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合金材料换算手册

常用金属合金材料换算手册
常用金属合金材料换算手册

常用金属、合金材料比重

镀锌铁丝重量

钢板

2

中厚钢板:计算公式:Wkg/m2

铝及铝合金板材计算公式: Wkg/m2

热轧等边角钢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布

此类纤维布强度高,易受树脂浸润,层间粘合性好,适应各种曲面施工,主要用作玻璃钢的增强材料.

石、砂、灰、土、体积重量

金属材料对照表

钢板金属材料牌号对照 钢种中国GB 日本JIS 美国ASTM 德国 牌号牌号标准号钢号钢号材料号标准号 碳素 钢 板Q235-F SS41 G3101 A36 USt37-2 1.011 2 DIN17100 Q235 SS41 G3101 A283-C RSt37-2 1.011 4 DIN17100 Q255A SS50 G3101 A283-D (RSt42-2) 1.0 134 DIN17100 (A3R) SPV24 G3115 A285-C 20g SB42 G3103 A515.Cr60 H Ⅱ 1.0425 DIN17155 (15g) SB35 G3103 A515.Cr55 H Ⅰ 1.0345 DIN17155 (25g) SB46 G3103 A515.Cr65 H Ⅲ 1.0435 DIN17155 25 SM41A G3103 DIN17100 低合金 钢 板16Mn SM50-B.C G3106 St52-3 1.0841 DIN17155 16MnR SM41B G3106 A299/A537-Ⅰ.Ⅱ17Mn4 19Mn5 1.0841 1.8045 16MngC SPV36 G3115 St52-3 15MnVR SPV36 (WELTEN50) G3115 A225Gr.A.B WStE39 1.8930 15MnVgC (A633-GR.B) 15MnVNTR (K-TEN62M) A302-GR.B 18MnMoNbR A533-Gr.A.I 耐热 钢板16Mo SB46M G3103 A204-Gr A.B 15 Mo3 1.5414 DIN17155 12CrMo SCMV1 G4109 A387-Gr.2 15CrMo SCMV2 G4109 A387-Gr.12 13 CrMo44 1.7335 DIN17155 12Cr2Mo1 SVMV4 G4109 A387-Gr.22 10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6.6~7.4 白口铸铁7.4~7.7 可锻铸铁7.2~7.4 铸钢7.8 工业纯铁7.87 普通碳素钢7.85 优质碳素钢7.85 碳素工具钢7.85 易切钢7.85 锰钢7.81 15CrA铬钢7.74 20Cr、30Cr、40Cr铬钢7.82 38CrA铬钢7.8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铬镍钨钢7.8 铬钼铝钢7.6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高强度合金钢7.82 轴承钢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7.7 4-0.3、4-4-4锡青铜8.9 1Cr18Ni11Si4A1Ti 7.52 7铝青铜7.8 19-2铝青铜 9-4、10-3-1.5铝青铜7.5 9-4、10-3-1.5铝青铜7.5 10-4-4铝青铜7.46 铍青铜8.3 3-1硅青铜8.47 1-3硅青铜8.6 1铍青铜8.8 0.5镉青铜8.9 0.5铬青铜8.9 1.5锰青铜8.8 5锰青铜8.6 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BMn3-12 8.4 BZN15-20 8.6 BA16-1.5 8.7 BA113-3 8.5 纯铝2.7 防锈铝LF2、LF43 2.68

LF3 2.67 LF5、LF10、LF11 2.65 LF6 2.64 LF21 2.73 硬铝LY1、LY2、LY4、LY6 2.76 LY3 2.73 LY7、LY8、LY10、LY11、LY14 2.8 LY9、LY12 2.78 LY16、LY17 2.84 锻铝LD2、LD30 2.7 LD4 2.7 灰铸铁HT100~HT350 6.6--7.4 白口铸铁S15、P08、J13等7.4--7.7 可锻铸铁KT30-6~KT270-2 7.2--7.4 铸钢ZG45、ZG35CrMnSi等7.8 工业纯铁DT1--DT6 7.87 普通碳素钢Q195、Q215、Q235、Q255、Q275 7.85 优质碳素钢05F、08F、15F 10、15、20、25、30、35、40、45、50 7.85 碳素工具钢T7、T8、T9、T10、T12、T13、T7A、T8A、T9A、T10A、T11A、T12A、T13A、T8MnA 7.85 易切钢Y12、Y30 7.85 弹簧钢丝Ⅰ、Ⅱ、Ⅱa、Ⅲ7.85 低碳优质钢丝Zd、Zg 7.85 锰钢20Mn、60Mn、65Mn 7.81 铬钢15CrA 20Cr、30Cr、40Cr 38CrA 7.74 7.82 7.80 铬钒钢50CrVA 7.85 铬镍钢12CrNi3A、20CrNi3A 37CrNi3A 7.85 铬镍钼钢40CrNiMoA 7.85 铬镍钨钢18Cr2Ni4WA 7.8 铬钼铝钢38CrMoA1A 7.65 铬锰硅钢30CrMnSiA 7.85 铬锰硅镍钢30CrMnSiNi2A 7.85 硅锰钢60Si2nMnA 7.85 硅铬钢70Si2CrA 7.85 高强度合金钢GC-4、GC11 7.82 高速工具钢W9Cr4V W18Cr4V 8.3 8.7 轴承钢GCr15 7.81 不锈钢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4、Cr17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0Cr18Ni9、1Cr18Ni9 1Cr18Ni9Ti、2Cr18Ni9 Cr18Ni11Nb 1Cr23Ni18、Cr17Ni3Mo2Ti 1Cr18Ni11Si4A1Ti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常用金属材料参考手册

Q/NVC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技术手册) Q/NVC XXX-2011 常用材料参考手册 --------金属材料 2011年10月1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 5 弹簧钢 6 镀锌钢板及钢带 7 常用不锈钢 8 铝合金板材 9 压铸铝合金 10 铜合金

常用金属材料参考手册 1 范围 本手册列举了常用钢材、不锈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的标记、性能参数及一般用途。为设计工程师、品检工程师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2.2 GB/T 700《碳素结构钢》 2.3 GB/T 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2.4 ASTM A666《退火或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薄板、钢带、厚板和扁钢》2.5 GB/T 16475《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2.6 GB/T 1222 《弹簧钢》 3 术语 3.1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上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3.2 伸长率(elongation):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10,试棒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其中标距为用来测定试样应变或长度变化的试样部分原始长度。 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 4.1 标记: 我司常用碳素结构钢建议采用国家标准牌号,具体参考:GB/T699及GB/T700,也可根据日本牌号(宝钢)如下: 厚度 牌号,如Q235、08AL、SPHC、SPHD、SPCC等 名称 4.2 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参考GB/T700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6.6~7.4 白口铸铁7.4~7.7 可锻铸铁7.2~7.4 铸钢7.8 工业纯铁7.87 普通碳素钢7.85 优质碳素钢7.85 碳素工具钢7.85 易切钢7.85 锰钢7.81 15CrA铬钢7.74 20Cr、30Cr、40Cr铬钢7.82 38CrA铬钢7.8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铬镍钨钢7.8 铬钼铝钢7.6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高强度合金钢7.82 轴承钢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7.7 4-0.3、4-4-4锡青铜8.9 1Cr18Ni11Si4A1Ti 7.52 7铝青铜7.8 19-2铝青铜 9-4、10-3-1.5铝青铜7.5 9-4、10-3-1.5铝青铜7.5 10-4-4铝青铜7.46 铍青铜8.3 3-1硅青铜8.47 1-3硅青铜8.6 1铍青铜8.8 0.5镉青铜8.9 0.5铬青铜8.9 1.5锰青铜8.8 5锰青铜8.6 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BMn3-12 8.4 BZN15-20 8.6 BA16-1.5 8.7 BA113-3 8.5 纯铝2.7 防锈铝LF2、LF43 2.68 LF3 2.67 LF5、LF10、LF11 2.65

LF6 2.64 LF21 2.73 硬铝LY1、LY2、LY4、LY6 2.76 LY3 2.73 LY7、LY8、LY10、LY11、LY14 2.8 LY9、LY12 2.78 LY16、LY17 2.84 锻铝LD2、LD30 2.7 LD4 2.7 灰铸铁 HT100~HT350 6.6--7.4 白口铸铁 S15、P08、J13等 7.4--7.7 可锻铸铁 KT30-6~KT270-2 7.2--7.4 铸钢 ZG45、ZG35CrMnSi等 7.8 工业纯铁 DT1--DT6 7.87 普通碳素钢 Q195、Q215、Q235、Q255、Q275 7.85 优质碳素钢 05F、08F、15F 10、15、20、25、30、35、40、45、50 7.85 碳素工具钢 T7、T8、T9、T10、T12、T13、T7A、T8A、T9A、T10A、 T11A、T12A、T13A、T8MnA 7.85 易切钢 Y12、Y30 7.85 弹簧钢丝Ⅰ、Ⅱ、Ⅱa、Ⅲ 7.85 低碳优质钢丝 Zd、Zg 7.85 锰钢 20Mn、60Mn、65Mn 7.81 铬钢 15CrA 20Cr、30Cr、40Cr 38CrA 7.74 7.82 7.80 铬钒钢 50CrVA 7.85 铬镍钢 12CrNi3A、20CrNi3A 37CrNi3A 7.85 铬镍钼钢 40CrNiMoA 7.85 铬镍钨钢 18Cr2Ni4WA 7.8 铬钼铝钢 38CrMoA1A 7.65 铬锰硅钢 30CrMnSiA 7.85 铬锰硅镍钢 30CrMnSiNi2A 7.85 硅锰钢 60Si2nMnA 7.85 硅铬钢 70Si2CrA 7.85 高强度合金钢 GC-4、GC11 7.82 高速工具钢 W9Cr4V W18Cr4V 8.3 8.7 轴承钢 GCr15 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4、Cr17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0Cr18Ni9、1Cr18Ni9 1Cr18Ni9Ti、2Cr18Ni9 Cr18Ni11Nb 1Cr23Ni18、Cr17Ni3Mo2Ti 1Cr18Ni11Si4A1Ti 2Cr13Ni4Mn9 3Cr13Ni7Si2 7.7 7.75 7.85 7.85

史上最全!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

史上最全!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宽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各种规格的螺纹钢的重量如何计算,是否有个标准?是多少?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 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Φ28=4.83kg Φ32=6.31kg Φ36=7.99kg Φ40=9.87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五金手册查询表最新版

金属材料理论重量表 黑色金属材料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表1 名称单位计算公式附注圆钢、盘条㎏/m W=0.006165×d2d=直径(㎜) 螺纹钢㎏/m W=0.00617×d2 d=断面直径(㎜) 方钢㎏/m W=0.00785×d2d=边宽(㎜) 扁钢㎏/m W=0.00785×d×b d=边宽(㎜)b=厚(㎜) 六角钢㎏/m W=0.006798×d2d=对边距离(㎜) 八角钢㎏/m W=0.0065×d2d=对边距离(㎜) 等边角钢㎏/m W=0.00785×[d×(2b-d)+0.215(R2-2r2)] b=边宽d=边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不等边角钢㎏/m W=0.00785×[d(B+b-d)+ 0.215(R2-2r2)] B=长边宽b=短边宽d=边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槽钢㎏/m W=0.00785×[hd+2t(b-d)+ 0.349(R2-r2)] H=高b=腿长d=腰厚t=平均腿长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工字钢㎏/m W=0.00785×[hd+2t(b-d)+ 0.8584(R2-r2)] H=高b=腿长d=腰厚t=平均腿长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钢板㎏/㎡W=7.85×b b=厚 钢管(无缝及 焊接钢管) ㎏/m W=0.02466×S(D-S)D=外径S=壁厚 注:由于型材在制造过程中有允许偏差值,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的出入(误差一般约为0.2~0.7%之间),只能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槽钢理论重量表 型号 尺寸(mm)理论重量 (kg/m) 备注高度(h)腿宽度(b)腰厚度(d) 6.3 63 40 4.8 6.709 8 80 43 5 8.045 10 100 48 5.3 10.007 12.6 126 53 5.5 12.318 14a 140 58 6 14.535 14b 140 60 8 16.733 16a 160 63 6.5 1 7.240 16 160 65 8.5 1 9.752 18a 180 68 7.0 20.174 18 180 70 9.0 23.000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 1、钢材的硬度:金属硬度(Hardness)的代号为H。按硬度试验方法的不同,●常规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较为常用。●HB应用范围较广,HRC适用于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两者区别在于硬度计之测头不同,布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钢球,而洛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金刚石。●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HL手提式硬度计,测量方便,利用冲击球头冲击硬度表面后,产生弹跳;利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用里氏(HL)测量后可以转化为: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肖氏(HS)测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洛氏硬度(HRC)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另外: 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 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 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布式硬度上限值HB650,不能高于此值。 4.洛氏硬度计C标尺之压头为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试验载荷为一确定值,中国标准是150公斤力。布氏硬度计之压头为淬硬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试验载荷随球直径不同而不同,从3000到31.25公斤力。 5.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布式硬度压痕较大,测量值准,不适用成品和薄片,一般不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6.洛式硬度的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因此习惯称洛式硬度为多少度是不正确的。)布式硬度的硬度值有单位,且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近似关系。 7.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布式硬度需要用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然后查表或计算,操作较繁琐。 8.在一定条件下,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记为:1HRC≈1/10HB。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国内外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

国内外金属材料牌号对照表 国内外常用灰铸铁牌号对照 序号国别铸 1 中国— HT350 HT300 HT250 HT200 HT150 HT100 2 日本— FC350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FC100 3 美国 NO.60 NO.50 NO.45 NO.35 NO.30 NO.20 — 4 前苏联CЧ40 CЧ3 5 CЧ30 CЧ25 CЧ20 CЧ15 CЧ10 5 德国 GG40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6 意大利— G35 G30 G25 G20 G15 G10 7 法国 FGL400 FGL350 FGL300 FGL250 FGL200 FGL150 — 8 英国—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9 波兰 Z140 Z135 Z130 Z125 Z120 Z115 — 10 印度 FG400 FG350 FG300 FG260 FG200 FG150 — 11 罗马尼亚 FC400 FC350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 12 西班牙— FG35 FG30 FG25 FG20 FG15 — 13 比利时 FGG40 FGG35 FGG30 FGG25 FGG20 FGG15 FGG10 14 澳大利亚 T400 T350 T300 T260 T220 T150 — 15 瑞典 O140 O135 O130 O125 O120 O115 O110 16 匈牙利 OV40 OV35 OV30 OV25 OV20 OV15 — 17 保加利亚— Vch35 Vch30 Vch25 Vch20 Vch15 — 国际标准18 —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ISO) 泛美标准19 FG400 FG350 FG300 FG250 FG200 FG150 FG100 (COPANT) 20 中国台湾—— FC300 FC250 FC200 FC150 FC100 21 荷兰—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22 卢森堡 FGG40 FGG35 FGG30 FGG25 FGG20 FGG15 — 23 奥地利— GG35 GG30 GG25 GG20 GG15 — 国内外常用球墨铸铁牌号对照

钢材尺寸与重量大全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各种规格的螺纹钢的重量如何计算,是否有个标准?是多少?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Φ28=4.83Kg Φ32=6.31Kg Φ36=7.99Kg Φ40=9.87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 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金属材料手册

0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含各类型钢、钢管、钢板、钢丝绳、铁道用钢及一些有色金属制品。金属材料的长度计量单位都是mm,在系统中不再标明单位。凡是圆钢、钢棒,规格为直径,也不再用符号写明。 有关资料: 公称直径: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一种标准,也叫公称通径,是管子、混凝土用钢筋(或者管件)的规格名称。管子的公称直径和其内径、外径都不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有102*5、108*5等好几种,108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内径为(108-5-5)=98MM,但是它不完全等于钢管外径减两倍壁厚之差,也可以说,公称直径是接近于内径,但是又不等于内径的一种管子直径的规格名称,在设计图纸中所以要用公称直径,目的是为了根据公称直径可以确定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垫片等结构尺寸与连接尺寸,公称直径采用符号DN表示,如果在设计图纸中采用外径表示,也应该做出管道规格对照表,表明某种管道的公称直径,壁厚。 在实际运用中,长度计量单位未标者,指的是毫米(mm)。 普通钢材的理论重量按7.85g/cm3计算。 根据本行业特点,钢材一般不再区分材质。如有需要区分,在申请新增编码时注明。 01型钢 型钢包括:C型钢、H型钢、圆钢、方钢、六角钢、角钢、工字钢、槽钢、混凝土用钢筋、钢棒等。 01.1 C型钢

【定义】C型钢经热卷板冷弯加工而成,壁薄自重轻,截面性能优良,强度高,与传统槽钢相比,同等强度可节约材料30%。 【规格描述】截面高度H*截面宽度B*卷边宽度C*厚度t 以C80*40*20*2.5为例: 截面高度H=80mm; 截面宽度B=40mm; 卷边宽度C=20mm; 厚度t=2.5mm; 【计量单位】千克。 【理论重量】 常见c型钢规格及理论重量表

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

各种钢材型号及理论重量大全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宽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各种规格的螺纹钢的重量如何计算,是否有个标准?是多少?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 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Φ28=4.83kg Φ32=6.31kg Φ36=7.99kg Φ40=9.87kg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2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各种钢材计算方式

1、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2、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3、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4、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5、螺纹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6、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 7、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8、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9、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10、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1、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2、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3、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4、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15、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16、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17、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18、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19、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常用的一些金属材料重量计算公式,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方钢重量计算公式,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园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 园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园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园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 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 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 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 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 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 ~ 白口铸铁 ~ 可锻铸铁 ~ 铸钢 工业纯铁 普通碳素钢 优质碳素钢 碳素工具钢 易切钢 锰钢 15CrA铬钢 20Cr、30Cr、40Cr铬钢 38CrA铬钢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铬镍钨钢 铬钼铝钢 含钨9高速工具钢

含钨18高速工具钢 高强度合金钢 轴承钢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4-4-4锡青铜 1Cr18Ni11Si4A1Ti 7铝青铜 19-2铝青铜 9-4、铝青铜 9-4、铝青铜 10-4-4铝青铜 铍青铜 3-1硅青铜 1-3硅青铜

1铍青铜 镉青铜 铬青铜 锰青铜 5锰青铜 白铜 B5、B19、B30、 BMn3-12 BZN15-20 BA113-3 纯铝 防锈铝 LF2、LF43 LF3 LF5、LF10、LF11 LF6 LF21 硬铝 LY1、LY2、LY4、LY6 LY3

LY7、LY8、LY10、LY11、LY14 LY9、LY12 LY16、LY17 锻铝 LD2、LD30 LD4 灰铸铁 HT100~HT350 白口铸铁 S15、P08、J13等 可锻铸铁 KT30-6~KT270-2 铸钢 ZG45、ZG35CrMnSi等 工业纯铁 DT1--DT6 普通碳素钢 Q195、Q215、Q235、Q255、Q275 优质碳素钢 05F、08F、15F 10、15、20、25、30、35、40、45、50 碳素工具钢 T7、T8、T9、T10、T12、T13、T7A、T8A、T9A、T10A、 T11A、T12A、T13A、T8MnA 易切钢 Y12、Y30 弹簧钢丝Ⅰ、Ⅱ、Ⅱa、Ⅲ 低碳优质钢丝 Zd、Zg 锰钢 20Mn、60Mn、65Mn 铬钢 15CrA 20Cr、30Cr、40Cr 38CrA 铬钒钢 50CrVA 铬镍钢 12CrNi3A、20CrNi3A 37CrNi3A 铬镍钼钢 40CrNiMoA 铬镍钨钢 18Cr2Ni4WA 铬钼铝钢 38CrMoA1A 铬锰硅钢 30CrMnSiA 铬锰硅镍钢 30CrMnSiNi2A 硅锰钢 60Si2nMnA 硅铬钢 70Si2CrA 高强度合金钢 GC-4、GC11 高速工具钢 W9Cr4V W18Cr4V 轴承钢 GCr15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4、Cr17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0Cr18Ni9、1Cr18Ni9 1Cr18Ni9Ti、2Cr18Ni9 Cr18Ni11Nb

金属材料重量计算公式大全

模具人的杂志,就是这专业!跟着我们学成为模具精英! 常用的一些金属材料重量计算公式,钢管重量计算公式,方钢重量计算公式,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园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 ?园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 ?园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园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 ?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 ?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 ?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 ?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 ?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 ?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 ?园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园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注: 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以上重量*材料单价为材料费. 加上表面处理+每个工艺流程的工时费+包装材料+出货费+税金+利率=报价(FOB) 关于丝网类计算的几个公式及参数 ?丝网的重量:丝直径x丝直径x目数=1平方米的(市斤)重量 ?钢板网的重量:1平方米钢板的重量÷延长率=1平方米钢板网的重量 ?钢板的重量:板厚x比重=1平方米钢板的重量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管材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 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