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 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目录

【通货膨胀率定义】

【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联系的认知的发展过程

历年通货膨胀率调整表

通货膨胀率和CPI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变化的三个重要指标】

编辑本段

【通货膨胀率定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

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

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

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

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

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可以分别采用消

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NP折算价格指数。经常采用的是第一种,其公式如下:

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注:式中

的数字和t、n均为下标,P为代表性消费品的价格,a为权重)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x100% 注意上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

格指数的上升率。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2、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

公开性通货膨胀

隐蔽性通货膨胀

抑制性通货膨胀

5、按照成因不同加以区分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下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通货膨胀有被预期和未被预期之分,从程度上则有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三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则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会导致高失业和GNP的低增长。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指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情况(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十亿)。急剧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况。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则指并不严重扭曲相对价格或收入的物价上涨。

菲利普斯(A.W.PHILLIPS)1958年证明,工资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率下降;相反,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率上升。菲利普斯曲线最初只是一种统计结果,并没有理论根据。196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赛发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后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始模型。此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等一批经济学家利用这个模型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更是将菲利普斯曲线当作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纳入了预期因素,认为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长期都是垂直的。其政策含义是:需求管理对长期的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所持观点更好极端,他们认为短期内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因此,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短期内也是无效

的,总需求增加的唯一作用是抬高物价。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有两个前提:(1)弹性的工资和价格假设。(2)理性预期假设。

近年来,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同时并存,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强调成本推动因素的重要性,强调均衡失业的重要性,阐述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合理性,吸收了预期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