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册口诀概念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口诀概念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口诀概念知识点归纳二年级数学下册口诀概念1、我们把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平均分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3、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相关联的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例:三五十五:3×5=155×3=1515÷3=515÷5=34、要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比一比。

与三解板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是直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5、锐角比直角和钝角小;钝角比直角和锐角大。

6、当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

7、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8、xx有1个钝角和2个锐角。

9、直角三角板上有3个角,分别是1个直角和2个锐角。

10、平移就是物体作平移运动时,本身的方向不改变。

旋转就是物体旋转时,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

1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用除法计算。

12、在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时,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3、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14、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表示个的数写在个位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十的数写在十位上,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表示百的数写在百位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千的数写在千位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15、万以内的数在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 平均分(一)∣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 平均分(一)∣人教新课标

教学新知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来自教学新知把18个橘子 分一分。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教学新知
教学新知
把18个橘子 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 以多个多个地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
课堂练习
(1) (2 ) (3 ) ( )
(√ )
( )
【讲评】 本题是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这 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从图上可以很明确看出第一种 是把8分成了3,2,3;第三种是把2分成了2,2,2;第四种是把11分成了3,
3,3,2。只有第二种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3)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第二组分法正确,打√。 【讲解】第一种分法每份都是2个,共分成了3份,不符合分给2个小朋友
(即分成2份)的要求;第二种分法每份都是3个,共分成2份,符合题中
的要求;第三种分法虽然分成了2份,但每份的数量是不同的,所以不是 平均分。因此,只有第二种分法是正确的。
1.看图填一填。 (1)
是否相同,如相同就是平均分,不同就不是平均分。
【小练习】
1.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知识梳理


(√)
【参考答案】第二组打√。
【讲解】第一组中分成两份,一份中3个苹果,一份是4个苹果,两份的数 量不一样,所以不是平均分;第二组中分成两份,每份中都是5只气球,即
每份的数量是同样多的,所以是平均分。
知识梳理
2.下面的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1) (2)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2 动物联欢(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2 动物联欢(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列算式: 12÷6=2
18只小猴,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6只。
18 3 = 6
18只小猴,每6只一份,可以分成 3份。
18 6 = 3
32
26
3 3个
10 2 5 份
3
9
9
3
8 24
8 42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列一列
列成除法算式。 (1)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3 )。
列算式: 12÷4=3
(2)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4 )。
列算式: 12÷3=4
(3)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6 )。
列算式: 12÷2=6
(4)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2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信息窗2——动物联欢
是平均分吗?
断一断
把8个 分一分,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1

2
X
3

4
X
Hale Waihona Puke 5√6X
每份分得一样多,这 样的分法,叫平均分!
试一试
先用12个 分一分,再填空。
(1)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2)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3)把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 (4)把12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把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
(4)把12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试一试
先用12个 分一分,再填空。 (1)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 3 )个。 (2)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 4 )个。 (3)把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 6 )个。
(4)把12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还学习了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的第2种分法。
“研课标说教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说教材
说课标
说建议
二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一、说课标
本学段 内容标

课 标
一、说课标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 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运用 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能)
1.科学安排解决问
题的教学,重视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形成应用意
识。
4.提供关于空间与 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
教 材 编 写 特 点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
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和创新意识。
内容结构
万以内 数的认 识
图形的 运动
课 程 总 目 标
一、说课标
(双能)
用数学思维 方式解决数 学及其他学 科学习中的 问题,增强 意识。
总课程 目标 (修改前)
获得适应社会的 数学知识、思想 方法和应用技能 (双基)。
课 标
本学段 内容标

一、说课标
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 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 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 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 等)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并能

第一层次
螺旋法基础级上下册
除 数 是 一 位 数 除 法

延四年级上册伸数 是 两 位 数 除

第三层次
五 六 年 级 上 册
小 数 、 分 数 除 法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3.平均分(三):两种分法的对比》优质课教案_7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3.平均分(三):两种分法的对比》优质课教案_7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对比教学目标:1. 让学生根据公平分的需求,经历建立平均分概念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理解与体会“每几个一份”和“平均分成几份”,能按照要求进行平均分。

3. 沟通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从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4. 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感悟两种不同分法。

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平均分”。

1.谈话:小明,小红,小军,玲玲四个小朋友也准备去春游了,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食物,他们把食物分一分。

判断一下,下面哪种食物是平均分(课件出示)2.提问:那饼干和巧克力这两种怎样变为平均分(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调整,同桌互相交流,操作)谈话揭题: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平均分,那么你能把这些足球和胡萝卜平均分一分吗。

(课件出示)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我们可以确定每几个一份,或者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来平均分一分。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板书课题)同学们有信心吗?二、操作引领,强化“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为了奖励小朋友,周老师准备了12支铅笔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小朋友。

(出示课件),如果把这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回答,生1: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你打算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几份呢?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2.可以先确定每份的个数,你想确定几支为一份呢。

一、自主探究,交流建模1.动手操作师:听明白了吗,拿出作业纸,分一分,填一填,如果有困难的拿出小棒动手摆一摆。

学生小组操作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2.学生探究,教师做好巡视指导。

3.操作完成后,找学生先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并把自己的分法展示给同学们。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分

知识讲解 把
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
一人分4块,另一人分2块。
知识讲解 把
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
一人分5块,另一人分1块。
知识讲解 把
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
每人分3块。
知识讲解

分给两个小朋友,两人分得一样
多,每人能分几块?
你喜欢哪种分法?
练习巩固
填 空。
一共有(16)片枫叶,每( 4 )片一份, 平均分成了( 4 )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平均分
第1课时
激趣导入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 些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知识讲解 把
分成3份,分一分。
知识讲解
分法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每份数量 1块 1块 4块 1块 2块 3块 2块2块 2块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一、平均分的概念。

1. 定义。

-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平均分是指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这里就是平均分,因为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苹果数量是一样多的。

2. 与非平均分的区别。

- 非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不一样多。

比如把10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分3个,一个小朋友分4个,一个小朋友分3个,这就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苹果数量不相同。

二、平均分的方法。

1. 按指定份数平均分。

- 操作方法:例如要把12个糖果平均分成3份。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先每份放1个,再每份放1个,直到分完。

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12÷3 = 4,即每份是4个糖果。

- 例题: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解答:18÷6 = 3(个),所以每份是3个橘子。

2. 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 操作方法:比如有20个小棒,每5个一份,可以5个5个地数,数出有这样的4份。

也可以用除法计算,20÷5 = 4(份)。

- 例题:15个气球,每3个一束,可以扎成几束?- 解答:15÷3 = 5(束),可以扎成5束。

三、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

1.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 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例如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写成除法算式是8÷2 = 4。

这里8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也就是8个苹果;2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也就是2个小朋友;4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也就是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2. 用除法解决平均分问题。

- 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例如:有24朵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朵?- 解答:24÷4 = 6(朵),每个花瓶插6朵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