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期间是什么时候

2021年春节期间是什么时候
2021年春节期间是什么时候

2021年春节期间是什么时候

2021年春节期间是什么时候

2020年春节在农历:二0二0年正月初一日公历:2020年01月25日,星期六

春节一般是从正月初一(春节)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结束,共 15 天的时间。春节习俗的民谣盘点中国民谣: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关于民间的民谣

北京民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豫东民谣:

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春节民间习俗

腊月二十三

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因此,老百姓就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拜灶王,摆上一些糖果、酒食,祈盼来年的粮食丰收,灶台平安。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为房子做一次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

方叫“掸尘”。

《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前扫尘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尘”与“陈”谐音,所以“扫尘”也叫“扫陈”。年节扫尘

有“除旧布新”的含义,扫尘蕴含了人们“推陈出新”“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愿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

扫尘当日,家家户户开始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

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以全新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也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现在糊窗户基本只在乡村一些地方盛行了,但贴窗花、贴

福字、挂对联是依然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的程序,基本可以看做过年的标志。

因各地民族和风俗传统不同,各自的庆祝活动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一般有接

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传统活动。

腊月二十六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的说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也开始渐渐浓了起来。

一般养猪人家也会在这一天开始杀猪,然后把肉分装,一些送人的、一些预备过

年的、一些留着正月请客的,一群人围着杀猪的场景,真是好不热闹!

一般杀完猪后,大家还会聚在一起,来一顿猪肉大餐,吃着热闹、吃着幸福、吃

着吃着,年味儿就更浓了。

腊月二十七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

采购。

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

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

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

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六、腊月

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

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

容易坏,只有发面不会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除了要发面以外,这天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家家户

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

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

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

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

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

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

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

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分。

民谣称“二十九,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

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人家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别的门饰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

洋的对联,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年夜饭,代表着团团圆圆、吉祥平安。

在成都,这些传统的习俗又别有一番讲究:腊月二十四的扫尘,称为“打扬尘”;尤其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少不了的菜品必须有香肠腊肉,这是腊月伊始人们就

开始准备着的。一般还会做一条鱼,鱼不能吃完,得留到第二天,寓意着连年有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