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5山地垂直自然带判读练习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微专题5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读

一、同一山体陆地自然带差异比较

同一山体陆地自然带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对吗?看如图作何解释?(比如太行山,其东坡为迎风坡)。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水岭,是海河及其他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极其重要。该区发育了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基带的植被垂直带谱,森林植被类型较为多样。

乞力马扎罗山同一自然带东坡高,西坡低(除冰雪带),东南信风影响东部降水多,而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两侧同处于热带,温度差别不大,所以降水决定了自然带的高低。

但太行山同一自然带东坡低,西坡高,的确难以解释(因为冬季风影响时西坡是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查阅“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发现其附近的马衔山、吕梁山、霍山、红岩岭、五台山、太岳山,同一自然带东坡、西坡高低各不相同,同类垂直带谱东坡高于西坡。一般同一山体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而迎风坡可以得到较多的降水,坡面的性质可以改变山体不同坡向的水热组合状况。由此看来,太行山的东坡是夏季的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由于空气湿度大,阴雨天气较多,东坡平均气温比西坡低,故同一自然带在东坡的上线比西坡要低一些。又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向阳,又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影响,形成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山地冰雪的积累量多,导致冰川积雪带下延,雪线偏低,北坡则表现为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雪线偏高。而天山的北坡是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阴雨天较多,气温偏低,故同一自然带在北坡的上线比南坡要低一些。地处西风带的天山,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一方面沿山地北坡爬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顺山脉走向向东运移,使降水逐渐分散,形成天山北坡由西往东逐渐变干的湿润状况。在垂直地带谱上表现为大陆性由西向东增强,垂直地带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特征。

阴阳坡面要考虑气温的高低、降水和蒸发的综合情况,一般气温高则蒸发也大。根据对黄土高原植被的研究: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同一区域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较阴坡干旱。因此,阳坡的植被群落往往较阴坡更耐干旱。森林分布上限,阴坡高于阳坡。由于吕梁山、太行山大致是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在本题中可以考虑这一因素:即水分条件,更多地是指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不仅仅取决于降水量;

结论:分析山体垂直带谱可得其一般性规律:

1.垂直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水热条件随海拔上升带来的变化。坡向的不同(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会导致降水和气温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坡面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和雪线出现差异。

2.值得注意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是统计性规律,每一个山体都有其独特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

3.不是每座山都有垂直地带性的变化。

4.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垂直带谱的基带,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与高纬度地区水平地带性植被相似的类型。

5.一般地,随着距海度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6、最大降水高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该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是气候越潮湿、大气越不稳定、最大降水高度越低;反之则相反。

7、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异,在湿润气流的迎风山坡,主要与气温有关;而在干旱地区的山地,则与降水也有较大关系。

8、对于干旱区的山地而言,基带的降水量较少并由此向上增加,故森林带开始出现的下限高度较湿润地区的山地高。在此基础上,森林带以上的各带谱开始出现的下限高度也相应地比湿润地区的山地要来得高。

二、注意:

1.自然带延伸的高低与植被的茂密程度这两种说法相同吗?

答:不相同,自然带延伸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热量,通常山地的阳坡自然带较高。植被的茂密程度,则主要取决水分,只有这种植被在山地的阴坡和阳坡都有分布时我们才可能去分析山的阳坡、阴坡某种植被的茂密程度,因此对于热量来说都已经具备,故而主要分析其水分,如秦岭,南坡和北坡可能都分布有同种植被,但南坡的水分更为充足,故南坡植被应该长得比较茂密。

2.太行山西坡的自然带为何要高于东坡呢?

答:我在上一问中已经提到,自然带延伸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热量,太行山东坡、西坡的降水量都超过了400毫米,但是东坡降水略多于西坡,则造成了东坡的光照热量不如西坡,故而西坡的自然带延伸得较高。3. 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带为什么南坡高于北坡?雪线又为何低于北坡?

答: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以南5度左右,在赤道附近不存在明显的阴坡阳坡,因此自然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降水,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也应低于北坡。

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哪些?珠穆朗玛峰为何南坡较北坡的雪线低?

答:对于雪线处必然是(降雪量=积雪消融量),故雪线的高低既受降水多少的影响又受气温的影响,虽然珠穆朗玛峰南坡光照强积雪消融量大,但是它的降雪量也大,因此南坡的雪线比北坡的雪线低500米也就不足为奇。

5. 阿尔卑斯山的雪线是南坡低还是北坡低?

答:雪线由降水量和热量共同决定。南坡,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北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比地中海气候地区多,温度也较低,因此北坡雪线较低。

6. 高寒荒漠带与高山冰雪带有什么联系?

答:某山体有高山冰雪带则必有高寒荒漠带,而有高寒荒漠带则不一定就有高山冰雪带的存在,因为高山冰雪带出现时的温度要比高寒荒漠带低很多。

三.通过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的数量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如果南坡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为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降水的共同影响,气温高的山地雪线也高,而降水多的山地雪线要低。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热量高于北坡,但因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有丰富的降水,雪线在5500 m左右,远低于北坡雪线高度6000m左右。一般气温

由赤道向两极降低,所以雪线高度大致由赤道向

两极降低,如赤道非洲雪线为4500-5000m,阿尔

卑斯山为2500-3000m,挪威在1540m左右,南北

极圈内雪线已低达海平面附近。但雪线位置最高

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压带降水

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区。

1一般地,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

拔低。(四图比较)

2、但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

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区。(乞山

和珠峰比较)

3、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乞、天、阿均如此);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珠峰最明显,乞

山、阿山、天山都有此特点)。两种条件矛盾时,

一般是看主导因素降水(迎风坡)。

4、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图中无法说明)

5、同一种自然带,通常阳坡高,阴坡低。(珠峰、

天山、阿山都如此。)

6、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纬度越低越复杂。(可拿天山和乞山比较一下)

雪线的影响因素:气温与湿度

1.气温:温度高,则积雪消融量增大,0度等温线所在的海拔位置升高,

雪线上升。这里分三个方面来分析关于温度这个影响因素。

1)雪线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受温度影响,低纬地区,温度高,高山上的雪线海拔较高。高纬地区温

度低,高山上雪线海拔较低。到两极附近,积雪就覆盖在整个地表。这个知

识点可以对两座海拔较高的高山的纬度高低进行比较。例如图1中,如果甲、

乙两座高山的雪线是由于纬度不同导致的,则可以判断出甲山的纬度比乙山

高。

2)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一座山体,由于所处纬度不同,太阳辐射量在山体两侧有差异,导致同一

海拔高度上的温度也不同,坡面两侧雪线会出现高低。以阳坡与阴坡为例:阳

坡温度高,积雪消融量大,雪线上升,阴坡与之相反。

3)近几年来,温室效应,两极冰川融化,各山体的雪线总体上出现了上升

趋势。例四川贡嘎山近几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冰川不断退却,同时水位大增,

引发了多处泥石流灾害。

4)雪线也有季节的变化,在季节分明的地区,冬季雪线偏低,夏季雪线偏

高。

2.湿度:降水的条件之一就是充足的水汽,水汽丰富的地区,降水容易一些,因此,雪线海拔较低。

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湿度对雪线的影响,以供大家参考。

1)迎风坡雪线海拔比背风坡低

迎风坡降水充沛,背风坡为雨影区,相对干燥,同海拔高度上,迎风坡

由于大量的降水导致温度比背风坡低,故雪线下降。如图2:为位于南半球

赤道附近的乞立马扎罗山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与雪线的分布,这里我们来研究

雪线,发现雪线的海拔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原因就是南坡为来自印度洋

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再如喜马拉雅山,其南坡是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降水丰富,故雪线比北坡低。

试运用以上知识来分析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在低纬度及中高纬度两段,山脉东西两侧的雪线位置的高低差异。针对该题,我们可以看图3(为南美洲在南半球的盛行风带风布)。不难看出,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南风,水汽从东南侧的大西洋吹来,安第斯山脉东侧降水丰富,雪线在东侧的海拔位置较低。而中高纬度盛行西风,因此该山脉的西侧成为迎风坡,该侧的雪线自然比东侧低了。从以上例子也告诉我们,学生必须熟知主要区域的山脉走向及该地盛行风向。

2)雪线海拔在沿海比内陆低

因为沿海湿度大,降水多。

在平时训练中,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是山体两侧雪线的高低。山体两侧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是温度与降水: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当某一坡面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时,此时决定因素是降水,所以雪线偏低。因此,在实际的解题中,我们通过分析降水这个因素就可以判断山体两侧的雪线高低了。例如,图2,南侧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雪线在南侧分布较低。

巩固练习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 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 信风影响

B. 西风影响

C. 季风影响

D.

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完成3~5题。

3. 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 ①位于新西兰某地

B. ②位于欧洲某地

C. ③位于亚洲某地

D. ④位于非洲某地

4.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①位于智利

B. ②位于东非高原

C. ③位于西伯利亚

D. ④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②

B. 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线上

C. 四地可能出现于同一大洲

D. 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读东祁连山植被垂直

带谱分布图(图甲)

和祁连山—噶顺诺尔

自然景观剖面图(图

乙,回答下列各题。

6.图甲所示地区A、B

对应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河西走廊

B.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

7.东祁连山地北坡较南坡垂直自然带谱丰富的原因是北坡()

A. 纬度位置低

B. 地势高差大

C. 山麓水分多

D. 山地坡度大

8.图乙所示地区河流()

A.下游水量大于上游

B.径流季节变化小

C.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水能蕴藏量丰富

9.酒泉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降水充足

B.年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读下面①(115°E,26°N)、②(128°E,42°N)、③(90°

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9~

11题。

10. 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11. 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

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降水、热量

B. 热量、降水

C. 降水、降水

D. 热量、热量

12. 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③地夏季牧场的海拔一般在()

A. 200—500米之间

B. 1000—2000米之间

C. 2800—3500米之间

D. 5000—6000米之间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2~15题。

1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

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

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1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1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

是 ( )

A.热量

B.降水量

C.

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16.该山可能位于 ( ) A. 极圈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 赤道附近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5~16题。

17.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

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18.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

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

无序

姓名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