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考研论述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论述现代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兴起的历史背景。

(1)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所导致的对于传统主流文化的批判,对民间文化的关注。

(2)新文学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促使当时的学者和作家到民间文学中汲取灵感和资源,尤其体现于北大歌谣运动。

(3)“到民间去”教育运动:民间文学在动员民众、唤醒民众中具有重要作用。

(4)古史辨学派与新史学对于民俗和民间口头传统的重视,直接导致了民间故事的收集和研究。

(5)此外,中国民间文学兴起还受到了当时西方学术的影响。

2.论述田野研究对于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1)只有在民众中口耳相传、与民间生活和民俗活动息息相关的口头文学才是真正的民间文学,要如其本然地认识它,只有通过田野调查。

(2)只有借助于田野研究,通过对民间文学讲述和表演活动的现场观察,才能获取真实可靠的民间文学材料,也才能真切认识民间文学的传播和传承机制。

(3)只有在田野研究中,结合民间文学展演和呈现的具体民俗场域、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才能真正认识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

(二)

1.论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口头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2)集体性

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与作家文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3)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4)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

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2.论述西方主要的神话学理论。

(1)以麦克斯·缪勒为代表的比较语言学派及其雅利安语言假说。、缪勒,他提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的著名论断,认为一切神话都源于“语言的毛病”就像“珍珠是蚌壳的毛病”一样。他认为,原始语言是不完善也不稳定的,或者笨拙啰嗦而形象化,或者存在过多的一词多义和多词同意现象,开始语义所指是明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变化,人们不了解一些说法的原意,就根据这些说法的表面意思来推测原来的意思,对古代语言发生误解,这就是语言得了疾病,再加上一些注释,就创造出一些离奇的故事,就是神话。

(2)以弗雷泽为代表的进化论人类学派及其对神话与仪式关系的论述。

该学派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呈阶梯式发展的;各民族文化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过程,不管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何古朴和特异,都可以按一定原理从其精神、习俗适应客观生存需要的方式等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其深层心理、信仰机制都有共同性;现存各民族在开化程度上参差不齐,分别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可用未开化民族的文化状态来构拟文明程度较高民族的古代文化状况。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安德鲁·朗和詹姆斯·弗雷

泽。

受英国唯理论和进化论的影响,弗雷泽在学术上持宗教进化观,但认为人类在形成其宗教之前已曾处于一种“法术”阶段,人类的理智即经历了从法术到宗教、由宗教到科学的发展。他指出这种法术揭示了一种原始理性,是原始社会曾经流行的“准科学”,此后法术活动在其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或因求诸超自然的神灵力量而走向宗教、或因依靠人的经验观察而走向科学。他强调从文化整合上来看待远古灵性领域、从人类思维进化上来分析宗教的诞生。

(3)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及荣格的集体原型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

(4)以列维-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及其神话分析方法。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他创造性地把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借用于人类文化和神话的研究。

(三)

1.论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1)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史前时期和书写未普及的民间社区,口头语言是其传承知识和文化的主要手段,由此形成了民间文学的口头性。(2)口头文学不仅便于歌吟和叙事,生动感人,而且因其押韵、上口而便于记忆,因此,即使在文字产生之后,口头传承仍是民间记忆历史与传承知识的主要手段。

(3)口头文学相对于书面文学的特点:即兴性、互动性、变异性等。(4)书写文明的兴起对口头文学的影响。

2. 论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1)民间文学指在民间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世代相传的、集体创造和传承的歌谣、故事、谚语等,而俗文学主要是指由说唱艺人创编的、在专门的表演场所表演的、面向一般民众的说唱文体。

(2)两者的联系:俗文学大量吸收民间文学的素材和表现方法,而俗文学的内容也可能藉由广大民众的口头传承融入到民间文学传统之中,两者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