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_秦维红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二)自由主义发展阶段及理论
自由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1、传统自由主义(从17世纪起延续到19世纪末) 2、现代自由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
3、新自由主义(从70年代至今)
1、传统自由主义
(17——19世纪末)
(1)保障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和教会的奴役 ;生 命、自由和财产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们尽可以自由行动。 (2)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也即人民的同意; 国家的目的是保障人权,特别是私有财产权利。
2、现代自由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 现代自由主义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立 场的纠正。
• 重要特点是针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弊端,强调国 家干预社会生活,推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 策。
• 代表人物:英国的格林 、霍布毫斯,美国的威 尔逊、杜威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传统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 和消极国家论 ,成了它的致命的两大弊端 ,使传 统 自由主义陷入了困境。 首先 ,传统自由主义无法适应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 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其次,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迫使一 些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的资产阶级学者认识到, 为了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工 人阶级的某些要求是必要的,这样就必须要弃消 极国家的主张。
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 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
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 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 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 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
4、平等原则
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 5、宽容原则 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 社会强大的手段。
西方政治思潮

1、政治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认和保障社会成员权利和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权利关系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政治权利关系体现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的资格和资源分配关系,利益关系是社会成员结成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力关系的动因。
2、自由:是指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即个人的行动是选择的结果,在行动时能够做出不同于他实际做的事情,这意味着行动者具有理性和责任能力。
3、权利和权力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3、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4、政治思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即为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5、正义:正义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
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的程度应当与其不平等的程度成比例。
在进行区别对待时,必须给出某种能够成立的理由。
正义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社会正义)是指社会资源和要素分配的结果须符合正义原则。
程序正义则是一般不注重分配的结果,而要求分配的形式和程序符合正义的要求。
6、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
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
而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权力制约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
7、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特定人群或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讲授当代西方三大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第一讲自由及自由主义2.四种理解“哲学自由”主要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或者说对“自由”的认识。
“政治自由”是社会意义,实践意义上的自由。
“积极自由”或从积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自身控制或自身掌握。
“消极自由”或从消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不存在着外在的高压政治。
二、自由主义:可以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一)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其基本涵义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的政治主张。
2.奠基人洛克是。
3.发展-----边沁4.转型——密尔(二)新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新自由主义泛指从十九世纪末一直到当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第一:新自由主义力求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第二,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的观点,主张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第三,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强调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奉行改良主义。
2.二战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①托马斯·格林②霍布豪斯③杜威3.二战后的新自由主义①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概况其一,在理论上,重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深入发掘自由主义的本身价值,如对正义的阐发。
其二,在实践中,研究怎么把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求得自由主义自身的发展,又能彰显自由主义的理论价值。
②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J·伯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年)[英]J·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公平的正义理论:第一、社会契约论的程序正义原则;第二、“反思平衡”的思考背景;第三、“无知之幕”屏蔽下的理性选择;第四、“公平正义”的两大原则公平正义论的两大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他人一起同等享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保守主义及自由主义之间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从哈耶克到中国[军宁][容提要]:保守主义在根本上是人类自由主义大传统的一局部。
保守主义的实质是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结合。
中国的保守派与保守主义有着质的区别。
保守派主保守旧的文化传统、保守不尊重自由的旧制度,强调无条件的集权与政治权威。
保守主义只保守自由的传统、保守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新制度,强调能够增进自由的权威和有限的政府。
中国过去那种把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截然对立,却又把保守派与保守主义混为一谈的做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
Conservatism is fundamentally speaking,an integai part of the great tradition of liberalism.The essence of conservatism is liberalism.The Chinese hardliners should not be labeled as " nsewatists " , for conservatists stand to the great tradition of freedom and the rights of the individual, whereas the diehards cling to the obsolete system of despotism. COnservatists cail for a civil society with a limited government, whereas the diehards still cherish and try to preserve the dying monarch . There should be noconfusion about all this.[关键词]: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保守派〔Page 1/2〕在保守主义与各种"主义"的关系中,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种政治哲学的较量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种政治哲学的较量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现代政治中两大有力的理论派别,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哲学观点和价值取向。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对社会、政府和个人权利的角度提供了独特的看法。
本文将探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核心原则、政策立场以及这两种政治哲学的较量。
首先,自由主义注重个人自由、平等和权利保护。
在自由主义的理念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政府的职责是保护这些自由和权利。
自由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保持最小限度的干预,让市场发挥自由经济的作用,以实现经济繁荣和个人发展。
此外,自由主义也强调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主张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意见、信仰和生活方式。
而保守主义则强调传统、秩序和稳定。
保守主义者认为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至关重要,他们主张保护传统的家庭结构、道德伦理和文化传统。
保守主义者通常对社会变革持谨慎态度,认为快速的改变可能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保守主义者倾向于支持有限政府干预和保护经济自由,以维持市场秩序和个人责任。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分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经济政策上。
自由主义者主张减税、降低政府开支、便利企业发展,相信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创造繁荣。
保守主义者则更加关注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他们主张保护劳工权益、提供社会福利,并对贸易保护主义持谨慎态度。
在社会政策方面,自由主义者倾向于支持平等权利和个人自由,例如同性婚姻合法化、堕胎权利等。
相比之下,保守主义者通常主张保护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反对同性婚姻和堕胎权利。
他们认为这些改变可能对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在外交政策上也存在差异。
自由主义者更加倾向于国际合作、自由贸易和人权保护。
他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发展。
保守主义者则更加关注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相对保守的立场,强调国家主权和实力。
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

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政治思想流派是指不同的政治理论和观念体系,旨在解决政治问题和指导社会发展。
它们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不同方向和政治实践的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政治思想流派知识点,从古至今,涵盖西方和东方的主要流派。
一、古希腊政治思想流派1. 柏拉图主义(Platonism)柏拉图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柏拉图主义认为,真理和正义的本质存在于理念世界中,统治者应当是理性和公正的贤者。
2. 亚里士多德主义(Aristotelianism)亚里士多德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形式。
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政治是必要的社会组织,强调个体的幸福和德行的重要性。
二、现代政治思想流派1. 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保护人民的自由。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
2. 社会主义(Socialism)社会主义追求财富和权力的公平分配,主张社会的集体拥有和控制生产要素。
主要流派有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3.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保守主义注重传统价值和稳定性,强调社会的有序发展和权威的重要性。
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培根、伯克和哈耶克。
4. 马克思主义(Marxism)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给予了深入的分析。
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挑战了传统的真理和权力观念,主张多元性和不可预测性。
后现代主义关注语言和符号的作用,提出了“解构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三、东方政治思想流派1. 孔孟思想(Confucianism)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孔孟思想主张君主应具备德行和智慧,统治者应以身作则来治理社会。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历史传承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历史传承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们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18世纪。
然而,二者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自由主义起源于18世纪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逐渐成形。
自由主义主张的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及政府保护和扩大这些自由。
在政治领域,自由主义者支持民主、平等、法治和人权。
在经济领域,他们支持自由市场和竞争,反对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
在文化领域,自由主义者强调思想和言论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压制和审查。
保守主义则源于19世纪,在大多数地方是作为对自由主义的回应而出现。
保守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需要稳定和秩序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政治领域,保守主义者主张有序和稳定的政治制度,在社会领域则强调传统和秩序。
在经济领域,保守主义者支持国家管制和干预,以保障市场的公正和稳定。
在文化领域,他们保护社会价值观和传统,反对过度开放和自由。
而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思潮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传承也各不相同。
我们可以从英国、美国和法国的历史来了解这两种思想的发展。
在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早期的清教徒革命。
这场革命带来了宗教改革和议会制度,也消除了君主集权的威胁。
18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个人自由和财产权:约翰·洛克主张人的自由权和政治权力的来源在于自然状态下的人本身,而亚当·斯密则强调了市场经济和货币自由。
保守主义在英国的传统也很深厚。
英国的保守思潮主要起源于19世纪早期,是对自由主义和新都市工业化的回应。
这一时期的英国,处于由宗教由的社会向城市、工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保守主义者则强调传统和地方自治。
19世纪的英国保守主义有着重要的思想家,如伯克、戴斯雷利和加尔布雷斯,他们深信传统、经验和文化的重要性。
保守主义在二战中得到了巩固,丘吉尔的民族主义和王室的承认,使得英国的保守主义新生。
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这份宣言强调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源于人民,在这种合法的政府中,人们可以享受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

由于二 者的立论基础和历史源流的不同, 它们 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因此, 面对这种趋 同现 象, 理西方 自由主义和保 守主义 的各 种称谓、 梳 派 别厦发展状况 , 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 理解二 者的复 杂关系、 斗争情况以厦理论基础和历史源 头上 的根本对立 , 有利 -' 清我们 对 自由主义、 I -  ̄ 保守
梭、 重农 主义者 、 孔多塞 、 潘恩 以及 英国的霍 布斯 和功利
主义者 。
书 的引论 中开宗 明义 地说 , 所要 讨论 的是“ 民 自 他 公
由或社会 自由, 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 对 于这两种 自由 主义 , 哈耶 克 当然 是赞 成前 者 , 反 的权利的性 质和限度” 。而且 ,论 自由》 《 这本书 的要点 对后者 。因为在他看来 , 英美 自由主义将 自由看 得高 于 可 以概括为以下两 条基 本原则 : 一 , 第 个人 的行为 只要 切, 而德法 自由主义则 是“ 民主主义 的 自由主 义” 它 不涉及他人的利害 , , 个人 就有 完全 的行 动 自由, 必 向 不 恰恰 以牺牲个人 自由为标 志。现在 很多 中西 方学 者都 社会负责 ; 对 于这个 人 的行 为不得 干涉 , 他人 至多 可 以
主义演变为新保守 主义 , 而传统保 守主义演 变成新 自由 根据这种划分 , 、 休谟 斯密 、 佛格 森 、 克 以及法 国 伯
主义。这样的观点 当然不乏合理性, 但却未免失之简 自由主义者盂德斯鸠 、 贡斯 当和托克维尔都被 称为英 美
单, 容易模糊二者 的根 本差 别 , 而不利于人 们认识 西 式的演进理性主义思想家 ; 入德法 式构建理性 主义 从 而归 卢 方纷繁复杂 的思想斗争状况。因此 , 梳理西方 自由主义 派别 的则是在笛卡 尔传统孕育下 的法 国百科全 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派别的划分看二者的涵义和关系*秦维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1)[摘 要]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西方自近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
但是,由于二者的立论基础和历史源流的不同,它们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
因此,面对这种趋同现象,梳理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种称谓、派别及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复杂关系、斗争情况以及理论基础和历史源头上的根本对立,有利于澄清我们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涵义的一些误解。
[关键词]自由主义;保守主义;自由;民主;保守[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06)02-0021-08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西方自近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尤其是自由主义长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17~19世纪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被称为传统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它是相对于20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而言的。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虽然日趋接近,甚至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但毕竟二者的立论基础和历史源流不同,所以至今二者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二者对西方社会生活仍然有着不同的影响。
但是,由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本身的复杂性、交融性以及人们对它们解读的多样性,现在出现的很多概念如 自由的保守主义 、 保守的自由主义 、 激进的自由主义 等等,却使人们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理论界限和基本区别的把握越来越模糊,似乎西方的政治思想斗争越来越趋向统一。
而且,我国理论界对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发展规律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传统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发生位移,即各自吸收对方的基本主张为自己的基本主张,从而使传统自由主义演变为新保守主义,而传统保守主义演变成新自由主义。
这样的观点当然不乏合理性,但却未免失之简单,容易模糊二者的根本差别,从而不利于人们认识西方纷繁复杂的思想斗争状况。
因此,梳理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种称谓、派别及发展状况,有利于澄清我们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一些误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复杂关系、斗争情况以及理论基础和历史源头上的根本对立。
一、自由主义的称谓、派别和历史发展对于自由主义的称谓和派别的划分,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理论基础的不同划分自由主义和主要人物的派别归属,一种则主要从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划分和归类。
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自由主义一般被划分为两种传统、两种形式,即英美式自由主义和德法式自由主义。
哈耶克在讨论自由主义时分别用 演进理性主义 (evo l utionar y r at i onalis m)和 构建理性主义 (construc-t i ve rati onali s m)指称这两种自由主义。
前者是经验主义的,后者是思辨性的、理性主义的;前者相信渐进的改良,相信社会的自发秩序,注重法治下的自由,后者则以构建理性为基础,认为社会和文化现象都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要求根据理性原则对整个社会进行自觉的重建。
根据这种划分,休谟、斯密、佛格森、伯克以及法国自由主义者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都被称为英美式的演进理性主义思想家;而归入德法式构建理性主义派别的则是在笛卡尔传统孕育下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卢*[收稿日期]2006-03-14[作者简介]秦维红(1968 ),女,山东莱州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梭、重农主义者、孔多塞、潘恩以及英国的霍布斯和功利主义者。
[1]对于这两种自由主义,哈耶克当然是赞成前者,反对后者。
因为在他看来,英美自由主义将自由看得高于一切,而德法自由主义则是 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 ,它恰恰以牺牲个人自由为标志。
现在很多中西方学者都基本认同哈耶克的这种对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解。
而根据历史阶段和基本内容的不同,自由主义又被划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或者传统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派别。
这是西方比较经典的划分,我国理论界一般也采用这种划分法。
这种划分认为洛克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创始人,约翰 密尔是集大成者以及古典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转变的过渡人物。
(一)两种划分对自由主义涵义理解的一致性古典自由主义理解的自由主义与哈耶克的演进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即都强调自由的至上性,将自由理解为 消极自由 。
所谓 消极自由 和 积极自由 是伯林提出的两种自由概念,代表了西方学术界对自由的两种基本理解,它们也基本可以与哈耶克的演进理性主义的自由和构建理性主义的自由相对应。
伯林关于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影响很大。
他将自由主义近两百年来追求的自由作了概念上的廓清: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是消极自由而不是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被定义为免受强制或阻碍,即,一个人的自由意味着他的行动和选择不受他人行为的阻碍。
选择自由、公民自由和个人隐私等,皆属于消极自由的范畴。
而 积极自由 则是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这两种自由的英文表述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二者的差别,消极自由是bei ng free fr o m so m eth i ng,积极自由是being free to do so m et h i ng。
前者强调的是自由的条件 你别干涉我 ;后者强调的是自由的能力 我能做我想做的 。
从前者的角度讲:我不自由,因为有人管着我,不让我做;从后者的角度看,我不自由,因为虽然你不管制我了,可我仍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我没有能力(如没钱,没力气,还没技术)。
所以,前者是 消极自由 的表述,又被理解为 外在自由 ,后者是 积极自由 的表述,又被称作 内在自由 。
而西方自由观念提出之初就是对封建专制权力的否定,是一种破坏性东西,即对自由的追求是与限制国家权力相联系的。
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 密尔在 论自由 一书的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 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 。
而且, 论自由 这本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第二,只有当个人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受到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它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这就是密尔划定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力界限,为了维护个人自由就要在个人和社会、国家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力戒国家对个人自由及个性的任何非法侵犯。
严复最早将 论自由 一书译为 群己权界论 ,将两种书名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自由主义的 自由 含义,即它是防御性的、消极意义上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坚持这种以防御国家权力的侵犯为目的的 消极自由 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有理性的智慧动物,在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上,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如果不加限制和干预,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幸福。
所以,构建一个社会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尽可能少地对个人行为进行人为干涉;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除了维持一般秩序之外,对社会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是最好的。
如果非要让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特别是让政府来帮助个人提高其能力,那势必会为政府(公共权力)践踏个人自由打开方便之门。
这就是积极自由可能带来的后果,而西方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就是,法国大革命以及后来苏联社会主义的集体暴政恰恰是追求积极自由的结果。
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了解为什么哈耶克赞同演进理性主义的自由,反对构建理性主义的自由。
说到自由问题,我们不能不提及与自由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 民主 。
可以说,长期以来,我们对自由和民主的关系存在一些误解,总是一提到个人自由就联想到民主政治,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的。
其实,联系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它们之间同样存在对立,而且,不同历史时期,二者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起初,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自由思想和民主思想的确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18~19世纪,倡导个人自由的思想家通常也是赞成民主制的。
应该说,民主最可能成为保护个人自由不受侵犯的政府形式,而个人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又是民主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一个条件。
但是,随着以大众参与为特征的现代民主制的发展,这两种理论传统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冲突。
以卢梭的 人民主权 观念为基础的现代民主思想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倾向,即认为多数人的统治是无限的,并且是不可限制的。
其根据是:既然权力已经掌握在人民手中,那么便不再有限制权力的必要。
特别是,纳粹党通过现代民主制的程序在德国合法地获取政权,摧毁自由制度的事实,使自由主义者进一步认识到,现代民主思想将多数人的意志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源泉的倾向,对个人自由构成了极大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自由思想和民主思想之间原本存在的分歧便进一步显现出来了。
伯林和哈耶克正是从这些事实出发,力图多方面地解释和澄清自由涵义以及自由和民主的关系。
哈耶克认为,自由和民主就其性质和涉及的问题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个人自由并不一定与民主政府同时存在,专制统治下照样可以有个人自由。
这是因为,民主是关于谁去掌握公共权力的问题,而自由却是关于公共权力的界限问题;民主主义者强调公共权力要由民众来行使,即主张多数人的统治,而自由主义者则强调,公共权力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也就是说,个人享有某些权利,这些权利不受国家的干预,而无论这个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还是多数人手里。
在这里,指出民主和自由的对立物更有益于说明两者的区别: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自由的对立物是极权。
[2]伯林区分两种自由概念,注重批判积极自由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所谓 极权主义 自由理论而发的。
因为 积极自由 观念也有一个基本假设:个人能力的不足阻碍着个人自由的实现,而提高个人能力决非个人所能。
这样就为国家合理干涉个人自由和选择大开方便之门。
由此可知,伯林和哈耶克之所以反对 积极自由 或 构建理性主义的自由 ,就是因为它们容易导致民主主义尤其是极权主义。
可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政权出现以后,自由和民主在许多西方学者眼里就成了对立面,要维护个人自由,恰恰要防范由民主可能导致的多数暴政。
而此后在讲到民主时,也就有了两种理解,即所谓自由主义的民主和民主主义的民主,前者强调个人自由的至上性,后者则主要提倡多数人的统治,把民主看作最高目的。
(二)两种划分对人物派别归属的不同理解古典自由主义与哈耶克的演进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不仅对自由主义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而且也都认为自由主义是发源于英国。
但是,在自由主义创始人和其他代表人物的派别归属上,二者理解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