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降糖方案
糖尿病降糖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 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袁此外,还有2种非主流的口服降糖药:蒈糖尿病降糖方案(集锦)莄(4)中成药:玉泉颗粒、参芪降糖颗粒;膅一、口服降糖药:根据药物作用靶点主要分为2大类:蒂(5)肠促胰素和DPP4抑制剂:艾塞那肽(百密达)、蒃西格列汀(捷诺维)作用靶点在胰腺的胰岛细胞,机理是促进人体分泌;1、肈胰岛素:二、人胰岛素: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2大类:(动袁物胰岛素目前已被淘汰,市面上基本看不到,这里不做)磺脲类:目前主流服用缓释片,能长期、平稳降(1袆介绍。
糖,主要控制空腹血糖:)1、重组人胰岛素:结构与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一样:格列齐特(达美康)衿膃根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分为2类:格列吡嗪(秦苏)羇薁(1)短效:必须餐前半小时注射,大约维持时间6-8 格列喹酮(瑞易宁):轻度肾功能不全的可以服用;芁葿小时(超过了中国人两餐之间的进餐间隔时间,所以会引起重叠效应,进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最新一代的磺脲类;格列美脲(亚莫利)莄比如:甘舒霖R、诺和灵R;(2)列奈类(非磺脲类):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须羁羂每餐前立即口服,主要控制餐后血糖:(2)中效:多在睡前注射,持续时间16-18小时,一艿般都是在夜间睡前注射,且注射后瑞格列奈(诺和龙):个人认为这种药是目前控制餐后1-3小时最好能测一蚁次血糖,避免高峰低血糖现象。
)血糖的最强的口服药物;比如:甘舒霖N、诺和灵N那格列奈(唐力):药效比诺和龙差,对餐后血糖轻度;莅袀以下升高的可以应用,特别对于餐后血糖在9mmol/L2、人胰岛素类似物:结构与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不一可以选用;还要求餐后血糖更加理想、的,标准的患者,芄样,是经过结构改造的:、作用靶点在胰腺外,机理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2肆(1)短效:必须餐前立即注射或餐后15分钟内注射,轻胰岛素抵抗:肁大约维持时间3-5小时(比较符合一般人两餐之间的进餐间隔时间,相对少引起重叠效应,进而低血糖的发生主要控制空腹血糖,肌肉,靶点在肝脏、)(1双胍类:羅也减少。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
三、适用人群
1. 18岁以上成年人;
2.确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
3.需要使用盐水加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的患者;
4.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
5.遵循医生指导,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四、治疗方案
1.胰岛素选用: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类型的胰岛素,如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等;
2.注射过程中,注意保持注射部位卫生,避免感染;
3.注射后30分钟内,观察有无低血糖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4.遵循饮食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定期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法律法规
1.本方案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合法权益;
2.患者在使用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治疗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
第1篇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本方案针对需要使用盐水加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的患者,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治疗方案。
二、方案目标
1.确保患者在使用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治疗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
5.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法律法规
1.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2.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3.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确保患者安全。
八、总结
本方案针对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治疗的患者,从适用对象、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监测与评估、注意事项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严谨、人性化的治疗策略,旨在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希望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应对糖尿病挑战。
降血糖最好的方法

降血糖最好的方法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降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降血糖的最佳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饮食调节是降血糖的关键。
饮食对于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
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甜点、糖果、油炸食品等。
另外,控制饮食的总热量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多的热量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于降血糖至关重要。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降血糖的有效方法。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糖分的消耗,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持续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降血糖的重要手段。
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等都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尤其是压力,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于降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药物治疗也是降血糖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仍然无法控制血糖的,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对于一些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考虑胰岛素治疗。
综上所述,降血糖最好的方法包括饮食调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药物治疗。
在实际操作中,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以上方法,制定合理的降血糖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

(完整)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以帮助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选择
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及其作用:
1. 口服降糖药物
-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血糖水平,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
2. 胰岛素
- 胰岛素是一种注射药物,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特别适用于严重糖尿病患者。
联合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
1.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 第一线:口服二甲双胍。
- 第二线:加用胰岛素,剂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和情况调整。
2. 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
- 第一线:口服二甲双胍。
- 第二线:加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增敏剂。
- 第三线:加用胰岛素,剂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和情况调整。
注意事项
在使用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时,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准确测量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联合用药方案。
2.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诊,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饮食控制和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结论
糖尿病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来确定,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良好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降糖最快的六个方法

降糖最快的六个方法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能够降糖最快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六个降糖最快的方法。
首先,饮食控制是降糖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建议患者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少吃主食,合理搭配膳食,控制饮食总热量,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地帮助降糖。
第三,药物治疗也是降糖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病情。
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第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降糖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第五,定期监测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测血糖,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加重。
最后,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降低血糖水平。
总而言之,降糖最快的六个方法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良好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和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重视这些方法,合理调整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

9种中医治疗方法助您降糖⊙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潘樱稚辨证施治中医根据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将其归于消渴症的范畴,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主要以脾肾亏损、阳郁不达、热毒积聚为发展过程,故多采用养阴、益气、清热、活血等治疗方法。
中药降血糖效果不像西药那般立竿见影,但是它通过对机体脏腑组织的整体调节可以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
其前提是要准确辨证,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来处方用药。
对于脾虚、痰湿型体质的患者,多采取祛湿健脾、燥痰化湿的方药,可以选用二陈汤加减口服:白术、半夏、茯苓各15克,石榴皮9克,木香、乌梅、陈皮各6克,甘草3克。
对于气阴两虚型体质的患者,主要行益气生津养阴等针对性治疗,可以选择参芪地黄汤口服:党参和黄芪各30克,生地15克,枸杞、山萸肉、杜仲各9克,山药、当归各12克,灸甘草6克。
肝胃郁热型体质的患者普遍存在郁闷烦躁以及便秘、心下痞硬等特点,治疗重点多放在清热理气和血方面,可以选择大柴胡汤口服:柴胡12克,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大黄6克。
阴阳两虚体质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阴损日久,逐渐消损阳气,导致肾阳不足,造成经络和脏腑缺乏营养所致,故治疗应该以温阳滋阴、阴阳气血双补为主,可以口服八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芪30克。
摄食调养《黄帝内经》中对于糖尿病的病因有这样的描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中对其也有类似的记载:“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基于其病机,提倡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膳食平衡,不要吃过于油腻、肥厚的食物,以免加重痰证或不利于痰液的排泄。
在食疗方面同样强调辨证,内热者宜选用清凉类食物,寒湿者适用温补类食物,阴虚者适合养阴类食物,如此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治
疗来维持血糖水平。
在药物治疗中,胰岛素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而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是一种较为特殊但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是指在胰岛素注射前,先通过静脉滴注盐水,以
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胰岛素的作用速度,使其更快地降低血糖水平,有效控制高血糖的发生。
其次,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适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
在一些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中,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可以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
此外,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也可以在糖尿病手术前后使用。
手术是一种对患
者身体有一定创伤的过程,容易引起血糖波动,甚至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可以在手术前预防高血糖的发生,手术后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应该加强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全面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盐水加胰岛素降糖方案是一种较为特殊但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以及手术前后的血糖控制。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注意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如何降糖

糖尿病如何降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有效地降低血糖呢?下面将从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饮食调理首先,合理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他们应该遵循“防糖、减脂、控盐”的饮食原则,避免过量摄入糖分、脂肪和盐分。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瘦肉和豆类食品,控制淀粉类食品和甜食的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保持饮食均衡多样。
饮食中还应保持餐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或跳餐现象,控制饮食热量总量,合理分配主食、蔬菜、肉类等食物的摄入比例。
此外,避免长期采用单一食物作为主要能量来源,鼓励多样性饮食,帮助患者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运动健身其次,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增加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在运动前后要及时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
另外,避免在运动结束后立即大量进食,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足以满足降糖需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骨葆等,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及时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药物滥用或依赖的情况。
此外,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并按时注射胰岛素,确保血糖的稳定。
同时,还应注重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健身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
只有综合性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用药情况,才能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法,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降糖方案(集锦)一、口服降糖药:根据药物作用靶点主要分为2大类:1、作用靶点在胰腺的胰岛细胞,机理是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1)磺脲类:目前主流服用缓释片,能长期、平稳降糖,主要控制空腹血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秦苏)格列喹酮(瑞易宁):轻度肾功能不全的可以服用;格列美脲(亚莫利):最新一代的磺脲类;(2)列奈类(非磺脲类):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须每餐前立即口服,主要控制餐后血糖:瑞格列奈(诺和龙):个人认为这种药是目前控制餐后血糖的最强的口服药物;那格列奈(唐力):药效比诺和龙差,对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可以应用,特别对于餐后血糖在9mmol/L以下的,还要求餐后血糖更加理想、标准的患者,可以选用;2、作用靶点在胰腺外,机理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1)双胍类:靶点在肝脏、肌肉,主要控制空腹血糖,也能降餐后血糖;二甲双胍:(缓释片,即泰白;普通片,进口的,即格华止);(2)糖苷酶抑制剂:靶点在胃肠道,只能控制餐后血糖;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3)噻唑烷二酮类:靶点在外周组织的PPAR-r受体,起效慢,作用持久,一般不单独应用,多与其他药物合用,起到“放大镜”的作用;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此外,还有2种非主流的口服降糖药:(4)中成药:玉泉颗粒、参芪降糖颗粒;(5)肠促胰素和DPP4抑制剂:艾塞那肽(百密达)、西格列汀(捷诺维);二、人胰岛素: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2大类:(动物胰岛素目前已被淘汰,市面上基本看不到,这里不做介绍。
)1、重组人胰岛素:结构与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一样:根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分为2类:(1)短效:必须餐前半小时注射,大约维持时间6-8小时(超过了中国人两餐之间的进餐间隔时间,所以会引起重叠效应,进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比如:甘舒霖R、诺和灵R;(2)中效:多在睡前注射,持续时间16-18小时,一般都是在夜间睡前注射,且注射后1-3小时最好能测一次血糖,避免高峰低血糖现象。
)比如:甘舒霖N、诺和灵N;2、人胰岛素类似物:结构与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不一样,是经过结构改造的:(1)短效:必须餐前立即注射或餐后15分钟内注射,大约维持时间3-5小时(比较符合一般人两餐之间的进餐间隔时间,相对少引起重叠效应,进而低血糖的发生也减少。
)比如:诺和锐、优泌乐;(2)长效:全天任何一个时间注射,基本没有高峰,与进餐时间无关,理论上能维持24小时(但个别人有所差别):比如:来得时、诺和平,以及长秀霖(国产的来得时);另外,上述两大类胰岛素之中还有一类将短效与中长效胰岛素混合的胰岛素,即预混胰岛素,它的发明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毕竟相对每天4次皮下注射的强化治疗,可以减少2次的注射,方便了不少:比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诺和锐30;优泌乐25/75等等。
以上均为单药的总结,但临床工作中多是联合用药,个人经验总结,联合用药主要有2个基本原则:第一就是:1+1原则,即至少一种胰内作用的药物+ 一种胰外作用的药物;比如磺脲类(或诺和龙)+二甲双胍(+拜糖平/+文迪雅);第二就是:唯一原则:一般促泌剂有且只能应用一种,要么用磺脲类,要么用列奈类,要么注射胰岛素,三者选择一种。
原则归原则,但具体到每个病人,还是需要个体化治疗。
糖尿病三项及其临床意义:一、胰岛素抗体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1、胰岛素抗体生化特征与病理生理作用1983年Banting发现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胰岛素物质,后证明这种物质是γ球蛋白,命名为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抗体的产生与胰岛素制剂的免疫原性有关,胰岛素抗体大量生成可导致病人对胰岛素不敏感。
胰岛素抗体主要是IgG,少数受药者可查到IgM、IgD、IgE胰岛素抗体,IgE抗体主要出现在对胰岛素产生过敏反应的病人。
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95~99.9%是与胰岛素相结合,少部分游离状态。
胰岛素与抗体结合率视血中胰岛素浓度而异。
血中包括高亲和力-低结合容量和低亲和力-高结合容量两种抗体。
前者亲和常数为:10 9~10 1 0mol/L,结合容量为:10 8mol/L;后者亲和常数为10 6~10 8mol/L,结合容量为10ˉ7mol/L。
低亲和力抗体占总结合容量90%以上,故生理意义较大。
胰岛素抗体的生理作用为:中和血中胰岛素;延缓胰岛素降解、延长胰岛素兰衰期;释放出与抗体结合的胰岛素;起到胰岛素转运蛋白的作用;抗原-抗体复合可激活补体,长期作用可引起或加重微血管病变。
2、胰岛素抗体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方法有:免疫电泳法、补体结合法、凝结试验法、免疫沉淀法、凝胶过滤法和放射免疫法。
因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而以放射免疫法最为常用。
结合容量单位通常以U/L或mol/L表示。
定量测定胰岛素抗体必需预先去除样品中的胰岛素。
去除胰岛素的方法是:将血清加入HCL,使抗体与胰岛素解离,然后用活性炭吸附胰岛素。
去除胰岛素的方法是:将血清加入HCL,使抗体与胰岛素解离,然后用活性炭吸附胰岛素,或用聚乙二醇沉淀抗体,处理后的榈可作抗体稀释试验。
(2)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胰岛素对抗体测定的影响,受血应选择在早晨注射胰岛素之前。
3、胰岛素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稳定性的关系Dixon观察了24例发病为35岁病情稳定糖尿病人,其胰岛素抗体结合容量为0.5~9.0U/L;23例发病年龄为23岁病情不稳定糖尿病人,其胰岛素抗体结合容量<0.5u/L。
这表明中度升高的胰岛素抗体对调节血中游离胰岛素水平有利,对稳定病情有益。
病情稳定主要依赖于病人本身残余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可帮助维持血中游离胰岛素于较稳定水平,使其不致于过高过低而起到缓冲作用。
这对几乎完全丧失β细胞功能者有较大意义。
(2)胰岛素抗体与Ⅰ型糖尿病的自发性缓解期1型糖尿病人早期经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β细胞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病情缓解,此时可少用或停用胰岛素治疗,称为“自发性缓解期”。
胰岛素抗体可影响此缓解期的长短。
由于抗体能结合和消耗内源性胰岛素,因此有抗体病人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抗体组,即:病人血胰岛素抗体水平与自发缓解期长短呈负相关。
(3)胰岛素抗体与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夜间自发性低血糖可能与胰岛抗体有关。
胰岛素抗体可结合血中大量胰岛素,当夜间血酸度增高、血中游离胰岛素下降较快时,胰岛素与抗体解离,释放而引起低血糖综合症。
当使用高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减少或消失,低血糖发作亦可减少或停止。
(4)胰岛素抗体与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妇女怀孕后,胰岛素抗体水平下降。
这是由于母体雌、孕激素升高而抑制抗体生成。
有报告指出,母体胰岛素抗体通过胎盘而沉积于胎儿的胰脏,从而导致遗传性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者应用纯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抗体水平。
(5)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晚期合并症胰岛素抗体可能促发或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业已证实胰岛素抗体IgG沉淀于实验动物的肾小球,类似肾小球结节性硬化。
临床证实,胰岛抗体水平高的病人、糖尿病肾病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发生较早。
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抵抗二、胰岛素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它含有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800。
胰岛素与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
它可促进肝脏和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或形成肝糖元或脂肪,或进入三羟酸循环氧化产生能量。
它可刺激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及酮体生成。
它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
【参考值】空腹血浆胰岛素平均为100.45±62.423pmol/L(放射免疫法)。
它的含量与体重有关。
不超重成人为96.863±63.858pmol./L;超重成人为108.343±58.835pmol/L;肥胖成人为146.37±134.89pmol/L。
(体重标准按上海市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规定。
不超重者指:受试者体重/理想体重1.20)。
【临床意义】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糖尿病分为两大类。
I型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简称IDDM)。
空腹血浆胰岛素极低,口服葡萄糖试验(OGTT)或馒头餐后上升及下降极缓慢,甚至无任何变化。
说明其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Ⅱ型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简称NIDDM)。
该型包括需胰岛素治疗和不需胰岛素治疗两类。
特点为空腹高胰岛素血症;OGTT试餐后,胰岛素释放延迟,高峰后移,但总释放量不低,约12%病人呈低反应或延迟反应,说明Ⅱ型糖尿病与I 型有本质区别。
推测高反应者的发病原理以胰岛素抗体为主;低反应者以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为主,兼有胰岛素抗力的的因素。
I型及Ⅱ型需胰岛素治疗者,由于长期接受胰岛素注射,其血清胰岛素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96%和87%。
从而干扰了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的结果,故这项测定已渐为C肽所代替。
对肝脏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肝脏是纤维机体血糖水平稳定和胰岛素降解、代谢的重要器官,因此肝病时可出现糖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与肝脏损害程度相关,其中以肝硬变患者最显著。
血中胰岛素测定对判断肝损害的严重性、合理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肝硬变患者空腹血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2~3倍。
口服葡萄糖试验各时相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60,120,180分钟分别为1.3,3.6和8倍。
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虽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正常,但口服葡萄糖试验各时相的数值亦高于正常组。
肝病时糖耐量减低而血浆胰岛素水平却升高这一现象,提示肝细胞损害时,肝对门静脉中胰岛素的摄取减少。
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尽量避免那些能加重糖代谢紊乱和β细胞负担的措施。
三、清C肽测定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入血后,很快在肝、肾等组织内被胰岛素酶灭活,迅速消炎,其半寿期仅4.8分钟。
C-肽与胰岛素系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不被肝脏酶灭能,其关寿期为10~11分钟,故其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
C-肽测定还有不受外来胰岛素影响的优点。
【参考值】放射免疫测定:正常成人0.4±00.20nmol/L。
【病理学变异】升高:轻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不多,C肽大多高于正常。
胰岛素瘤患者,如血中存在胰岛素抗体,血清C肽大都增高。
胰腺肿瘤患者行胰腺全切除后,如血清C肽仍可测出,提示手术未能全部切除胰腺组织。
如果手术后一度阴性。
后又成为阳性,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降低:重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00mg/dl,血清C 肽降低,酮症酸中毒时,血清C肽水平极低。
C肽测定在低血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一般采用测定血浆胰岛素来鉴别低血糖综合征。
对于已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有时必须作C肽测定来判断病人的内生胰岛素水平。
糖尿病人伴胰岛素瘤者需与糖尿病人伴肝、肾功能衰竭所致低血糖相区别。
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过量或忘记进食所致低血糖,C肽恒降低。
因外源性胰岛素抑制β细胞的分泌。
C肽在肝病时的意义:在肝硬化时,血浆胰岛素有升高趋势,此由于肝脏摄取和降解胰岛素减少,但空腹血糖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