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技术》复习题

《公路养护技术》复习题
《公路养护技术》复习题

《公路养护技术》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公路养护是保证汽车( B )行驶的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

A. 安全、稳定、畅通

B.安全、舒适、畅通

C.安全、高速、顺利

D.高速、安全、畅通

2. 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的技术状况的工程属于(B)。

A. 小修保养工程

B. 中修工程

C. 大修工程

D.改建工程

3. 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增长和荷载需要而进行全线或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属于( D )。

A. 小修保养工程

B. 中修工程

C. 大修工程

D. 改建工程

4.公路养护应贯彻 ( A ) 的方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以人为本、用户至上

C. 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

D. 行业管理向为公众服务

5. 要创建“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提高公路的服务功能,公路( C )尤为关键。

A. 设计

B.施工

C.养护

D.检查

6.( B )的作用是保护边坡不受来自边坡或山坡上方的地面水冲刷。

A. 边沟

B.截水沟

C.排水沟

D.暗沟

7.( C )的主要作用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A. 边沟

B.截水沟

C.排水沟

D.暗沟

8.下列各项中,( D )本身不起渗水、汇水作用,而是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汇积的水流排到路基

的范围以外。

A. 边沟

B.截水沟

C.排水沟

D.暗沟

9.( B )的主要作用是拦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疏干边坡体内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水位。

A. 盲沟

B.渗沟

C.渗井

D.排水沟

10.截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为(B )。

A. 矩形

B.梯形

C.三角形

D.浅碟形

11.( B )是指路基边坡土体或岩石,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

A, 剥落 B.滑塌 C.崩塌 D.坍塌

12.( D )是指土体遇水软化,在陡坡边坡未支撑的情况下沿松动面坠落散开。

A. 剥落

B.滑塌

C.崩塌

D.坍塌

13. 当路面变形破坏程度为大片裂纹、路面松散、局部鼓包、车辙较浅时,属于翻浆等级的( B )。

A. 轻级

B.中级

C.次重级

D.重级

14 当路面变形破坏程度为严重变形,翻浆冒泥、车辙很深时,属于翻浆等级的(D)。

A. 轻级

B.中级

C.次重级

D.重级

15. 在滑坡的防治中,如果路基边坡发生的裂缝很深,则至少挖深( B ) m,两侧松动部分应凿除,再

用粘性土分层夯填。

A.0.5

B.1.0

C.1.5

D.2.0

16.在滑坡的防治中,如果路基边坡发生的裂缝很深,则至少挖深 1.0m,两侧松动部分应凿除,再用 ( C ) 分层夯填。

A. 粉性土

B.砂性土

C.粘性土

D. 砂土

17.用铺设隔离层进行翻浆防治时,隔离层应设在路基顶面下(C ) m 处。

A.0.2 — 0.5

B.0.5—1.0

C.0.5— 0.8

D.0.8— 1.0

18.用透水性隔离层进行翻浆防治时,其厚度一般为(C) m。

A.5 ~ 10

B.10~ 15

C.10~ 20

D.15~ 25

1

19.在北方严重冰冻地区,用铺设隔温层进行路基翻浆的防治时,其厚度不小于( C ) m。

A.10

B.12

C.15

D.20

20.在北方严重冰冻地区,用铺设隔温层进行路基翻浆的防治时,其宽度每边应宽出路面边缘( D )m。

A.20 — 30

B.25—30

C.30 — 40

D.30 — 50

21.土路基或草皮路肩的横坡应(A)路面横坡。

A. 略大于

B.略小于

C.小于

D. 等于

22.硬路肩的横坡应( D )路面横坡。

A. 略大于

B.略小于

C.小于

D.等于

23.边坡养护工作的重点是保持其(C)。

A. 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强度和刚度

24.软土地区,在路堤坡脚砌筑纵向结构,限制软土侧向挤出的方法叫做( D )。

A. 反压护坡道

B. 挤密法

C. 抛石挤淤

D. 侧向压缩

25.在软土路基中采取冲击或振动等方法形成一定直径的钻孔,在孔中灌以砂石、灰土、石灰等材料,

捣实而成直径较大的桩体。这种方法称为(B)。

A. 反压护坡道

B.挤密法

C.抛石挤淤

D.侧向压缩

26.在水流不太急的情况下,可用(A )加固边沟。 A. 草皮

B. 设置拦水坝

C. 砖石

D. 浆砌片石

27.在流速较大的情况下,可用(C )加固边沟。

A. 草皮

B.设置拦水坝

C. 砖石

D.浆砌片石

28.在路肩上设置横向盲沟进行翻浆的防治时,盲沟应与路中线(A)。

A. 垂直

B.平行

C.斜交 45°

D.斜交 30°

29.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养护工程的小修保养的是(A)。

A. 路缘带的修理

B.整段加固路肩

C.大塌方的清除及善后处理

D.整段提高技术等级

30.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养护工程的中修工程的是(B)。

A. 路缘带的修理

B.整段加固路肩

C.大塌方的清除及善后处理

D.整段提高技术等级

31.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养护工程的大修工程的是(C)。

A. 路缘带的修理

B.整段加固路肩

C.大塌方的清除及善后处理

D.整段提高技术等级

32.土路堑边沟出现冲沟时,可用(D)填塞捣实。

A. 砂性土

B.砾石

C. 碎石

D.粘性土

33.( A )的路堤边坡,必须采取植树防护或砌石护坡。

A. 河滩、河岸

B. 土质不良

C.冲刷严重

D. 堤脚被淘空

34.当护岸受到洪水冲刷与波浪、漂流物等冲击损坏时,应采用抛石加固,其每块石料的边长不得小于

( B ) Cm。

A.20

B.30

C.40

D.50

35.当护岸受到洪水冲刷与波浪、漂流物等冲击损坏时,应采用抛石加固 , 抛石体的厚度应不小于石块尺寸

的( B )倍。

A.1

B.2

C.2.5

D.3

36. 用钢筋混凝土在挡土墙原墙外侧加宽基础,加厚墙身的方法叫做(B)。

A. 锚固法

B. 套墙加固法

C.增建支撑墙加固法

D.其它

37.(A)是指用沥青和集料按拌和法或层铺法施工,厚度不超过3Cm的一种薄层面层。

A. 沥青表面处治

B.沥青贯入式

C.沥青混凝土

D.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8.沥青路面的(B )采用路面状况指数( PCI)进行评价。

A. 强度

B.破损

C.平整度

D.抗滑系数

39.对轻度泛油的沥青路面处理时,需撒布的集料规格是(B)。

A.5-10mm

B.3-5mm

C.0-3mm

D.10-15mm

40.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方法有层铺法和拌和法,而层铺法又可分为(A)两种。

2

A. 先油后料与先料后油

B.厂拌法与路拌法

C. 热拌热铺与冷拌冷铺

D.集中拌和

41.在沥青路面上沿行车轨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这种病害为(A)。

A. 车辙

B.沉陷

C.坑槽

D.龟裂

42.水毁造成公路损害所进行的修复工作属于(D)。

A. 中修工程

B. 大修工程

C. 改建工程

D. 专项养护工程

43.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路面状况养护质量标准为( C )。

A.PCI ≥ 50

B.PCI≥ 60

C.PCI≥ 70

D.PCI≥ 80

44.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养护质量标准为路面车辙深度(B)。

A. ≤10

B.≤ 15

C.≤ 20

D.≤ 25

45.对沥青路面各种裂缝损坏面积数据采集,应按裂缝长度乘以(B)计算。

A.0.1

B.0.2

C.0.3

D.0.4

46.对沥青路面车辙损坏面积数据采集,应按车辙长度乘以(D) m计算。

A.0.1

B.0.2

C.0.3

D.0.4

47.沥青路面使用品质评价指标SSI 为( A)。

A. 行驶质量指数

B. 路面状况指数

C. 路面强度指数

D. 横向力系数

48.沥青路面行驶质量指数为:7.0 ≤ RQI<8.5,则该路面行驶质量评价等级为( B )。

A. 优

B.良

C.中

D.差

49.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为:32≤ BRN< 37, 则该路面抗滑能力评价等级为(C)。

A. 优

B.良

C.中

D.差

50.经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应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 B )

后方可开放交通。

A. 40 ° C

B.50° C

C.60° C

D.70°C

51. 沥青贯入式路面竣工后开放交通时,行驶车辆应限速在( )km/h以下,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

提高到 ( B )km/h。

A.10,20

B.15,20

C.20,30

D.25,40

52. 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能全部或大部分愈合的轻微裂缝,维修方法为(A)。

A.可不加处理

B.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

C.匀撒一层 2~ 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压人路面

D.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53. 沥青路面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和干缩而造成的纵向或横向裂缝,当裂缝的宽度在5mm以内时,应( A)。

A. 先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人缝内,接着填

入干净石屑或粗砂并捣实,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B.先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人缝中并捣实,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混

合料

C.不用处理

D.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54. 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D)。

A.将拥包直接除去即可

B.将拥包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

C.机械或人工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面约10mm ,扫尽碎屑、杂物及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

做面层

D. 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重做

55.沥青路面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沉陷,采取处

治措施为( A)。

3

A. 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茹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

B. 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C.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重作

D.不用处理

56.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因沥青面层软化后受车辆的作用产生侧向位移而形成的车辙,若面层仅有轻

微变形,可以( A )。

A.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

B.将出现车辙的路面开凿成槽后修补

C.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D.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作面层。

57. 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路面表面因磨损过度而产生的车辙,可以(B)。

A.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

B.将出现车辙的路面开凿成槽后修补

C.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D.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作面层。

58. 沥青路面因沥青用量偏少或低气温施工造成的沥青面层松散,应(A)。

A. 将路面上已松动的矿料收集起来,待气温升至15° C 以上时,按0.8 ~ 1.0kg/m2 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 6mm的石屑或粗砂(5~ 8m3/1000m2),用轻型压路机压实

B.采用乳化沥青作封层处理

C.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

D. 涂刷稠度较高的沥青

59. 沥青路面因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而造成的松散,应(C)。

A. 将路面上已松动的矿料收集起来,待气温升至15° C 以上时,按0.8 ~ 1.0kg/m2 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 6mm的石屑或粗砂(5~ 8m3/1000m2),用轻型压路机压实

B.采用乳化沥青作封层处理

C.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

D. 涂刷稠度较高的沥青

60. 沥青路面泛油较重的路段,可先撒( A )粒径的碎石,控制行车碾压。待稳定后, 再撒 3~ 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引导行车碾压。

A.5 ~ 10mm

B.0~ 5mm

C.0 ~ 3mm

D.10~ 15mm

61. 沥青路面面层含油量高,且已形成软层的严重泛油路段,可先撒一层(D)粒径的碎石,用压路

机将其强行压入路面,待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上5~ 10mm粒径的碎石,并引导行车碾压成型。也可将

含油量过高的软层铣刨清除后,重作面层。

A.3-5mm

B.0-5mm

C.0-3mm

D.10-15mm

62. 由于沥青面层与封层之间粘结不好,或初期养护不良引起的脱皮,应(A)。

A. 消除已脱落和已松动的部分,再重新作封层,所作封层的沥青用量及矿料粒径规格应视封层的厚

度而定

B.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结沥青,并重做沥青层

C.清除掉脱落、松动的面层,分析粘结不良的原因, 再作处理

D.罩面

63. 沥青路面表面过于光滑,抗滑性能特别差的路段,应(C)。

A. 用路面铣刨机直接恢复其表面的粗糙度

B.加铺抗滑层

C. 作罩面处理

D.撒集料

64.( B )主要适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修复工作。

A. 罩面

B.封层

C.抗滑层

D.补强

65.( C )主要适用于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修复工作。

A. 罩面

B.封层

C.抗滑层

D.补强

66. 沥青路面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为中、良等级,路面仅有轻度网裂时,罩面层可采用( A )厚的

4

罩面层。

A. 1.0~3.0Cm

B. 3.0~5.0Cm

C. 4.0~5.0Cm

D. 1.0~4.0Cm

67.( B ) 实现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全部再生利用,但是它的再生深度有限,适用范围较窄,一般只推

荐用于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A. 厂拌热再生

B.就地热再生

C.厂拌冷再生

D.就地冷再生

6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有(D)。

A. 强度高

B.稳定性好

C.耐久性好

D.有接缝

69.水泥混凝土路面土按接缝填缝料更换应视其情况每(B)年更换一次。

A. 1-2

B. 1-3

C. 2-3

D.2-4

70.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小于(B) mm的表面裂缝,可采取扩缝灌浆法。

A. 2

B. 3

C. 4

D. 5

71.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大于(B) mm且没有碎裂的裂缝,可采用直接灌浆法。

A. 2

B. 3

C. 4

D. 5

72.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洞修补,对个别坑洞应先将坑洞凿成(B)的直糟壁。

A. 正方形

B.矩形

C.圆形

D.任何形状

73.对坑洞面积较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当深度在(B)Cm以内成片的坑洞,可用沥青混泥土修补。

A. 2

B. 3

C. 4

D. 5

74.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当高度小于(B) mm可用磨平法处治。

A. 8

B. 10

C. 12

D. 14

75.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高差大于10mm的严重错台,可用(B)处治。

A. 磨平法

B.填补法

C.灌浆法

D.凿除法

76.水泥混凝土路面行驶质量评定时,采用行驶质量指数( RQI)进行评定,当 RQI=8 时,行驶质量评定为(B )。

A. 优

B.良

C.中

D.差

77.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更换宜选在(C)两季。

A. 春冬

B.春夏

C.春秋

D.夏秋

78.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沥青混凝土,其厚度一般不低于( B ) Cm。

A. 6

B. 7

C. 8

D. 9

79.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抗滑能力不足的可采用( D )。

a . 大修 B.中修 C.主项工程 D. 罩面

80.在春融期,特别是汛期,应对(B)进行全面检查处治。

A. 路基

B.排水设施

C.路面

D.路肩

81.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宽时,两侧新加宽的水泥混凝土宽度大于 1.0m 或单侧加宽应调整( D )。

A. 宽度

B.厚度

C.横坡

D.路拱

82.水泥混凝土板加宽的纵缝应设置(B)。

A. 传力杆

B.拉杆

C.台阶

D.企口缝

8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承载力不足而需铺筑加铺层,属于( C )范畴。

A. 大修

B.主项

C.改建

D.中修

84.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以(B)Cm为宜。

A. 18

B. 20

C. 22

D. 24

85.桥梁上部结构也称桥跨结构 , 包括( D)和桥面系。

A. 墩

B.台

C.支座

D.承重结构

86.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 梁主要承受( A)。

A. 弯矩

B.剪刀

C.轴向压力

D.偏心压力

87. 按行车道位置可将桥梁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D)。

A. 拱桥

B.上跨桥

C.跨线桥

D.下承式桥

5

88.从满足受力需要上来看,在软土地基上修建(D)最合适。

A. 圆管涵

B.石拱涵

C.盖板函

D.箱涵

89.桥梁养护必须贯彻(C)的方针,加强全面养护。

A . 桥面保持通畅 B.确保交通安全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小修保养为主

90.桥梁养护的中心是(A)。

A . 桥面养护 B.日常养护 C.定期检查 D.保洁

91.桥梁养护的重点是(D)。

A. 支座

B.伸缩缝

C.路桥连接处

D.承重部件

92.桥梁经常检查指的是(D)。

A . 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 B.查清桥梁的破损程度

C. 查清桥梁的抗灾能力

D.检查桥梁设施、上下部结构及附属结构的技术状况

93.桥梁经常检查的频率为(D)。

A . 一年不少于一次 B.半年不少于一次 C.一季度不少于一次 D.一个月不少于一次

94.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之一般评定时依据(B)。

A . 特殊检查资料 B. 定期检查资料 C.应急检查资料 D.专门检查资料

95.对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二类的桥梁,其养护对策为(B)。

A . 正常保养 B.小修 C.中修 D.大修

96.桥梁两端的栏杆涂有立面标记或警示标志的应定期涂刷,一般(C),使油漆颜色保持鲜明。

A . 三年一次 B.二年一次 C.一年一次 D.一个月一次

97.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共分为( C )。

A.3 类

B.4类

C. 5类

D. 6类

98.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对全桥总体技术状况进行等级评定时,下列部件中权重最

大值的是( C )。

A. 翼墙

B.伸缩缝

C.桥墩及基础

D.上部一般承重构件

99. 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当出现坑槽、裂缝等病害时且面积较大,下列处治方法比较适宜的是( C)。

A . 局部修补 B.直接加铺一层新的铺装层

C. 整跨铺装层凿除,重铺新的铺装层

D.灌缝修补

100.支座各部应保持完整、清洁,每(A)至少清扫一次。

A. 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101.对钢支座要进行除锈防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 . 全部涂刷防锈油漆 B.全部除锈,不涂防锈漆

C. 除铰轴和滚动面外,其余部分应除锈涂刷防锈油漆

D.全部除锈,涂刷防锈漆

102.某中桥,其上、下游各(D)的范围内应禁止任何人或单位进行挖砂、采石等危害公路桥梁安

全的活动。

A.50m

B.100m

C.150m

D.200m

103.涵洞经常检查是( B),在洪水、冰雪前后及行洪期间应加强检查。

A.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B.每月至少进行二次

C. 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D.每半年至少进行二次

104.涵洞经常发生泥砂淤积时,比较适宜的处理方法是(D)。

A . 定期清淤 B.加大涵底纵波 C.出水口设沉砂井 D.进水口设沉砂井

105.板式橡胶伸缩装置的橡胶板老化开裂,其处理方式为及时(D)。

A. 修补

B.灌环氧树脂

C.抹面

D.更换

106.对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一类桥的其养护对策是(D)。

A. 大修

B. 中修

C.小修

D.正常保养

107、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宏观路况指标采用PSSI、RQI、SFC和 PCI 四项,其中判断指标为( D)。

A.PSSI

B.RQI

C.SFC

D.PCI

6

108.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后,( A )后即可开放交通。

A. 半小时后

B. 半天后

C.一天后

D.24h小时后

109.沥青路面当出现泛油病害时,最佳养护工艺是(C)。

A. 雾状封层

B. 稀浆封层

C. 微表处

D. 复合封层

110.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的最有效措施(A)。

A. 做好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

B.限制车辆通行

C. 加强路面清扫保洁

D.设置隔离墩

111.水泥砖路面最薄弱环节是( C ),最易引起破坏。

A. 路面边缘

B. 路面面板

C. 接缝

D.最大纵坡处

112.相邻板间出现错台时,有脱空存在的一般是在(B)。

A. 位置较高的板块

B.位置较低的板块

C. 左右板下脱空延伸

D.前后板下脱空延伸

113.公路防洪讯前检查重点是( A )。

A.公路排水系统

B. 路面交通安全设施

C. 路面平整度

D. 公路纵横坡是否符合标准

114.防治桥梁水毁措施可采取( A )。

A.增建各种水流调治构造物

B. 加固桥梁

C. 引导水流

D. 桥面清理

115.特大桥、大全洪水观测主要内容为(A )。

A.桥位处及桥下洪水水位变化情况

B. 桥面有无积水

C. 桥下水流量

D. 桥下水质

116.防治公路塌方应采取( D )。

A.及时调拨抢险设备

B. 加固路基

C. 防止路面水流入路基

D. 设置挡土墙或抗滑桩

117.公路养护质量是指公路工程设施(C )所保持的质量状况和服务水平。

A.施工完成后

B. 施工完成验收后

C. 竣工交付使用后

D. 竣工后

118.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用( A )表示。

A.公路技术状况指数

B. 路面使用性能指数

C.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D.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119.下列 MQI 及各级分项指标中,公路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良的是(B)。

A. ≥90

B.≥ 80、 <90

C. ≥ 70、 <80

D. ≥ 60、 <70

120.某四级公路路面平整度(RQI)用三米直尺人工检测结果如下,评定技术等级为中的是(C)。

A. ≥90

B.≥ 80,< 90

C.≥ 70,< 80

D. <60

12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A)。

A. 五个等级

B. 四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二个等级

122.隧道洞口周围() m范围内,未经隧道养护机构许可,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

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隧道安全的活动。C

A.50

B.80

C.100

D.150

123.公路技术状况分为(B)等级。

A. 优、良、中、差, 4 个

B.优、良、中、次、差, 5 个

C. 优、良、次、差, 4 个

D.好、中、差, 3 个

124.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内容包括(D)四个部分。

A. 路基、路面、沿线设施、标线

B.路面、边坡、边沟、沿线设施

C. 路基、路面、绿化、桥涵

D.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

125.桥梁检查的方法分(C)三种。

A.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雨后检查

B.长期检查、定时检查、特殊检查

C. 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

D.日常检查、特殊检查、雨后检查

126.桥梁特殊检查分为(A)两种。

A. 专门检查、应急检查

B.专门检查、雨后检查

C. 紧急检查、固定检查

D.震后检查、一般检查

7

二、多选题

1.公路养护的目的就是 ( ABCDE ) 。

A.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

B.通过养护维修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C.并有计划地改善公路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

D. 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运输经济效益

E.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

2.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为(BCDE)。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和谐发展

D. 坚持环保节约

E.坚持统筹发展

3.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有(AE )。

A. 边沟

B.暗沟

C.渗沟

D.渗井

E.排水沟

4.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地下排水设施的有(BCD)。

A. 边沟

B.暗沟

C.渗沟

D.渗井

E.排水沟

5.下面各项中,属于边坡坡面防护设施的有(ABCD)。

A. 植物防护

B.圬工防护

C.封面

D.捶面

6.下面各项中,属于直接防护的有(AE)。

A. 植物防护

B.丁坝

C.顺坝

D.导流堤

E.石笼防护

7.下面各项中,属于滑坡的防治方法的是(ABCDE)。

A. 设置排水沟

B.设置截水沟

C.支挡

D.减重

E. 种植

8.下面各项中,属于路基翻浆的防治方法的是(ABCDE )。

A. 铺设隔离层

B.换填土

C.铺设隔温层

D. 设置路肩盲沟

E.改善路面结构层

9. 边坡如果长期受水侵蚀,则应采取(ACD)等措施进行防护。

A. 抛石

B.种草

C.干砌片石护坡

D. 浆砌片石护坡

E.铺草皮

10.对土质不良,容易出现少量坍塌或冲沟的路堤、路堑边坡,一般采用(ABC )等防护方法。

A. 种草

B. 铺草皮

C. 植灌木丛

D.干砌片石护坡

E. 浆砌片石护坡

11.对常年受水淹和受风浪袭击、冲刷严重、堤脚被淘空的路堤,应采用(ABCD )等方法加固。

A. 石笼防护

B.干砌片石加固

C. 浆砌片石护坡

D.钢筋混凝土预制挂板护坡

E.铺草皮

12.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下沉时的加固措施有(ABC)。

A. 锚固法

B.套墙加固法

C. 增建支撑墙加固法

D.用水泥砂浆喷涂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软土地带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的是(ABCDE)。

A. 降低水位

B. 反压护坡道

C.抛石挤淤

D.侧向压缩

E. 挤密法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路基养护工程的中修工程的是(CDE)。

A. 路缘带的修理

B.局部加固路肩

C.整段加固路肩

D. 整段开挖边沟

E.整段开挖截水沟

15.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ABCE )等优点。

A. 表面平整、无接缝、不滲水

B. 行车舒适、噪声小

C.耐磨、振动小

D. 抗弯拉强度高,稳定性好

E.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

16.沥青路面小修保养内容包括(ABCD )等。

A. 清扫路面、排除路面积水

B.拦水带的刷白、修理

C. 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

D.修补路面病害

E.沥青路面整段罩面、封面

17.沥青路面改建工程包括(BCD )等。

A. 路面翻修

B. 加宽

C. 提高路面等级

D.局部改线

E. 整段更换路缘石

18.沥青路面小修保养内容包括(ABE)等。

A. 清扫路面、排除路面积水

B.拦水带的刷白、修理

C. 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

D.修补路面病害

E.沥青路面整段罩面、封面

8

19. 沥青路面路况调查包括(ABCD )。

A. 路面破损状况

B. 路面结构强度

C. 路面平整度

D. 路面抗滑能力

E. 交通量调查

20.( ADE )属于沥青路面裂缝类破损。

A. 龟裂

B.断裂板

C.角隅断裂

D.纵裂

E.横裂

21.( ACDE )属于沥青路面松散类破损。

A. 坑槽

B.磨损露骨

C. 麻面

D.啃边

E.脱皮

22.( CDE )属于沥青路面变形类破损。

A. 纵缝张开

B.坑洞

C. 沉陷

D.拥包

E.波浪

23.( ADE )属于沥青路面其他类破损。

A. 泛油

B.搓板

C.唧泥

D. 磨光

E.翻浆

24. 沥青路面使用品质评价指标有(BCDE )。

A.DR

B.RQI

C.PCI

D.SSI

E.SFC和BPN

25.春季沥青路面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BC ) 。

A.秋末冬初低温施工路段,随着温度的上升,容易出现泛油

B.春融季节路面出现网裂后,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发展为坑槽

C.施工质量差的路面,在气温回升时容易变软,矿料经碾压产生松动,油层不稳定,容易出现油

包、波浪等

D.强度不够的路肩受雨水侵蚀或积水影响,在行车碾压下,易产生啃边

E.基层含水量较大、强度不够,或地基受水泡发软的路段,路面稳定性受到影响,在行车碾压下

易出现网裂

26.夏季沥青路面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ABC ) 。

A.新铺的沥青路面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出现泛油

B.基层含水量较大或质量差的路段,在行车作用下容易造成路面发软产生车辙

C.沥青用量过多,矿料过细或沥青勃度差的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拥包、波浪、发软等病害

D.强度不够的路肩受雨水侵蚀或积水影响,在行车碾压下,易产生啃边

E. 基层含水量较大、强度不够,或地基受水泡发软的路段,路面稳定性受到影响,在行车碾压下易出现网裂

27. 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AB)进行处治:

A. 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再匀撒一层 2~ 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压人路面

B.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C. 用改性沥青薄层罩面

D.单层沥青表面处治

E.不用处理

28. 沥青路面因沥青性能不好、路面龄期较长或油层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包括网裂),如基层强度尚好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ABCD)维修方法:

A.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封层厚度宜为3~6mm

B.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C. 用改性沥青薄层罩面

D.单层沥青表面处治

E.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29. 沥青路面仅有轻微波浪或搓板,可采用(ABC)处治:

A. 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成45°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B. 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均匀地撒上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

C.将凸起部分铣刨削平

D. 顺行车方向将凸出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路面约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均匀地撒一层

粒径不大于10mm的矿料,然后扫匀、找平并压实

E.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新铺筑。

30.沥青路面处治泛油正确注意事项为(ACDE )。

A.处治时间应选择在泛油路段已出现全面泛油的高温季节

B.撒料应顺行车方向撒,先细后粗;做到多撒、薄撒、匀撒、无堆积、无空白

C.禁止使用含有粉粒的细料

D.采用压路机或引导行车碾压,使所撒石料均匀压人路面

9

E.在行车碾压过程中,应及时将飞散的粒料扫回,待泛油稳定后,将多余浮动的石料清扫并回收。

31.造成路基不均匀变形的原因有(ABCD )。

A. 不均匀沉陷

B.不均匀压实

C.不均匀冻胀

D.膨胀量

32. 横向接缝是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共有(ABC )。

A. 缩缝

B.胀缝

C.施工缝

D.沉降缝

33.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大于 12mm的,可用( BC )填补处治。

A. 沥青混凝土

B.沥青砂

C.水泥混凝土

D.水泥砂浆

3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较大损坏,可根据路面检查评定结果确定的养护对策,安排( ABC ),进行维修和整治。

A. 大修

B.中修

C.主项工程

D.改建

35.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损坏主要有(AD)等。

A. 露骨

B. 错台

C.断裂

D. 坑洞

36.水泥混凝土路面拱起病害的轻重程度可分为(ABC)几个等级。

A. 轻微

B.中等

C.严重

D.特别严重

37.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除在(ABC )外不配置钢筋。

A. 接缝区

B.边缘C角隅 D.中间

38.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保证其表面(BCD )。

A. 平滑

B.平整

C.耐磨

D.抗滑

39.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评定的指标通常有(ABCD)。

A. 破损

B.平整度

C.强度

D.抗滑

40.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与基层之间出现空隙时,可采用(ABCD)。

A. 沥青灌注法

B.水泥灌浆法

C. 水泥粉煤灰灌浆

D.水泥砂浆灌浆

41.采用灌浆法处治裂缝主要有(ABC)。

A. 压注灌浆

B.扩缝灌浆

C.直接灌浆

D.顶升灌浆

42.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之间加铺时,新旧路面之间应设隔离层,一般用(ACD )等。

A. 沥青混凝土

B.砂浆

C.土工布

D.油毡

43.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原因主要有(ABCD )等。

A. 混凝土选用配合比不正确

B.施工工艺不当

C.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养生不好

D.接缝填缝料失效

44.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和主要材料必须具有(ABC)等。

A. 足够的强度

B.足够的耐久性

C.足够的稳定性

D.足够的塑性

45.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调查包括(AC)

A. 表面摩阻系数

B.路面状况指数

C.构造深度

D.断板率

46.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评定指标有(BD)。

A. 表面摩阻系数

B.路面状况指数

C.构造深度

D.断板率

47.断板率是根据( AC )不同,采用不同系统进行修正后计算得出。

A. 断裂种类

B.裂缝长度

C.严重程度

D.裂缝宽度

48.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常用的常温或填缝料有(CD)。

A. 聚氯乙稀胶泥

B.沥青橡胶类

C.聚氨脂类

D.聚氨脂沥青

49.下列 ( ABD ) 属于桥面排水设施。

A .桥面纵坡 B.桥面横坡 C.锥形护坡 D.泄水管 E.标志牌

50.涵洞是由 ( AE ) 组成的排水构造物。

A. 洞身建筑

B.排水沟

C. 截水沟

D.边沟

E.洞口建筑

51.桥梁检查分为( ABC )。

A. 经常检查

B.定期检查

C.特殊检查

D. 专门检查

E.应急检查

52. 下列桥梁技术状况检查内容属于经常检查的是(ABC)。

10

A. 查桥面铺装是否平整

B.查排水设施是否良好

C. 查交通标志是否完好

D.查桥梁结构承载能力

E.查桥梁结构的防灾能力

53.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ABCDE)。

A.一类

B.二类

C. 三类

D.四类

E.五类

54.涵洞检查分为( DE )。

A .特殊检查 B.专门检查 C.承载力检查 D. 经常检查 E.定期检查

55. 涵洞的日常养护工作大体可分为(ACDE)等部分。

A. 保洁

B. 更换承重构建

C. 清淤

D. 堵漏

E.结构损伤的修补

三、问答题

1、桥梁定期检查的内容?

答: (1) 现场校核桥梁基本数据。

(2)当场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 , 记录各部件缺损状况并做出技术状况评分。

(3)实地判断缺损原因,确定维修范围及方式。

(4)对难以判断损坏原因和程度的部件,提出特殊检查(专门检查)的要求。

(5)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运行的危桥,提出限制交通或改建的建议。

(6)根据桥梁的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查时间。

2、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保养内容?

答: (l)填缝料凸出板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出3mm,其他等级公路超过5mm时应铲平。

(2)填缝料外溢流淌到接缝两侧面板,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路容时应予清除。

(3)杂物嵌入接缝时应予清除,若杂物系小石块及其他坚硬物时,应及时剔除。

3、沥青路面日常保养和小修的内容是什么?

答: (l)日常保养的内容有:

1)清扫路面泥土、杂物;

2)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

3)拦水带(路缘石)的刷白、修理;

4)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

(2)小修的内容有:修补路面的泛油、拥包、轻微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

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4、沥青路面面层坑槽的维修内容?

答: (l)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

(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

(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

(4)填入沥青混合料(在潮湿或低温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并整平。

(5)用小型压实机具或铁制手夯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夯)实。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如果

坑槽较深( 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

(6)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

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

5、桥面铺装的养护与维修内容?

答: (1) 桥面应经常清扫,排除积水,清除泥土、杂物、冰棱和积雪,保持桥面平整、清洁。

(2)沥青混合料桥面出现泛油、拥包、裂缝、波浪、坑槽、车辙等病害时,应及时处治。当损坏面

积较小时,可局部修补;损坏面积较大时,可将整跨铺装层凿除,重铺新的铺装层。一般不应在原桥面

上直接加铺,以免增加桥梁恒载。

(3)水泥混凝土桥面出现断缝、拱胀、错台、起皮、露骨等病害时,应及时处理。损坏面积较大时,

应将原铺装整块或整跨凿除,重铺新的铺装层。

11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

药学三基考试试题2011年7月 科室姓名分数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不良反应不包括()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2.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3.下列哪种给药方式可避免首关效应()A.口服 B.静脉注射 C.舌下含服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4.下列哪种不属于常用的局麻药()A.利多卡因 B.可卡因 C.普鲁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5.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中主要的氧化酶是()A.黄嘌呤氧化酶 B.醛氧化酶 C.醇脱氢酶 D.P—450酶 E.假性胆碱酪酶 6.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7.有关地高辛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口服时肠道吸收较完全 B.同服广谱抗生素可减少其吸收 C.血浆蛋白结合率约25% D.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 E.肝肠循环少 8.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氯丙嗪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安定 E.丙戊酸钠 9.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 B.催眠 C.镇痛 D.抗惊 E.抗癫 10.乙酰水杨酸小剂量服用可防止脑血栓形成,是因为它有哪项作用()A.使PG合成酶失活并减少TXA2的生成 B.稳定溶酶体膜 C.解热作用 D.抗炎作用 E.水杨酸反应 11.硝酸甘油最常用于心绞痛的急性发作,因它首先而且主要产生下列哪项作用()A.降低心室容积 B.降低室壁张力 C.扩张静脉 D.扩张小动脉 E.降低耗氧量 12.下列哪类激素主要用于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初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6年初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带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47.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2013年计划成本和1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及材料单位成本如下表所示:本月生产B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的标准价格为0.5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1)根据上述资料,关于A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是()元。 A.75 B.65 C.55 D.50 (2)根据上述资料,关于A产品,材料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是()元。 A.-75 B.-105 C.105 D.75 (3)根据上述资料,关于B产品,计算的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元。 A.50 B.-50 C.55 D.-55 (4)根据上述资料,关于B产品,计算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元。 A.-125 B.125 C.120 D.-120 (5)根据上述资料,关于B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元。 A.175 B.125 C.50 D.75 48.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13年9月,甲企业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或事项: (1)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7200元。该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2)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上月已预收到货款200000元,购货方在本期补足了余款。(假定不考虑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 (3)建造一条生产线领用生产用库存原材料10000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生产线为生产经营动产。 (4)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一批原材料霉烂变质,账面价值4000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税额为680元。 (5)用银行存款60000元缴纳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6)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具有融资性质,实际应支付的价款为30000元,购买价款的现值为25000元,假定不考虑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1)和(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料(1)购入原材料相关的增值税应单独确认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资料(1)由于货款尚未支付,因此应通过“在途物资”核算 C.资料(2)本期应确认收入200000元 D.资料(2)未收到账款应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2)根据资料(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领用原材料应结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B.领用原材料应结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C.原材料相关的进项税应当转出计入在建工程

药学三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学三基试题 临床药学(西医)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是(D)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强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C )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D )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氯霉素 4.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仅用于尿路感染,其作用弱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环丙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应用乙醚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D )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但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6.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C ) A甲痒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7.下列哪种药物较适用于癫癎持续状态(E) A巴比妥 B阿米妥 C苯妥英钠 D三聚乙醛 E安定(地西泮)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 安定是具有很强的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是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首选药. 8.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长期应用抗癫癎苯妥英钠,易发生的副作用是(B ) A嗜睡 B齿龈增生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9.肾上腺素是受体激动剂(A ) Aα/βBα1CβDβ2 E.H 10.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是 (D ) A扩张冠状动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1.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是 (C )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2.钙拮抗药的基本作用为 (D )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是钙与蛋白结合而降低其作用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13.阿糖胞苷的作用原理是 ( D) A分解癌细胞所需要的门冬酰胺 B拮抗叶酸 C直接抑制DNA D抑制DNA多聚酶 E作用于RNA 14.乳浊液(a).胶体溶液(b),真溶液(c),混悬液(d)这4种分 系统按其分散度的大小,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B ) A.a〉b〉c〉d B.c〉b〉a〉d C.d〉a〉b〉c D.c〉b〉d〉a E.b〉d〉a〉c 15.不耐高温药品应选用何种最佳灭菌方法 (E ) A热压灭菌方法 B干热灭菌法 C流通蒸气灭军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菌法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库 总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灭苍蝇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常用于浸泡的消毒液为: A 3%来苏尔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何者不属于需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肺炭疽 E 伤寒 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 轻型病人增加 B 显性感染减少 C 带菌状态减少 D 潜在性感染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5、传染过程中,一般哪种情况较多: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6、感染后的结局以下何种最常见: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管理病人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消灭苍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病原体 B 传染性 C 地方性、季节性 D 免疫性 E 易感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地方性、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E 有易感性 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导措施是: A 治疗病人 B 检出带菌者 C 隔离接触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0、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二大类二十五种 B 二大类十八种 C 三大类二十五种 D 三大类二十四种 E 三大类三十五种 11、提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 IgA B IgM C IgG D Ig E E IgD 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关键措施是: A 个人防护 B 预防接种 C 药物预防 D 改善营养 E 增强体质 12、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被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 D 显性感染 E 潜在性感染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环境 D 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外周环境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 13、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伤寒 B 菌痢C霍乱 D 病毒性肝炎 E 艾滋病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3.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HBeIgG(+),抗-HBcIgM(+)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4.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 抗-HBcIgG(+) HBVDNA(-)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aa6072620.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 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初级会计职称呢?还是正在期待年假的来临,掐着手指算日子呢?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结转售出材料的成本 B.采购原材料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C.管理原因导致的原材料盘亏 D.自然灾害导致的原材料损失 [正确答案]D [解析] 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B计入原材料成本,选项C计入管理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下列各项中,不影响成本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B.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 C.被投资单位收到现金捐赠 D.被投资单位发放股票股利 [正确答案]ABCD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 [解析]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资本公积变动、收到现金捐赠、发放股票股利,投资企业均不需要做出账务处理,不影响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答题正确的的1分,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原材料已入库,单据已到,计划成本可以不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计入原材料。( ) [正确答案]× [解析] 通过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材料的实际成本通过材料采购核算,计划成本通过原材料核算。 四、不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资料1】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该公司发生的与投资有关的交易和事项如下: (1)1月1日,甲公司委托证券公司购入乙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债券于2011年7月5日发行,面值为45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债券每半年计息一次。取得该债券支付价款为459万元(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9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万元。 (2)1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9万元。 (3)3月10日,甲公司委托证券公司购入丙公司股票10万股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15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药剂学考试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药物转运加快 2、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A.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抑制排泄 C.减慢了吸收 D.延缓分解 E.加进了增效剂 3、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氯唑西林 E.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协助松弛骨骼肌 B.防止休克 C.解除胃肠道痉挛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A.甲氧氟烷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γ-羟基丁酸 E.普鲁卡因 8、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A.司可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 C.乙琥胺 D.阿普唑仑 E.地西泮 9、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是( ) A.嗜睡 B.软骨病 C.心动过速 D.过敏 E.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αβ B.α C.β D.M E.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硝酸甘油 C.利尿酸 D.酚苄明 E.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扩张冠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利血平 B.甲基多巴 C.胍乙啶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6072620.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模拟试卷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第四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分,共3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2月31日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当日投入使用。该设备价款为3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2017年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下列各项中,应该通过应收票据核算的有() A.企业购买商品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 B.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 C.企业购买材料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 D.企业销售材料收到的银行汇票 、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委托B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支付加工费4万元、增值税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3月14日购入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530万元,增值税税额万元。取得运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运费6万元,增值税税额万元,发生保险费万元,运输过程中的仓储费万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以上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则该批原材料入账成本为()万元。 甲公司2017年2月1日库存商品账面余额5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200万元。当月外购库存商品2000万元,月末结存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6900万元,则月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6.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商场2017年9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10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500万元,10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35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万元。该商场10月末结存存货成本为()万元。 7、对于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企业发出该包装物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 应计入()。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8.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6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12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9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8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该企业2016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年3月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至2017年12月3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

药剂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考试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分): 1、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 A ?药物作用增强 B ?药物代谢加快 C ?药物排泄加快 D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 ?药物转运加快 2、 普鲁卡因青霉素之所以能长效,是因为( ) A ?改变了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B ?抑制排泄 C ?减慢了吸收 D .延缓分解 E ?加进了增效剂 3、 治疗耐青霉素G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首选( ) A ?苯唑西林 B ?氨苄西林 C ?羧苄西林 D ?氯唑西林 E ?红霉素 4、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两性霉素B C ?氨苄西林 D ?四环素 E ?多西环素 5、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B ?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 ?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 D .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 G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中引入了 6、应用吸入麻醉前给予阿托品,其目的是( A ?协助松弛骨骼肌 B ?防止休克 C ?解除胃肠道痉挛 D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 ?镇静作用 7、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 A ?甲氧氟烷 8-甲氧基和氮双氧环结构 )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 E Y羟基丁酸普鲁卡因 8、 下列哪一药物较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A . 司可巴比妥 B . 异戊巴比妥 C . 乙琥胺 D . 阿普唑仑 E . 地西泮 9、 儿童病人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易发生的副作用A . 嗜睡 B . 软骨病 C . 心动过速 D . 过敏 E . 记忆力减退 10、肾上腺素是什么受体激动剂() A .a3 B .a C .3 D .M E . H 11、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是() A .酚妥拉明 B .硝酸甘油 C .利尿酸 D .酚苄明 E . 利血平 12、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是() A .扩张冠脉 B .降压 C .消除恐惧感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 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1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A .利血平 B .甲基多巴 C .胍乙啶 D .氢氯噻嗪 E .可乐定 14、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 .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 .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 .组织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 .组织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 . 加强钙的吸收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2019年药学医院三基考试试题

2019年**医院药学三基考试 部门: ----------------- 姓名: --------------------- 成绩: ------------------- 一、单选题(25×2=50分) 1、药物的首过效应是( ) A、药物于血浆蛋白结合 B、肝脏对药物的转化 C、口服药物后对胃的刺激 D、肌注药物后对组织的刺激 E、皮肤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作用 2、对革兰阴性菌无效,对厌氧菌有较好疗效( )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吉他霉素 D、万古霉素 E、四环素 3、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可被下列哪种药物拮抗( )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E、VitE 4、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5、有关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目前主要认为是()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 C、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D、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 6、钙拮抗剂的基本作用是() A、阻断钙的吸收,增加排泄 B、使钙与蛋白质结合而降低其作用 C、阻止钙离子自细胞内外流 D、阻止钙离子从体液向细胞内转移 E、加强钙的吸收 7、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8、下列关于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的优点,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 B、毒性低 C、利于吸收 D、增强抗菌作用 9、对于青霉素所致素发型过敏反应,宜立即选用() A、肾上腺素 B、苯巴比妥 C、糖皮质激素 D、苯海拉明 10、下列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传染病学试题库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总论库: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绝”,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A灭蝇B管理粪便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浸泡常用的消毒剂是 A 3%来苏消毒剂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e高锰酸钾溶液3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应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鼠疫B霍乱C艾滋病D肺炭疽E伤寒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轻症患者增加B显性感染,减少C携带者状态,减少D潜在感染,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5,感染期间,哪种更常见一般: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6,这是感染后最常见的结局: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管理病人b管理排泄物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消灭苍蝇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病原体b传染性c地方性、季节性d免疫性e易感性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具有病原体b具有传染性c具有地方性、季节性d具有免疫力e 具有易感性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 A治疗,病人b检测带菌者,c隔离接触者,d切断传播途径,e接种疫苗,10,

我国规定的传染病有: A,两大类,二十五种,b,两大类,十八种,c,三大类,二十五种,d,三大类,二十四种,e,三大类11、 表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igabigm c iggd ige igd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关键措施是: A个人防护b预防性接种c药物预防d改善营养e增强体质12、 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未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但是,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 被称为: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病原体携带者d显性感染e潜在感染12,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数量、毒力、入侵途径c 病原体、人体及其环境d传染源、易感人群及周围环境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13、 属于强制管理的下列传染病有:伤寒 A、乙型细菌性痢疾、丙型霍乱、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艾滋病A、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丁型肝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戊型肝炎、高传染性乙型肝炎63。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HBsAg (+)、hbigg (+)、抗-HBcIgM(+)表明该患者:a .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非复制型乙型肝炎疫苗注射e .高传染性 64。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抗-HBcIgG(+) HBVDNA(-)

传染病学试题附答案

传染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