包括绿化养护、设施维修、安全监管等。

2. 制定公园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3.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加强对公园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森林公园主要是依靠森林景观吸引游客,对此需要对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进行科学规划。

在建设森林公园时首先需要了解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了保证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本文首先具体讲述在公园坚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讲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森林公园;问题;解决途径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生活。

经济的发展带动森林公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森林公园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提供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

除此之外,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具有许多生态效益,比如森林公园具有杀菌、降低噪音和心理放松的作用。

但是森林公园在规模扩大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没有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森林公园在自然环境向建设发展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导致了一部分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并没有做到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从而自然环境带来更大的影响。

森林公园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游客进行约束,导致游客参观完毕之后留下种类丰富的垃圾,破坏了自然环境。

同时众多规模的游客进行参观会影响自然环境的水源,改变自然环境原本的山川面貌,不利于生态平衡发展[1]。

(二)严重损害了当地生物生命自然环境区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生物,但是森林公园在建设发展过程当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改变栖息地的环境,导致栖息地的质量变差,面积减少,大大缩减了野生生物的生存居住地。

从而减少当地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严重损害了当地生物生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三)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目标森林公园在建设发展过程当中缺乏明确的规划目标,导致森林公园建设进度缓慢,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由于缺乏一定的规划导致没有对森林公园的定位进行明确分析,发展方向没有明确,森林公园并没有根据自然环境树立自己的特色,不仅仅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行参观,获取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森林公园本身的质量,不利于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2]。

深圳观澜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深圳观澜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试论深圳观澜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观澜森林公园基本构思原则、功能分区和景点设计、生态保育与景观改造、基础设施与管理服务设施、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要点,提出规划建设的思维方向,为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圳观澜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一、森林公园的发展森林公园(forestpark)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可见,开辟森林公园之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

随着各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的减少甚至破坏,因而为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各国相继设立了森林公园来加以保护。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利用,将其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地和提供人们郊野游息、追寻自然野趣及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

森林公园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游的盛行、改善城市气候的要求、城市绿地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郊野区域自身生态恢复和城市自身建设的需要。

它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城市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一起构成整个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构成者,获得稳定而优美的森林景观是建设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

深圳观澜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光明、石岩、龙华、观澜四街道交汇处,观澜森林公园处于茂密的森林和河湖环绕的大自然环抱中,生物资源是森林公园最具有特色的资源。

笔者本着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的思想,依据现代林业理论和森林美学理论,并按照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的原则,分析深圳观澜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

二、规划技术要点1基本规划原则森林公园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环境,要求规划建设的景观是自然的景观,即使是人工景观也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论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置、特征及文化教育功能

论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置、特征及文化教育功能

家 自然保护 区—— 鼎湖 山 国家 自然保 护 区。此 后 ,一
专题搽 讨 ・ 3・ 6
批具有 国家公 园性质的 区域相继被划定 。18 9 2年 ,我 国第一处国家森林公 园——湖 南张家界 国家森林 公园 批准建立 ;18 9 4年,在 中国台湾省建 立 了首个 以 “ 国 家公园” 为名 的保 护 区,即 “ 丁国家 公 园” 0 1 垦 ;20 年 以后 ,我国设立多个 国家地质公 园和 国家 水利风景 区;2 0 04年 2月 ,建 设部批 准设立 了城 市湿 地公 园; 20 0 5年 2月 ,国家林业局批准设 立湿地公园 ;20 0 5年 8 ,国土资 源部批 准建立 国家矿 山公 园;20 月 0 7年 6 月2 1日,我 国大陆首个 被命 名 为 国家公 园 的保 护 区
收 稿 日期 : 0 1 0 — 2 21— 2 2 修 订 日期 : 0 1 0 — 2 21 —4 0
它的管理 目标之一 是开发旅 游 ,但这种旅 游是 一种生 态旅游 ,是 以保护 和持 续利 用森林 自然景 观为 前提 , 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 自然保护的性质。
2 我 国国家公 园历史 与发展 溯源
湖南林业 科技 21 年第3 卷第2 01 8 期
毫题搽讨
论 国家森林公 园的设 置 、特征及 文化教育功 能
屈 中正 ,张艳 红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衡阳 4 10 ) 205

要 : 文从 国家森林公 园的概念 、中国国家公 园的基 本 沿革入 手 ,论及 包括我 国国家森林公 园在 内的 国家公 本

作者简介 : 中正 ( 92 ) 屈 17 一 ,男 , 湖南省衡 阳市人 ,文艺学硕 士,硕士生 导师 ,副教授 ,湖南 省省级 专业带头人 , 级青年 省 骨 干教师 ,湖南省新世纪 1 1 才工程人选 。 2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公园规划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摘要:生态文化建设在森林公园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森林公园未来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重视的问题。

针对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具体研究了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三部分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参考样板。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旨在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1];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大批森林公园已成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和实习基地、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

森林公园在向全社会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扔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森林公园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规划内容,在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同时带动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态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去[2]。

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文件要求将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单独一章进行规划,可见生态文化建设之重要性。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及解说系统规划四部分内容。

本文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重点探讨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三部分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案例参考。

二.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广西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前身是1964年建立的良凤江植物园,1992年9月9日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54号文件批复建立“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经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建设,多项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得到建设,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公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郊公园,2011年旅游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树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方面。

树文化方面,公园现有植物1700多种,占广西植物种数的21%,其中热带、亚热带树种及广西特有树种1300多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树木标本园;花文化方面,公园建立了目前广西品种最齐全的金花茶基因库;在湿地文化方面,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建设公园生态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公园可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切实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原则(一)教育为先,社区共建原则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先,联合本地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群体和游客一起,共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

森林公园必须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等对游客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提高游客生态文化意识,以降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森林公园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对附近社区,特别是良凤江上游吴圩镇范围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社区协作发展,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二)特色化发展原则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本身生态文化特色,开发独特的生态文化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化形象,打造能反映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产业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发展。

生态产业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产业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以此促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艺术等其他生态文化要素发展。

(四)持续滚动发展原则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森林公园保持持之以恒的关心和投入,因此必须遵循持续滚动发展原则,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创新,才能保证生态文化不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一)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1.森林文化公园拥有大片森林和树本园、金花茶园、落羽杉林、棕榈园、阴阳菩提等美感比较突出的森林和植物景观,森林文化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森林文化开发力度还不强,需要进一步开发,规划加强树木标本园各特色植物园建设,加强森林养生、森林美学和森林艺术建设,策划公园的森林旅游活动,例如策划森林浴、登山、漂流、溯溪、探险等活动,丰富森林文化内涵,提升森林旅游价值。

2.生态科普文化目前良凤江森林公园已建立树本园、棕榈园、金花茶园等植物园区,并拥有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生态科普方面建立了一定基础。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森林深入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一个集中展示各类生态文化,实行大众生态科普教育的设施,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验设施,提升各植物园区特别是树本园的科普文化内涵,增强植物园区主题性,丰富园区变化,使生态教育能够有进一步提高。

3.生态宗教文化良凤江森林公园具有深厚的生态宗教文化底蕴,公园内的菩提树是佛教圣树,天宁寺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由菩提树崇拜延伸出的佛教养生文化与公园的森林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其成为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中的特色文化。

4.生态湿地文化良凤江森林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开发良凤江湿地文化提供良好基础。

规划开发生态湿地文化,重点建设落羽杉林、良凤江堤岸和良凤江湿地,营造生态湿地景观,并建设栈桥供游客进入湿地游览。

(二)生态文化建设布局由于目前连山旅游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在良凤江旅游区,按照“一核,两翼,三基地,四园区”进行布局。

“一核”:依托树木标本园、金花茶园等生态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良凤江森林生态文化的核心。

“两翼”:以菩提文化体验区和森林生态体验区为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两翼,加强生态养生文化建设。

“三基地”:规划在良凤江华南珍稀树木园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森林文化创造基地,在激情生态娱乐区建森林文化演艺中心。

“四园区”:规划重点开发华南珍稀树木园、菩提园、藤蔓园、金花茶园四个生态文化园,分别突出不同主题的生态文化特色。

五.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一)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核心景观区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使良凤江森林公园成为南宁市及周边主要的生态科教场所之一,进而依托金花茶园和华南珍稀树本园建设,将森林公园发展成为广西境内全国知名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重点建设华南珍稀树本园、金花茶园、藤蔓园、湿地景观区等项目,突出森林生态多样性文化。

各主要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二)森林艺术创作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狮子岭的森林、峡谷景观,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设森林文化创作基地,通过与广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学院等组织和机构的协调,将良凤江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南宁市周边重要的艺术创作基地之一,进一步促进生态艺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各项目和设施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三)露营基地建设规划建设汽车营地、露营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设施,并对激情生态娱乐区内原有项目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依托这些项目和设施,发展生态宿营文化和生态康体文化,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的兴趣。

各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四)特色主题植物园区建设规划完善提升金花茶园、藤蔓园、棕榈园、落羽杉林、树木园等植物园,将树木园发展成为华南珍稀树木园,并在原有引种园基础上,引入佛教生态文化,建设良凤江湿地生态景观,使各特色主题植物园区特点更加鲜明,既促进生态建设、生态美学的发展,又提升其旅游景观价值和市场吸引力,使生态文化产业得到提高。

(五)生态宗教文化建设依托人们对良凤江森林公园内阴阳合一的菩提树崇拜和在建的广西佛教协会会址天宁寺,结合南宁市的佛文化历史和发展,深度开发佛教文化。

(六)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实行林区植被保护,珍稀物种和名木古树保护,良凤江水域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并在旅游开发中实行生态环保教育与监控,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效等形式让游客感知,体现森林公园以生态为本,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增强森林公园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通过生态文化的建设,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促进公园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生态教育的和谐统一。

通过生态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建设规划,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定能在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保护、弘扬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2] 张蕾.关于积极推进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作者简介:文劲松(1973-),男,广西玉林人,专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作;刘琳琳(1988-),女,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