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健康教育

老年科健康教育
老年科健康教育

老年科健康教育内容目录

老年科住院病人一般安全指导 (1)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法 (2)

老年人如何做到合理用药 (4)

脑血管疾病保健与预防 (5)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7)

冠心病健康教育 (8)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 (9)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 (10)

老年慢阻肺健康教育 (11)

老年人哮喘的预防 (12)

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 (13)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14)

老年痴呆症 (15)

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 (18)

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 (19)

老年患者跌倒的预防 (20)

老年患者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21)

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22)

老年科住院病人一般安全指导

1.我区每个床头均配有呼叫器,与护士办公室相连,住院期间病人有任何情况请及时按压使用。,我们会及时应答并处理。

2.输液时请勿自行调节滴速,如因体位改变等原因发生滴速改变时请与护士联系。吸氧的病人请不要自己调节氧流量。

3.护士给病人佩戴的腕带及尿管、胃管等标识请勿去掉,以保证病人安全。

4.卧床病人请在护士的协助和指导下使用护栏,卧床期间,请不要放下,以免发生坠床等意外。

5.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请在护士的协助和指导下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6.下床行走请注意穿防滑鞋,扶好走廊扶手,缓慢行走。

7.配餐间24小时提供开水供应,为防止烫伤,请让我区工友协助病人冲开水。

8.为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治疗护理按时落实,住院期间未经医生允许请勿外出。

9.病人如使用任何辅助器具(如热水袋),请问管床医生和护士能否使用或怎样正确使用。

10.住院病人请按医生的医嘱进行各种治疗,未经医生允许请勿私自外购或带入药物自行治疗,以确保病人安全。

11.请根据医嘱在我院食堂订饭,食堂提供订餐及送餐服务。进食饮水有呛咳的病人请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

12.请根据医生医嘱留家属陪护。

13.保管好个人物品,贵重物品请勿带进病房以防失窃。

14.为了孩子的健康,请不要将儿童带入病房。

15.病房、走廊及各办公室均为禁烟区,请大家不要在这些区域吸烟,防止污染病区环境。,影响病人健康、防止火灾发生。

16.住院期间所请保姆、陪客必须遵守病区的规章制度,严禁病人在病房使用电炉、酒精炉,病员热饭、菜可用病区微波炉。

17.住院期间有任何问题或不适,请立即与当班医生或护士联系。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法

1.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老化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严重地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误吸、烫伤、坠床、误用药、心理伤害等。

(1)跌倒由于老年人常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物等因素可使老年人易发生跌倒。而老化使骨骼肌肉生理功能退化,骨质疏松,一旦跌倒易造成骨折。

(2)误吸、误咽老年人食管平滑肌萎缩,粘膜固有层弹力纤维增加,食管蠕动能力减弱,排空时间延长,发生误吸的危险性较高。在日常护理中发现进餐时误咽粗纤维蔬菜、坚硬食物或进食过快,均可造成患者呛咳、恶心、气促、呼吸加快、紫绀、恐惧等。

(3)烫伤 60岁以后触角小体和表皮的连接松懈,使触角敏感性下降,阈值升高。由于神经细胞缺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温觉、痛觉的敏感性降低,对烫伤、冻伤所引起的疼痛反应迟钝,易造成烫伤。临床中如使用冷、热不当均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致残。

(4)误用药老年人误用药包括错服、漏服、多服、少服及重复服用药物等。轻者增大药物的副作用,重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5)坠床也是住院病人不安全因素之一,多见于意识不清或意识清楚但自身平衡功能减退而不能敏捷回避险情的老年人。

2. 对策

(1)老年科护理人员应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掌握老年护理学的特殊规律,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功能状态的正确评估有助于了解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起居、生活状况、判断功能的缺失,以制订相应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老年患者完善功能以消除现存的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意外发生,保证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2)评估跌倒风险,进行早期干预

①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倾向因素和环境因素,平衡功能失调、虚弱、眩晕、视力障碍、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关节炎、药物不良反应、饮酒过量;环境光线

不足或过度刺眼、地面不平整或潮湿打滑、室内障碍物、去卫生间时间过于匆忙等。

②筛选出易跌倒高危人群,(对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病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作出跌倒风险等级标记,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检查时给予防护照顾,保证老年患者的行动安全。

③预防组织灌注不足致眩晕而发生的跌倒,指导老年患者安全的活动量及方法,当病人主诉有不适感觉或观察到病人有异常变化时,立即搀扶至床上或椅子上,再作进一步处理。评估是否有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检查心率和心电图是否存在房颤以及大脑损伤相关可能性变化等。

④在服用镇静类药物,引起低血压、低氧血症和低血糖的药物时,最好在上床后服用,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有人陪伴。

⑤保持环境足够的采光和照明,地面平整防滑无障碍物,物品布局和设施合理,楼梯、走廊、厕所有扶手,衣、裤、鞋合适不宜过大,行动时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对潜在的伤害性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脚、轮椅的稳定性、走廊扶手、冷热水调节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举措。为病人选择合适的着装、眼镜、助听器、拐杖等辅助用具。病人有事能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等。

(3) 保持营养平衡,选择软而易消化的食物每口的食物要适量,咀嚼功能差或喝稀食易呛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进食的体位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4) 热疗的注意事项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时常常给予热敷,但老年人皮肤触觉、痛觉、温觉的浅感觉减弱,皮肤表面反应性减低,防御能力削弱,容易造成烫伤,应慎给足部加热。热敷水温宜在35℃~40℃,足部禁用强烈的刺激性药水;又因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尽量避免静脉输液,一旦输液外漏,应采用对皮肤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5) 药疗的健康教育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药物治疗的目的、服药的时间、方法不够理解,往往影响老年患者安全和及时有效的用药。因此评估老年患者的服药能力,指导老年患者正确服药是护理人员一项重要任务。必要时做好药

物标记,也可采取卡片和小容器等帮助病人加强对服药的记忆,指导老年患者按时、正确按剂量服药,避免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6) 坠床的防护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肥胖的老年患者,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档;发现老年患者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档,必要时将老年患者推向床中央,以防坠床摔伤。老年人在起床时,应先在床上坐稳休息片刻,再下床活动。

老年人如何做到合理用药

老年人要合理地使用药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药物和剂型;二是制订最佳的给药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疗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药适应症要强,品种要少。

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投药物。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

2.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

慢性病者尽量用口服制剂 (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因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病者可选用注射用药(如静注、静滴、肌内或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内或皮下注射。

3.用药剂量要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小,60~80岁老年人用成人剂量的3/4~4/5,80岁以上者则只用l/2。有肝肾功能障碍的中老年人用量应更小。鉴于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用量就尽量做到个体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调整。

4.要遵照医嘱服药。

要按医生处方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用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到疗程时,要及时停药或减量。由于老年人常出现忘服、重服、多服、误服或漏服等现象,常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康复,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时最好有人为其“把关”。

脑血管疾病保健与预防

1.饮食与休息

(1)饮食调整: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多吃对预防中风有益的食物。如牛奶、鱼肉、黄豆、大蒜、洋葱、草莓等。

(2)饮水充足:每日饮水量可达2000~2500毫升,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心脏病患者应限制入量。

(3)戒烟限酒

(4)劳逸结合: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避免过于疲劳而诱发脑中风。(5)生活规律: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6)忌饭后就睡: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的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7)体位变化要缓慢: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所以夜间入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8)注意天气变化: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9)控制体重: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

2.情志调养

情绪要稳定,经常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思、悲痛、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

3.运动疗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方式很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脂,增强抗病力。

4.积极正规治疗疾病

(1)定期经常测量血压,并积极正规治疗高血压。

(2)检查心脏情况。

(3)测定血浆胆固醇水平,如果水平过高,应采用膳食调节和药物疗法。(4)糖尿病人应遵医嘱调控好血糖水平。

(5)检查是否有循环系统疾病,注意有无头晕、指趾变色、耳鸣等症状。

(6)认识脑卒中的症状,一旦出现可疑的脑卒中发作,立即就诊。时间就是生命,3小时以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10克(1~2钱),禁吸烟,不喝酒,或饮少量低度酒。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练坐式气功等。亦可按摩手面部,促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方法为先搓热两手,再用手反复按摩头面部20~30次。

3.控制高脂肪饮食,不吃动物内脏及其制品,可常食黑木耳,山楂等。肥胖者需减

轻体重。应定期查血脂,如有升高,应遵医嘱服用降血脂药。

4.在服用降血压药期间,从卧位到立位不能太快,以防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5.降血压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要保持血压正常和稳定,血压正常后不能随意停药,突然停药会导致“停药反跳”现象。

6.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做到心平气和。

7.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发生的意外。

冠心病健康教育

1.冠心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少吃甜食,多吃鱼,豆制品,蔬菜和水果;节制饭量,控制体重。

2.低盐饮食,每日食盐在10克(2钱)以下为宜。忌吸烟,不过量饮酒,不饮烈性酒,或饮少量低浓度酒。

3.生活应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和稳定的心理环境,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持大小便通畅。

4.可参加轻微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广播操、散步等。但心绞痛频繁发作者

不宜作体育活动,尤其是不适合晨练。

5.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如硝酸甘油,胸痛时可舌下含服1片。若胸痛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到就近医院急诊。

6.如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应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药治疗,使血脂、血压和血糖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高脂血症健康教育

1.人体中的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应有节制。主食中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为主,少食精制食品、甜食、奶油、巧克力等,做菜少放油和糖,并限制总进食量。

2.海带、紫菜、木耳、金针、香菇、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

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可饮去掉奶油的牛奶,不加糖。禽蛋原则上每

日不超过1只,烹调时避免油炸、油煎。

3.烹调食物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因其中含油甚多,但可以食用

核桃肉、瓜子仁、果仁等。

4.胆固醇过高者应少食蛋黄、肥肉、动物内脏、鸡皮、鸭皮、虾皮、鱼子、脑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5.饮食治疗应持之以恒,降脂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坚持不懈,以利脂肪的消耗和降低体重。

7.避免过度紧张,注意生活规律,因为情绪紧张可引起血脂升高,必要时可

服用小剂量镇静剂。

8.避免过度饮酒,因为酗酒或长期过量饮酒可刺激肝脏生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脂。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

1.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泵出充分的血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许多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皆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心外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皆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2.心力衰竭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乏力、倦怠、尿少、肝区胀痛、浮肿等症状。

3.心力衰竭常因感染、体力负荷增加、食入的食盐过多心律失常、妊娠、未按医嘱服药而加剧。

4.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5.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食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

6.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

7.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8.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老年慢阻肺健康教育

1.戒烟及避免烟雾刺激,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首要措施,除要求病人绝对戒

烟外,并要动员亲属、同事控制吸烟,以减少烟雾的被动吸入。

2.注意气温变化,防止感冒。感冒流行季节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一旦

患上感冒,应及时治疗。

3.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各种刺激性气体。

4.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呼吸操、气功、太极拳等,以提高抗病

能力。

5.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疲劳。

6.加强营养,特别多增加高蛋白饮食。疾病缓解期按医嘱可用“扶正固本”的中

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7.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吸,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增

强膈肌活动的能力。

8.缓解期仍有活动后气急、紫绀者,可考虑持续家庭吸氧治疗,每天给氧12~15

小时,1-2L/min 。

老年人哮喘的预防

1.衣服冷暖要适宜

纯棉织品为宜,比常人更应该注意保暖,但也不可保暖过度.

2. 科学调理饮食

麦类、蛋、奶、海鱼、虾等海产品可能引起哮喘应避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对哮喘病人非常重要。

3.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病情稳定时进行身体必要的耐寒训练,例如,从初秋开始坚持洗冷水脸、洗冷水脚,甚至洗冷水澡,每天坚持慢跑等。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有利于哮喘的预防。

4.多晒太阳

阳光能有效的预防和缓解哮喘症状,所以,可适当的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预防哮喘。

5.避免居室环境刺激

房间应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具力求简单洁净,避免使用丝棉等床上用品,其次,家里不要养猫、狗、鸟、等诱发哮喘的小动物。

6.防夜间发作

室内既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又要保证空气流通,避免吸二手烟预防哮喘发作。

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

1. 每晚用温水(不超过35度)和中性香皂洗净双脚,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足趾缝间要避免擦破,以防发生微小的皮肤损伤;擦干后涂上润滑油(润滑乳或营养霜),充分摩擦,以保持皮肤的柔软性。

2. 如果皮肤有压痛,可每周用75%的酒精擦一次;每晚可用中药硼砂(每升水用一汤匙,约15克),微温水将足浸泡30分,软化趾甲,然后用软布按摩足趾周围,保持趾甲周围的干燥清洁;

3. 学会正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冬天要保持双脚温暖,可穿松软宽松的棉袜,千万不要用电热器或热水袋烘脚,以免烫伤皮肤。

4.避免穿不合脚的鞋袜和赤脚行走;有些外用药物刺激性太强,必须经医生同意方可足部涂用。

5. 挑选一双合适的鞋,选择布鞋为好,因为布鞋空气流通性能较好,可减轻足部出汗,引起足部皮肤过敏或感染的危险性也相应下降。

6.避免穿高跟鞋宜穿平底鞋,鞋头不要太挤,要预留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避免夹

挤而影响末梢循环。购置的新鞋,最初几天对易磨擦部位,放置一点棉花等,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看看是否有哪个部位皮肤已被磨红肿等。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

1. 增加钙的摄入量

牛奶、骨头汤、海产品和绿叶蔬菜中含有较为丰富、可供人体吸收的钙

离子,多吃这些食物有利于增加钙的摄入。常喝牛奶也很好的补充钙质。

2. 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

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鸡蛋、瘦肉、牛奶、豆类和鱼虾都为高蛋白食物,应

当合理搭配,保证供给。

3. 不吸烟和少饮酒的良好习惯

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使得骨量降低而诱发骨质疏松。所以预防骨质疏松

要戒酒戒烟,烟酒不仅会导致骨质疏松,烟酒危害大。

4. 多参加体育运动

保持自己身体的灵活性,不要那么僵硬,能很大程度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5. 平时要多晒晒太阳

日光照射皮肤形成活性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6.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脑部疾病,患者的脑细胞会出现急速退化而出现不正常的

衰老过程。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患者会日益健忘,智力退化、自我照顾能力

减低,甚至性格改变。患者多为65岁以上人士,年纪越大,患病机会也越大。

每10名6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约有一名患上老年痴呆症

1.老年痴呆的原因

老年痴呆症的种类繁多,原因各有不同,但主要分为三大类;

(1)阿茨默氏病症(Alzheimes Disease)是最普遍的类别,其脑细胞退化原因

未明,而患者的衰退模式是渐进式。

(2)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isease)

(3)其他导致痴呆症的原因包括情绪抑郁\营养不良\甲状腺分泌失调\药物中毒等,此类痴呆症可通过服药减轻病情。

2.老年痴呆症的10大警示讯号

若发现老年人出现下列10大警号中的数个,他们可能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1)失去短期记忆,影响每天活动的能力; (2)执行每天的日常活动亦感到困难;

(3)语言表达或理解有困难; (4)对时间及方向感到混乱; (5)判断力减退; (6)思考/计算方面有困难; (7)随处乱放东西; (8)情绪/行为变得变幻无常; (9)性格转变; (10)失去做事的主动性.

3.患者的病情转变

(1)早期阶段

-----丧失近期记忆,变得健忘; -----思考及接收新资讯有困难;

-----对时间及方向感觉混乱; -----日常起居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减退。(2)中期阶段

----失去大部分认知能力,如学习\判断及思考能力;

-----日常起居生活需要家人协助。

(3)后期阶段

-----完全丧失认知能力; -----起居生活完全依赖家人照顾。

4.治疗

大部分退化性痴呆症都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痊愈,一些日常活动技艺可帮助老年性痴呆患者。

5.行为异常的处理

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行为异常,如四处游逛、躁动不安、拾捡破烂、激动、冲动、暴力行为、不适当的性举动等。这些行为问题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处理这些行为的方法是:

(1)冷静地观察和记录患者所表现的行为患者出现异常行为时要心平气和地去对问题。找出引起行为异常的原因,加以消除;

(2)让患者多做些有意义的活动和运动来消耗过多的体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减少行为异常的出现;

(3)在患者身上配带写有姓名的、地址和电话的标牌。当走失或发生其他意外时,以便他人能给予及时帮助;

(4)出现不适当行为时,不要生气和责备,避免与其争执。早期做好心理辅导和帮助,慢慢说服他们改变不适当的行为;

(5)如行为异常是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所引起,或错乱行为无法控制,应及时找医生帮助,精神药物治疗可以使异常行为得到控制。

6. 家人注意事项

(1)心理关怀: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尊重病人的人格,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不要伤害其自尊心。要知道照顾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

(2)重视安全:痴呆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气愤、抑郁或意识模糊状态下,易发生多种意外如跌倒、自伤、伤人、玩火、噎食等,应注意观察,严加防范。

(3)培养和训练患者养成固定的生活起居习惯,遵守作息时间,定时定量进餐。让患者参加无危险、比较简单的生活。通过示范和手把手的教,尽可能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4)安排和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开展一些新颖的娱乐活动以吸引其注意力,消除孤独感。

(5)可组织4-5人小组活动,由专业人员带教。

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

1.在老年人吞咽有问题或意识不很清醒时不能喂食。

2.了解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规律,对食物的特殊要求等,避免进食尖利、过硬的食物。

3.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喂食,在喂食时要慢,不要跟老人边吃边聊,要特别注意老人的吞咽和呼吸情况,发现误吸,及时处理,防止危险发生。

4.慢性病、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咳出痰液,有感染征象是及时就诊。

如果遇到误吸窒息时可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1)从背后箍住窒息者腹部,突然用力抱紧加压腹部,使胸腔气体喷出,排出异物。

(2)将窒息者倒立,用力拍打其胸背部,震动排出异物。

(3)使窒息者俯卧头低,用力拍打背部,震动排出异物。在医院还可用吸引器吸出异物。

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

一些长时间卧床的老人因为身体组织的长时间受压非常容易引起压疮,其实,绝大多数压疮是能够预防的。

1.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长期卧床的老人,要鼓励并协助翻身更换姿势,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将老人身体抬起,避免受压和摩擦,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或使用气垫床等方法,以减轻局部受压,时间坐轮椅的老人应注意保持姿势的稳定,并每隔30分钟活动身体或由照护者协助老人站立片刻以减轻局部的压力,必要局部时使用保护贴。禁止局部按摩。

2.避免摩擦损伤皮肤

经常保持老人床单、被褥、内衣的柔软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及时清扫床单上的碎屑,长时间半卧位的老人要在腿下、足底垫软枕,以防身体的下滑使皮肤受摩擦,对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身体不可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不使用破损的便器。

3.避免潮湿和污渍的刺激

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优化情绪,保持心境愉快 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是引人高兴、欣慰和愉快,有的则是招惹烦恼、痛苦和失望。尤其步入被看成是灰色年代的老年,触景生情的事更多,久而久之,会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人到老年以后,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情绪。 ★正确对待老化和死亡。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 同。 老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老年人应该正视死亡,坦然面对死亡,绝不能让自然死亡把自己压倒了,要利用老年期的宝贵时间,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应当老当益壮,在身体、精力等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珍惜时间发挥余热,愉快地度过晚年,“虽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 ★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老年人多辩证地看问题,能防止一叶障目,正确地对待今与昔,他人与自己,

自身与家庭,遇事就会想得开,就不容易变得沮丧和萎靡不振。其实,情绪与理智既对立而又互相包容。思想境界越高,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克服外界不良刺 激造成的心理障碍。 要有一点幽默感,高尚的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还应想到,幽默也是家庭生活中的和谐剂,一个得体的小幽默, 往往化怒为喜使家庭情绪盎然。 ★面对现实,走出误区。 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 重要的作用。 ★注意量力而行 老年人自有老年人的优势。在你成了时间富有者之后,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原来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有事干,刺激了器官机能,赶跑了孤寂,驱散了闲怨,优化了性情,带来了健康,暮年进取,忘却老之将至。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班级大班指导教师活动名称保护牙齿 活动内容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2.使幼儿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巧克力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每人一张蛀牙记录表、蛀牙汇总表、笔、装物品的小篮子五个、多媒体课件、刷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吃点心(饼干)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让我来猜一猜:你们刚刚吃的是什么饼干?(师走近一幼儿,观察该幼儿的牙齿)哦,我知道了!你们刚刚吃的是巧克力饼干,对吗?请你们猜一猜,我是怎么知道的呀?(让幼儿自由猜)我请你们也来看一看好朋友的牙齿。 2.幼儿相互看牙齿,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3.师小结:哦,你们看到了牙齿上有饼干屑。原来,饼干没有全部吃到你们的肚子里,还有一些饼干啊留在你们的牙齿上。唉,有一个小朋友叫东东,他吃了饼干后呀饼干屑也留在了他的牙齿上,那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1、师放课件《牙齿的秘密》。提问:(1)他是谁呀?他在东东的牙齿上干什么呀?(2)东东的牙齿怎么了?变成什么样啦?(3)你们在录像里还看到了什么呀? 2.观察记录蛀牙。 3.请个别有蛀牙的小朋友上来讲讲自己的蛀牙情况。 4.讨论:蛀牙好不好呀?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 5.请个别没有蛀牙的小朋友上来,请他说说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三、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来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2.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分析 孩子们都明白爱护牙齿的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活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分形式,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活动效果较好。

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

【卫生统计】 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Meta 分析 郭彪1,秦侠1,胡志1,陈任1,唐晓静 2 1.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合肥230032;2.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摘要】目的客观评价中国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参与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多个数据库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 的文献, 对纳入文献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干预后,在校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握手、拥 抱是否能感染HIV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回答正确率和“是否愿意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一起上课学习”的正确态度率分别提高了23%(95%CI :9% 36%), 31%(95%CI :17% 45%)和28%(95%CI :19% 38%)。结论在 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参与式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Meta 分析;学生【中图分类号】G 479 R 51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2)10-1156-04 Meta-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on HIV /AIDS prevention among Chinese students /GUO Biao ,QIN Xia ,HU Zhi ,et al.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articipatory health education on HIV /AIDS prevention a-mong Chinese students.Methods All related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oard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databases ,and screened with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Then , they were comprehens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Meta-analysis.Results After being intervened with participatory health education ,the correctness rates for knowing that daily contact can not spread HIV /AIDS and knowing that using condom can prevent HIV /AIDS infection were increased by 23%and 31%,respectively.The students had positive attitude increased by 28%on willing to study together with AIDS patients in the same class.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popularize participatory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students to prevent HIV /AID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ealth education ;Meta-analysis ;Student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1173002)。【作者简介】郭彪(1986- ),男,福建龙岩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 向为卫生政策与管理。 【通讯作者】胡志,E -mail :aywghz@126.com 。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传播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50%以上的艾滋病新发感染者集中在15 24岁的青少年, 已引起广泛关注[1] 。学校是年轻人学习知识的 重要场所,帮助学生在学校获得预防艾滋病的有关信息,树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2]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开展 预防艾滋病的学校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校常见的健康教育基本依赖于正规的课堂授课,即教育者宣传、学生被动接受,这一方面不利于宣教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程内容是否感兴趣等方面的反馈。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有趣的手段,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 积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 [3] 。参 与式教学常见的方法有创造性活动(作画、写作、即兴表演、 演讲、辩论)、游戏法、小组讨论、快速反应法(快速联想、即兴发言)、案例分析(个案分析、情景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 [4] 。本研究系统收集了此类干预研 究的文献,使用Meta 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旨在综合评价干预效果,为探讨适合学校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1.1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自身前后对照研 究或含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部分。(2)研究对象:我国大陆在校学生。(3)干预方法: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参与式的具体方法、形式不限。(4)评价指标: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这两方面评价。由于各文献知识点繁多,评价指标各不相同, 本文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握手、拥抱是否能感染HIV ”(知识点1)、“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知识点2)和“是 6511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10月第33卷第10期Chin J Sch Health ,October 2012,Vol.33,No.10

健康教育试题

健康教育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D ) A.进行卫生宣传 B.提高卫生保健知识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D.行为改变 2、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C ) 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D.促进健康的行为 3、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进行( B ) A.干预计划制定 B.健康教育诊断 C.计划实施准备 D.计划实施 4、5月31日是( C ) A.全国计划免疫日 B.世界卫生日 C.世界无烟日 D.爱牙日 5、影响戒烟行为的强化因素为( D ) A.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吸烟危害的知识 C.个人的价值观 D.父母、同伴的劝告 6、关于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D ) A.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实施后 B.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形成时 C.评价只存在于计划执行过程中 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7、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4个W包括的内容是( D ) A.何人、何种行为、多大程度、如何测量 B.何人、何种行为、何时、多大程度 C.何人、何种行为、何地、多大程度

D.何人、何种行为、何时、何地 8、实现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 C ) A. 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B. 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C. 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D. 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 9、一项对控制吸烟的干预研究中,对观看录像的参与人数的评估是属于( B )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果评价 D.远期效果 10、医院健康教育就是( D ) A.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B.对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D.对病人、家属、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11、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关系是( C ) A.等同关系B.并行关系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D.先后关系 12、不是HIV传播途径的为( D ) A.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消化道传播 13、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B ) 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卫生宣教D.预防接种 14、期望寿命属于(A ) A. 人群健康学指标 B. 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C. 临床健康学指标 D. 社会健康学指标 15、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确定优先项目的评价标准有( C ) A.重要性、可行性、方便性B.重要性、有效性、方便性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刘伟 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人的注意事项 ☆药物的使用 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老年人应认真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服法用药,每日服用的药物应做详细记录;存放药物的药盒应开启方便,标签醒目,便于辨认取药;对可疑过期药要及时丢弃;服药后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对有心绞痛病史的老年人还应随身携带保健药盒。保健药盒中应备有速效硝酸甘油片、长效硝酸甘油片、潘生丁、亚硝酸异戊脂等,这些药物各有各的用途。保健药盒内的其他药物可根据个人的病情特点灵活选择,如以心跳过慢、血压偏低为主的冠心病患者,可备些硫酸阿托品或654-2片,以增加心率,提高血压;若以心跳过速或心律不齐为主要表现者,可备点异搏定及慢心律等。 妥善保管保健药盒非常重要,患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健药盒中所装的药物,每个药瓶只能装一种,不得混装,以免忙中用错。 第二,对药盒的药物要经常检查,看看种类是否齐全,缺少的药物应及时补上。如果有变质、破碎的药品要及时更换,特别是硝酸甘油片,有一定的失效期,凡是过期的药品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效果。 第三,保健药盒中所装的药物有些怕潮湿,有些怕挤压,有的怕光照。所以,患者必须妥善保管。

第四,病人千万不能怕麻烦,要时刻将药盒带在身上,换衣服时一定不能忘记将药盒装上。药盒要装在取出方便而固定的衣服口袋里,对这个装药盒的口袋,家人也要熟悉。夜间睡觉时应将药盒放在就近处,以便急用时随手即得。 第五,心绞痛发作时用药越早越好,有时用药延迟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其后果就不堪设想。急救药盒的作用,主要是用药时间突出个“ 早”字,患者必须正确掌握。 第六,冠心病发作时,除用药外,患者还不能忘记就地休息。病情如果严重,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切莫延误病情。 ☆饮食 老年人忌暴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的摄入,少食腌制食品,限制含咖啡因饮料。限制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在300MG/D以下,对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老人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以内,避免进食牛、羊、猪油和富有胆固醇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老年人应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少吃蛋黄。肉类以禽类、瘦肉、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黄豆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老年人应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食用油宜用豆油,避免油炸食品。 ☆生活方式 定期锻炼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但应根据体力、病情、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在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在大量进食、喝浓茶、饮咖啡后2小时内进行活动,也不宜运动后即进食或喝浓茶、咖啡等:避免穿着过多而影响散热,加快心率;运动后,应休息15分钟后再洗澡,水温应控制在40°C以下。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时不提倡运动;寒冷、高温、高湿季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doc

任务一 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A. 社会经济 B. 教育 C. 社会网络 D. 社会性别 E. 职业环境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A. 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识 B. 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C. 转变人群的态度 D. 增加人群对改变行为的信心 E.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A. 卫生服务因素 B. 生物学因素 C. 环境因素 D. 社会经济因素 E.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A. 发展个人技能 B.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C. 创造支持性环境 D.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E. 加强社区行动 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 A. 生物学因素 B.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C. 生态学因素 D.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A. 倡导 B. 沟通 C. 协调 D. 社会动员 E. 赋权 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 A. 保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B. 没有心理痛苦、没有心理失能 C. 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D. 能发挥社会功能、得到社会支持 E. 没有社会/家庭摩擦、有归属感 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B. 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C. 健康素养通过知识、行为等中间因素影响健康 D. 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 E. 健康素养可以作为单一指标反映健康教育效果 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卫生宣传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过程 B. 健康教育比卫生宣传更注重循证决策 C.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 D. 健康教育是对卫生宣传功能的扩展 E. 卫生宣传更强调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为改变 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 A. 发展个人技能 B. 创造支持环境 C. 开展疾病控制 D. 调整服务方向 E.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

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 主题: 一、老年人要注意摄取的营养素 二、老年人饮食七项注意 三、“六个一”饮食原则 一、老年人要注意摄取的营养素 蛋白质。包括优质蛋白和非优质蛋白,前者的来源主要是奶制品、鸡蛋,瘦肉、鱼、虾、豆制品等;后者主要来源米、蔬菜等。 脂肪。包括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很多老年人害怕脂肪,因为害怕脂肪会导致高血脂、冠心病的等。其实,老年人也应该摄取脂肪,因为脂肪有保暖等作用。老年人可选择植物性脂肪,因它含不饱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必须的热量,主要食物来源有:蔗糖、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坚果、蔬菜等。 这三者均为人体提供热量,另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样不可或缺。 二、老年人饮食七项注意 1、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小米、大米、黑米交叉食用,可使营养结构趋向均衡。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起码要有1斤蔬菜、两个水果。至于糖尿病患者可吃低糖的蔬果,如杨桃、番茄等。 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豆类首推黄豆。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老年人可多吃鱼,海鱼较好。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当体重,一天最好要锻炼1小时。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高血压、癌症的发病与高盐的摄入密切相关。

7、饮酒应限量。高血压的人忌喝酒,正常人则可适量喝红酒。 三、“六个一”饮食原则 一天一杯牛奶,宜早晨喝; 一天一个鸡蛋,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人体所需要; 一天一斤青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一天一斤左右的粮食,米、面、粗粮等; 一天100克精肉,包括猪、牛、鸡、鱼类等; 一餐一碗汤水,老年人对水的需要比年轻人多,因此汤水非常重要。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心整理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第一、老年人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 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老人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早晨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认识,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其次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 1、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 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所进行的系类活动及其过程。 2、健康教育的工作原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 学科。其原理是运用社会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诊断社区或人群的健康问题,找出健康教育的“靶”问题。并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以掌握保健技能为支持、以改变行为为目标进行工作。 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 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4、健康促进的五个工作领域(健康促进的功能): (1)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 (2)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3)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4)促进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 (5)促进发展社区能力 5、知信行模式(KABP):知识—信念态度—健康行为—健康知识 知:认知,这里主要指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服务信息的知晓和理解 信:指人们对事物、信息、知识、思想、理念的信念和态度。这里主要指对健康信息的相信,对健康价值的态度 行:即行为。这里主要指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的动力下,以及在环境的影响或限定下产生的行为。健康行为又能产生和传递健康知识。 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的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如:吸烟知道吸烟的危害—相信有戒烟的能力—采取行动 6、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主 要通过语言来完成,也可通过非语言方式。 7、大众传播:指职业性的信息传播机构使用电子和印刷技术通过广播、电话、网络、报纸、 期刊、书籍等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8、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 或职能,公共关系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一种“公众”关系,二:是一种传播活动,三:具有管理职能。 9、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基础 (2)以社会效益为依据 (3)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4)以不断创新为灵魂 10、参与式培训:是一种让每个受培训对象都投入到群体活动之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学 习的培训方法。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如何看待自己健康的问题? 大家可以学习健康生活+、-、×、÷理念:“-”一分浪费、“+”一分绿色、“÷”一分污染、“×”就健康。提倡新的生活方式和 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崇绿色住房、绿色出行、绿色生活。 人的健康不一定是简单的进补和运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估算,指出: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 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 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健康长寿取决生活方式 在英国有一位乡村医生发现挤牛奶的女孩不会生天花。他就研究,发现牛的肚子上长了水泡,她的手一旦被水泡的浆溅到也会长水泡,但一旦长过水泡后就不生天花 了。种牛痘实际上是让我们得了一种牛天花,一旦生过牛天花后就不会再生人天花了。我国是在1950年11月由原来的政务院颁布 的全国免费种痘条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消灭天花的国家之一,自1961年在广西有一例天花病人后,就再也没有了。非洲在1975年 消灭了最后一例天花。1980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 无天花。1984年开始大家就停止了种牛痘。 我们现在还在给小孩吃糖丸来预防小儿麻痹症。目前虽然国内已经没有这种病症了,但是周边国家还是有,比如巴基斯坦,所以我 们还是要吃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饮食问题 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现在主要说说我们汉族的饮食问题。 我们的饮食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略嫌不足。人体中的主要组织结构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内有400万 亿个细胞,这些细胞不断代谢,而细胞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我 们需要不断补充蛋白质。但人体中的蛋白质与吃进去的蛋白质是还 是不一样的,吃进去的只是转化为人体蛋白质的原料。 中国人是低钙饮食 中国的饮食是有点问题的,它是属于低钙饮食。人每天需要800 毫克钙,孕妇需要1000毫克,而我们每天的饮食所能获取的钙量只 有500毫克,这样日积月累,年纪大了以后,难免出现骨质疏松。 其实我们最好的补钙品是牛奶,所以有人说,人啊,最好一辈子不 要“断奶”。 鸡蛋也是很好的营养品,这个大家都知道,但这几年有人说鸡蛋不行了,里面有胆固醇。我要强调的是:鸡蛋里是有胆固醇,但是 人也是需要胆固醇的,细胞的膜是 每天脂肪摄入多少为好 也就是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27克,而上海市民的人均脂肪摄入量约为50克,超标一倍。脂肪摄入过多的 问题仍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如何掌握盐的摄入 盐不能摄入过量,很多人都不清楚。 吃得咸的人血液总量会增加10%到20%,对心脏将产生很大的压力。血管受着血压的冲压,吃得太咸,血液量大,血管压力就大了。最新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有18%的城市人口患有高血压,其中40 岁以上的人40%有高血压,60岁以上的人60%有高血压。吃得太咸 是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跟遗传因素有关,跟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都有关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而与我们饮食吃得太咸却是绝对有关的。有些医 生看到高血压病人来了就给他开高血

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知识宣教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针对这些特征,我们除了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外,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远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医生通过大量的病例总结发现,除了家族的遗传性之外,继发的高血压病人也不少见,他们得病的原因基本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量饮酒、吸烟、从事剧烈的运动、情绪容易激动、平时非常劳

累、过于肥胖、喜欢并多吃油腻食物的人都是容易成为高血压病人的高危人群。 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可以酌情减小药量,但不能时断时续地吃。坚持吃药对于高血压的预后是很有好处的,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坚持用药的人有30%的血压会一直保持良好的水平。高血压病人服药有七忌.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一般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老年人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加强。特别是我国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保持和促进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对老年人进行心身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一时一刻到一年四季,从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社交,从物质到精神生活,都有大量的卫生保障知识需要人们去了解和掌握,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 老年人主要的心身问题 1 1 孤独症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老年人心身疾病的主要诱因。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工作与学习上,与老人的沟通相对较少,甚至极少。这使相当部分的老人容易产生被家庭、社会忽视和遗忘的感觉进而加重孤独,心理出现不平衡。如果这种孤独感、冷落感持续存在或者日趋加重,就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诱发心身疾病。 1 2 劳逸失调劳逸失调是老年人心身健康的误区之一,有的老人自叹年事已高,于是闭门养老,足不出户,把日常活动的范围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显然人为地加重社会人群距离,容易引发或加重他们人际交往与情感方面的障碍,这种闭锁的心态会促进心理的衰老,加速躯体的衰老,影响心身健康。 1 3 退休综合征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在心理或躯体方面出现异常和障碍的现象。大量的调查研究提示,离退休综合征是在社区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心身问题,随着年龄

的增加,他们所体验的幸福程度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孤独感、焦虑、抑郁,这种状态如持续存在,就容易诱发他们罹患心身疾病。 1 4 酒精依赖是社区部分老年人存在的心身问题,以男性多见,以直接伤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轻者酒精中毒,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重者可造成死亡 2 针对老年人的心身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对策,以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水平 2 1 对老年人应予以更多的关爱重视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针对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的特点,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团体性联谊活动,加强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消除老人的孤独感、抑郁感,增进他们的心身健康 2 2 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气功、交谊舞、太极拳、门球、书面、棋牌、烹饪及各种戏剧的票联友谊活动等。这一方面能充实和调整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则通过适宜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 3 倡导尊老、爱老对老人有更多的理解,谅解和宽容,创造尽可能多的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机会,以减少、消除和防止老人们的孤独感、失落感,使老人们真正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总之,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张弛有序、劳逸结合、少饮酒、不吸烟、合理饮食、经常锻炼,以保证老年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健康、科学的生活,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题目和答案

健康教育技术练兵题目和答案 一、单选题(共45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C)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2.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D) A.进行卫生宣传 B.提高卫生保健知识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D.行为改变 3.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C) 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D.促进健康的行为 4.4月7日是(B) A.全国计划免疫日 B.世界卫生日 C.世界无烟日 D.爱牙日 5.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进行(B) A.干预计划制定 B.健康教育诊断 C.计划实施准备 D.计划实施 6.根据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诊断首要步骤应为(C) A.流行病学诊断 B.行为环境诊断 C.社会诊断 D.教育与组织诊断 7.影响戒烟行为的强化因素为( D ) A.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吸烟危害的知识 C.个人的价值观 D.父母、同伴的劝告 8.降低烟草的价格对吸烟行为来讲是一种( B)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抑制因素 9.制定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时,下面哪一方面不是很重要(C) A.材料是否具有可读性 B.形式、风格是否易于被目标人群接受 C.语言是否精美,富有哲理 D.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 10.社会诊断评估的是( A) A .需求与健康 B. 健康相关行为 C. 卫生服务 D. 社会环境 11.关于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 A.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实施后 B.评价只存在于计划形成时 C.评价只存在于计划执行过程中 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12.关于目的和目标的阐述,正确的是( C) A.目的和目标是一回事,只是提法不同罢了 B.目的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标 C.目标是量化的、具体化的目的 D.目的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准确进行测量 13.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4个W包括的内容是( D) A.何人、何种行为、多大程度、如何测量 B.何人、何种行为、何时、多大程度 C.何人、何种行为、何地、多大程度 D.何人、何种行为、何时、何地 14.吸烟研究发现,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A.同伴和朋友的影响 B.父亲的影响 C.母亲的影响 D.学校老师的影响 15. 实现母乳喂养的促成因素是(C) A. 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B. 母亲愿意进行母乳喂养 C. 在时间、地点上方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D. 丈夫对妻子进行母乳喂养给予支持 16.下面不属于形成评价内容的是(D) A.人群健康需求评估 B.问卷项目预调查 C.传播媒体评估 D.行为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估 17.一项对控制吸烟的干预研究中,对观看录像的参与人数的评估是属于(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果评价 D.远期效果评价 18.医院健康教育就是( D) A.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B.对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

老年人健康教育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教育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减退,心血管硬化,机能减退,身体成分也有改变, 脂肪组织增多,由肢体逐渐转向躯干,机体细胞数量减少,肌肉组织减少,肌肉 萎缩,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减少,骨密度降低。 2.记忆力下降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认知功能的减退,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 3.知识缺乏 老年患者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一些老年患者知识亚重缺乏,对疾病的治 疗、预后、并发症等认识不足,对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对康复缺乏信心。 4.情绪悲观 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患有疾病或几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等,疾病的长期困扰,使其存在优郁、悲观、失望心理。 饮食调摄 营养不良和能量过剩是老年人中存在的两类主要营养问题。老年人的合理营养, 不仅为满足生命活动的基础需要,而且为了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非传染性疾病的目的。 1、多吃粗粮、大豆、蔬菜、水果,特别注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为植物性食物还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老年人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2、坚持一天一杯奶,适量吃鱼、禽、瘦肉和海产品。因为这些食物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 3、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心、内脏、鱼卵等食品,因为这些食物含能 量、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高,可促进衰老,造成对机体损害。 4、戒烟限酒,限盐。 起居规律、适量运动 老年人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合理安排一天的活动,生活作息有规律,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有利于健康。 要根据自已体质,年龄,爱好,经济承受能力及周围环境情况的原则。体育锻炼种类繁多,跑步,游泳,打球,跳舞,骑自行车,散步都对身体有帮助,但必须量力而行。不要制定太机械,太严格的锻炼时间和太高的目标,老年人锻炼贵在参与,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强身。合理的运动量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原创)

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原创)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中老年人健康讲座,让大家了解一下具体内容,下面看看中老年人健康讲座都有哪些吧! 中老年人健康讲座第一篇 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是引人高兴、欣慰和愉快,有的则是招惹烦恼、痛苦和失望。尤其步入被看成是灰色年代的老年,触景生情的事更多,久而久之,会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人到老年以后,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情绪。 ★正确对待老化和死亡。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老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生

命的必然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生就意味着死”,这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向死亡的转化。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各自的人生道路,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共同的归宿:走向死亡。正象任何美好的乐章都有终曲一样,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老年人应该正视死亡,坦然面对死亡,绝不能让自然死亡把自己压倒了,要利用老年期的宝贵时间,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应当老当益壮,在身体、精力等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珍惜时间发挥余热,愉快地度过晚年,“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老年人多辩证地看问题,能防止一叶障目,正确地对待今与昔,他人与自己,自身与家庭,遇事就会想得开,就不容易变得沮丧和萎靡不振。其实,情绪与理智既对立而又互相包容。思想境界越高,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克服外界不良刺激造成的心理障碍。 要有一点幽默感,高尚的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

老年人健康教育定稿版

老年人健康教育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老年人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改变,老年患者逐渐增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的不断重视,我们针对老年患者多为慢性病的特点,采用多 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 高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消除不良心态,稳定情绪,改 变不良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现将实施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老年患者的特点 1. 1记忆力下降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认知功能的减退,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 1. 2自理能力一下降 老年患者神经和肌肉功能降低,心脏负荷能力和血管弹性减弱,活动耐力和自理能力下

降,某些慢性疾病的复发,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 1. 3知识缺乏 老年患者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一些老年患者知识亚重缺乏,对疾病的治疗、预后、 并发症等认识不足,对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对康复缺乏信心。 1. 4:情绪悲观 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患有疾病或几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长 期困扰,使其存在优郁、悲观、失望心理。 2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 2. 1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修养,业务理论要不断更新、拓宽和加深,同时应学习 一些人文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才能向患 者传播医学保健知识,使健康教育在疾病康复上真正发挥作用。 2. 2明确对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