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

合集下载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3)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3)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3)口腔解剖名词解释56. stomatognathic system:系指咀嚼器官及其有关组织,如颅面诸骨、舌骨、颈椎、肩脚骨、胸骨、锁骨等与联系其间的肌、韧带、牙、题下颌关节,以及血管、淋巴、腺体及各种结缔组织等,视为由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功能整体。

57.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状排列。

由口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该肌链像括约肌样。

58.垂直肌链:从上向下几乎呈垂直排列,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等组成。

该垂直肌链的上半部分肌收缩使软腭向上活动乡下半部分肌收缩使软鳄向下活动。

59.牙力轨道:下颌骨表层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骨松质在一定部位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包绕该处并斜向后上,通过下颌支到达骸突,形成牙力轨道。

咀嚼力即通过这一轨道传至颅底。

60.肌力轨道: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逐渐形成骨松质轨道称为肌力轨道。

61.颈动脉窦: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62.角淋巴结:又称颈二腹肌淋巴结(jugulo-digastric lymphatic nodes)或扁桃体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后腹下缘的下方至面总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处,与舌下神经和颈内动脉紧密相邻。

颈二腹肌淋巴结中有一个淋巴结较大,位于二腹肌后腹与颈内静脉所成的交角内,紧贴颈内静脉的前面。

63.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inohyod lymphaticnodes):位于肩脚舌骨肌下腹上方,在肩脚舌骨肌跨越颈内静脉处。

64.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当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后内侧部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中级口腔解剖学第一讲(3.2)

中级口腔解剖学第一讲(3.2)

乳牙与恒牙的鉴别
(1)体积: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以第一磨牙最大,第二磨牙次之。 乳牙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乳磨牙体积以第一乳磨牙较小,而第二乳磨 牙较大。 (2)颜色:恒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黄,乳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青白。 (3)颈嵴:恒牙颈嵴突起不明显,乳牙颈嵴突起明显。 (4)冠根分界:恒牙牙冠颈部缩窄,形态上与牙根的分界不太明显。 乳牙牙冠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5)牙根:恒前牙根尖可偏远中,乳前牙根尖可偏唇侧。恒磨牙根干 较长,根分叉小;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
• •


2、前伸牙合和侧方牙合的特点 (1)前伸牙合:当下颌由牙尖交错牙合位依切导向前、下运动的过程中,上下牙列间的 咬合关系皆为前伸合关系。在前伸咬合的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易重复的合是对刃牙合。对 刃牙合是一个重要的牙合关系,前牙切咬食物时达到切缘相对,切断食物。义齿修复时需 注意建立下颌前伸时的对刃合关系。如果下颌前伸时,前牙不能切缘相对,形成开牙合, 患者出现切咬食物困难。 自然牙列对刃牙合的特点是,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但是有些个体由于牙 列的生理性磨耗,可以由早期的对刃合后牙无接触,逐渐变为对刃合后牙有接触(无早接 触),形成平衡合。 (2)侧方牙合:下颌向一侧运动,该侧(工作侧)上下牙外侧牙尖相接触,对侧牙不接 触为侧牙合。正常的自然牙列工作侧咬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尖牙保护牙合和组牙功能牙合。 年轻人多为尖牙保护牙合,而组牙功能牙合多见于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牙的磨耗, 尖牙保护牙合可以变为组牙功能牙合。
• 2、横牙合曲线:又称Wilson曲线。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均略向颊 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 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横牙合曲线。同样,在下颌可以形成凹向上横合 曲线。虽然,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但其舌尖较高,故横合曲线不很明显。 • 无论是纵牙合曲线还是横牙合曲线,上下颌者彼此吻合或相似,可以促使 在咀嚼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齿保持密切的接触关系,并与下颌运动方式 相协调。

口腔解剖学题库 (1)

口腔解剖学题库 (1)

口腔解剖学题库 (1)口腔解剖学题库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

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经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歪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身边,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密切地罗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具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别如牙釉质坚硬。

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往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惟独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歪嵴:牙合面上歪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歪嵴。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第一章:口腔解剖生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口腔健康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医学和口腔医学中的应用领域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牙齿、口腔黏膜、唾液腺等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口腔的组成和功能牙齿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口腔黏膜的组成和功能唾液腺的分类、结构和功能2.3 教学活动通过模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口腔的基本结构介绍牙齿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讲解口腔黏膜的组成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介绍唾液腺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基本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让学生举例说明牙齿、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牙齿的解剖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标了解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牙齿的分类和特点3.2 教学内容牙齿的分类和特点牙齿的解剖结构牙齿的功能和重要性3.3 教学活动介绍牙齿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模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牙齿的解剖结构讲解牙齿的功能和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牙齿分类和特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章: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与功能4.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口腔黏膜的特点和作用4.2 教学内容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4.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讨论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第五章:唾液腺的解剖结构与功能5.1 教学目标了解唾液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唾液腺的特点和作用5.2 教学内容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唾液腺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5.3 教学活动介绍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讨论唾液腺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5.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第六章:口腔常见疾病与解剖生理学关系6.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常见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6.2 教学内容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6.3 教学活动介绍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讲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和发病机制第七章:口腔保健与解剖生理学7.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7.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口腔健康介绍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7.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保健的原则和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第八章: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8.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临床实践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9.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9.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技术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9.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第十章:口腔解剖生理学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口腔解剖生理学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10.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10.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解析: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名词解释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和作用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它主要涉及口腔内各种组织、器官以及其生理功能的解剖特点和生理机制。

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在咀嚼、咽喉、发音和呼吸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器官的关联,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结构和功能1.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和语言表达。

它们包括牙冠、牙根和牙髓,由釉质、象牙质和牙本质组成。

牙齿的结构和数目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功能和解剖特点基本相似。

2.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壁的覆盖层,包括颊黏膜、唇黏膜、舌黏膜和硬腭黏膜等,它们在口腔中起着保护、吸收、分泌和感觉等多种功能。

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舌头和咽喉舌头和咽喉是口腔与呼吸道相连的部位,它们在咀嚼、吞咽和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

舌头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口腔黏膜、牙齿等密切相关。

4.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中最重要的消化腺,它包括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等,主要用于分泌唾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口腔的湿润。

唾液腺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观察、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医学影像学等,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应用涉及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不仅涉及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解剖学特点,还包括口腔生理学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口腔是人体消化和语言表达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类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口腔内各种组织、器官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的形态、结构以及其在咀嚼和发音等功能方面的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口腔健康的维护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口腔内各种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腔的正常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从而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牙齿的结构和形态。

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不仅用于咀嚼食物,还对人的外貌、发音产生着重要影响。

牙体解剖的研究包括牙冠和牙根两个方面,其中牙冠是牙齿可见部分,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等组织;牙根则是藏在牙槽骨内的部分,连接着牙冠和支持牙齿的牙槽骨。

本文将围绕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展开详细的解释和描述,介绍它们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持口腔健康和预防口腔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都至关重要。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概述部分可以对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对这两个领域的整体了解。

-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所述,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告诉读者接下来会讲解哪些内容,使读者对接下来的阅读过程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 目的部分可以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或写作这篇文章。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两个部分。

- 口腔解剖生理学部分可以详细介绍与口腔相关的解剖结构,如口腔黏膜、舌头、牙龈等,还可以探讨其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为读者提供对口腔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面部局解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面部局解
难以扪到典型的波动感,切
开引流时应注意分开各腺叶的脓腔,以使引流通畅;
③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 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入外 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 (Santorini fissure)中,腮腺内 的小动、静脉及神经也经该裂隙 进入外耳道,外耳道前下部的淋 巴亦经此裂隙流入腮腺区的耳前 淋巴结。故化脓性感染可在腮腺 与外耳道之间互通。
翼外肌浅面有翼丛、上颌 动脉;翼外肌深面是下颌 神经及其分支
(3)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1)翼外肌上缘穿出颞深 前、后神经、咬肌神经
2)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 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3)翼外肌下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出生年初
上有咬颞,颊上两头,下有舌下。 翼外肌 可视为面侧深区的钥匙或者说是主要结 构
二、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表面解剖标志
鼻面沟:鼻外侧之长形凹陷。 唇面沟:为上唇与颊部之斜行凹陷。 鼻唇沟:鼻面沟与唇面沟之合称。 口裂:上、下唇之间的横行裂隙。 口角:口裂两端为口角,正常位置约
相当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颏前点:颏部最前点,正畸头影测量的标 志点。 颏下点:颏部最低点,正畸头影测量面部 距离的标志。
4.咬肌
腮腺鞘具有下列特点:
①浅层致密、深层薄弱,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 腺深叶经此裂隙与咽旁间隙、翼颌间隙相通。所以腮腺的化脓 性炎症,脓液不易向浅层穿破,而通过深层薄弱部位,形成咽 旁脓肿;
②腮腺鞘与腺体紧密结合,
并发出许多间隔,伸入腺体,
将其分为若干小叶,化脓时
形成独立散在小脓灶,因而
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
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 神经(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之 腮腺床。无面神经,无颈外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