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之化验员安全培训试题.docx

《安全教育》之化验员安全培训试题.docx
《安全教育》之化验员安全培训试题.docx

化验员安全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注意选择题里有单选择和多选择答案)

1.化验室(或实验室)的定义是()。

A .化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的场所;

B .化验室是进行物理化学分

析的场所;

C.化验室是什么都能分析测试的场所;D.化验室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行实验的场所。

2 .已知某数据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1 克,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20 克,其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A .5%;

B . 10%; C. 4%; D. 3%

3.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还未做好以下哪项工作以前,千万不要

开动机器。()

A .通知主管; B.检查所有安全部位是否安全可靠;C.仪器清洁;D.仪器设备摆放。

4 .有些压力表常在刻度盘上刻有的红色标线是表示。()

A .最低工作压力; B.最高工作压力; C.中间工作压力; D.不表示什么意义。

5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 ()

A .当高压气瓶阀冻结时,用敲击或用火烤的方法将冻阀敲开或解冻;

B.当瓶阀冻结时,可以用毛巾浸热水包裹瓶阀解冻;

C.要慢慢开启瓶阀;D.当瓶阀冻结时,不能用火烤。

6 .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

的()。

A .可靠手段;

B .主要手段; C.有效手段; D.无效手段。

7 .精密仪器着火时,可以使用下列()灭火器灭火。

A .四氯化碳灭火器;

B .1211 和二氧化碳灭火器;C.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D.沙土。

8 .化验室理化分析中经常有加热操作。实际工作中若不明了这些

基本知识,必然出现差错,甚至造成化验事故。而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可加热的和不

可加热的两类。请问下面那种玻璃仪器可在电炉上加热使用。()

A .量筒、量杯;

B .容量瓶、试剂瓶;

C .烧杯、烧瓶; D.蒸

馏瓶。

9 .安全“四懂四会”的内容是()。

A .一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 三懂灭火的方

法 , 四懂自救逃生办法;

B .一会报警 ,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起火灾,四会组织

疏散逃生;

C.一懂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 三懂灭火的方

法 , 四懂自救逃生办法;

D.一会报警 ,二会使用灭火器材,三会扑救初起火灾,四会脱离

危险区。

10.氢气单独存在时比较稳定。但因分子量和密度小,极易从微

孔漏出。而且它漏气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气体混合。因此要检查氢气导管或连

接部位是否漏气,最简便的检漏方法是用()检查漏气现象。

A .肥皂泡;

B .水; C.明火; D .嗅觉。

11 .用分析天平称量样品时,其称量误差来源有哪些?()

A .称量时样品吸水,天平和砝码的影响;

B .环境因素的影响;

C.空气浮力的影响;D.操作者自身造成的影响。

12 .百分率(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A .%--100 克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数;

B .%(m/m) --100 克固体或液体中含有成份的质量;

C.%(v/v ) --100ml 液体或气体中含有成份的容量;

D.ppm。

13 .标准物质是(),而标准溶液是()。

A.“已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用于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

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B.“已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用于校准测量器具”;“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C.“用评价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用标准物质标定或配制的已知浓度的溶液”;

D.“用于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已知浓度的溶液”。

14 .化验室中常用的分析天平是( ) 的仪器。

A .利用杠杆原理;

B .分度值在 1mg以下; C.用于直接测量物质质量; D .确定物质含量。

15 .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有几种。()

A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B .方法误差,过失误差;

C.外来误差; D.其它误差。

16 .准确度是(),不确定度是()。

A.“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征被测定的真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一个估计”;

B.“一次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 “表征被测定的真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C.“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表征被测定的均值一个估计”;

D.“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值的差”,“表征被测定值处在某个数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17 .精密度是(),重复性是()。

A .“在确定条件下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同一条件下相继测定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B .“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同一条件下相继测定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C.“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相继测定的结果

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D.“两种重复测定的数值之间相程度”,“同一条件之间相互接

近的程度”。

18 .办公器具或家具的油漆和装修材料中的有机物挥发出的( ) 气体对人体有害。

A .烯、炔、氯化氢;

B .苯、甲醛、酚;

B .

C .醚、醇、二氧化碳; D.乙醇、乙烷汽油。

19 .为防止中暑应该少量多次饮水,饮用下列那一种为最好。( )

A .矿泉水;

B .纯净水; C.淡盐水; D.淡茶水。

20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 ) 。

A .有电; B.无电; C.可能有电; D.也可能无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