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语文》(苏教版)六年制六年

级上册第三课

教材简析】

文章先从肖邦和祖国的命运入手,一下子切入“肖邦与祖国”

这一主题范围,然后具体描写肖邦的老师和同学郊外送别肖邦的场面,把这个送别过程中涉及肖邦和祖国深情难舍的情节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接着写肖邦在国外的行动,也是选择肖邦关心祖国命运的素材,直至写肖邦弥留之际的遗言无不关乎对祖国的依恋。有始有终,一以贯之,正是在这一系列关于对祖国的态度的事情中,我们认识了肖邦音乐才华之外的另一面,体会到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

会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课题这条情感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陶冶。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肖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弥留之际的请

求中饱含的爱国情感。

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介绍肖邦及课文背景的文字、图片材

料;

即使你远在他乡》《革命练习曲》磁带;与爱国有关的名人名言等。

2、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自学质疑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经过大家的努力和整合一共留下了几个问题?谁来说说。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示:(1) 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2) 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満泥土的银杯?(3) 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式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

堂,通过回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为本课的教学指明方向。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

互动探究:(学案内容)

1、探究的问题。

(1)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満泥土的银杯?

(3)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2、探究的方法:读、思、批注、组内交流。

探究指导:

一) 探讨研究(1) 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学习文章第一节。注意抓住:“瓜分”“落到”“陷入深渊”“满怀悲愤”“不得不”等重点词句,进行研究,肖邦离开祖国的真正原因。 (师课件出示,肖邦离开祖国波兰的背景资料。)突出地让学生重点理解感受肖邦的热爱祖国。集体朗读本整节。

二) 探讨研究(2) 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満泥土的银杯?

此段的学习就按照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会、感悟①肖邦对于老师来说,是得意门生(相机渗透肖邦的音乐天才资料)②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地依恋肖邦③老师和同学都不希望肖邦出国后忘记自己的祖国。④肖邦内心是不太想离开自己祖国的。而第三、四点是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的。本段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感受。

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他有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教师和同学的嘱托呢? (没有) 为什么?

三) 研究探讨“(3) 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

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重点理解:“悲愤欲绝” “彻夜”等词。朗读并展开想象:波

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这时,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说说你从肖邦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并展开想象。

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朗读。

结合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质疑的目的是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解决。教师应给予学生解疑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例如:听、读、思、议、画、找、写等。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由学生自己决定。为的是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精讲点拨课文结束部分,升华情感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指名读。

2. (1)理解“弥留之际”、“紧紧握着”。⑵ 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 .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引导学生练说)

4 .引读第6自然段。

(1)出示理解“与世长辞”①查字典,解释“辞”。(告别)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指导朗读: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一篇文章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是整篇文章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本段教学中,我紧抓这几个关键词语,让学生进行深入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感。

四、矫正反馈(学案内容)

1、埃斯内尔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

,用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我学习了课文知道肖邦的钢琴曲代表作

那 ________________ 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

3、 “弥留之际”意思是— (城市名)

与世长辞,当时,他才

之情。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 _ 我从这句话中

读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方法:学生先自主完成练习,然后交流展示,最后师生共

同纠正反馈.

五、总结全文

1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

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2、(指课题)“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 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3、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设计意图】:课堂的高潮往往就是结束部分,这时候学生的情 感已经通过一堂课的铺垫,经过老师的引导,到达了含苞欲放的时候, 而音乐的铺陈则成了学生感情喷发的催化剂与强化剂,在音乐声中, 达到了情感共鸣,化成了千言万语,厚积薄发,课堂则到达高潮。

六、拓展延伸,完成作业(巩固案内容)

1、像肖邦这样爱国的人,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你知道有哪些关

于他们的事迹,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2、写几句与爱国有关的名人名言。(至少两句) 附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不得不离开 波兰

__________ ,肖邦在_ 岁,“才”表达了作者

1、2、日夜思念忘我工作弥留之际的请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