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与急性左心衰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目的:对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

方法:对80例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三级以上的老年患者,不仅要给予药物治疗也要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后2-4小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的各项指标。

结果:8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中有90%的人成功救治。

结论: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而且在治疗中伴随着严密周全的护理,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左心衰竭;机械通气;临床护理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病症,这种病情的进展速度很快,如果老年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现对机械通气抢救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三级以上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心功能三级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范围在61-86岁,平均年龄是(68.4±4.7)岁。

80例患者中,原发疾病:有32例为高血压心脏病,24例广泛性心肌梗死,21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性心脏病。

应剔除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液系统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语言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患者及家属都要签署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全部患者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治疗。

模式选择容量控制或复制模式,每隔一小时调整一次呼吸未正压(PEEP)和呼吸机参数,待病情好转后,逐步脱机,最后撤机。

1.3监测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的改善情况[1],测定血气分析中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单向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认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左心衰的机械通气策略

急性左心衰的机械通气策略
状 态 变 成 了胸 内正 压 状 态 。 内压 的增 加 , 方 面 胸 一
(a i ei sok C ) cr o n c ,S 为主要表现 。 d g ch 其病理生理特
征 主要 表 现 为 心 脏 收 缩 力 突 然严 重 减 弱 ,或 左 心 室瓣 膜 急 性 反 流 , 排 血 量 急 剧 减少 , 心 室 舒 张 心 左 末压 迅 速 升 高 , 脉 回流 不 畅 , 静 脉 压 力 迅 速 升 静 肺 高 ,肺 毛 细 血 管压 随之 升 高使 得 血 管 内液 体 迅 速 渗入 到 肺 间 质 和肺 泡 内形 成 急 性 肺 水 肿 。随 着 病 情 持 续 进 展 , 压 逐 步下 降 . 血 病情 进 入 c s阶段 . 此 时患 者 出 现循 环 灌 注 不 良 , 织 细胞 缺 血 缺 氧 。 组 而 兼有肺水肿 和 C S时情 况 最 为 严 重 。 急 性 左 心 衰 时, 由于肺 毛 细血 管 静 水 压 升 高 。 间 质 和肺 泡 出 肺
21 提高氧合 指数 , . 改善气体交换 机械通气 的基本 目的是维持通气量 、改善换
气 功 能 、纠 正缺 氧 和 二 氧 化 碳 潴 留 以及 减 少 氧 耗 等 。其 基本 原 理 : 压 通 气 时 , 性 肺 水 肿 导 致 的 正 急
Hale Waihona Puke 31 进行机械通气 的时机 . 旦患者确诊急性左心衰 ,如果病情进入 急 性 左 心 衰 的 K lp Ⅱ级 及 以上 的 状 态 。就 要 根 据 ii l

肺泡塌 陷区域得到复张 , 从而减少分流 、 改善肺顺
应性 和减 少 呼 吸 肌 做 功 ,最 终减 少 心脏 前 负荷 和
血气分析 和临床表现确定充分氧疗的方案 :如果 呼 吸肌 疲 劳 不 能解 除 、 吸窘 迫 不 能 缓 解 、 呼 出现 顽 固低氧血症 、 高碳酸血症和严重的酸 中毒 , 就要考 虑机械通气 的干预治疗[2 1] -。 32 必须立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的时机 . 合并有 肺水肿 的 s T段 抬高性 急性 心肌梗 死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的相 关研究 进行 综述 。 N P V治 疗 A HF的机 制 IP L 当患者 患有 急性 心肌梗 死 、 风湿性 心脏 病 、 尖 二


泡 内的液 体移 位到 间质 腔 , 而 缩短 氧 交 换 的 弥散 从 距 离 ;⑤ 加 压 气流 可使 气道 内泡 沫破 碎 , 利 于气 有 体交 换 。纠正 低 氧 血 症 有 利 于 重要 脏 器 组 织 的 摄 氧和 纠正血 流动 力学 的障碍 。 NP V能够 降低 气 管 插 管 的风 险 , IP 明显 的提 高 氧和, 降低 呼 吸功 , 加心 输 出量 l。 增 1 。相 比之 下 , 气 管插管 ( noaha iu ao , T) edt celn btn E I 由于其 存在 r t i 定 的并 发 征 , 肺 部 感染 、 如 支气 管 胸 膜 瘘 等 , 患 对 者 存在一 定 的危 险性 , N P V适 用范 围更 广 _ 故 IP 1 。
i a ut e the r a l r n c e lf a tf iu e
吴 海 蓉
【 关键词 】 无创机械通气 ; 肺 ; 心力衰竭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R 6 5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急 性 左 心 衰 竭 ( ct l that a ue L ) aue e er fi r ,A HF f l
疗效 有 限 , 部分 患者 出现严 重 呼吸循 环衰 竭 , 情危 病 重 , 救不 及 时常可 危及生命 。既往 出现 A H 抢 L F时 , 常 等到药 物治疗 效 果 欠佳 , 情 加 重 时 才使 用 机 械 病

效 不佳 , 单纯 氧疗 及药 物治疗 效果 也不 满意 , 因而 及 早 提供 有效 的机械 通气 治疗 至关 重要 。临床 研究 表 明机械 通气 ( ehncl etao ) 不但患 者 的氧 m cai nitn 后 a v li 合 和通 气功 能有显 著 的恢 复 , 且 血 流动 力 学 也 趋 而 稳定 。适 时使用 机械 通气 呼 吸支 持治 疗可及 时 纠正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病人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病人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病人中的应用急性左心衰是指各种诱发因素引起左心泵血功能急速下降或左心负荷突然加重,使肺循环压力急剧升高而出现以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

有研究表明,老年急性左心衰对治疗反应差,病死率高,且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1]。

我们对64例老年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老年左心衰病人64例,其中男37人,女27人,年龄60-90岁,平均76岁。

其中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

入选标准: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心功能为Ⅳ级;血气分析提示Ⅰ型或Ⅱ型呼衰。

排除标准:肿瘤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吸入性肺炎。

2治疗方法2.1急性左心衰确诊后,经控制液体入量,并与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且动脉血气分析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或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模式选择S-T模式,呼吸频率在6-20次/分,呼气末压(EPAP)4-10cmH2O,吸气末压(IPAP)10-20cmH2O,吸呼比1:1.5-2.5。

对于烦躁患者给予咪唑安定以轻度镇静。

2.2观察治疗前和机械通气6小时以下指标变化:2.2.1呼吸困难,紫绀,肺内罗音,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每小时尿量2.2.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2.3病情好转判断标准:2.3.1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尿量》50ml/h。

2.3.2双肺湿罗音消失。

2.3.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恢复正常。

2.4治疗结果:16例患者症状虽有改善,机械通气治疗24小时后死亡,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12例,心源性休克4例,死亡率为25%,病情好转率75%。

3讨论3.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其中大部分患者经过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可迅速缓解。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意义及方法。

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罩无创通气及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通过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心率的变化,抢救成功率来评估效果。

结果患者在机械通气2 h、6 h、后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动脉血气、心率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抢救成功率为97.2%。

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和适宜的PEEP的通气策略可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肺水肿的情况,快速纠正缺氧及酸中毒,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PEEP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常因急性肺水肿而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继而危及生命。

抢救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及合适的通气策略可快速纠正肺水肿,改善缺氧,极大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竭36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5~82岁。

病因:冠心病23例,高血压急症8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心肌炎1例,风心病1例。

1.2 通气策略36例患者中应用无创面罩正压通气(S/T)28例,PEEP 6~9cmH2O,平均8 cmH2O。

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8例,(PCV)SIMV+PSV+PEEP,PEEP 8~12 cmH2O,平均10cmH2O。

1.3 无创、有创通气的选择无创通气:①神志清楚;②患者合作;③无颌面部畸形;④无上消化道出血或呕吐;⑤自主呼吸尚可,具备一定咳痰能力。

有创通气:①意识不清、不能合作或较烦躁;②上消化道出血或呕吐;③气道分泌物较多、咳痰乏力;④心脏性猝死复苏后氧合不能维持;⑤无创通气2 h内病情不稳定或症状改善不显著。

1.4 疗效评定标准[1-2]显效: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剧烈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哮鸣音和湿罗音均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前言左心衰竭(Left heart failure, LHF)是指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足,血液被迫滞留在肺循环中,引起肺水肿和缺氧等症状。

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IV)是一种通过面罩、鼻罩等呼吸接口将气道正压送入呼吸系统,提高气道压力,以改善呼吸道阻力,缓解呼吸道痉挛和氧合不足的方法。

在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护理体会患者观察1.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避免堵塞导致呼吸道阻力增大;3.观察患者精神状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1.选择合适的呼吸面罩或鼻罩,确保良好的密封性和舒适性;2.确认呼吸机的气道正压和呼气末正压的设定值,根据患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3.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4.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面罩或鼻罩的密封性,确保有效送气和排气;5.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确保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充分;体位翻身1.翻身前应将气道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堵塞导致呼吸道阻力增大;2.当患者需要进行体位翻身时,应先调整好无创机械通气的面罩或鼻罩,确保无创机械通气的正常运行;3.翻身时要避免面罩或鼻罩的脱落和扭曲,避免气道压力发生波动;4.如果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和不适感,应立即停止翻身,调整无创机械通气的压力和氧浓度,及时进行纠正;注意事项1.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知识,护士必须熟练掌握;2.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需定期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3.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面罩或鼻罩的位置不当,造成呼吸阻力增加或氧合不足;4.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心脏容量负荷过重与心肌功能不全等症状。

针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旨在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呼吸窘迫及循环系统的负担,前提是要合理有效地通气,保证全身足够的氧供。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cPAP)是一种体外呼吸辅助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病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

本文探讨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一、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气促、胸痛、水肿等,此外还有心肌梗死、肺栓塞、肺炎等病因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病情常常迅速恶化并危及生命。

应积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在院前急救中应重视通气支持以缓解病情。

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原理与作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cPAP)是一种体外呼吸辅助技术,通过给予患者正压气体,促进气体流通,减少呼吸道阻力,改善通气,减轻肺水肿和呼吸性酸中毒。

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有效改善氧合作用,增加肺泡通气率。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常呈现呼吸窘迫,缺氧等症状。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可以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来缓解这些症状,以改善呼吸功能,保证患者全身足够的氧供。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频率、潮气量等特点,适时调整正压气体的压力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并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本文通过对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进行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结果显示通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治疗后,患者的呼吸状况明显改善,呼吸频率下降,氧饱和度提高,同时肺部水肿、胸腔积液等症状得到缓解。

治疗1小时后,20例患者中12例成功呼吸有力,氧饱和度达到正常值,8例患者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严重副作用。

五、总结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手段,通过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减轻病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

机械通气与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与急性左心衰

2020/6/29
12
机械通气
• 正压通气时使胸内压在呼吸 相时也不能恢复至大气压,胸 腔内压力大于0,右房压增高导 致静脉回流阻力增大,使回心 血量在整个呼吸周期均减少, 右室前负荷和心输出量也相应 减少。
2020/6/29
13
机械通气
后负荷的降低
2020/6/29
14
机械通气
• 左心室的后负荷取决于左心室 的跨壁压,即左心室内压力与心室 周围压力之差,可以用下述公式表 达。
机械通气与急性左心衰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孙建利
2020/6/29
概念
•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心功能 不全的简称,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 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 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 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 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2020/6/29
2
机械通气


肺水肿
引起低氧血症的罪魁祸首
2020/6/29
3
机械通气
临 床表现
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 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 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 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 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2020/6/29
4
机械通气
治 疗方式
• 轻症患者往往药物可以奏效。
2020/6/29
16
机械通气
• 正压通气时,如果体动脉压保持 不变100mmHg,假设胸内压为 15mmHg,那样LV Ptm=100-(+ 15)=85mmHg,所以胸内压的增高 使左心室的后负荷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模式的选择
VCV:容量控制通气 PCV:压力控制通气 SIMV+PEE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 PSV+PEEP: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
SIMV模式
SIMV是指在给予指定的基础呼吸频率的 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通气的同时,允许 有自主呼吸的通气模式。 (万能模式)
SIMV模式的优点
临床表现
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 痰,强迫坐位、大汗、两肺底可听及水 泡音等,病情危急,出现呼吸衰竭,可 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发病机制
肺循环淤血和肺水肿使肺组织顺应性降 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影响气体交换, 迅速出现呼吸衰竭,继而出现严重低氧 血症,处理不及时,导致全身脏器不可 逆的缺氧代谢性损害。
机械通气(SIMV+PEEP)和吗 啡联合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
信丰县人民医院ICU 甘光平
概念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的简称, 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 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 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 床综合征。
结果
肺水肿
引起低氧血症的罪魁祸首
①避免或减少镇静剂或肌松剂的应用。 ②减少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 ③预防呼吸肌萎缩。 ④加速撤机过程。 ⑤减少对循环功能的干扰和气压伤的发
生率。
何为PEEP?
PEEP:呼气末正压,可增加功能残气量, 使肺泡在呼气末不易陷闭,提高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促进肺间质及肺泡水 肿的消退,从而改善肺的顺应性和肺泡 通气。PEEP一般为3~10cmH2O。
治疗方式
轻症患者往往药物可以凑效。
强心 利尿 扩血管
重症患者往往要采取机械通气+药物联合治疗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通气方式的选择
无创通气:适于病情较轻,神志清楚,能配合 无创呼吸机患者。
有创通气:适于病情危重,严重呼吸衰竭,低 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昏迷患者。
1)气管插管+呼吸机 2)气管切开+呼吸机
只要掌握以上操作技能,严格按诊疗常 规进行治疗,不但不存在风险,相反还 能为医院其他科室规避医疗风险,为医 院增加创收。
急性左心衰合并尿毒症
总结
机械通气(SIMV+PEEP)联合吗啡是重症 急性左心衰竭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明显增加临床重症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 率。
⑤呼吸肌减少做功; ⑥缓解肾上腺素刺激; ⑦有利于配合镇静剂、肌松剂的使
用。
吗啡的重要性
吗啡:一种中枢抑制药物,能有效地消除 患者紧张情绪,减少躁动,扩张周围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和呼吸困难,常作为心衰患 者镇静治疗的首选。在缓解疼痛、改善心 源性肺水肿方面效果显著。
吗啡的副作用
副作用:呼吸抑制,降低血压(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
实施方案
1.快速成功进行气管插管术。 2.正确使用呼吸机(依病人实际情况,选
择呼吸机模式,调整呼吸机参数,达到 最佳状态)。 3.严格按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循环衰 竭诊疗常规进行。 4.密切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技术人员要求
已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执业医师,并具 备以下能力。 1.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2.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3.熟练掌握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 治; 4.熟练系统认识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
设备要求
呼吸机(有创及无创) 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仪 气管插管导管 电子喉镜
ICU现状
现在我科具有重症医学专业资质人员有3 名,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 用,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治,血流动力学 的监测。
进口呼吸机8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 电子喉镜2把。
已能满足该项目的开展需求
风险评估
所以,在普通病房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急 性左心衰竭时,吗啡使用较谨慎,较少, 尤其是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基本不 用。
机械通气(SIMV+PEEP)+吗 啡
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则无需 顾及吗啡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其在减轻 或消除患者焦虑和烦躁,减少自身呼吸 肌做功,降低机体氧耗方面有着独特和 快速的作用,也可与小剂量冬眠合剂、 安定等镇静药交替使用,使患者维持持 续的安静状态,更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
使用PEEP的机制与好处
①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②胸腔内正压使肺血流量减少,中心血
容量部分转入周围静脉系统,左心室舒 张末容量得以下降,心力衰竭症状可得 以部分改善; ③呼气末正压促进肺泡内渗出液重吸收, 也促进肺水肿消退,肺顺应性增加,通 气得到改善;使用PEFra bibliotekP的机制与好处
④肺泡内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 肺泡萎陷纠正,通气/血流比值改善,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