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_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当前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实践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废物是资源,资源是宝藏”。

循环经济强调将资源的生产、利用、回收和再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的系统。

在循环经济中,资源的消耗和排放被最大程度地减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的实践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减量化”、“再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优先”。

减量化原则强调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生产原则强调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再生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原则强调不同资源之间的协同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生态优先原则强调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再生产、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等方面。

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包括废物回收、废物再利用和废物处理等环节;废物再生产是将废弃物转化为新的产品或原材料,实现资源的再生产利用;绿色设计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产品的可持续生产;清洁生产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和高效。

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缓解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做好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

做好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

做好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现代经济发展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供给的紧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是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规律的一种闭环式的实现物质资源连续利用的现代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减量、再用和循环(简称3R原则)为基本准则,使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资源禀赋虽然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建国以来,我国GDP增长了十几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四十多倍,这种靠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我国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如果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就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而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关系。

我国过去很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靠消耗大量的资源和对环境的污染而取得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资源利用率低,就无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循环经济能使我国企业突破“绿色壁垒”,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之间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

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但要求出口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要求出口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运输、消费、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新模式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新模式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为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首先,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会削弱未来满足需求的能力。

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则有三个,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

当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深,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的追求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相对的经济模式。

与线性经济模式不同的是,循环经济旨在建立一种尽量降低浪费、节约资源、减少纯失值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以生态系统原理为基础,进行资源利用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尽可能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

循环经济主要分为生产侧和消费侧。

在生产侧,必须实现生产的零浪费,重视回收利用。

中国经济学者李健琪提出的“AAA法则”,即利用先进技术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材料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等,是循环经济生产侧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利器。

在消费侧,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减量、再利用、再生产”来实现循环经济。

消费者要从“爆买”转向“精品选购”、“蓝色消费”,这样才能遏制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

政府在政策层面要加大对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循环经济制度,明确人人有责的理念。

企业要以生态敏感型经济为目标,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落实资源循环利用。

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推动社会的性质转变。

总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人类居住的星球,环保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应高度重视环保,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循环经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 收入 国家行 列的阶段 , 对任 何 国家 的成长来说 都是一个 极 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 既是一 个 “ 它 黄金 发展 时期” 又 是 ,

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由于 国内资 源不 足 , 2 1 到 0 0年 , 我 国的石油对外 依存度将 达到 5 % , 7 铁矿石将 达到 5 % , 7 铜将达到 7 % , 0 铝将达 到 8 %. 2 2 0 到 0 0年 中国石油 的进 口
量 将 超 过 5亿 吨 , 然 气 将 超 过 1 0 天 0亿 立 方 米 , 者 的对 0 两
个“ 矛盾凸现时期 ” 特别是 随着 经济快速 增长和人 口不 .
断增加 , 、 水 土地 、 能源、 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 突 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的形 势 日益 严峻. 面对这种情 况 ,
循环经 济 : 国社 会 经济 可 持 续发 展 的必 然选 择 我
伍 文 华
( 宁职业技术 学院 管理 系, 成 湖北 成 宁 4 7 0 ) 3 10
摘 要 : 统的经济增长 方式为我 国带来 了空前的物质财富. 传 然而 , 高消耗、 高排 放 、 利用 的数 量型经 济扩张使 低
关键 词 : 环 经 济 ; 循 可持 续发 展 ; 然 选择 必 中 图分 类 号 :0 13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的 目标 和任务 . 要实 现 这 一战略部署 , 必须紧紧 抓住 和切实用好 2 纪头 2 0世 O年 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我国人 均 G P已超过 300美元 , D 0 开始
约型经济体系势在必行. 发展循环 经济是缓 解资源 约束矛
盾 的根本 出路. 循环经济 旨在生产 、 服务和消费过程 中尽可 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 ,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 新能源 的开发 利用 、 提高 资源利用效 率. 改革 开放 以来 , 我们用 能源消费 翻一番支撑 了 G P翻两番. 2 2 D 到 0 0年 , 要再实现 G P翻两 D

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备 流 程 计 算 方 面 . 由 于 内 压 缩 流 程 相 对 于 外 压 缩 流 程 具 有 操 作 先提出的 二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 “ 宇宙飞船理论”为 简 便 、安 全 可 靠 、产 品 类 别 多样 等 优 势 .是 目前 国 际 上 大 型 空 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他认 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 分 设 备 采 用 较 多 的 流 程 。 开 封 空 分 集 团 在 国 内 率 先 研 制 并 掌握 船 ,要靠不断消耗 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若不合理开发资源 . 了 大 型 空 分 内 压 缩 流 程 技 术 为 这 套 大 型 空 分 装 置 国 产 化 提 供 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 了 有 力 的 保 证 。 内 压 缩 流 程 的开 发成 功 .满 足 了 化 工 等 领 域 的 循 环 经 济 内 涵 和 原 则
设 备也 已研 制成 功 。到 2 O O 7年 末 .国产 6万 等级 空分 设 备将 安装
成功并试车。
循环经济 是我 国可持续 发展 的必然选择
・付 昆 黄淮 学院
面 对 气 体市 场 对 空 分 设 备 的 巨 大需 求 ,国 内企 业 的 当务 之 急
是 争取 在 7万 ~8万 等 级 空 分 设备 上 加 大 产 品技 术 开 发 力度 , 力
4. 行产 业 链 的拓 展 迫 在 眉睫 进
动 的方向看 传统 工业社会的经济是 一种单向流动 的线性经济 .
即 “ 资源 一产 品一废物 线性经济 的增长 , 靠的是高强度地境 。循 环经济是一
种促进 人与 自然 的协调 与和谐的经济发 展模 式 .它要求 以 减
采 用 内 压 缩 流程 是 比 较合 适 的 。 但 是 , 目前 兴 起 的 煤制 油 以及冶 金领 域 内新 采 用 的 部 分新 工 艺 等 .对 空分 流 程 的要 求将 更 加 多样 化 。 中 国在 成 为空分 设 备 制造 大 国之 后 .如 何 成 为空 分设 备设 计 、 制 造 的强 国 .是 值 得 深 思 的 问 题 。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村。并适 当的安排 训 、 态建设规 划 、 生 小型试 验示范 活动 、 经
必要性 以及 由此带 给农 民的好处。从 而使 有关生态农业 的专项 资金 ,以开展技术培
它不仅是一种 以生态学 和生态规 律为基础 人 与 自然 和谐 共存 的价值 观 和 可持 续发 验交流等方面 的补助 。对 于规划 中所 选定 的项 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 资金 上要
多农业问题 , 例如治 理环境污染 、 转化农村 富余劳动力 、 促进农 民增 收 、 普及农业 科普 知识 、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 留下的 不 良资产 等。目前 , 业循环经济在我国 已 农 经有一定的发展 , 还很 不成熟 , 但 还存 在着
很 多 问题 。对 此 , 者 提 出 发展 我 国循 环 经 笔
础 , 需要 我们维 系的生态 系统 ) 新生产 面的资金投入 。事实上, 是 、 近些年来 国家一直 观 ( 可能利用 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 可 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对农 业和农村 尽 再生 资源 ,利用 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 上 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 是随着农
入 ) 新消 费观 ( 色 消费 , 制一 次性产 和 绿 限 品消 费 ) 。
公众树立新发展观 ( 人与 自然 、 环境和谐相 处 )新价 值观 ( 、 自然 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基
足本地 , 实行 国家、 集体 、 个人三结合 , 多层
次、 多方 面 、 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 我国农业
循环经济发展 的资金 。要不 断增 加在这方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 以解决很
遇。因为由于农 业环境污染导致 的农药残 留、 农产 品质量下降 等问题 的根源 不是农 民喷 施农 药 ,而 是农 药 不符 合 一定 的标 的企业而不是农 民本身 。因此要 向达不 到 环境 标准 的生 产农 药 等 生产 资料 的企业 收取 环境污染税 。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1. 引言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转变为循环经济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有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弃物生成、延长产品寿命周期等手段,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3.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包括:减少、重复利用、再生利用。

这三个方面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基础,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以及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才能实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循环经济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竞争力。

5. 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5.1 欧盟循环经济政策欧盟一直是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自2015年以来,欧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促进废弃物再利用、推动产品设计向更换材料、推动数字化与共享经济相结合等方面。

5.2 中国“十四五”规划与循环经济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循环利用型社会体系,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全面投身于循环经济的建设之中,在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绿色能源应用等方面都将迈出坚实而稳健的步伐。

6. 循环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虽然循环经济理念广受认同,但落地实施仍然面临一定挑战。

比如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传统思维观念的难以转变等问题都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全面推进。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创新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

绿色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

绿色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

绿色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对资源排放和浪费状况的深刻认识,绿色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绿色循环经济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不可逆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探讨绿色循环经济的概念、原理和重要性。

一、绿色循环经济的概念绿色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回收利用为基础,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绿色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对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了更高要求。

其核心概念就是“绿色”两字,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要求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三个方面来推进经济发展。

二、绿色循环经济的原理绿色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是资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再利用。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再生利用。

绿色循环经济强调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包括水、能源、土壤等各种资源的再利用。

2.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减少、替代和消除污染排放,为环境提供更好的保护。

3.循环利用。

绿色循环经济的愿景是要通过循环利用来推进经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将资源的再生利用置于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整合管理。

绿色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整合管理,包括污染控制、资源边际成本的优化、市场机制的改革等多个方面的改进。

三、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绿色循环经济是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在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体现出强大的优势。

1.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改变了传统“以物质资本为主”的经济模式,实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经济模式。

在绿色循环经济的推进下,各行各业都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式往往是“伐一片林子,再种一片林子”,而绿色循环经济的实践则是以生态优先为前提,从源头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5)12-0049-03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牛晓霞(洛阳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河南洛阳 471000)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 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

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线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Circular E conomy :the N ecessary W a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I U X iao 2xia(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uoyang Univer sity ,Luoyang 471000,China )Abstract :Having realized the negative factors of the traditional m 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turrently agr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will be the future m 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atter is an entirely new m ode ,with res ources recurrently used as its core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as its prerequisite ,and the harm onious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 ources ,economy and s ociety as its g oal.K ey w ords :circular economy ;line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04-01-04作者简介:牛晓霞,现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态环境工程。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 )经济的简称,它倡导的是一种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理论,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生态环境资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工业社会的线性经济是“资源-产品-废物”,是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垃圾的运动,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而循环经济所倡导的则是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传统线性经济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

循环经济则要求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效益的理念和实践的体现。

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组织企业生产层次上的物料和能源的循环,从而达到污染排放的最小量化。

注重生态经济效益的企业应该做到: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循环经济在工业生态系统层面上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废弃物的输出与输入关系,其实质是组织企业共生层次上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循环,生活废弃物的反复利用和再生循环得到重现。

二、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产生于环境保护思想兴起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当时正在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这艘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

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效法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

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地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

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2005Π12 总第320期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 S E ARCH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

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认识和政策上的举措。

总地说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零排放工厂”、“产品生命周期”、“为环境而设计”等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理念,特别是针对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次(单个企业生产层次、多个企业共生层次、社会消费层次)形成了物质闭环型经济的三种关键性思路,使循环经济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实质性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简称3R原则)。

3R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或减物质化(Reduce)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或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选择包装较少和可循环的物品以及购买耐用的高质量物品等。

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减少对垃圾处理的压力。

再利用或反复利用(Reuse)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鼓励重新制造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

生活中,人们应树立再利用意识,不要过于频繁更换物品,可以将维修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

在发达国家二手市场和租用市场比较盛行,而我国二手市场相对比较疲软,主要原因是对反复利用意识不强,对二手货的消费观念没有足够的认识。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Recycle)是输出端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把最终物质返回到生产厂再带入新的产品之中。

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次级资源化是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原级资源化在形成新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次级资源化可以减少25%左右的原生材料的使用量。

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和生产再生资源制成品,使得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

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

德国在1996年规定对待废物问题的优先顺序为“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

这表明:首先,要减少源头的污染过程,对此工业界在生产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最后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四、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

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治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

从长期角度来看,良性循环的社会应从发展阶段开始塑造,才不会走弯路,才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随着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必然要求我国选择建立循环经济。

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10年的经济依然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很显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三高”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高增长,那么只能继续削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换言之,我国现有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几乎不可能继续满足传统“三高”模式下经济的高速发展。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使我国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长期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认为,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的是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目前,尽管在我国也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最典型的范例就是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及广东省南海市建立的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和工业生态链建设,实现了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生态管理,为全国树立了能够体现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示范。

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更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

因此,要全面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使循环经济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50 ・商业研究2005Π12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